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伊蚊
埃及伊蚊是登革热的重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分布很广,在非洲、中南美洲、澳洲和东南亚地区都有滋生,在中国广东、广西、西双版纳和海南等北纬22°以南沿海已查明有埃及伊蚊存在。
2006年9月,海口港检验检疫办事处人员在对一艘入境的越南籍船舶实施卫生监督时,发现船尾甲板上的一只旧铁桶内有积水,里头有大量幼蚊、虫卵及幼虫。工作人员及时对这些幼蚊进行蚊种技术鉴定,证实了这些虫子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生物媒介。
扩展资料:
海南省的登革热媒介以埃及伊蚊为主,调查发现海南省部分市县登革热媒介伊蚊,特别是埃及伊蚊密度非常高,加上连续下雨,室外孳生为主的白纹伊蚊密度进一步增高;
此外,海南省已15年未发生登革热的流行,人群抗体水平极低,如有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很有可能出现暴发流行。由于登革热无特效药治疗,又无疫苗保护,因此,一旦登革热在海南省流行,将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2002 年在云南省瑞丽市首次报告埃及伊蚊在云南省的分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埃及伊蚊
伊蚊多孳生在居民点及其周围的容器(如缸、罐、盆、废弃轮胎等)和植物容器(如竹筒、树洞等)以及石穴等小型积水中。主要在白天吸血。下午活动高峰比上午明显,雌蚊是非常活跃和凶猛的吸血者。多在户外侵袭人体,吸血高峰在下午4至5点,次高峰在上午9至10点。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是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活动飞行范围一般在孳生地生地附近50至100米范围,很少超过200米。因此,在其活动高峰时段处于其孳生地周围100米范围内较易被叮咬。
扩展资料:
登革热的预防:
1、消除或破坏蚊虫孳生地:排干房前屋后及屋顶沟渠死水,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缸、罐、废旧轮胎、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积水容器;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子进入。
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家养水生植物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并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2、减少与蚊子接触的机会: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避免在蚊子活动高峰期在树荫、草丛、凉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外出时可穿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分涂抹驱避剂;必须前往蚊子密度较高的场所时可现场喷洒灭蚊剂。
参考资料来源:
推荐于2017-11-26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高热、皮疹、肌肉及骨关节剧烈酸痛,颜面及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为主要特征。该病好发夏秋雨季,男女老幼均可得病。现在,广东某地方发生局部流行,必须引起警惕,做好预防工作。 目前,尚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所以,预防是防治登革热的关健措施。
二、登革热是怎样传播的?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伊蚊,我市主要为白纹伊蚊(花脚蚊、暗刺蚊),通过吸食人血进行传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伊蚊→叮带登革热病毒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繁殖→叮健康人→病毒随唾液进入健康人体→发病。一般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年龄最小28天,最大90岁。一家可同时发病。儿童最易感染,病死率高,是重点保护人群。
三、登革热是怎样流行的?
雄性伊蚊只吸植物的汁液即可存活,雌性伊蚊在生长、孕育和繁殖过程中,都要吸食人和动物的血。雌蚊一边吸血,一边吐唾液。假如蚊子叮的是登革热病人,它吸血的时候,能把病人血液里的病毒、疟原虫、丝虫等病原体吸到胃里,再叮健康人时,又把这些病原体吐到健康人的血液里,使之受到感染。如果被叮的人抵抗力差,就会发病,所以说,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伊蚊喜欢在清洁小积水中产卵,一切人工或天然凡可积水容器都可成为孳生地,如家庭中的花盆、水盘、花瓶、假山盆景、水缸、水池、莲缸;野外中的竹筒、树洞、石臼、旧轮胎、水塘等。
伊蚊有二个活动高峰,日出前后1-2小时,日落前2-3小时。人在孳生场所周围活动,很快便吸引伊蚊前来叮血。
登革病毒可以在蚊体内大量复制、长期保存,在32℃左右时,伊蚊吸带毒血后十天即开始有传播能力,传染性最长可达174天。人被1-2只有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后,即可发病。
四、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大致可分三期:
1、初热期
患者大多数起病突然,体温可在24小时内升到40°C,伴畏寒、剧烈头痛、全身骨痛和肌肉关节痛、眼眶痛、眼球后痛、颜面、眼结膜常显著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显醉酒面容持续2—3天。
2、缓解期
患者症状减轻,体温降低至正常;此期1—2天。
3、出诊期
皮疹于发病后2—5天出现,初见于掌心、脚底、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及四肢,部分患者亦见于面部,多有痒感,压之褪色;皮诊持续3—4天,已退的体温在本期可再度出现,全身症状又随之加重,重症患者有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倾向,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013-08-30
201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