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卧冰’什么意思

硅谷创业快讯
高粉答主

2019-04-22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答主
回答量: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核心规范之一,也是中国人赖以自豪的传统美德。从春秋时期的子路百里负米、汉朝董永的卖身葬父、晋朝王祥的卧冰求鲤,许多孝敬父母的佳话,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感人至深。

王祥卧冰求鱼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孝道经典故事。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

全文(节选)如下: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译文如下: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扩展资料:

《二十四孝》中有一个主题反复渲染,便是感应 ,孝子的孝行会感动天地万物,并且得到好的回报。

这则故事亦是如此,《卧冰求鲤》的故事再次为孝的感应提供了又一个例证。当然,这些感应的故事大多经过了加工、放大,故不必当真,但是从中可以抽取出一种核心的、合理的智慧,那就是侍奉亲人要顺从、宽容、忍耐,哪怕在刁难、刻薄之下,也能用自己真诚的孝行来化而解之。

王祥(184-268),字休征,琅琊临沂人,西晋大臣。王祥因孝名和功绩被加官晋爵,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寿终八十四岁,其孝名为历代所传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卧冰求鲤

小鱼的生活笔记
高能答主

2019-03-13 · 专注于生活领域的最新咨询和生活小细节
小鱼的生活笔记
采纳数:608 获赞数:41151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卧冰求鲤(王祥卧冰)意思是: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晋朝时期,琅邪临沂人王祥特别孝顺父母。父母生病的时候,他一直都衣不解带地伺候在父母身边,汤药要自己先尝后给父母喝。有一次母亲想吃活鱼,正值冬天,王祥脱衣刨冰,突然河上的冰融化,鲤鱼自己跳上来,他赶紧抓住回家去孝敬父母。

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继母。继母死后,王祥悲痛,依礼安葬。王祥对其弟王览,十分爱护,王览对兄长特别尊敬,兄友弟恭,远近闻名,时人把他们的居处称作“孝悌里”。临沂“孝悌里”犹存。

扩展资料

遗址景观

孝园

“在王祥卧冰求鲤之前,孝河本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而在王祥卧鱼的故事被千古传颂后,它便担负起了让孝文化像河水一样源远流长、滋润人心的任务”。王伟勋是王祥的第四十八代孙,对于孝河,他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紧傍孝河而建的孝园里,记者看到了河边亭子里“晋元公王祥卧冰处”的石碑,碑后面刻着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据传,王祥卧冰处冬季河水不结冰,而其他水面则冰封如玉,“孝河凝冰”被列为“琅琊八景”之一。原碑是明朝嘉靖年间设立的,后来遭到毁坏,前些年村民们建造了这座亭子,又重新立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卧冰求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筱鸭娱乐
高能答主

2019-03-09 · 电影、电视剧、小说、综艺等等,都在这里!
筱鸭娱乐
采纳数:1007 获赞数:82595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指的是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事情。

晋朝时期,琅邪临沂人王祥特别孝顺父母。父母生病的时候,他一直都衣不解带地伺候在父母身边,汤药要自己先尝后给父母喝。

有一次母亲想吃活鱼,正值冬天,王祥脱衣刨冰,突然河上的冰融化,鲤鱼自己跳上来,他赶紧抓住回家去孝敬父母。

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继母。继母死后,王祥悲痛,依礼安葬。王祥对其弟王览,十分爱护,王览对兄长特别尊敬,兄友弟恭,远近闻名,时人把他们的居处称作“孝悌里”。临沂“孝悌里”犹存。

扩展资料:

“王祥卧冰”的典故出自《二十四孝》,是郭居业撰。

《二十四孝》之后,相继又出现《日记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劝孝书籍。

杨伯峻在《经书浅谈》考证说: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清末,张之洞等人将之扩编至《百孝图说》。

应园先生邀请为其86岁父亲庆寿,陈少梅完全依照元代王克孝《二十四孝图》内容绘制了《二十四孝图》卷,与之相比,徐操创作的《二十四孝史》则更具个性化。

二十四孝图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它提孝道呢,是我们自周代以来就开始逐渐建立的一个观念,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它起到的作用肯定是不可低估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卧冰求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米兔的生活笔记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26 · 小米兔的生活笔记
小米兔的生活笔记
采纳数:550 获赞数:17121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卧冰求鲤(王祥卧冰):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但是继母朱氏不喜欢王祥,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

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

王祥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扩展资料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其中卧冰求鲤故事中的主人王祥被列为24孝子之一。

王祥“卧冰求鲤”的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民间甚至衍生出“王祥墓前出瓷器”、“王祥墓上骨碌治腰疼”等光怪陆离的传说。围绕王祥墓的种种离奇传说,印证出王祥卧冰的传说在当地流传已久,也折射出当地百姓对孝文化的推崇。每年农历春节,当地乡民会到王祥庙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他们希望子贤孙孝,平安幸福。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二,王祥庙还会举行庙会。这一活动从晋代开始,延续至今。

河南省荥阳王祥墓在《荥阳县志》、文物志中均有记载。墓冢呈圆形,高8米,占地1.76亩,位于高村乡高村第五村民组耕地区内。在墓地东北不远处,原有一座始建于唐、重修于元的古典建筑群广孝寺,内有王祥卧冰求鲤画像石刻碑一通。据传,此碑高2尺7寸、宽1尺5寸,原立于王祥墓前,建寺时移到这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卧冰求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只是你不懂time
2018-07-27 · TA获得超过169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3567
展开全部

以前一个小孩子叫王祥,性情非常孝顺。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了,他的父亲再娶了一个妻子朱氏。可是王祥的后母朱氏不喜欢王祥,因为她也生了个孩子叫王览,她偏爱亲生儿子,经常让王祥干重活、吃糙饭。可是,王祥对父母很孝敬,从不懈怠,父母生病了,王祥就衣不解带的日夜照顾,为父母熬的汤药他一定会自己先尝过后才送到父母跟前。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后母朱氏生病了,又特别想吃活鱼。那时候天下着很大的雪,河水早已结冰,根本买不到鱼。

没办法,王祥冒着凛冽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关打颤,全身颤抖,但他仍然强忍着。突然间,他身体下的冰块裂开了,原来是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跃出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为人子女要孝顺,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