2个回答
2013-08-28
展开全部
唐代服饰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文章作者:佚名 来源:方红网络 浏览次数:4692 [字体:大 中 小]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花费社区币:0 添加时间:2006-12-6 11:10:13
唐代服饰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提要:……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并蓄古今、博采中外,创造了繁荣富丽、博大自由的服饰文化。在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其工艺美术和服饰文化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域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将中华服饰的发展推到了顶峰。而身处其中的宫廷和上层社会妇女即贵族女性,更是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者,掀起了一场关于服饰美学的革命……
关键词:唐代 长安 服饰 起源 社会背景 影响 反思
引言:
最昌盛的国度、最旖旎的时节。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唐朝和长安交会而成的,是一个让美恣意盛开的地方。如日中天的国力、血脉旺盛的生命力、八面来风的宏大气度共同绽放出一朵让后世道学家瞠目结舌的靓丽的女性时尚之花。一切时尚审美标准都从这里出发,然后迅速辐射全国波及海外,引领世界时尚潮流。在一千多年后,在长安已被称为西安的现代,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抖搂出那些出土文物尘封的美丽,唐朝女子的浓艳与奢华的昔日光芒便恣意地绽放。
——《长安:中国女人最美的地点》(中国国家地理-05-5)
唐朝(公元618-907),引人遐想的时代。
当她像一颗新星般炫目诞生之时,国家沉睡的政治、经济、文化也随之一同觉醒,摩擦迸发出有史以来最璀璨的火花,照清了来路,亦照亮了前途。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并蓄古今、博采中外,创造了繁荣富丽、博大自由的服饰文化。在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其工艺美术和服饰文化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域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将中华服饰的发展推到了顶峰。而身处其中的宫妇、贵妇及声色技艺行业的女性,更是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者,掀起了一场关于服饰美学的革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社会观念等,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我们希望从唐朝特点鲜明的服装与配饰入手,借着对这个话题的研究,由表及里,为大家理清一条探索服饰文化的道路。
唐代女子的发型与发饰
中国妇女自古以来就讲究发髻的变化,而唐代的发式不单承前朝遗风,更加入外族特色,发挥创意。唐代时期妇女对头部的化妆十分重视,发式及发髻式样变化多色多样,头上戴簪钗珠玉宝石及鲜花,既承前代遗风,又刻意创新,可谓丰富多彩。
唐代髻式很多,有几十种:同心髻,反绾髻,交心髻,鸾凤髻,抛云髻,慵来髻,抛家髻,倭堕髻,拔丛髻,堕马髻,百合髻,长乐髻,乌蛮髻,高髻,低髻,侧髻,小髻,椎髻,云髻,飞髻,花髻,凤髻,双环望仙髻,惊鹤髻,囚髻,扫闹髻……唐代妇女的发髻承袭前朝,并加以创做,如双环望仙髻是承袭秦汉遗风,留传下来的神仙方士之说;而扫闹髻,是唐代最热闹的发型,上冲然后蓬松散乱,似与今天某些晚宴发型有异曲同工之妙。此时期妇女发型的特点是竞尚高,故当时的妇女利用自己以及别人剪下的头发加添在自己的头发之中,或造成各种假发来装戴。图为双环望仙髻。
除了将头发束成髻以外,插上发钗,发簪等也是唐代常见的发型。唐晚期,高髻更与银钗,牙梳相配,据《入蜀记》记载,蜀中少女都梳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图为安徽合肥出土的南唐四蝶银步摇。
唐代女子的衣着款式与图案
唐代女性所穿服装主要分为襦服、男装、披帛、回鹘四种。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效仿,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是中国服装史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女子着装最为大胆的一种,其造型雍容华贵,妆饰富丽堂皇。服装多用大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给人以飘然若仙之感。唐的袍服,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一样,神采殊异最能汉民族柔静平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图为披帛。
唐代女子服装的图案多种多样,植物类图案中包括重复的大自然物像、流线图型等;还有几何纹,具有不同的形式,如龟甲、双距、方棋、双胜、如意等,唐代期间几何纹式样造形丰富,主纹突出,经常出现对称构图,色彩鲜艳明亮,创中国历史织锦式样之先,下开宋、明、清衣饰潮流。左图为菱格忍冬朱雀纹,属植物几何类图案;右图为写生型折枝散花纹
文章作者:佚名 来源:方红网络 浏览次数:4692 [字体:大 中 小]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花费社区币:0 添加时间:2006-12-6 11:10:13
唐代服饰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提要:……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并蓄古今、博采中外,创造了繁荣富丽、博大自由的服饰文化。在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其工艺美术和服饰文化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域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将中华服饰的发展推到了顶峰。而身处其中的宫廷和上层社会妇女即贵族女性,更是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者,掀起了一场关于服饰美学的革命……
关键词:唐代 长安 服饰 起源 社会背景 影响 反思
引言:
最昌盛的国度、最旖旎的时节。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唐朝和长安交会而成的,是一个让美恣意盛开的地方。如日中天的国力、血脉旺盛的生命力、八面来风的宏大气度共同绽放出一朵让后世道学家瞠目结舌的靓丽的女性时尚之花。一切时尚审美标准都从这里出发,然后迅速辐射全国波及海外,引领世界时尚潮流。在一千多年后,在长安已被称为西安的现代,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抖搂出那些出土文物尘封的美丽,唐朝女子的浓艳与奢华的昔日光芒便恣意地绽放。
——《长安:中国女人最美的地点》(中国国家地理-05-5)
唐朝(公元618-907),引人遐想的时代。
当她像一颗新星般炫目诞生之时,国家沉睡的政治、经济、文化也随之一同觉醒,摩擦迸发出有史以来最璀璨的火花,照清了来路,亦照亮了前途。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并蓄古今、博采中外,创造了繁荣富丽、博大自由的服饰文化。在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其工艺美术和服饰文化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域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将中华服饰的发展推到了顶峰。而身处其中的宫妇、贵妇及声色技艺行业的女性,更是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者,掀起了一场关于服饰美学的革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社会观念等,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我们希望从唐朝特点鲜明的服装与配饰入手,借着对这个话题的研究,由表及里,为大家理清一条探索服饰文化的道路。
唐代女子的发型与发饰
中国妇女自古以来就讲究发髻的变化,而唐代的发式不单承前朝遗风,更加入外族特色,发挥创意。唐代时期妇女对头部的化妆十分重视,发式及发髻式样变化多色多样,头上戴簪钗珠玉宝石及鲜花,既承前代遗风,又刻意创新,可谓丰富多彩。
唐代髻式很多,有几十种:同心髻,反绾髻,交心髻,鸾凤髻,抛云髻,慵来髻,抛家髻,倭堕髻,拔丛髻,堕马髻,百合髻,长乐髻,乌蛮髻,高髻,低髻,侧髻,小髻,椎髻,云髻,飞髻,花髻,凤髻,双环望仙髻,惊鹤髻,囚髻,扫闹髻……唐代妇女的发髻承袭前朝,并加以创做,如双环望仙髻是承袭秦汉遗风,留传下来的神仙方士之说;而扫闹髻,是唐代最热闹的发型,上冲然后蓬松散乱,似与今天某些晚宴发型有异曲同工之妙。此时期妇女发型的特点是竞尚高,故当时的妇女利用自己以及别人剪下的头发加添在自己的头发之中,或造成各种假发来装戴。图为双环望仙髻。
除了将头发束成髻以外,插上发钗,发簪等也是唐代常见的发型。唐晚期,高髻更与银钗,牙梳相配,据《入蜀记》记载,蜀中少女都梳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图为安徽合肥出土的南唐四蝶银步摇。
唐代女子的衣着款式与图案
唐代女性所穿服装主要分为襦服、男装、披帛、回鹘四种。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效仿,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是中国服装史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女子着装最为大胆的一种,其造型雍容华贵,妆饰富丽堂皇。服装多用大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给人以飘然若仙之感。唐的袍服,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一样,神采殊异最能汉民族柔静平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图为披帛。
唐代女子服装的图案多种多样,植物类图案中包括重复的大自然物像、流线图型等;还有几何纹,具有不同的形式,如龟甲、双距、方棋、双胜、如意等,唐代期间几何纹式样造形丰富,主纹突出,经常出现对称构图,色彩鲜艳明亮,创中国历史织锦式样之先,下开宋、明、清衣饰潮流。左图为菱格忍冬朱雀纹,属植物几何类图案;右图为写生型折枝散花纹
2013-08-28
展开全部
唐代官吏服饰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唐代官吏,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以后稍有变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
唐代十分注重与国内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为此唐人的服饰也出现了自西汉“丝绸之路”以来空前的丰富多彩、瑰丽多姿:袍、襕、襦、衫、贯头衣、裙、披帛……,应有尽有,可谓是百花齐放、色彩纷呈。充分显示出了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高涨的鼎盛时期,对以后各朝代及今人的服饰文化之影响非同小可,且源远流长。
在唐代的军臣百姓皆穿袍,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长衫、长袍。当时根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在款式、色彩、图案上有着严格的区别。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缝制的狭小袖口的袍子与用考究的绸、丝段缝制的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皇帝的龙袍,又称黄袍。用色不可冒犯,用赤、玄、缥、绛、白、黄六色配置。下属的臣将及大小官吏选用紫、绛、绯、白、蓝等色制成朝服。这些表现出不同官衔等级、阶层地位的服装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的蟒袍,胸前和背后的正方形图案就有沿袭唐代官服的传统。 +1 已赞过 1 哦耶,! 的感言: 有有 2009-05-09 满意答案 热心问友 2009-04-24 举报 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 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唐代女服的领子,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短襦长裙的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丝”。“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代的裙子颜色绚丽,红、紫、黄、绿争艳斗研,尤以红裙为姣姣者。街上流行红裙子,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补充: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1 已赞过 1 其他回答(5) 压抑の吢 4级 2009-04-24 举报 唐代女性服饰主要的上装以“衫”、“襦”居多,还流行穿袒胸装,配合下身的裙装“艳丽张扬”。注重突出女性身体线条,富有美感。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 +1 已赞过 无情人 9级 2009-04-24 举报 中国唐装文化 “唐装”说法的由来,有些“出口转内销”的味道,外国人称“华人街”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装叫做“唐装”了。 “唐装”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唐代盛期,声誉远及海外,以后海外各国因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言:“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在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亦因而被称为“唐人街”,而华侨自称唐人,正由于自古以来唐朝是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朝代。把住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称为“唐装”,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早就在海外成为惯称,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人的称号。在20世纪初,在当时“中西服装并行不悖”的社会大背景下,粤、港、澳一带同胞就是以“唐装”、“西装”来区别中西打扮的。在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穿“唐装”,并由之而掀起祥和喜庆的“唐装”新潮,这不仅是清代以降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而且是流行规律的必然,更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地位与风度的体现。
唐代十分注重与国内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为此唐人的服饰也出现了自西汉“丝绸之路”以来空前的丰富多彩、瑰丽多姿:袍、襕、襦、衫、贯头衣、裙、披帛……,应有尽有,可谓是百花齐放、色彩纷呈。充分显示出了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高涨的鼎盛时期,对以后各朝代及今人的服饰文化之影响非同小可,且源远流长。
在唐代的军臣百姓皆穿袍,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长衫、长袍。当时根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在款式、色彩、图案上有着严格的区别。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缝制的狭小袖口的袍子与用考究的绸、丝段缝制的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皇帝的龙袍,又称黄袍。用色不可冒犯,用赤、玄、缥、绛、白、黄六色配置。下属的臣将及大小官吏选用紫、绛、绯、白、蓝等色制成朝服。这些表现出不同官衔等级、阶层地位的服装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的蟒袍,胸前和背后的正方形图案就有沿袭唐代官服的传统。 +1 已赞过 1 哦耶,! 的感言: 有有 2009-05-09 满意答案 热心问友 2009-04-24 举报 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 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唐代女服的领子,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短襦长裙的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丝”。“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代的裙子颜色绚丽,红、紫、黄、绿争艳斗研,尤以红裙为姣姣者。街上流行红裙子,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补充: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1 已赞过 1 其他回答(5) 压抑の吢 4级 2009-04-24 举报 唐代女性服饰主要的上装以“衫”、“襦”居多,还流行穿袒胸装,配合下身的裙装“艳丽张扬”。注重突出女性身体线条,富有美感。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 +1 已赞过 无情人 9级 2009-04-24 举报 中国唐装文化 “唐装”说法的由来,有些“出口转内销”的味道,外国人称“华人街”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装叫做“唐装”了。 “唐装”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唐代盛期,声誉远及海外,以后海外各国因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言:“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在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亦因而被称为“唐人街”,而华侨自称唐人,正由于自古以来唐朝是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朝代。把住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称为“唐装”,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早就在海外成为惯称,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人的称号。在20世纪初,在当时“中西服装并行不悖”的社会大背景下,粤、港、澳一带同胞就是以“唐装”、“西装”来区别中西打扮的。在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穿“唐装”,并由之而掀起祥和喜庆的“唐装”新潮,这不仅是清代以降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而且是流行规律的必然,更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地位与风度的体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