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的特点?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5-31
展开全部
把字句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谓语中主要动词不能是个光杆动词,也就是说在动词前后要有一点别的成
分。“把窗户关上”,“关”后边有个“上”;“把地图朝左边挪挪”,“挪”前
边有个“朝左边”,而且自身还重叠了(“挪挪”)。光说“把窗户关”“把地图
挪”都不行。最起码得加个“了”,说成“把窗户关了”“把地图挪了”。
  但歌词和戏曲唱词可以例外。因为受字数限制或者考虑押韵,容许在把字句中
使用光杆动词。譬如大家熟悉的“夫妻双双把家还”“那一天同志们把话拉”。
  还有一些双音动词,其本身带有结果义或完成义的,可以用“光杆儿”充当谓
语,不必添加别的成分。例如:“赶紧把俘虏遣散!”“我们年内一定把这项任务
完成。”
  二、主要动词通常都能够跟“把”后边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如“关窗户”“
挪地图”。有时候动词本身并不能跟“把”后边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像“别把肚
子吃坏了”“李二嫂把嗓子哭哑了”,总不能说“吃肚子”“哭嗓子”吧?不过,
整个动词短语可以跟“把”后边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即“吃坏肚子”“哭哑嗓子
”。这同样也符合把字句的要求。
  “关窗户”的“窗户”,“挪地图”的“地图”,我们称之为受事宾主。所谓
受事,指的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把字句中,“把”字后边的成分,不限于受事,
也可以是处所。在“昨天把仓库都堆满了”“一口气把那三百级台阶走完了”,这
两个把字句里,“仓库”和“三百级台阶”都表示处所。当然,这儿的动词短语和
表处所的词语仍然可以构成动宾关系:“堆满仓库”“走完三百级台阶”。
  三、一般的把字句,主要动词都是及物动词,如上边的“关、挪”等。在北方
话口语中,一部分把字句可以使用不及物动词,像“千万别把犯人跑了”“真没想
到,把个大嫂死了”。这两句中,“把”后边的成分不是受事,也不是处所,而是
施事(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动词则是表示消失意义的不及物动词。整个句子说明
发生了不如意的事情。这两个动词都不能直接跟施事名词构成动宾关系,不能说“
跑犯人”和“死大嫂”。但是,在动词后边加个“了”,还是可以构成动宾关系:
“跑了犯人”和“死了大嫂”。只是这类宾语非同一般,语法书上称为存现宾语。
 四、还有一种特殊的把字句,它由“把”字短语单独作谓语,后边不出现动词
短语。例如:“我把你这个小精灵丫头!”“我把你这个冒失鬼啊!”这种把字句
,一般只出现在口语中,而且形成了固定的格式:“我把你这个……(啊)!”它
的作用是表示责怪或无可奈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5-02
展开全部
从《五灯会元》到《醒世姻缘传》看“把”字及“把”字句的历史演变规律

摘要:“把”字句作为存在于汉语中的特殊句式,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把”字在古代汉语发展历程中发生了大的性质转变,由最初的动词用法过渡到后世作为介词的普遍运用。《五灯会元》是两宋时期口语性较强的作品,这个时期的“把”字句处于转折定型的关键期,表处置的意义虽然未完全稳定,但已表现出逐渐走向稳定的趋势。到了明末清初,小说作品《醒世姻缘传》中涌现出大量的“把”字句,按照结构形式、意义类型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统计。最终归纳出“把”字句历史演变中的一些规律:“把”字虚化程度提高;处置式占有绝对比重;“把”字句结构更加复杂,意义更为完善。

关键词:“把”字句 《五灯会元》《醒世姻缘传》

“把”字句是汉语中极其常用而又复杂的句式,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课题中的重点和难点。王力先生最早发现了汉语的这一特殊句式结构,此后多年来学者们对表处置义的把字句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从汉语史的角度看,把字句的来源和“把”字历史演变等问题,仍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早在先秦时《战国策·燕策》中就有“臣左手把其袖”。“把”在这里是动词,表“执持”义。到了南北朝时期《世说新语》中也只出现了三处使用“把”字的迹象:“王先把其手曰”“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诸人门外迎之,把臂便下。”“把”在此处当“牵着、持着”讲,只用作动词,可见“把”字在早期用法意义单一,使用频率较低。
到了唐代,“把”逐渐虚化为介词,表示“用”“拿”义,引介动作所凭借的工具。韦庄的《杂曲歌词·古离别》有“更把马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张祜《公子行》也有“轻将玉杖花片,旋把金鞭钓柳丝”。几乎在同时,“把”字用于处置式。考察源流,可见最早的“把”字句只存在于韵文语境。唐宋之间《温泉庄卧房寄杨炯》有“惜无载酒人,徒把凉泉掬”。但是诗句的简约性严重制约了“把”字句中的动词形式,导致了十分普遍的动词挂单的现象。后世的“把”字句显然延续了其原始语境特征,因而像“一个个伸出拇指把你夸”之类的语句只有在诗词曲中才有合法性。所以“把”字句是在散文里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动词不再挂单,即其后的一半必须附以补语或助词,这一过程大约完成于宋代。[1]成书于宋代的《五灯会元》是记录宋末之前禅师佛语的重要语录。《五灯会元》的语言面貌大致能体现“把”由动词向介词转折以及“把”字句初步成型的重要过程。下面笔者就以《五灯会元》为例,对“把”的演变转折以及其成型做计量考察。

一、从《五灯会元》看把字句的初步成型

《五灯会元》[2]的“五灯”指五部禅宗灯录:《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这五部灯录先后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的近200年间分别成书。《五灯会元》汇集了佛教产生至唐宋时期禅宗各派名僧的公案、语录和轶事,是研究禅宗的重要文献。由于禅宗崇尚“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所以《五灯会元》的口语化程度较高,基本上能反映两宋时期的语言面貌。就“把”字来说,《五灯会元》中共出现202个,“把”字在这个时期的用法已有所丰富,出现了“把”字的名词用法和量词用法,共13处。除去作为量词的11个和名词的2个,还有189处出现“把”字,笔者从文章材料的实例中寻求“把”字词义用法的历史演变以及“把”字句句法结构的演变规律,现将其统计结果展现如下:

意义演变

语法形式

计数

例子

把(动)



64

把住、把定

把+V

把+V

7

把捉、把玩

把+V+O

3

把断妖讹

把+O

把+O

56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把将+O+来

7

把将生死来

把将+来

1

把将来

把将+O+来+V

1

把将一片来看

把(动→介)

把+O+其他成分

把+O+其他成分

2

莫把瞌睡见解便当却去

把+O+来

4

侍者把灯来

把+O+V+O2

6

把火烧天徒自疲

把(介)

把(用)+O+V+O2

5

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

把(致使义)

把+O+V+其他成分

把+O+光杆动词

13

师把西堂鼻孔拽

把+O+V+其他成分

20

机关不是韩光作,莫把胸襟当等闲

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时代“把”字的词性演变以及“把”字句的使用初步成型,这个时期“把”字自身以及“把”字句的演变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这个时期“把”字仍以动词用法为主。全书共出现202个“把”字,用作动词的有139处,所占比例为69%。作为动词的“把”处于动态演变的过程中,从它被使用的语法结构便可看出,由最开始单纯的动词,逐渐在其后增加宾语,增加第二动词,语用形式的变化推动了“把”字词性词义的发展变革。
在“把”字是动词的背景下,它以介词出现在话语中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渡阶段的。“把”字从动词到介词的过渡性体现在人们使用时的语法形式上。“把+宾语+其他成分”“把+宾语+来”以及初现的“把+宾语+动词+宾语”,这些句法形式使用频率占全书的6%,分析对应的例句时,我们把“把”或当做动词,或当做介词,无法给它的词性做一个明确的判断。
可以明确判断为介词的例句共有5处,典型的一句是“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把”可以理解为“用、凭借”,“把”作为介引工具类宾语的介词在此期已出现。
经过前几阶段的发展“把”字的处置义渐趋成形,全书出现的表示处置意义的“把”字,已达33处,占全书“把”字的17%。其中“把+宾语+光杆动词”这一结构类型的数量已经少于“把+O+V+其他成分”类型数量。说明“把”字句在两宋时期除诗歌以外的文学作品中已有所成熟,处置意义趋于稳定。

二、从《醒世姻缘传》看把字句的完善成熟

“把”字句真正成熟完善的阶段是明末清初时期,其中《醒世姻缘传》[3]颇具代表性。从时间上看,《醒世姻缘转》作于明末清初,清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时期,该书反映的正是这段时期语言发展变化的状况。从空间上看,小说具有山东一带的方言背景,口语性很强,真实地记录了当地的社会语言,为我们研究当时的语言提供了丰富真实的资料。下文是以《醒世姻缘传》为文本对“把”字句形式意义类型的计量考察。
统计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对“把”字的用法及“把”字句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可见“把”字的用法及“把”字句式的变化已呈现丰富多样的特点。首先,除却把字的介词用法,它的名词、量词、动词用法的频率有所减少,与介词“把”相比,在书中所占比例大幅度降低,其中,名词占0.8%,量词6.4%,尤其是“把”字用作动词的比例下降至2.8%。这体现出把字在明末清初的用法结构有了大的变革,首先将“把”字按词性列出一个整体概况,见下表:

性质

结构类型

例子

计数

名词

火把、把戏

18

量词

数词+把+名词

千把银子、一把绿豆

87

(名量词)+把+名词

件把嫁妆、游了把月

18

动词+一把

摸一把、扭了一把

13

一把+动词+补充成分

一把揪翻、一把搂在怀中

18

动词

持、掌握、拿、守

把舵、把门

45

把+与

两个把与晁大舍看了

12

介词

把+O+V+O2

把他一箭射死

1735

“把”字用法的大变革表明了“把”字句在明末清初已步入成熟阶段。本文着重对处置式“把”字句进行探讨,结合《醒世姻缘传》中的实例,对此期“把”字句的语法结构及其他特点进行分析。首先要说明的是,在《醒世姻缘传》中,绝大多数“把”字句都有附加成分,主要动词为光杆动词的“把”字句仅占1%。唐宋时期的把字句,有许多都是主要动词前后没有附加成分,就只有一个双音节光杆动词,而且这些双音节动词也非动补型双音节动词。这表明了随着“把”字句不断发展,主要动词部分日趋复杂,动词很少单独使用,动词前后总要有其他成分,至少要带上动态助词或者重叠动词等。这个时期的“把”字句,主要动词部分已经被普遍认作一个复杂的动词结构。这类成熟的“把”字句共计1569个,占全书的95%,由于它们与现代汉语中的“把”字句用法差别不大,在此就不一一列出。本文最关心的是《醒世姻缘传》中与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规范相异的“把”字句,或者可以说现代汉语中已消失的具有近代汉语特点的“把”字句使用习惯。下面本文主要从句法结构的复杂性和语义关系的多样性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把字句句法结构复杂性的探究

把字句结构

例句

计数

把+O+V(光杆动词)

那刘夫人狠命把他救治

5

把+NP,+句子

把狄希陈的胳膊,寄姐一只手扯着。

15

把+NP+插入成分+VP

又将那只死狐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

19

把+冗长复杂的宾语+V

人把那见神见鬼,他自己下床来掇银子,搬皮箱,晁夫人祷告许心愿的事,大家都众口一词,学与知道。

17

把+非谓语结构

晁凤把那晁源从那侍郎行后,怎么发疟疾,发的怎样见鬼,奶奶差晁书香岸寺请僧保安,撞见梁生、胡旦在寺出家。

9

把+O+“象”+O2

那些衙门里的把他倒也不象个犯人。

2

把+V

不把放在心上

3

否定副词“不”置于“把”后,动词前

你家又把我不当个客待

13

把+O+V+O2

1618

从表中可以看到,明末清初时期,虽然历史遗留的“把”字句复杂结构层出涌现,但是“把+O+V+O2”结构占主要地位,使用频率相当高。也正是由于“把”字句被使用的场合过于宽泛,所以在接下来的历史时期,“把”字句经历了一个规范化的限制过程。上表中这些庞杂的“把”字句结构形式在现代汉语中逐渐消失。在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汉语别的介词被广泛使用,来分担“把”的职能并不断丰富,形成了现代汉语的介词体系,从而使“把”字句在现代汉语里从结构到语义都呈现出一种较简约的面貌。明末清初使用的如“把+ NP”居主语前,否定副词在“把+NP”后,“把”的宾语过长、过于复杂等把字句的结构问题得到清理整顿,真正将“把”字句规范成为稳定的表示处置意义的句式。

(二)把字句的宾语和动词的语义关系多样性探究

研究“把”字句,除了结构类型以外,语义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方面。尤其在明末清初,“把”字句宾语同谓语动词的语义关系表现得更多样化。对《醒世姻缘传》全书的考察,统计结果列入下表:

“把”字句宾语同谓语动词的语义关系

“把”字含义

计数

例句

处置关系

致使

1569

我把金银珠子撒了。

工具关系

用、凭借、根据

22

把灰擦黑了脸。

方位关系

“在”

22

晁大舍把一本报后边空纸内故意写了个厂卫的假本。

施动关系

让、使

88

不幸把个丫头死了。

上表所列的例句在句式结构方面均是“把+O+V+其他成分”类型,但是“把”字句宾语同谓语动词的语义关系却表现出多样性。处置关系类“把”字句在此不多做赘述。这里所说的工具关系类“把”字句是指由“把”介引实施动作的工具而成的。“把”字介引动作所凭借的工具、依据等,可以译作“拿、用”等,动词之后一般都带有宾语。方位关系类“把”字句式指句中把表示方位,相当于介词“在”。施动关系类“把”字句的宾语从语意上看不是位于中心的受事,而是动作行为发出者,表示某人某事促使“把”字宾语发出某种动作或处于某种状态。《醒世姻缘传》中,除了致使类“把”字句以外,最常见的就是施动关系类“把”字句。由此可见“把”字句在明末清初时期已经成熟。

三、小结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文学作品详细考察,我们基本对“把”字使用的历史演变规律有了了解。总结如下:
第一,“把”字虚化程度提高。唐以前,“把”字用作动词,使用频率极小。唐以来开始虚化为介词,而且虚化是相当快的。在《五灯会元》中,“把”作为动词占不到35%,这个时期的“把”字句呈现初步成型状态,但表处置的意义还未完全稳定。而到《醒世姻缘传》,“把”字作为介词已得到广泛使用,而“把”作为动词只是偶尔为之了。
第二,处置式占有绝对比重。由动词虚化而来的“把”字主要表示处置、致使意义。《醒世姻缘传》中处置式占95%,全书“把”字句形成了向处置式倾斜的格局。现代汉语基本维持了《醒世姻缘传》的格局。
第三,“把”字句结构更加复杂,意义更为完善。从《五灯会元》到《醒世姻缘传》,研究的文本跨越百年历史,与之相应的语言文字也跨越了几个时代。关于“把”字句,就结构看,动词使用范围更广泛,动词前后的修饰成分也更多样,句子框架相当完备,句式的变化也越来越呈现丰富多样的特点。就语义关系来看,“把”字句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致使、工具、方位、施动关系都表现出“把”字句表义类型的多样性,很多都已经延续渗透到现代汉语方言中。

“把”字句作为汉语最为特殊的句式之一,具有深刻历史渊源和独特研究价值,本文将中国历史不同的三个时期的文本材料加以比较分析,探究“把”字句的源流演变规律,希望能为以后的语法研究者提供相关材料,为后人的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06:1-334.
[2]西周生.醒世姻缘传[M].华夏出版社,2008年,04:1-536.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ok769351973
2013-08-28 · TA获得超过13.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29%
帮助的人:3998万
展开全部
“妈妈,把窗户关上。”“你把地图朝左边挪挪。”这两个句子在语法书上称
为把字句。把字句是一种非凡的句式,即由“把”字短语接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句
式。“把窗户”是“把”字短语,“关上”是动词短语,“把窗户关上”一起充当
句子的谓语;“把地图”是“把”字短语,“朝左边挪挪”是动词短语,“把地图
朝左边挪挪”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
  用把字句和不用把字句在表意上是有区别的。譬如,“李二嫂哭哑了嗓子”侧
重于“嗓子”,“李二嫂把嗓子哭哑了”则侧重于“哑了”;“我们一定要修好淮
河”是强调“淮河”,“我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则强调“修好”。
  把字句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谓语中主要动词不能是个光杆动词,也就是说在动词前后要有一点别的成
分。“把窗户关上”,“关”后边有个“上”;“把地图朝左边挪挪”,“挪”前
边有个“朝左边”,而且自身还重叠了(“挪挪”)。光说“把窗户关”“把地图
挪”都不行。最起码得加个“了”,说成“把窗户关了”“把地图挪了”。
  但歌词和戏曲唱词可以例外。因为受字数限制或者考虑押韵,容许在把字句中
使用光杆动词。譬如大家熟悉的“夫妻双双把家还”“那一天同志们把话拉”。
  还有一些双音动词,其本身带有结果义或完成义的,可以用“光杆儿”充当谓
语,不必添加别的成分。例如:“赶紧把俘虏遣散!”“我们年内一定把这项任务
完成。”
  二、主要动词通常都能够跟“把”后边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如“关窗户”“
挪地图”。有时候动词本身并不能跟“把”后边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像“别把肚
子吃坏了”“李二嫂把嗓子哭哑了”,总不能说“吃肚子”“哭嗓子”吧?不过,
整个动词短语可以跟“把”后边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即“吃坏肚子”“哭哑嗓子
”。这同样也符合把字句的要求。
  “关窗户”的“窗户”,“挪地图”的“地图”,我们称之为受事宾主。所谓
受事,指的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把字句中,“把”字后边的成分,不限于受事,
也可以是处所。在“昨天把仓库都堆满了”“一口气把那三百级台阶走完了”,这
两个把字句里,“仓库”和“三百级台阶”都表示处所。当然,这儿的动词短语和
表处所的词语仍然可以构成动宾关系:“堆满仓库”“走完三百级台阶”。
  三、一般的把字句,主要动词都是及物动词,如上边的“关、挪”等。在北方
话口语中,一部分把字句可以使用不及物动词,像“千万别把犯人跑了”“真没想
到,把个大嫂死了”。这两句中,“把”后边的成分不是受事,也不是处所,而是
施事(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动词则是表示消失意义的不及物动词。整个句子说明
发生了不如意的事情。这两个动词都不能直接跟施事名词构成动宾关系,不能说“
跑犯人”和“死大嫂”。但是,在动词后边加个“了”,还是可以构成动宾关系:
“跑了犯人”和“死了大嫂”。只是这类宾语非同一般,语法书上称为存现宾语。

  必须指出,即使是及物动词,也不是个个都能充当把字句的主要动词的。譬如
不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有、是、像、存在、属于、姓”等,都不能用于把字句。
试比较:

  我有精装本《咬文嚼字》。(√)
  我把精装本《咬文嚼字》(×)
  我是雷锋班的战士。(√)
  我把雷锋班的战士是。(×)
  又比如纯粹表示感觉、知觉的一部分动词“感到、听到、看见、知道”等也不
用于把字句。我们不能说:“你把这件事知道了吗?”“他们没有把我看见。”
  四、还有一种特殊的把字句,它由“把”字短语单独作谓语,后边不出现动词
短语。例如:“我把你这个小精灵丫头!”“我把你这个冒失鬼啊!”这种把字句
,一般只出现在口语中,而且形成了固定的格式:“我把你这个……(啊)!”它
的作用是表示责怪或无可奈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8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