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青春逆反期

 我来答
无剌仙人掌

2015-07-27 · TA获得超过6.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万
采纳率:81%
帮助的人:2997万
展开全部
青春期是孩子走过幼稚、迈向成熟的过渡期。这段时期孩子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逆反心理,也就是“青春期综合征”,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看作小孩,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对任何事情容易持批判态度。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二是社会因素,如老师、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等。

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青春期是令人烦恼的过渡年龄段。父母若指导不当,会严重影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其实,孩子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只要父母指导得法,是完全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一危险期的。所以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孩子。在孩子面前,不要摆家长威风,以力服人。要因势利导,做孩子的朋友。要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还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如不私拆孩子的信件,不偷看孩子的日记等。
2、与孩子多沟通,注意与孩子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多用尊重、商量的语气而不是用教训、命令的语气;多与孩子沟通,特别是孩子遇到紧急事件或者烦恼时,父母更应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并进行疏导。对孩子提的要求,要帮助分析,对的鼓励,错的开导,切记恶意中伤。
3、学习心理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青春期的心理卫生知识,了解孩子在生长发育期的心理变化等,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人生和学习。
4、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父母要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城市公正的品格,坚忍不拔的性格,宽容待人的态度,自信、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参与意识和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对于孩子本身而言,在青春期要做到以下几点:
1、遇到要多和父母沟通,不能一味地顶撞父母,尤其是情感上的问题,这个时期对于异性有爱慕之心是正常的,关键是自己怎么去处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告诉亲友或父母,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他们都是过来人,对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有经验。
2、对男生来说,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地、坦率地、友好地与女性同学进行正常交往,满足对异性的心理需要。还要发展业余兴趣爱好。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发展的文艺、科技、体育等活动,把青春旺盛的精力集中在努力学习、发展兴趣特长、追求进步上。
3、青春期对女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心态,自信、乐观、还有多微笑。不要一有事就慌张的不知所挫,还有主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尊自爱,和男孩子保持正常的关系,友情,异性哥们,如果早恋了也不必害怕,保护好自己,别让一次失误筑成你以后眼泪的根源,清白是最重要的!学习上,加油,平和对待,记住要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 用真心去和别人交流。
匿名用户
2013-08-31
展开全部
孩子逆反起的对策叛逆是天生的特性,人生有三个逆反期,我们称为333,三岁的时候,学校三年级,初中三年;度过这三个逆反期首先要家长的正确引导,理解,好言相劝,不能让矛盾激化,给孩子讲逆反期的道理,互相克制,平安度过。
第一,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第二,保持冷静。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第三,寻求意见。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第四,开放自我。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
  第五,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第六,实践体验。就是通过实践,进行体验,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俩散步,儿子看了西瓜一定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提回去太累了,不买。儿子不高兴:“我喜欢吃的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父亲一想,对独生子说:“买瓜可以,你要负责提回家。”独生子同意了,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使儿子感触很深:“吃个西瓜真不容易啊。”
  第七,将心比心。父母要与孩子将心比心,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孩子也就没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说明。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要做好沟通,其一,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其二,父母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作无谓批语和推测;其四,用提醒的语气讲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其五,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是引导而非教导;其六,父母要威严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语气,并说明理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15-07-23 · TA获得超过73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28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55.3万
展开全部
  青少年时期有逆反心理很正常没有必要过于担心,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家长的任何建议都持抵触情绪。首先要担心的是家长的沟通方式问题。青少年时期正是建立自身价值观的时期,家长应该首先明白没有哪一种价值标准是绝对正确的,所以应该尊重孩子个人的价值取向,如果你觉得不对也没有必要强行灌输,因为这个时期已经不在是儿童期那样孩子对家长有一种崇拜意识,你应该尽可能的告诉孩子有哪些人持有哪些价值准则,这些人又处于怎样的环境,在告诉他你所持有观点,至于他应该怎么做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应该由他自己解决。孩子叛逆,成人一定会不满,因此,会为自己的权力斗争,用声音来压倒他。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也等孩子冷静,才进行沟通。孩子叛逆,言语和行为会有如暴风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成人成熟,应该要懂得何时该保持冷静。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如问周围有同龄孩子的朋友,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或听讲座,找辅导员协助,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的办法失去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家长眼见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通常会即刻禁止。其实,最好能试着了解情况。例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从旁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和父母相处融洽, 孩子当然就不需要叛逆了。很多时候,对孩子的管教,是要时常改变方式的。例如,小时候只有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时,随时转变方式,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当然,我们自己也要学会对这种心理有所对策。在自己因为对父母、老师的不满感到烦躁时,尽量用其他的事物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在与父母、老师争吵时,多想想他们为你所做的事,将心比心,才能更好理解父母,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当地与父母沟通,将自己的想法清楚地传达给父母,并且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是有利于控制这种情绪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31
展开全部
家有小女初长成,近一段时期以来,女儿已经进入了青春期,随着身体的发育,脾气也越来越大,一向听话、懂事的女儿变得不再顺从,事事和你唱反调,好像听家长的话是没有个性的表现。上网打游戏、聊天的时间越来越长,这让天晴大伤脑筋!应对从小做事就很有主见的女儿,采用强硬态度是万万行不通的,该怎么办?这是几天来一直困扰天晴的难题。于是天晴开始发奋、刻苦学习有关孩子青春期逆反心理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的艺术。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一点是,青春期以后的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是有积极意义的,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不良的现象,这是个体自我意识分化和独立性发展的一个必要的过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一改以前一切听从父母的做法,想自己探索,自己来寻求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或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父母凡事包办而青少年没有逆反心理,结果将是青少年完全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但是逆反心理过强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反抗行为容易造成亲子间的关系冲突。因此需要认真对待。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主要见于两种家庭:
一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造成孩子内心的强烈抵触和反抗;二是父母过度保护或干预,什么事情都想包办,替孩子做主,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去自我思考、决策和行动,造成物极必反的局面。
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如果直接要求他们改变,势必遭遇抵抗,只有父母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孩子才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因此要解决孩子的逆反心理过强,关键是父母要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上是否存在偏差,对孩子的教育有哪些方法不当,从而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不当方法,自我观察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式时孩子的逆反心理比较弱,和孩子的沟通比较好。放弃无效的方法,多尝试适合于孩子的有效方法,孩子的逆反心理自然就弱了。
具体来讲,可以借鉴以下方法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1.切勿使用高压手段或恐赫威胁。因为反抗行为的发生,正是出于孩子对父母的不满和愤怒。压服和威胁虽然一时可以使反抗行为减少,但是却增加了孩子内心的愤怒,助长了潜在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而且这种高压手段往往会导致孩子以其它的适应不良行为来反抗,如离家出走。
2.父母应避免对孩子的行为加以过多的不必要的限制,尊重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对待孩子,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去自由探索,是从源头上治理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的办法。
3.避免对孩子长篇大论地说教,批评孩子就事论事,不算旧帐,一次不对孩子发出过多的指令。
4.喜怒无常,不要把工作和夫妻间的压力发泄到孩子身上,学会约束自己情绪,不要随便对孩子发脾气。
5.不要拿孩子和自己当初如何来比较,也不要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更切记讽刺挖苦孩子,因为孩子对于批评和比较很敏感,自尊心受挫时,他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以反抗行为进行报复。心理学家认为,实际上不存在青少年行为的必然模式,也没有所谓的“逆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感受比较敏感,往往很小的刺激都会引起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不仅如此,他们常常感情用事,思想简单,因而就容易与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成人的要求形成一种对抗,这种对抗在行为和自我意识方面表现为他们对评价和承认的要求非常强烈,对压抑自己行为和伤害自己自尊心的事难以忍受。当自主行为被阻碍时就容易发怒,当被不安的情绪笼罩时就容易产生恐惧。
孩子在家里出现逆反心理,常常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法不适当造成的。只要父母指导得法,孩子的反抗情绪会逐渐减弱或消失。下面是专家们的一些有益的建议,家长们不妨试试。
一、不要抱有成见。家长不要一看到孩子有独立意识的迹象就极力压制。要知道,父母反应越激烈、越过火,孩子就越会坚持己见,甚至难免会发生一场大冲突,其结果是两代人之间感情变得冷淡,孩子学会说慌、逃学、蛮横无理等。
信任孩子能处理好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尊重其自决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以使孩子长大后意志坚强,有主见,勇于承担责任和克服困难。因此,当孩子遇到挫折,出现差错时,要谅解他,不要过多责怪,避免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家长应该做的是怎样帮助孩子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增长他的智慧和勇气。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要细致耐心地向他讲明道理,并设法转移其注意力。即使是有必要对孩子的言语行为进行干预,也要求取顺应方式,使孩子感到自己没有受到直接的干预和压抑。
二、不要盲目责怪孩子。孩子的逆反行为有时看来是针对父母来的,但实际上也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小强是那种很听话的孩子,每天早上都能按时起床上学,一天,小强赖床没起来,爸爸很生气,就责怪他不爱学习。其实,小强是因为前一天在学校参加植树劳动太疲倦了。
三、把握重要问题。不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都指手画脚,这只能使孩子们更反感。一位家长说得好:女儿用什么牌子的化妆品,爱好什么体育活动,这都用不着我去管,应该由她自己选择决定,但如果她过早地迷上化妆,或是利用过多的学习时间去打球、游泳,我就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去进行干预了。
四、保持作为家长的地位。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乐,但这种友谊不应包括地位的“平等”。你仍然应该是一名船长,你可以听取船员的意见,但最终决定航线的仍是父母自己。终上所述,天晴了解到,随着孩子的长大,她们的内心却越来越孤独,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记得我的一个小校友曾经对我说过,她常常一个人在屋子里自言自语,这大概就是独生子女的悲哀。而家长们往往在孩子吃穿上、各门功课及特长的教育上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和金钱,却惟独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极少问津,因此才会有因为父母与孩子缺少沟通而造成悲剧。才会有孩子早恋,从异性那里得到精神安慰;才会有孩子迷恋网络游戏,从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杀人得到发泄的快感。他们在寻找自己发泄精神垃圾的出口。大多数孩子认为父母根本不了解他们,根本不懂得他们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记得一位母亲说,自己的女儿居然说:“妈妈从来就没有爱过我。”她的女儿从重点小学到重点中学再到美国留学,辛苦扶持独生女儿走上了一条自己所期望的成功路,但女儿却说,她从来都没享受过母爱。女儿提出,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在家里除了谈学习就是谈工作,跟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要学习好,考名校等,却从来也没有关心过她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她遇到什么烦恼也不敢跟家人说,她在家的生活只有压力、没有快乐。听到这些话,家长会感到多么寒心!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因为我们从没有把孩子当成是一个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独立的人,我们始终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安排她们的一切,但最后却没人领情,弄不好落得个母女感情疏离,多可悲呀!于是天晴决定让所谓的面子见鬼去吧,以一名朋友的身份融入女儿的生活,帮助她顺利度过这个“心理的断乳期”,和女儿共同成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31
展开全部
微笑面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