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的主题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 关于本片的背景
(一)、原著背景
《飞越疯人院》原本为美国作家肯•克西于1962年发表的小说,作者以疯人院暗喻美国的社会体制,全文充满了浓烈的反体制提倡个人自由意味。而在小说的发表年代(60年代)也正是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二战结束后的东西方冷战、麦卡锡主义、马丁路德金倡导的黑人民权运动、肯尼迪总统被暗杀、美国卷入越战……,相应的艺术领域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作家、诗人、歌手纷纷借以文字、音乐来表达对60年代美国体制的失望和不满。荒谬的大时代成就了美国文学史上一批杰作:《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五号屠场》(库儿特。冯内古特)……
(二)、电影背景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于12年后(1974年)根据这本小说改编而成电影,由于米洛斯•福尔曼个人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使得这部同名电影似乎有了更为深远和独特的蕴意。也许只有了解导演个人背景才能更好诠释米洛斯•福尔曼不合时宜在70年代的美国拍摄如此一部反体制的电影动机何在。(美国50年代有以艾伦。金斯堡和克鲁亚克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以及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60年代有呼唤“爱、自由、和平”的嬉皮士和花童为表率的“迷惘的一代”,7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则被史学家称之为“享乐的一代”)
米洛斯•福尔曼原籍捷克,犹太教徒的父亲和清教徒的母亲二战死于纳粹集中营,他从小在布拉格亲戚家中长大,毕业于布拉格戏剧音乐学院。(这里同样诞生了优秀的捷克导演史瓦拉父子——“菁菁校树”),其早期在捷克完成的电影作品既显露锋芒,“black peter”(1964)、“loves of blonde”(1965)、“the fairman's ball”(1967)分获威尼斯、戛纳电影节奖项。60年代捷克国内日渐浓厚的艺术创作自由使得米洛斯•福尔曼打算在布拉格一直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但在1968年,随着苏联坦克轰隆挺进布拉格,米洛斯•福尔曼被迫逃亡到法国。这就是现代史上知名的“布拉格之春”。
或许从“布拉格之春”里可以探求出米洛斯•福尔曼赋予本片的另一层深意——不仅只是个体对体制的反叛(个体与社会的对抗),而且尚可看做是捷克对苏联把持的社会主义联盟之反叛!(弱国与强国的对抗)
(三)、布拉格之春
1968年是现代史上的“捷克斯洛伐克年”,这个中欧小国以“布拉格之春”而闻名于世,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明星。
1968年8月20日的晚上11点,由苏联国防部副部长,陆军司令巴甫洛夫斯基将军指挥的华约部队的24个师(16个苏联师,3个波兰师,两个东德师,两个匈牙利师,一个保加利亚师。)以闪电战的形式瞬间占领了捷克首都布拉格,占领军冲进捷共党中央大厦,扣押了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捷共第一书记亚•杜布切克,国民议会主席斯姆尔科夫斯基;政府总理切尔尼克也在政府所在地被捕。引得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大发雷霆做出攻打布拉格举动正是因为捷克国内的“布拉格之春”事件。
1953年斯大林去世,标志着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联盟的政治恐怖和强权统制的结束。1956年2月25日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第二十次苏共代表大会上,对斯大林实行独裁专制和血腥暴行的控诉。赫鲁晓夫一边在控诉斯大林罪行的同时,一边相继对社会主义联盟内部的小兄弟东德、波兰、匈牙利国内出现的试图反抗和摆脱苏联摆布的状况派兵镇压。
捷克国内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声音,一些作家充当了呼唤自由的先锋,在1967年6月27日捷克斯洛伐克第4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党员作家(及我们所熟知的后来写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的作者)米兰•昆德拉提出的“自由与专制、人道和非人道”的话题和瓦丘利克所做的关于政治恐怖和专制统治的话题将会议推向了高潮。反专制,要民主;反斯大林主义,要人道精神;反审查制度,要文化、新闻自由的呼声成了这次大会的主旋律。
时任捷共第一书记的诺沃提尼,是斯大林的真正崇拜者。他处处模仿斯大林:给自己设计了一套和斯大林一样的元帅服;还有,同样尊严地紧闭着嘴,同样拿着一个斯大林式的大烟斗。他对于这次作家大会大为光火,对“传播对社会主义有害的、与共产党格格不久的意见和思想”实行全面反击。随后就开除了几位作家的党籍,将作协的文学报划归新闻部和文化部直接领导,开除了全部19名编辑,限制在报上谈论改革,禁止一些所谓“改革家”公开讲话。
此时捷共主席团成员杜布切克开始反对诺沃提尼的文化专制和镇压浪潮。提倡进行改革,包括政治上的党政分开和经济改革。在经过几次激烈的政治对抗后,杜布切克这位并未掌握着党、政、军大权的政治家因在国内获得大多数人民支持最终在1968年4月成为了新一任的国家领导人。他提出了民主与自由的行动纲领。
同时,作家瓦丘利克也写下了“布拉格之春”里最耀眼的2000字宣言——“统治者的主要罪恶和最大骗局是,他们把自己的专横说成是工人阶级的意志。”、“削弱了共产党的权威的,并不是人民的批评和反对意见,而是这个制度本身”……
该份宣言引起了苏共极大愤怒,在苏联的主持下,华约五国领导人共同写给杜布切克一封联名信,信上说“反动势力利用了捷共领导的软弱,滥用了”民主化“的口号蛊惑人心,发动一场反对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及其忠诚可靠的干部的运动,其目的显然是要取消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反社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势力把黑手伸向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去,把它们变成攻击共产党的讲坛……这正是反动派能够利用《2000字宣言》的形式向全国发出号召,公开自己的政治纲领的原因。这个声明直言不讳地号召反对共产党和合法政府,煽动罢工和骚乱。因此我们相信,坚决击退反共势力的进攻,保卫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你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任务。”
杜布切克在复信里断然否定了里面的指责。随后双方开始了漫长的谈判和争执。在经历了数轮会议后,并未达成一致。到了8月,便出现了如上情景。在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也可多次看到这位作家谈起“布拉格之春”及苏联入侵。
苏联入侵后不久,布拉格的作家、电影工作者、知识分子等文化人士纷纷逃离苏联军队进驻的布拉格,前往法国。其中就包括本片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二、 疯人院的寓言理论
对于该片的理解最为畅快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破解本片丰富的隐喻及微观的象征,这部分之所以称为寓言理论,是因为这部分引用了一些权威人士对影片象征意义的读解。在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福柯在他的著作《癫狂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精神病史》中,提出"现代精神病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权力机构。"疯人院在福柯那里预示着关于现代文明社会的经典寓言。我们知道,无论何种机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精神病院,都有其自成体系的一套结构性特征。而片中所展现的疯人院的体系结构,正是“资产阶级社会及其价值观的象征性缩影。家庭与子女的关系与父亲的威严为中心,违法与惩罚的关系一直接伸张正义为中心,癫狂与神经紊乱的关系则以社会和道德秩序为中心。” 不难看出,疯狂与疯人院在于福柯无疑成了一个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寓言。在福柯那里,疯人院与监狱不仅是文明社会的典范,也是西方文化的典范。本片由于独特的选材和在美国影坛上的轰动效应,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引发了人们寓言式解读的兴趣。曾有国内论者在一篇颇有见地的文章 中详尽的论及了影片作为一部反美国现存体制之语言的含义。此论者认为:影片包含着一个由拉查德护士长所指称的关于“秩序的深化”,和由印第安酋长和麦克墨菲指称的“反叛的神话”。此论者指出,占据了秩序/反叛间一项的,是麦克墨菲,“他被封锁在疯人院般的现存体制中,其欲望的核心就是逃离和反叛这一异化的牢笼。而作为这一体制本身所造就而成的产物,逃离和反叛的结局只能被自诩的强权是以惩罚并被剥夺意志和行为的能力。”而占据了非秩序/非反叛这一中立项的,是疯人院的众疯子,他们“构成了一种奇怪而普遍的语义——社会关系”,“他们既不遵从和信赖现存体制的合理和可靠,却又没有能力彻底打碎和逃离之一异化了的秩序。”而作为秩序/非反叛一项之指称的,是拉查德护士长。“作为现存体制的守护神和管理者,其职责和功能就是非反叛,即遏制一切具有反叛意向的人对秩序本身的亵渎、破坏和逃离。”她既是规则秩序的代名词,表面上是以一个治疗者的身份对对疯人们进行管理和治疗,实质上就是对病人追求自由的天性的一种压抑和泯灭,“是压抑和改写疯子般的反叛者”。作为反叛/非秩序,即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叛者之指称的,是印第安酋长,他是影片中“唯一的逃离者”,“他的逃离表征着他本来就不是属于这一现存体制中的产物:实质上,在影片的情节体系中,他代表了一种非美国文化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问候。他的始终装聋作哑、沉默不语,恰好在语义层面上,象征着他与深陷其中的文化秩序格格不入,因而实际上他不接受拉查德的话语权力的管理和改写。正是由于他根本不是这一体制所造就的个体,它才成为芸芸众生中唯一的逃离者。
同名小说以疯人院意指美国式的社会体制,反体制意味浓烈。由于该片是由六十年代末从捷克斯洛伐克逃往美国的移民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之手改编,其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给影片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光泽,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揣度的空间尺度。好莱坞拿他的这一情况大做文章,似乎《飞越疯人院》是影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该片中疯人院是美国病态压抑的工业化社会缩影的说法是被主流影评人士推崇的说法。其实该片是揭露了美国自己的"家丑"。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所精神病院是美国病态、压抑的社会缩影。正如有的评论指出:"该片以触目惊心的画面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弊病 ──压制人性和束缚自由。现代的管理社会竟如此恐怖,给欧美观众以极大的冲击。"
然而既然界定本片为一部睿智的颇富启示的反体制影片,为什么又会“为体制所赞赏”?既然说他是一部与好莱坞传统电影语言相悖的反神话电影,为什么又会一举夺得奥斯卡五项大奖?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本片结构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
三、飞越疯人院的影片结构
(一)、人物分析与人物结构
1、麦克墨菲
墨菲是一个没有患精神病而却无意中闯入精神病院的热血青年。他热爱自由不喜约束的天性导致他的种种反叛行为,导致他把一个原本看似平静、安详的精神病院搞得天翻地覆。在电影中的疯人院里,体现出的是一种被遮蔽的压制,看起来似乎气氛和谐、光线柔和,实际却有着诸多空间约束,更演化为一种精神枷锁,桎梏个体自由的条例规章,麦克默菲轻易地击中看似完美的疯人院静谧世界中的脆弱。一进疯人院,当警卫给他解开手铐,他就开始纵声欢呼,并激动的在警卫连上吻了一下,昭然若揭的这有装疯卖傻之嫌,但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为自由得欢呼。一开始,他就要求把音乐声减弱,而不是象其他人那样乖乖地在音乐下吞咽无名的药丸。是墨菲第一个人孤军作战要求能看世界杯的棒球转播,是他第一个试图抬起看似坚不可摧的压水台子,并在失败后说“But I try,didn’t it?”;是他带领大家玩牌、打篮球,给死气沉沉的疯人院注入新的活力;是他第一个爬出去偷开汽车把众疯子带到海边尽情嬉戏,出海钓鱼一段无疑是本片最绚丽的一段,刹那间它动摇了很多固有的偏执观念分崩瓦解,博取了人类心灵深处共同的笑声。自由与快乐潜移默化地疗救枯竭的心灵,疯子们表现出来的生命气息和运动节奏几乎模糊了观众对他们的成见和定义。
麦克默菲破除的是一种仪式,他到来之后,吃药、开会心理治疗这些程序都遭到质疑,尽管他显得有些缺乏教养,具有流氓无产者的一切劣根性,但是有两点确是不容置喙的:对自由的崇尚和对弱者的同情。尽管麦克默菲每次的要求都遭到拉奇德的拒绝,但是对于一直机械、呆板地重复这些程式的疯子们,麦克默菲的举动无疑触动了他们。使得他们在面临这种非暴力的压抑时,可以产生新的反应。墨菲显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冲动,他千方百计地让病人们感觉到自由是可以获取的,欲望是应该得到释放的。基于这个信念,率直的墨菲甚至不吝将女友暂借比利,“亲爱的,就一次,把他想象成我就好了”,他两次出逃都为了比利耽误下来,最后被残忍的施以切割脑蛋白的手术,变成不折不扣的白痴。
2、拉查德护士长
拉查德护士长是一个绝对权威的象征,她管理、维护着医院秩序,从影片中她所展露的表情而看,她大多时候都是一副不动声色,端庄威严的神情。她对整个局势的把握游刃有余,她调度着这个规范化世界里的病人们,她熟知他们的弱点,尽管她并不曾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过他们,面对病人她从未发出过来自心底的关心体贴。一旦病人对其规章制度有所质疑的时候,她总会狡猾地寻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当墨菲要求关小音乐的音量以至于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交谈的时候,拉查德会和蔼的笑着以规章制度不能随便更该为推辞搪塞过去;当墨菲等要求看世界杯电视直播的时候,她又假意民主要求投票表决,众病人在她的淫威之下不敢举手,直至酋长在墨菲的游说下举起手凑够票数,她又以时间已到为托辞拒绝打开电视。
她永远掌握着决定权,每周召开集体治疗讨论会,讨论没有意义的问题。
她有两次明显的露出真面目的表现,一次是在墨菲装模作样的解说一场实际上不存在的比赛,一次是看到比利和埃蒂赤裸的躺在床上。在对待比利的问题上,她又代表了一位恶毒母亲的形象,她面目狰狞的呵斥比利,且用妈妈威胁他,甚至比利在她的恐吓下自杀后她都会冷静的关上门说:“安静下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回到日常生活。”
3、印第安酋长
酋长作为一个从原始森林里走出的少数族裔,他抵制着美国的主流话语强权,作为一个没有精神病的精神病人,他也抵制着正常人组成的管理阶层。于是他装聋作哑,拒绝与任何人交流,处于一种“物欲”状态。其实酋长的心中是很孤独的,他的心中充满了渴望,我们可以注意片中几处细节,当墨菲刚来时跟他说话他冷峻的脸无动于衷;当墨菲准备搬压水台子的时候他充满好奇的看了一眼(或许他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有生命力,有反抗欲念的人吧);当墨菲鼓动大家举手投票看棒球比赛的时候犹豫的举起了手;当墨菲站在他身上翻出院墙那开心的笑容;当墨菲被警卫制服的时候仗义的出手相救;打篮球是有一开始的僵硬变得活跃快乐;当他第一次开口对墨菲说“谢谢”的时候,那一个简单的单词似乎包含了许多,包含了对墨菲的信任、感激与崇拜。
最后当酋长一边说着“我不能这样留下你,咱们走吧”,一边含泪用枕头门闷死已变成白痴的墨菲,他用解除躯壳束缚的方式让麦克默菲的灵魂随着他回到丛莽之中,搬起了麦克默菲生前扬言要举起,却没有力量举起的压水台,用它砸破了桎梏,砸碎玻璃,在病人莫名其妙的欢呼声中飞越了麦克默菲没有来得及飞越的疯人院,向着晨光微曦的地平线奔去的时候,我们都不得不为之动容。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对印第安人的灭绝是美国光荣与梦想之历史的起点,也是一块抹不去的斑点。在《飞》中,酋长作为美国社会的天敌,无疑是影片之表象认知系统的一次成功误导,一种主流话语所实现的谎言效应 。
3、比利
病人比利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式人物,这一形象以他孩子般孱弱、单薄的体型,一对清澈的、时常为恐惧所充满的大眼睛和令人难以忍受的口吃而引动观众无限同情和认同。从片中诸多对话处我们可以看出,比利残缺的语言能力正是他在心理上作为未成年者的指标,是他占有欲强烈的恶魔母亲的造物。他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却因为对妈妈的惧怕而不敢表白。是一个逃避现实、拒绝真相、消极对待生活的角色,他口中不出场母亲带给他无形巨大的压力,其实治愈比利的手段异常的简单,给他一个无须点缀太多爱情的女人,就可以使他告别怯懦的童年,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在狂欢夜后当护士长发现仍怀抱美女酣睡的比利时,当她不再掩饰她的凶悍面目狰狞的时候,呈现在前景中的比利一脸明亮的笑容,他流利而勇敢的说到:“我可以解释一切。”然而阴险的拉查德再次把比利的妈妈拿出来威胁他:“我担心的是你妈妈会怎么想。”已经变成男人的恢复了语言能力的比利再次变得结结巴巴,最终跪倒在拉查德面前苦苦哀求。在绝望与恐惧中他以自杀结束生命。事实上,比利这个角色对墨菲的影响甚大——麦克墨菲的出逃,而这似乎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行动两次被耽搁下来,都是因为比利,并因为比利被永远的耽搁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麦克墨菲正是为了不利牺牲了自己。比利以弱者的身份反衬了强制政权体制下人性的不自由。
4、其他病人
是一群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下麻木生活的人群的缩影。整天在固定的时间吃药、睡觉,直到墨菲的到来让他们意识到原来生活也不是必须一成不变,他们也可以享受阳光、运动、激情的乐趣。强烈的异化感和墨菲的启蒙,他们开始产生对医院的不满,萌动对自由的自觉追求。戏剧性的一幕是,当墨菲向管理船只的人逐个介绍:这些都是来自国家精神病研究所的医生时,他们表现的比医生还像医生。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我不禁想起一个笑话,警察在机场到处搜罗精神病人,忙乎了一天,最后还真找到了三个人,一经调查,结果出乎意料:他们都是精神病医生。当墨菲对着一个关着的电视机进行虚张声势的解说,病人们疯狂的欢呼;当他们乘着渔船满载而归,他们疯狂欢呼;当墨菲带来两个女人和酒,进行告别前的狂欢,他们疯狂欢呼;但是,当墨菲被切除脑白质变成白痴后,他们恢复了平静,只有只言片语的猜测说墨菲已经逃走了;当酋长砸碎玻璃逃出疯人院,他们又一次疯狂欢呼……
关于本片的主题
(一)、反讽社会体制制度的主题
现实社会或者说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就像一个疯人院,而管理者们就像影片中的护士长,以绝对的权威与统治地位来压榨病人们的自尊与激情,假使你不是他们所界定的“疯人”——比如说那个没有教养的麦克墨菲,那么他们最终就会把你变成一个麻木没有反抗意识的“疯人”——通过切除脑白质手术来消除你的叛逆与反抗,以符合他们的秩序与法则。
(二)、关于自由与反叛的主题
墨菲显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冲动,他千方百计地让病人们感觉到自由是可以获取的,欲望是应该得到释放的。是已经麻木太久的病人们重新认识到有些权利是要自己去捍卫的,有些需求是要自己去争取的。
(三)、逃避现代社会、回归原始自然的主题
从影片最后,帮墨菲得到解脱的酋长砸碎窗户,奔向茫茫的晨光微熹的地平线,我们能体味出一个逃避现代社会、回归原始自然的主题。
(三)、于相关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类比
两部影片有诸多相似之处。
其一,两部影片的公人主都失去自由,身陷囫囵。一个被关进了监狱,一个被关进了疯人院。这两个地方并没有太大本质上的区别,特别在影片的表现上也是如此,,身在监狱的,他其实是清白之身,而住在疯人院的他,其实是正常的人。两部影片的主人公在这限制了自由的地方,都有一个知心的好朋友,,安迪的好朋友是瑞德,墨菲的好朋友就是那位身材魁梧的印第安酋长。这两位好朋友,对于剧中主人公的帮助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二,两部影片都揭示了当时美国式的教条主义制的社会体制,这也是我认为两部影片最重要的精神相似的地方。
监狱和疯人院都是被几堵高高的围墙围起来的,人们在其间失去自由。其实这几堵高墙之外,还有着更高更大的无形的墙,影片的表现手法把监狱和疯人院比作当时社会缩影,当时的社会体制限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自由,目的无疑是让所有的人服从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尽管有些思想是正确和鲜活的,但它违反规矩,违反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就是不行。两个地方似乎都是在改造人,但怎样的人才算是真正属于“改造”成功的人呢,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见解,像白痴,行尸走肉般的人,或许才是他们所需要的。
两部影片中都有着这样一个代表统治阶级的人物,《肖》片里面是那位衣着光鲜的监狱长,《飞》片里面是那位永远端庄,表面上永远受人尊敬的护士长,她的古板间接造成一位刚刚在圣诞夜完成“成人仪式”的病人自杀。当墨菲发疯般的冲向她,用暴露着青筋的大手死命的卡住她脖子时,观众心里多多少少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
第三,影片的结局都是完美的或者说接近完美,《肖》片的安迪和瑞德都获得了自由,安迪用了十九年时间挖了通道,然后爬过相当于五个足球场般长的下水道。已经不奢望再会有自由的瑞德也终于假释,在那美丽的墨西哥海岸,两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飞》片里的墨菲最后变成了白痴,酋长含泪用枕头蒙死了他,然后带着他的遗志,用强壮的身驱举起他生前没能举起的压水台,砸烂了象征着教条主义的铁窗,向着那太阳初升的地方奔跑而去。
这样美好的结局,都不是轻易得来的,是主人公历经了万般磨难才终换回来的自由。这也是影片所象征的希望。
——来自豆瓣影评
(一)、原著背景
《飞越疯人院》原本为美国作家肯•克西于1962年发表的小说,作者以疯人院暗喻美国的社会体制,全文充满了浓烈的反体制提倡个人自由意味。而在小说的发表年代(60年代)也正是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二战结束后的东西方冷战、麦卡锡主义、马丁路德金倡导的黑人民权运动、肯尼迪总统被暗杀、美国卷入越战……,相应的艺术领域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作家、诗人、歌手纷纷借以文字、音乐来表达对60年代美国体制的失望和不满。荒谬的大时代成就了美国文学史上一批杰作:《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五号屠场》(库儿特。冯内古特)……
(二)、电影背景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于12年后(1974年)根据这本小说改编而成电影,由于米洛斯•福尔曼个人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使得这部同名电影似乎有了更为深远和独特的蕴意。也许只有了解导演个人背景才能更好诠释米洛斯•福尔曼不合时宜在70年代的美国拍摄如此一部反体制的电影动机何在。(美国50年代有以艾伦。金斯堡和克鲁亚克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以及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60年代有呼唤“爱、自由、和平”的嬉皮士和花童为表率的“迷惘的一代”,7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则被史学家称之为“享乐的一代”)
米洛斯•福尔曼原籍捷克,犹太教徒的父亲和清教徒的母亲二战死于纳粹集中营,他从小在布拉格亲戚家中长大,毕业于布拉格戏剧音乐学院。(这里同样诞生了优秀的捷克导演史瓦拉父子——“菁菁校树”),其早期在捷克完成的电影作品既显露锋芒,“black peter”(1964)、“loves of blonde”(1965)、“the fairman's ball”(1967)分获威尼斯、戛纳电影节奖项。60年代捷克国内日渐浓厚的艺术创作自由使得米洛斯•福尔曼打算在布拉格一直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但在1968年,随着苏联坦克轰隆挺进布拉格,米洛斯•福尔曼被迫逃亡到法国。这就是现代史上知名的“布拉格之春”。
或许从“布拉格之春”里可以探求出米洛斯•福尔曼赋予本片的另一层深意——不仅只是个体对体制的反叛(个体与社会的对抗),而且尚可看做是捷克对苏联把持的社会主义联盟之反叛!(弱国与强国的对抗)
(三)、布拉格之春
1968年是现代史上的“捷克斯洛伐克年”,这个中欧小国以“布拉格之春”而闻名于世,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明星。
1968年8月20日的晚上11点,由苏联国防部副部长,陆军司令巴甫洛夫斯基将军指挥的华约部队的24个师(16个苏联师,3个波兰师,两个东德师,两个匈牙利师,一个保加利亚师。)以闪电战的形式瞬间占领了捷克首都布拉格,占领军冲进捷共党中央大厦,扣押了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捷共第一书记亚•杜布切克,国民议会主席斯姆尔科夫斯基;政府总理切尔尼克也在政府所在地被捕。引得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大发雷霆做出攻打布拉格举动正是因为捷克国内的“布拉格之春”事件。
1953年斯大林去世,标志着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联盟的政治恐怖和强权统制的结束。1956年2月25日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第二十次苏共代表大会上,对斯大林实行独裁专制和血腥暴行的控诉。赫鲁晓夫一边在控诉斯大林罪行的同时,一边相继对社会主义联盟内部的小兄弟东德、波兰、匈牙利国内出现的试图反抗和摆脱苏联摆布的状况派兵镇压。
捷克国内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声音,一些作家充当了呼唤自由的先锋,在1967年6月27日捷克斯洛伐克第4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党员作家(及我们所熟知的后来写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的作者)米兰•昆德拉提出的“自由与专制、人道和非人道”的话题和瓦丘利克所做的关于政治恐怖和专制统治的话题将会议推向了高潮。反专制,要民主;反斯大林主义,要人道精神;反审查制度,要文化、新闻自由的呼声成了这次大会的主旋律。
时任捷共第一书记的诺沃提尼,是斯大林的真正崇拜者。他处处模仿斯大林:给自己设计了一套和斯大林一样的元帅服;还有,同样尊严地紧闭着嘴,同样拿着一个斯大林式的大烟斗。他对于这次作家大会大为光火,对“传播对社会主义有害的、与共产党格格不久的意见和思想”实行全面反击。随后就开除了几位作家的党籍,将作协的文学报划归新闻部和文化部直接领导,开除了全部19名编辑,限制在报上谈论改革,禁止一些所谓“改革家”公开讲话。
此时捷共主席团成员杜布切克开始反对诺沃提尼的文化专制和镇压浪潮。提倡进行改革,包括政治上的党政分开和经济改革。在经过几次激烈的政治对抗后,杜布切克这位并未掌握着党、政、军大权的政治家因在国内获得大多数人民支持最终在1968年4月成为了新一任的国家领导人。他提出了民主与自由的行动纲领。
同时,作家瓦丘利克也写下了“布拉格之春”里最耀眼的2000字宣言——“统治者的主要罪恶和最大骗局是,他们把自己的专横说成是工人阶级的意志。”、“削弱了共产党的权威的,并不是人民的批评和反对意见,而是这个制度本身”……
该份宣言引起了苏共极大愤怒,在苏联的主持下,华约五国领导人共同写给杜布切克一封联名信,信上说“反动势力利用了捷共领导的软弱,滥用了”民主化“的口号蛊惑人心,发动一场反对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及其忠诚可靠的干部的运动,其目的显然是要取消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反社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势力把黑手伸向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去,把它们变成攻击共产党的讲坛……这正是反动派能够利用《2000字宣言》的形式向全国发出号召,公开自己的政治纲领的原因。这个声明直言不讳地号召反对共产党和合法政府,煽动罢工和骚乱。因此我们相信,坚决击退反共势力的进攻,保卫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你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任务。”
杜布切克在复信里断然否定了里面的指责。随后双方开始了漫长的谈判和争执。在经历了数轮会议后,并未达成一致。到了8月,便出现了如上情景。在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也可多次看到这位作家谈起“布拉格之春”及苏联入侵。
苏联入侵后不久,布拉格的作家、电影工作者、知识分子等文化人士纷纷逃离苏联军队进驻的布拉格,前往法国。其中就包括本片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二、 疯人院的寓言理论
对于该片的理解最为畅快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破解本片丰富的隐喻及微观的象征,这部分之所以称为寓言理论,是因为这部分引用了一些权威人士对影片象征意义的读解。在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福柯在他的著作《癫狂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精神病史》中,提出"现代精神病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权力机构。"疯人院在福柯那里预示着关于现代文明社会的经典寓言。我们知道,无论何种机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精神病院,都有其自成体系的一套结构性特征。而片中所展现的疯人院的体系结构,正是“资产阶级社会及其价值观的象征性缩影。家庭与子女的关系与父亲的威严为中心,违法与惩罚的关系一直接伸张正义为中心,癫狂与神经紊乱的关系则以社会和道德秩序为中心。” 不难看出,疯狂与疯人院在于福柯无疑成了一个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寓言。在福柯那里,疯人院与监狱不仅是文明社会的典范,也是西方文化的典范。本片由于独特的选材和在美国影坛上的轰动效应,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引发了人们寓言式解读的兴趣。曾有国内论者在一篇颇有见地的文章 中详尽的论及了影片作为一部反美国现存体制之语言的含义。此论者认为:影片包含着一个由拉查德护士长所指称的关于“秩序的深化”,和由印第安酋长和麦克墨菲指称的“反叛的神话”。此论者指出,占据了秩序/反叛间一项的,是麦克墨菲,“他被封锁在疯人院般的现存体制中,其欲望的核心就是逃离和反叛这一异化的牢笼。而作为这一体制本身所造就而成的产物,逃离和反叛的结局只能被自诩的强权是以惩罚并被剥夺意志和行为的能力。”而占据了非秩序/非反叛这一中立项的,是疯人院的众疯子,他们“构成了一种奇怪而普遍的语义——社会关系”,“他们既不遵从和信赖现存体制的合理和可靠,却又没有能力彻底打碎和逃离之一异化了的秩序。”而作为秩序/非反叛一项之指称的,是拉查德护士长。“作为现存体制的守护神和管理者,其职责和功能就是非反叛,即遏制一切具有反叛意向的人对秩序本身的亵渎、破坏和逃离。”她既是规则秩序的代名词,表面上是以一个治疗者的身份对对疯人们进行管理和治疗,实质上就是对病人追求自由的天性的一种压抑和泯灭,“是压抑和改写疯子般的反叛者”。作为反叛/非秩序,即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叛者之指称的,是印第安酋长,他是影片中“唯一的逃离者”,“他的逃离表征着他本来就不是属于这一现存体制中的产物:实质上,在影片的情节体系中,他代表了一种非美国文化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问候。他的始终装聋作哑、沉默不语,恰好在语义层面上,象征着他与深陷其中的文化秩序格格不入,因而实际上他不接受拉查德的话语权力的管理和改写。正是由于他根本不是这一体制所造就的个体,它才成为芸芸众生中唯一的逃离者。
同名小说以疯人院意指美国式的社会体制,反体制意味浓烈。由于该片是由六十年代末从捷克斯洛伐克逃往美国的移民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之手改编,其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给影片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光泽,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揣度的空间尺度。好莱坞拿他的这一情况大做文章,似乎《飞越疯人院》是影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该片中疯人院是美国病态压抑的工业化社会缩影的说法是被主流影评人士推崇的说法。其实该片是揭露了美国自己的"家丑"。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所精神病院是美国病态、压抑的社会缩影。正如有的评论指出:"该片以触目惊心的画面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弊病 ──压制人性和束缚自由。现代的管理社会竟如此恐怖,给欧美观众以极大的冲击。"
然而既然界定本片为一部睿智的颇富启示的反体制影片,为什么又会“为体制所赞赏”?既然说他是一部与好莱坞传统电影语言相悖的反神话电影,为什么又会一举夺得奥斯卡五项大奖?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本片结构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
三、飞越疯人院的影片结构
(一)、人物分析与人物结构
1、麦克墨菲
墨菲是一个没有患精神病而却无意中闯入精神病院的热血青年。他热爱自由不喜约束的天性导致他的种种反叛行为,导致他把一个原本看似平静、安详的精神病院搞得天翻地覆。在电影中的疯人院里,体现出的是一种被遮蔽的压制,看起来似乎气氛和谐、光线柔和,实际却有着诸多空间约束,更演化为一种精神枷锁,桎梏个体自由的条例规章,麦克默菲轻易地击中看似完美的疯人院静谧世界中的脆弱。一进疯人院,当警卫给他解开手铐,他就开始纵声欢呼,并激动的在警卫连上吻了一下,昭然若揭的这有装疯卖傻之嫌,但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为自由得欢呼。一开始,他就要求把音乐声减弱,而不是象其他人那样乖乖地在音乐下吞咽无名的药丸。是墨菲第一个人孤军作战要求能看世界杯的棒球转播,是他第一个试图抬起看似坚不可摧的压水台子,并在失败后说“But I try,didn’t it?”;是他带领大家玩牌、打篮球,给死气沉沉的疯人院注入新的活力;是他第一个爬出去偷开汽车把众疯子带到海边尽情嬉戏,出海钓鱼一段无疑是本片最绚丽的一段,刹那间它动摇了很多固有的偏执观念分崩瓦解,博取了人类心灵深处共同的笑声。自由与快乐潜移默化地疗救枯竭的心灵,疯子们表现出来的生命气息和运动节奏几乎模糊了观众对他们的成见和定义。
麦克默菲破除的是一种仪式,他到来之后,吃药、开会心理治疗这些程序都遭到质疑,尽管他显得有些缺乏教养,具有流氓无产者的一切劣根性,但是有两点确是不容置喙的:对自由的崇尚和对弱者的同情。尽管麦克默菲每次的要求都遭到拉奇德的拒绝,但是对于一直机械、呆板地重复这些程式的疯子们,麦克默菲的举动无疑触动了他们。使得他们在面临这种非暴力的压抑时,可以产生新的反应。墨菲显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冲动,他千方百计地让病人们感觉到自由是可以获取的,欲望是应该得到释放的。基于这个信念,率直的墨菲甚至不吝将女友暂借比利,“亲爱的,就一次,把他想象成我就好了”,他两次出逃都为了比利耽误下来,最后被残忍的施以切割脑蛋白的手术,变成不折不扣的白痴。
2、拉查德护士长
拉查德护士长是一个绝对权威的象征,她管理、维护着医院秩序,从影片中她所展露的表情而看,她大多时候都是一副不动声色,端庄威严的神情。她对整个局势的把握游刃有余,她调度着这个规范化世界里的病人们,她熟知他们的弱点,尽管她并不曾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过他们,面对病人她从未发出过来自心底的关心体贴。一旦病人对其规章制度有所质疑的时候,她总会狡猾地寻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当墨菲要求关小音乐的音量以至于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交谈的时候,拉查德会和蔼的笑着以规章制度不能随便更该为推辞搪塞过去;当墨菲等要求看世界杯电视直播的时候,她又假意民主要求投票表决,众病人在她的淫威之下不敢举手,直至酋长在墨菲的游说下举起手凑够票数,她又以时间已到为托辞拒绝打开电视。
她永远掌握着决定权,每周召开集体治疗讨论会,讨论没有意义的问题。
她有两次明显的露出真面目的表现,一次是在墨菲装模作样的解说一场实际上不存在的比赛,一次是看到比利和埃蒂赤裸的躺在床上。在对待比利的问题上,她又代表了一位恶毒母亲的形象,她面目狰狞的呵斥比利,且用妈妈威胁他,甚至比利在她的恐吓下自杀后她都会冷静的关上门说:“安静下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回到日常生活。”
3、印第安酋长
酋长作为一个从原始森林里走出的少数族裔,他抵制着美国的主流话语强权,作为一个没有精神病的精神病人,他也抵制着正常人组成的管理阶层。于是他装聋作哑,拒绝与任何人交流,处于一种“物欲”状态。其实酋长的心中是很孤独的,他的心中充满了渴望,我们可以注意片中几处细节,当墨菲刚来时跟他说话他冷峻的脸无动于衷;当墨菲准备搬压水台子的时候他充满好奇的看了一眼(或许他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有生命力,有反抗欲念的人吧);当墨菲鼓动大家举手投票看棒球比赛的时候犹豫的举起了手;当墨菲站在他身上翻出院墙那开心的笑容;当墨菲被警卫制服的时候仗义的出手相救;打篮球是有一开始的僵硬变得活跃快乐;当他第一次开口对墨菲说“谢谢”的时候,那一个简单的单词似乎包含了许多,包含了对墨菲的信任、感激与崇拜。
最后当酋长一边说着“我不能这样留下你,咱们走吧”,一边含泪用枕头门闷死已变成白痴的墨菲,他用解除躯壳束缚的方式让麦克默菲的灵魂随着他回到丛莽之中,搬起了麦克默菲生前扬言要举起,却没有力量举起的压水台,用它砸破了桎梏,砸碎玻璃,在病人莫名其妙的欢呼声中飞越了麦克默菲没有来得及飞越的疯人院,向着晨光微曦的地平线奔去的时候,我们都不得不为之动容。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对印第安人的灭绝是美国光荣与梦想之历史的起点,也是一块抹不去的斑点。在《飞》中,酋长作为美国社会的天敌,无疑是影片之表象认知系统的一次成功误导,一种主流话语所实现的谎言效应 。
3、比利
病人比利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式人物,这一形象以他孩子般孱弱、单薄的体型,一对清澈的、时常为恐惧所充满的大眼睛和令人难以忍受的口吃而引动观众无限同情和认同。从片中诸多对话处我们可以看出,比利残缺的语言能力正是他在心理上作为未成年者的指标,是他占有欲强烈的恶魔母亲的造物。他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却因为对妈妈的惧怕而不敢表白。是一个逃避现实、拒绝真相、消极对待生活的角色,他口中不出场母亲带给他无形巨大的压力,其实治愈比利的手段异常的简单,给他一个无须点缀太多爱情的女人,就可以使他告别怯懦的童年,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在狂欢夜后当护士长发现仍怀抱美女酣睡的比利时,当她不再掩饰她的凶悍面目狰狞的时候,呈现在前景中的比利一脸明亮的笑容,他流利而勇敢的说到:“我可以解释一切。”然而阴险的拉查德再次把比利的妈妈拿出来威胁他:“我担心的是你妈妈会怎么想。”已经变成男人的恢复了语言能力的比利再次变得结结巴巴,最终跪倒在拉查德面前苦苦哀求。在绝望与恐惧中他以自杀结束生命。事实上,比利这个角色对墨菲的影响甚大——麦克墨菲的出逃,而这似乎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行动两次被耽搁下来,都是因为比利,并因为比利被永远的耽搁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麦克墨菲正是为了不利牺牲了自己。比利以弱者的身份反衬了强制政权体制下人性的不自由。
4、其他病人
是一群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下麻木生活的人群的缩影。整天在固定的时间吃药、睡觉,直到墨菲的到来让他们意识到原来生活也不是必须一成不变,他们也可以享受阳光、运动、激情的乐趣。强烈的异化感和墨菲的启蒙,他们开始产生对医院的不满,萌动对自由的自觉追求。戏剧性的一幕是,当墨菲向管理船只的人逐个介绍:这些都是来自国家精神病研究所的医生时,他们表现的比医生还像医生。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我不禁想起一个笑话,警察在机场到处搜罗精神病人,忙乎了一天,最后还真找到了三个人,一经调查,结果出乎意料:他们都是精神病医生。当墨菲对着一个关着的电视机进行虚张声势的解说,病人们疯狂的欢呼;当他们乘着渔船满载而归,他们疯狂欢呼;当墨菲带来两个女人和酒,进行告别前的狂欢,他们疯狂欢呼;但是,当墨菲被切除脑白质变成白痴后,他们恢复了平静,只有只言片语的猜测说墨菲已经逃走了;当酋长砸碎玻璃逃出疯人院,他们又一次疯狂欢呼……
关于本片的主题
(一)、反讽社会体制制度的主题
现实社会或者说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就像一个疯人院,而管理者们就像影片中的护士长,以绝对的权威与统治地位来压榨病人们的自尊与激情,假使你不是他们所界定的“疯人”——比如说那个没有教养的麦克墨菲,那么他们最终就会把你变成一个麻木没有反抗意识的“疯人”——通过切除脑白质手术来消除你的叛逆与反抗,以符合他们的秩序与法则。
(二)、关于自由与反叛的主题
墨菲显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冲动,他千方百计地让病人们感觉到自由是可以获取的,欲望是应该得到释放的。是已经麻木太久的病人们重新认识到有些权利是要自己去捍卫的,有些需求是要自己去争取的。
(三)、逃避现代社会、回归原始自然的主题
从影片最后,帮墨菲得到解脱的酋长砸碎窗户,奔向茫茫的晨光微熹的地平线,我们能体味出一个逃避现代社会、回归原始自然的主题。
(三)、于相关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类比
两部影片有诸多相似之处。
其一,两部影片的公人主都失去自由,身陷囫囵。一个被关进了监狱,一个被关进了疯人院。这两个地方并没有太大本质上的区别,特别在影片的表现上也是如此,,身在监狱的,他其实是清白之身,而住在疯人院的他,其实是正常的人。两部影片的主人公在这限制了自由的地方,都有一个知心的好朋友,,安迪的好朋友是瑞德,墨菲的好朋友就是那位身材魁梧的印第安酋长。这两位好朋友,对于剧中主人公的帮助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二,两部影片都揭示了当时美国式的教条主义制的社会体制,这也是我认为两部影片最重要的精神相似的地方。
监狱和疯人院都是被几堵高高的围墙围起来的,人们在其间失去自由。其实这几堵高墙之外,还有着更高更大的无形的墙,影片的表现手法把监狱和疯人院比作当时社会缩影,当时的社会体制限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自由,目的无疑是让所有的人服从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尽管有些思想是正确和鲜活的,但它违反规矩,违反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就是不行。两个地方似乎都是在改造人,但怎样的人才算是真正属于“改造”成功的人呢,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见解,像白痴,行尸走肉般的人,或许才是他们所需要的。
两部影片中都有着这样一个代表统治阶级的人物,《肖》片里面是那位衣着光鲜的监狱长,《飞》片里面是那位永远端庄,表面上永远受人尊敬的护士长,她的古板间接造成一位刚刚在圣诞夜完成“成人仪式”的病人自杀。当墨菲发疯般的冲向她,用暴露着青筋的大手死命的卡住她脖子时,观众心里多多少少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
第三,影片的结局都是完美的或者说接近完美,《肖》片的安迪和瑞德都获得了自由,安迪用了十九年时间挖了通道,然后爬过相当于五个足球场般长的下水道。已经不奢望再会有自由的瑞德也终于假释,在那美丽的墨西哥海岸,两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飞》片里的墨菲最后变成了白痴,酋长含泪用枕头蒙死了他,然后带着他的遗志,用强壮的身驱举起他生前没能举起的压水台,砸烂了象征着教条主义的铁窗,向着那太阳初升的地方奔跑而去。
这样美好的结局,都不是轻易得来的,是主人公历经了万般磨难才终换回来的自由。这也是影片所象征的希望。
——来自豆瓣影评
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
2024-10-21 广告
2024-10-21 广告
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是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hui主办的全国性教育装备专业展会,以整合营销、调节供需、技术推广、聚焦联系和交易、产学研结合与产业联动等为功能,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教育装备行业规模大、影响广、专业性强的品牌展会。主办方拓银展览上...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提供
展开全部
《飞越疯人院》的主题为自由、反抗与自我救赎,影片以疯人院为背景,通过麦克墨菲与这个社会秩序的抗争和失败,来反映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缺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主题包括:自由,希望,反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