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镇的历史文化

 我来答
城骊rU
2016-05-30 · TA获得超过12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七里镇历史悠久。赣县县城曾于晋义熙七年(411年)设县在七里镇达142年。唐代晚期,由于七鲤窑的兴盛,这里成了一座以制瓷业为主的手工业集镇。宋代 鼎盛时期,七里镇居民6000人左右,成为江西南部最大的集镇。成书于北宋时期的《元丰九域志》一书就有“七里”之名。到了明代,由于 竹 木发达,上游于都、瑞金、宁都及三南各县的木材大量水运到七里镇一带,再从七里扎成木排通过赣江运到长江中下游各大城市,七里镇便成了赣南最大的竹木集散地,一批木材富商便在这里兴起,并开始在此建造规模宏大的住宅。七里民居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造,既有赣南客家民居的特点,又吸收江浙一带民居所长,大部分为三进式,配有天井、走廊、厢房、四边采用柱板、雕花木扇隔断空间,有的有石柱、对联。七里古民居集中在上坊、中坊、下坊三个自然村,有50栋以上,并都建在贡江沿岸。
七里镇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七里镇古窑遗址就坐落在此,还有市场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仙娘古庙和池家祠。
池家祠位于七里镇古街东端,贡江北岸,是赣州城区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状元池梦鲤(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甲戌恩科状元)的家祠,堂名敦本堂。赣南池氏的祖籍为河南省西平县。南宋时期,绍兴至喜定年间(1132—1224),池梦鲤的祖父在广东边州为官,返乡时途经赣州,因慕此地山水田间之美,遂在赣州城东水脉洞(今南市街)安家,成为了赣南池氏的始祖。至池梦鲤(第三世)这一代迁到七里镇定居。池梦鲤的七里镇旧居一直保持到明代才因为失火而被烧毁。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散布在各地的池氏后裔在池梦鲤旧居的遗址兴建了池氏宗祠。
池家祠面朝贡江,遥对峰山,是一栋上下厅布局的建筑,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外部是高大的五山式封火山墙,并且配以砖雕、水磨、灰塑等工艺,内部装修有澡井、轩棚、倒板及雕刻精美的木拱、雀替等。整座建筑气势宏伟庄重,是赣南宗祠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赣南文化史及宋城赣州的历史,都具有独特的价值。199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宫座落在七里镇境内,建于明代。为三进式砖木结构、坐北向南,东、西、北为封火墙,进深96米,面阔45米,第一进为古戏台,第二进为天井、走廊,第三进为神位。整座庙宇规模宏大,为水东寺庙之首,是当地群众祭祀许真君的一座庙宇,又称真君庙。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娘庙,始建于明末,坐西北,朝东南,正中间有一扇宽1.5米,高2.9米的大门,左右各有一扇门,左边小门上方书有“福海”,右边小门上方书有“慈航”,古庙幅宽26米,进深32米,中门面阔三间。为三进式砖木结构,四周为封火墙。第一进上层为亭式“文昌阁”,中层是古戏台,底层为进入第二进的通道。古戏台以六根大木柱为支柱,柱头上书有三幅对联;古戏台的左右为厢房,上为戏楼,是古代专为女子观看戏文而设。第二进为天井和供群众看戏的走廊,走廊廊顶为覆盆式造型,古戏台和走廊的倒板绘有彩绘图案。第三进为正殿,左有庙钟,右有庙鼓,正殿放在神位,分上下两层,上层祀观音,下祀金霄、琼霄、碧霄三位神像。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章贡区水东七里镇都要举行红红火火的仙娘庙会。庙会场面火爆,人如潮涌。赶庙会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也是客家人“团结、勤俭、文明、开放”精神的表现。相传农历三月二十日是天花圣母金霄、琼霄、碧霄娘娘的生日,十里八乡的客家人纷纷带着供品、香烛,带着对新一年的希望来赶庙会,祈求家庭安康,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烧香敬神后,客家乡亲会亲访友,品尝客家风味小吃。庙会上的小吃多种多样,有擂茶、粽子、搞浆米馃、油炸冲天炮和醇香浓郁的客家米酒,喝上一碗米酒,配上一碟小菜,忙碌了一年的客家人,如果不是置身在庙会的氛围中,是很难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的。庙会上演的大戏有《茶童戏主》、《睄妹子》、《钓拐》、《五鼠闹东京》等。
七鲤镇古瓷窑遗址
坐落在赣州市水东镇七里、沿垇两村境内,323国道南侧,贡水北岸,因窑址集中于七里镇而得名。始烧于唐代,宋代最为兴盛,是宋代江南四大窑场之一,宋代外销瓷产地之一 ,元代开始衰落。现遗址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出土瓷器主要为民间日用品,有青釉、影青釉、白釉、褐黑釉瓷,器形多碗盏、杯、碟、壶、钵、罐、枕、瓶等,并有狮、蟾蜍等形象精美的高档瓷,器表有刻花、划花和模印的连、菊、鸟、云、山、水、乳丁刻等纹饰。七鲤窑的青白釉瓷器可与同时代景德镇的同类产品相媲美,各类瓷器曾出口到欧洲、日本、韩国等地。七鲤窑的装烧工艺在唐末五代时采用垫柱支钉叠烧,宋代以后,则采用垫饼匣钵装烧,窑型以龙窑为主。该遗址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5年12月-1986年底曾在七里镇砂子岭和张家岭先后发掘四座窑炉。属龙窑形制,砂子岭在窑包顶部和底部揭示龙窑各一座,层位叠压清晰。其中顶端一座残破不全,结构不明。张家岭两座平行窑床,是江西境内所仅见的,东侧龙窑窑头、火膛和窑壁等各部位结构清晰,砌造精细,保存较完好。窑床是装烧坯件的主要部位,窑身越长,装烧量就越大,产量也越高。40米长的窑身,13至27度的倾斜度,有较大的高差度,有较为理想的自然风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