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宾的人物经历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李宾开始讲经说法,进行传教活动,先在桑干河两岸游走,最后在万全膳房堡落脚。由于当时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宗教气氛弥漫朝野;李宾又常练内功,擅长治病,受到百姓的称道,人称“活神仙”;再加上万全一带连年大旱,百姓生活贫困不堪,以“扶困济贫,消灾赐福”为主要教义的黄天教很快就传播蔓延开来,由山西、京畿进而延伸到整个华北地区及江南部分地区。清初思想家颜元曾这样描述:“我直隶隆庆、万历前,风俗醇美,信邪者少。自万历末年添出个黄天道,如今大行,京师府县,以致穷乡山僻都有。”
黄天教的真正鼎盛期是在李宾夫妇去世后,他的两个女儿掌教时期。她俩违背李宾“勿建庙、勿出家、勿作会”的遗训,开始建庙立祖,在膳房堡,建起了五进院的碧天寺,并在李宾夫妇合葬墓上建起13层的明光塔(李宾号普明,李宾妻号普光)。入教者与日俱增,碧天寺成为黄天教的圣地。李宾的两个女儿去世后,也被分别封为普净佛、普照佛。到康熙年间,入教者达数百万人之多,一些反清志士、甚至无赖匪类也渗入其中,并组织了一些反清复明的活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奉旨剿灭了黄天教,碧天寺被夷为平地。同治、光绪年间,黄天教再度复兴,光绪元年(1875年),碧天寺重修落成,更名普佛寺,从此,直到民国时期,历时400年的黄天教才彻底衰败下去。
李宾创立的黄天教,从表面看是崇佛的,但在本质上,受道教的影响更为深刻,其教义和修炼方法主要源于道教内丹派和全真道,可以说是流传于民间的世俗化了的道教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