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情况
开发区建区以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区到1996年,为创业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东风专用客车底盘公司、东风专用汽车制造公司、神鹰汽车改装厂等大项目,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第二阶段从1997年至1999年底,为相对停滞阶段。这一阶段区内没有大的投资项目进区,经济发展缓慢,省科技厅有关领导曾提出了黄牌警告;第三阶段,从2000年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十堰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领导班子适时调整,在十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通过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抓好汽配市场发展,努力开展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加快了开发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开发区已真正成为十堰市新的经济增长区。一是经济总量成倍增长。全区区域生产总值(GDP)由1999年的4.3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1.4亿元,是1999年的7.3倍;工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19.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90 亿元,是1999年的4.59倍;技工贸总收入由1999年的2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80亿元,是1999年的9倍。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高新技术产值34.5亿元,同比增长31.9%。目前,全区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产品63个。 三是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目前,开发区内已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管理最规范的汽车配件交易市场 —— 中国(十堰)汽配城;全国最大的球墨铸铁生产基地 —— 东风汽车公司铸造二厂;全国规模最大、产品档次最高的车灯总成生产企业 —— 东风三立灯具公司;湖北最大的客车生产企业 —— 特种汽车制造厂;国家中药产业化基地、湖北仅有的两家整体GMP达标医药生产企业之一的湖北清大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全国模具行业中排名前五位的先锋模具股份公司;东风唯一的微型车生产厂 —— 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等,使开发区形成了以汽车汽配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08年,开发区汽车汽配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80亿元,是1999年的9倍,年均递增31%。 四是工业经济增长迅速。经过不懈的努力,开发区实现了从零部件向整车发展的目标。目前,开发区共有特汽、底盘、特汽客车、渝安、力神、世纪中远、神鹰、华通、长江葛州坝、华山等10家具有资质的整车生产企业,年底能达到25万辆。2008年,全区共生产整车12万辆,同比增长36.9%,整车增长直接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2.3个百分点。同时,开发区引进的一批生产性企业已逐渐成长为规模企业,总数达到72家。2008年,这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产值86亿元,占全区的94.5%。开发区现有“双亿工程”企业14家,占全市“双亿工程”企业的28%。2008年,开发区14家“双亿工程”企业共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4%,真正发挥了“龙头”作用。 五是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2.52亿元,是1999年的31.7倍,同比增长23.5%。现在开发区一个月的财政收入超过了1999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开发区财政已从当初的“吃饭”财政转变为“建设”财政和“贡献”财政。 六是汽配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十堰)汽配城经过几年的培育,已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汽配市场第三大价格信息平台之一。目前已入驻商家2000多家,经营品种达3万余种。元至12月,汽配城完成交易额101.6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税收6030万元,同比增长28%。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巩固中国(十堰)汽配城在全国汽配市场地位,扩大车城十堰在全国的影响力,全区先后组织辖区企业参加了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售后博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全国第63、64届汽配交易会等大型国内外展会,同时在武当“两节”前举办了十堰经济开发区首届汽车汽配订货会,与海内外近千商家达成意向性协议80余份,签订合同50余份,现场实现整车、零部件、出口技术合作等各类经贸交易额近15.7亿元,协议交易额181亿元。上述活动不仅加强了与全国各地经贸往来,为树立品牌、开拓市场、提供商机打造了平台,而且为开发区2009年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是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开发区于2004年率先在全市免除了农村“农特两税”,实现了农民零负担;率先在全国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对失地农民实行社会保障,解决了困难家庭生活出路问题;全面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保率居全市第一,农民因病返贫的后顾之忧得到初步解决;以园林花卉基地建设为方向,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辖区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0元,比1999年净增1906元,增长幅度达到68.7%。八是经济发展后劲强劲。2008年初,我区举办了重点项目推进誓师大会,举全区之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按照市委、市政府赋予开发区的经济管理权限,从土地征用、规划建设、规费征收、人才科技、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投资者实行优惠;为进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对每一个重点建设项目均成立服务专班,按照“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责任到位”的工作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项目督办会,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力促进了项目建设。全年推进在建重点项目26个,其中工业项目23个,总投资27.25亿元,已建成投产12个。东风渝安、世纪中远、温州工业园等一批大项目有望在两年内建成投产。目前,总投资6.8亿元的温州工业园项目已基本完成面积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已入驻企业7家;世纪中远工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2.6万平方米总装配车间,将于明年进入批量生产;总投资6.5亿元的渝安工业园项目正在进行场地平整,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0万辆微型车生产基地;总投资5亿元的中国商用车零部件产业促进中心项目正在进行拆迁工作。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使开发区工业产值净增150 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