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名男生,五官端正,而且长得又英俊。我在学校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产。我的思想品德很好,有一颗善良的心。特别是我不会乱扔垃圾,会扔到垃圾桶里。很少人有这个习惯,这个习惯是了解我的人都知道的。我也会帮助我的家人、老师、同学和陌生人等等吧!
我的学习同样也很好,得过很多奖,其中学科的有:电脑、作文和数学。我的各门科目都是学得很好的。我也非常聪明。
我体育比较好,每节课的热身长跑,我都是第一个跑完。我的体育成绩当然也不错。我喜欢踢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爬山和旅游。
我能积极参加劳动,劳动时从不逃跑,而且认真、负责地完成劳动任务。
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性陈,名叫松,是一个很平常的男孩,胖胖的的脑袋瓜子,留着一头帅气的头发。那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鼻梁似乎没怎么引人注意,反而是那叽叽喳喳的大嘴巴惹人喜欢。我现在虽上了五年级,但身高只有1.35米。我正为我的身高烦恼呢。
我在班上算不上尖子生。但要是比体育项目的,那我可就是名列前茅了。(对不起,说得有些骄傲了).我也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只要朋友有难,我第一个冲过去帮助他,所以,我的知己才越来越多。可能也正是这样,我忙帮多了,头脑昏了,帮的倒忙也越来越多。
记得那一次,由于语文考试成绩是差上加差,最多也只是90分。老师大发雷霆,简直要置我们于死地,作业要我们把考卷(连短文)抄2遍。这对于高年级的同学算小菜一碟,但对于我们这才3年级的同学那可是比上天还难。但我在一个中午便把作业“OK”了,因为我有秘密武器。晚上,我去我要好的同学小煜家,发现小煜还在抄,我急于和他玩,无奈之下,我把我的秘密武器透露给他了。第一招:偷工减料:有些题故意漏抄。第二招:二笔齐写:右手握两枝笔,效果翻倍,那是快马加鞭。可真管用,小煜用了一小时,就搞定了。我们俩沉浸在玩乐的欢愉中。
回家后,我还得意洋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用哥哥教我的绝招帮小煜把作业做完了。”“去去去,别学你哥哥,你这样做作业,不但没记在脑袋里,而且,会养成坏习惯。”我听了,便去小煜家,和他决心不再用这招。
第二天,没想到妈妈还不忘这事情,去告诉了老师,结果,我与小煜被狠狠的批评了一顿。哎,倒霉真倒霉。
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我,听了我的自我介绍,你们会喜欢我吗?

2025-05-12 广告
2013-08-29
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不管什么人写文章都离不开生活这块沃土,尤其是小学生学习作文,更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小学生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生活中所看到、听到、做过和想到的东西。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成功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深入了解、分析并把握所教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社会生活环境,采取生动、具体、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诱导学生用心体味、观察生活,使他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多彩的生活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有时为了配合教材内容,完成指定的习作练习而布置了学生不感兴趣的作文题后,学生常常唉声叹气,大多数人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但如果是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就会象欢快的小鸟“唧唧喳喳”说个没完没了,甚至会为一个不同的观点争执半天,轮不到发言的课后也会缠着你表述出他的观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细心体验、观察生活,引导他们将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时间长了,就能使学生自然地步入作文天地之中。
二、 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之一,是将作文看得很神秘,认为一般人很难写好,因此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越怕就越觉得难,越觉得难就越写不好,恶性循环。当然这也与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
有些教师在教作文时,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没有从内容入手,往往在学生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大讲写作技巧,这种“要我写”的做法,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总担心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畏畏缩缩不敢下笔,怎么会喜欢写作文呢?要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就必须打消“怕”的心理,消除神秘感,克服畏惧情绪。教师应想方设法启发、引导学生心里怎么想、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头脑里不要有规矩的限制。学生只要敢说、敢写,就要及时给予鼓励,求全责备的做法,会将学生的写作热情扼杀在萌芽之中。而适当的鼓励、引导则会使学生增强写作的信心,鼓起勇气大胆动笔。学生越写就越想写,越写就越爱写。这就产生了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质的飞跃。
三、留心积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周围事物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增加见闻、丰富知识。教会学生观察方法,掌握观察规律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
观察事物要有顺序。按空间顺序可指导学生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地进行观察。如《曼谷的小象》就是先看到“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再看脚下“高低不平的公路”。这就是由远及近地观察。有时由这一部分到那一部分的顺序观察也是可以的。
按时间顺序观察,也就是按时间的先后次序,先看见了什么,再看见了什么,又看见了什么”……一样一样按顺序看。如《观潮》的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观察了江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因此,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犹如置身于观潮人群中间一样。总之,观察要有顺序,不可“东张西望”。
小学生自我介绍,该怎么写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