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不及时治疗会怎样呢?
2个回答
2013-08-29
展开全部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二分之一的孕妇患有贫血,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铁元素。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反馈的信息表明,孕妇贫血一般有如下表现: 一是疲倦、头晕、厌食、失眠; 二是皮肤、指(趾)甲床、口唇等部位颜色苍白; 三是皮肤干枯,毛发无光泽,面部出现色素沉着; 四是秋冬季节免疫力下降,畏寒怕冷易感冒。
临床研究发现,贫血孕妇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产生的抗体少,巨噬细胞作用减弱,从而使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差,容易发生感染。另外,孕妇贫血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贫血会造成胎儿慢性缺氧,从而影响胎儿某些重要器官如大脑组织、神经系统的发育。在儿科门诊常常看到的面色苍白、目光呆板、反应迟缓、身体及智能均比正常婴儿差的新生儿,大多是妊娠贫血的受害者。贫血孕妇分娩时危险性也较大。贫血并发症是孕妇和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有关妇幼保健专家建议,对孕妇而言,贫血者要治,尚未贫血的要防。孕妇防治贫血,一要注意饮食结构,适当多吃富含铁的食物;二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服用补血类保健品或药物。
可遗传的贫血王武中(April 21, 2000, 10:32 AM)
贫血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通常大多数贫血是营养不良性(如缺铁性)贫血。然而,补充铁剂后仍无法纠正的贫血,即所谓的“不明原因的难治性贫血”中,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一般在幼年时就开始发病,通常是渐渐发病,时轻时重,除了面色苍白、乏力、胃口不好、头晕等一般贫血常见的症状外,皮肤、眼球发黄是比较特征性的表现。有黄疸时,小便的颜色也常变黄并加深,严重时尿色可深如酱油。
根据病因的不同一般将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膜发生了异常的改变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正常的红细胞看上去呈凹碟形,当红细胞膜发生改变后红细胞就会变成球形或椭圆形。这种红细胞在通森枝过很细的毛细血管时就有可能被挤破,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贫血就发生了。
第二类是由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了障碍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就是其中的一种,该病在广东的发病率高达5%。地中海贫血主要分为两大类,由血红蛋白的α链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称为甲型地中海贫血;由血红蛋白β链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称为乙型地中海贫血。 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各自又分为轻型和重型。重型的甲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一般为死胎或出生后即死亡,死胎全身水肿、肚大、胎盘特别大,故又称为“水肿胎儿综合征”。而重型乙型地中海贫血在出生时往往看不出异常,数月后则慢慢出现面色苍白,痴呆型面容,发育不良,并且贫血不断加重,常需间断的输血来维持生命。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即使竭力治疗,病孩也难以活到成年。与重型地中海贫血截然不同的是,轻型患者病情很轻,常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度贫血,他们的体力、智力、寿命均不受影响。 如果两个患同类的轻型地中海贫血青年结婚,则有1/4的机会生出一个重型的患儿,这就是为何广东这样的地中海贫血高发区不断有重型患儿出生的原因。目前对地中海贫血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产前诊断,以防止重症患儿的出生。
第三类遗传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中酶的缺乏引起的。在红细胞中含有许多酶,这些酶对于维持正常红细胞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如果红细胞内缺乏正常量的酶,正常的代谢就会发生障碍,红细胞也就容易被破坏。 在这类酶缺乏所致的贫血中,最常见的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广东是该病的高发区,约有5%的人患有此病。患有这种病的人平时是健康的,但在服用了某些退热此扮敏止痛药、磺胺药或进食新鲜的蚕豆之缺轮后,大量的缺乏G6PD的红细胞就会被破坏,而出现面色苍黄、发热、小便呈酱油色等急性溶血的症状。由于吃蚕豆会引起发作,因此又称为蚕豆病。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错综复杂,常规的化验常不能明确诊断,对难以诊治的“不明原因贫血”应设法做些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只有确诊之后才能进行正确的预防和治疗。
认识贫血晓杨(April 19, 2000, 03:13 PM)
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 在医学上,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即男性低于13g/dl,女性低于12g/dl,孕妇低于11g/dl。一般人往往不会去做定期检测,所以在贫血病的早期,往往会被人们忽略,直到发展成重度贫血,影响到生活及工作时,才会引起重视。但这时治疗,不仅费钱,费力,而且一时难以康复。 其实,在贫血病的早期,有许多症状已表现出来,如对儿童及青少年来说,常表现为厌食偏食、发育不良、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差、入睡困难、夜惊夜啼、易发生各种感染、易发烧、感冒、腹泻、头晕、头痛等;而对女性来说,则常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嘴唇无血色,头发枯黄无光泽,食欲差并伴有失眠等现象,有的女性又常常会莫名其妙地烦躁,容易发怒,严重者会出现痛经,月经不调。 因此,若是有上述症状者,应当首先考虑到有贫血的可能性。如果掌握了上述对应症状,及时进行自测,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或保健治疗了。
参考资料:
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贫血患者红细胞计数的降低与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一般是成比例的,但是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的红细胞计数减少比血红蛋白的减少相对的较少,以致贫血较轻时红细胞计数可以不低于正常。相反,大红细胞型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地偏高,而红细胞计数偏低。当失水、水滞留或急性大量失血后血液总量尚未恢复到正常时,血红蛋白的浓度不能准确反映贫血的真实程度,因此临床上要考虑这些因素对贫血的影响。此外,在急性大量血管内溶血时,血浆内含有较高浓度的游离血红蛋白,这时血红蛋白测定的结果高于贫血的实际程度。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计数更能反映贫血的程度。
贫血按形态学可分为几类?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主要是根据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两项形态学特点,将所有贫血分成正常细胞型、小细胞低色素型、大细胞型三种。
(1)正常细胞型贫血:MCV在正常范围内,即80~100fl,MCHC大多在正常范围内,即32%~36 %,少数可稍低于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如果很高,可使MCV超出正常范围。属于此类贫血的有急性失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感染、炎症、肾功能衰竭、肝病、内分泌障碍、恶性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贫血和大多数溶血性贫血等。
(2)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MCV<80fl,MCHC<32%。属于此类贫血的有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各种类型的海洋性贫血和某几种血红蛋白病等。
(3)大细胞型贫血:MCV>100fl,MCHC>36%。属于此类贫血的主要有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以及其他原因或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等。
这一分类法的优点是从红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可以推测贫血的发病机制和可能病因,对于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和大细胞型贫血的病因估计,帮助特别大。而正常细胞型贫血中包括许多种不同原因、不同机制产生的贫血,这一分类显得过于简单。另外,这一分类要求MCV和MCHC 的测定结果必须准确,一般用电子自动测定仪器测定比较可靠。如用手工操作和离心机等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然后再计算MCV和MCHC,误差较大,如有一个数据不准确,即可影响形态学分类的结果和结论。
贫血按发病机理和病因可分为几类?
根据发病机理和病因可将贫血分成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为主、失血过多三大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的贫血又可分成两类:
①骨髓功能衰竭: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若骨髓产生的多能干细胞数量太少,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若定向干细胞缺陷,即可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若调节功能障碍,即可发生肾功能衰竭的贫血、内?/ca>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反馈的信息表明,孕妇贫血一般有如下表现: 一是疲倦、头晕、厌食、失眠; 二是皮肤、指(趾)甲床、口唇等部位颜色苍白; 三是皮肤干枯,毛发无光泽,面部出现色素沉着; 四是秋冬季节免疫力下降,畏寒怕冷易感冒。
临床研究发现,贫血孕妇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产生的抗体少,巨噬细胞作用减弱,从而使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差,容易发生感染。另外,孕妇贫血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贫血会造成胎儿慢性缺氧,从而影响胎儿某些重要器官如大脑组织、神经系统的发育。在儿科门诊常常看到的面色苍白、目光呆板、反应迟缓、身体及智能均比正常婴儿差的新生儿,大多是妊娠贫血的受害者。贫血孕妇分娩时危险性也较大。贫血并发症是孕妇和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有关妇幼保健专家建议,对孕妇而言,贫血者要治,尚未贫血的要防。孕妇防治贫血,一要注意饮食结构,适当多吃富含铁的食物;二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服用补血类保健品或药物。
可遗传的贫血王武中(April 21, 2000, 10:32 AM)
贫血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通常大多数贫血是营养不良性(如缺铁性)贫血。然而,补充铁剂后仍无法纠正的贫血,即所谓的“不明原因的难治性贫血”中,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一般在幼年时就开始发病,通常是渐渐发病,时轻时重,除了面色苍白、乏力、胃口不好、头晕等一般贫血常见的症状外,皮肤、眼球发黄是比较特征性的表现。有黄疸时,小便的颜色也常变黄并加深,严重时尿色可深如酱油。
根据病因的不同一般将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膜发生了异常的改变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正常的红细胞看上去呈凹碟形,当红细胞膜发生改变后红细胞就会变成球形或椭圆形。这种红细胞在通森枝过很细的毛细血管时就有可能被挤破,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贫血就发生了。
第二类是由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了障碍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就是其中的一种,该病在广东的发病率高达5%。地中海贫血主要分为两大类,由血红蛋白的α链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称为甲型地中海贫血;由血红蛋白β链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称为乙型地中海贫血。 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各自又分为轻型和重型。重型的甲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一般为死胎或出生后即死亡,死胎全身水肿、肚大、胎盘特别大,故又称为“水肿胎儿综合征”。而重型乙型地中海贫血在出生时往往看不出异常,数月后则慢慢出现面色苍白,痴呆型面容,发育不良,并且贫血不断加重,常需间断的输血来维持生命。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即使竭力治疗,病孩也难以活到成年。与重型地中海贫血截然不同的是,轻型患者病情很轻,常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度贫血,他们的体力、智力、寿命均不受影响。 如果两个患同类的轻型地中海贫血青年结婚,则有1/4的机会生出一个重型的患儿,这就是为何广东这样的地中海贫血高发区不断有重型患儿出生的原因。目前对地中海贫血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产前诊断,以防止重症患儿的出生。
第三类遗传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中酶的缺乏引起的。在红细胞中含有许多酶,这些酶对于维持正常红细胞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如果红细胞内缺乏正常量的酶,正常的代谢就会发生障碍,红细胞也就容易被破坏。 在这类酶缺乏所致的贫血中,最常见的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广东是该病的高发区,约有5%的人患有此病。患有这种病的人平时是健康的,但在服用了某些退热此扮敏止痛药、磺胺药或进食新鲜的蚕豆之缺轮后,大量的缺乏G6PD的红细胞就会被破坏,而出现面色苍黄、发热、小便呈酱油色等急性溶血的症状。由于吃蚕豆会引起发作,因此又称为蚕豆病。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错综复杂,常规的化验常不能明确诊断,对难以诊治的“不明原因贫血”应设法做些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只有确诊之后才能进行正确的预防和治疗。
认识贫血晓杨(April 19, 2000, 03:13 PM)
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 在医学上,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即男性低于13g/dl,女性低于12g/dl,孕妇低于11g/dl。一般人往往不会去做定期检测,所以在贫血病的早期,往往会被人们忽略,直到发展成重度贫血,影响到生活及工作时,才会引起重视。但这时治疗,不仅费钱,费力,而且一时难以康复。 其实,在贫血病的早期,有许多症状已表现出来,如对儿童及青少年来说,常表现为厌食偏食、发育不良、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差、入睡困难、夜惊夜啼、易发生各种感染、易发烧、感冒、腹泻、头晕、头痛等;而对女性来说,则常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嘴唇无血色,头发枯黄无光泽,食欲差并伴有失眠等现象,有的女性又常常会莫名其妙地烦躁,容易发怒,严重者会出现痛经,月经不调。 因此,若是有上述症状者,应当首先考虑到有贫血的可能性。如果掌握了上述对应症状,及时进行自测,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或保健治疗了。
参考资料:
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贫血患者红细胞计数的降低与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一般是成比例的,但是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的红细胞计数减少比血红蛋白的减少相对的较少,以致贫血较轻时红细胞计数可以不低于正常。相反,大红细胞型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地偏高,而红细胞计数偏低。当失水、水滞留或急性大量失血后血液总量尚未恢复到正常时,血红蛋白的浓度不能准确反映贫血的真实程度,因此临床上要考虑这些因素对贫血的影响。此外,在急性大量血管内溶血时,血浆内含有较高浓度的游离血红蛋白,这时血红蛋白测定的结果高于贫血的实际程度。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计数更能反映贫血的程度。
贫血按形态学可分为几类?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主要是根据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两项形态学特点,将所有贫血分成正常细胞型、小细胞低色素型、大细胞型三种。
(1)正常细胞型贫血:MCV在正常范围内,即80~100fl,MCHC大多在正常范围内,即32%~36 %,少数可稍低于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如果很高,可使MCV超出正常范围。属于此类贫血的有急性失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感染、炎症、肾功能衰竭、肝病、内分泌障碍、恶性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贫血和大多数溶血性贫血等。
(2)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MCV<80fl,MCHC<32%。属于此类贫血的有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各种类型的海洋性贫血和某几种血红蛋白病等。
(3)大细胞型贫血:MCV>100fl,MCHC>36%。属于此类贫血的主要有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以及其他原因或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等。
这一分类法的优点是从红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可以推测贫血的发病机制和可能病因,对于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和大细胞型贫血的病因估计,帮助特别大。而正常细胞型贫血中包括许多种不同原因、不同机制产生的贫血,这一分类显得过于简单。另外,这一分类要求MCV和MCHC 的测定结果必须准确,一般用电子自动测定仪器测定比较可靠。如用手工操作和离心机等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然后再计算MCV和MCHC,误差较大,如有一个数据不准确,即可影响形态学分类的结果和结论。
贫血按发病机理和病因可分为几类?
根据发病机理和病因可将贫血分成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为主、失血过多三大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的贫血又可分成两类:
①骨髓功能衰竭: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若骨髓产生的多能干细胞数量太少,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若定向干细胞缺陷,即可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若调节功能障碍,即可发生肾功能衰竭的贫血、内?/ca>
2013-08-29
展开全部
应该有2中结果,1是痊愈,贫血加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