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是哪几本书?
展开全部
简介
丛书名。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四库全书的编纂历史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底本的四个来源
1.内府藏书;
2.清廷官修书;
3.从各地征集的图书;
4.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
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四库全书的内容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四库全书的不足之处
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
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
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
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篡改。
编纂过程
1.过程
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传世界。
2.《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
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入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名人学士,如戴震(汉学大师),邵晋涵(史学大师)及姚鼐、朱筠等亦参与进来。同时,征募了抄写人员近4000人,鸿才硕学荟萃一堂,艺林翰海,盛况空前,历时10载。至1782年,编纂初成;1793年始全部完成。耗资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体体现。 乾隆三十八年(1773后)三月,《四库全书》馆设立不久,总裁们考虑到这部书囊括古今,数量必将繁多,便提出分色装潢经、史、子、集书衣的建议。书成后它们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装潢,即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检阅。 因《四库全书总目》卷帙繁多,翻阅不易,乾隆帝谕令编一部只记载书名、卷数、年代、作者姓名,便于学者"由书目而寻提要,由提要而得全书"的目录性图书。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等人遵照乾隆帝的谕令,将抄入《四库全书》的书籍,依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逐一登载。有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问题,则略记数语。此书于乾隆四十六年告竣,共20卷。它实际上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 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分类,始于西汉刘向的《七略》。到了西晋荀勖,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即经、史、子、集四大部门。隋唐以后的皇家图书馆及秘书省、翰林院等重要典藏图书之所,都是按照经、史、子、集分四库贮藏图书的,名为"四库书"。清乾隆开"四库全书馆",使成编时,名为《四库全书》。因为有了《四库全书》的编纂,清乾隆以前的很多重要典籍才得以较完整地存世。 《四库全书》誊缮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宫内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为北四阁,又称为内廷四阁,仅供皇室阅览。另三部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即浙江三阁,又称南三阁,南三阁允许文人入阁阅览。 中国近代,由于战乱不断,七部《四库全书》中完整保存下来的仅存三部。文汇阁、文宗阁藏本毁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文源阁藏本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阁所藏亦多散失,后经补抄基本得全,然已非原书。 1948年,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前往台湾,将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珍贵藏品运往台湾时,将《四库全书》中最为珍贵的藏本文渊阁《四库全书》带到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现存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 由于《四库全书》由乾隆敕编,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需要,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 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称为善本。 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为秘本。 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在古代,保存这种禁毁本十分危险,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大祸,因而其流传极其艰难。弥足珍贵。 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这类绣像本书因其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倍受欢迎,但因绘刻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成品较少,因而现存的十分珍贵。 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残本:在流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如运输、转卖、转抄、争执等)而残缺不全的书本为残本。 补本:对前代前人的著作有所增补,加以已意而写成的书。 续书:对前代前人的著作内容做继续的描写,以延续原著的意思为主旨。 保留本:因为某种私人目的而专门保留起来的书,一般是传家世代收藏保留,视为至宝。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 史部:正史类、编年类、记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 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 纪昀(1724-1804),字晓岚,河北献县人,著名学者。他朝夕筹划,校勘鉴别,进退百家,钩沉摘隐,与陆锡熊一起完成了《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纂,成为我国学术考证、典籍评论及版本考核、文献钩稽的集大成之作。纪昀亦是著名藏书家,藏书之处称"阅微草常",其藏书呈献四库全书馆后,收入者达105种,1868卷,入存目41种。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学问渊博,识断精审,思想邃密,是乾隆朝最著名的思想家,汉学代表人物。因博闻广识而破例允许他以举人身份供职于四库馆,担任《永乐大典》的辑校工作。《四库全书》的主要纂修官。 陆锡熊(1734-1792),字健男,耳山,上海人。《四库全书》总纂官,卓有成效,受恩赏尤多。乾隆52年,清廷发现《四库全书》中有诋毁朝廷字句的书籍,乾隆帝大怒,令陆锡熊和纪昀负责重新修正,并由他两人分摊费用。时值隆冬,陆锡熊患病,终因心力交瘁,死于重校文溯阁《四库全书》的任上。可见朝野对《四库全书》之重视与严谨。 永?(1743-1790),乾隆帝第六子,号九思主人。乾隆末年被封为质亲王。喜作诗文书画,著有《九思斋诗钞》。《四库全书》馆正式成立后,乾隆帝为了表示对该项文化工程的重视,同时也为了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监控,命永?与永璇、永?,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于敏中为最高执行官即总裁,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宜。 本套《四库全书精编》为豪华精装版,16开,50册,5箱,黄胶纸精印,仿红木箱装。 本书目录 经 部 《易经》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礼记》《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孝经》 《尔雅》《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史 部 《国语》 《史记》 《汉书》 《晋书》 《宋书》 《梁书》《陈书》 《魏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史通》《战国策》 《后汉书》 《三国志》 《南齐书》 《北齐书》《旧唐书》 《新唐书》 《列女传》 《越绝书》 《水经注》 《岛夷志略》《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吴越春秋》 《风俗通义》 《华阳国志》《建康实录》 《贞观政要》 《资治通鉴》 《天工开物》 《东周列国志》 子 部 儒家《荀子》 《说苑》 《帝范》 《政训》 《潜书》 《新序》 《盐铁论》 《潜夫论》 《近思录》 《郁离子》 《传习录》 《呻吟语》《孔子家语》 《温公家范》 《袁氏世范》 兵家《孙子兵法》 《吴子》 《司马法》 《尉缭子》 《孙膑兵法》 《六韬》《三略》 《握奇经》 《素书》 《将苑》 《李卫公问对》 《虎钤经》《守城录》 《练兵实纪》 《纪效新书》 《何博士备论》法家《管子》 《商君书》 《韩非子》农家《齐民要术》 《农桑辑要》医家《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洗冤集录》数理天文类 《周髀算经》 ………… 集 部《楚辞》 《诗品》 《曲品》 《南戏》 《花间集》 《柳永词》《晏殊词》 《东坡词》 《秦观词》 《放翁词》 《姜夔词》
丛书名。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四库全书的编纂历史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底本的四个来源
1.内府藏书;
2.清廷官修书;
3.从各地征集的图书;
4.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
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四库全书的内容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四库全书的不足之处
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
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
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
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篡改。
编纂过程
1.过程
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传世界。
2.《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
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入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名人学士,如戴震(汉学大师),邵晋涵(史学大师)及姚鼐、朱筠等亦参与进来。同时,征募了抄写人员近4000人,鸿才硕学荟萃一堂,艺林翰海,盛况空前,历时10载。至1782年,编纂初成;1793年始全部完成。耗资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体体现。 乾隆三十八年(1773后)三月,《四库全书》馆设立不久,总裁们考虑到这部书囊括古今,数量必将繁多,便提出分色装潢经、史、子、集书衣的建议。书成后它们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装潢,即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检阅。 因《四库全书总目》卷帙繁多,翻阅不易,乾隆帝谕令编一部只记载书名、卷数、年代、作者姓名,便于学者"由书目而寻提要,由提要而得全书"的目录性图书。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等人遵照乾隆帝的谕令,将抄入《四库全书》的书籍,依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逐一登载。有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问题,则略记数语。此书于乾隆四十六年告竣,共20卷。它实际上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 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分类,始于西汉刘向的《七略》。到了西晋荀勖,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即经、史、子、集四大部门。隋唐以后的皇家图书馆及秘书省、翰林院等重要典藏图书之所,都是按照经、史、子、集分四库贮藏图书的,名为"四库书"。清乾隆开"四库全书馆",使成编时,名为《四库全书》。因为有了《四库全书》的编纂,清乾隆以前的很多重要典籍才得以较完整地存世。 《四库全书》誊缮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宫内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为北四阁,又称为内廷四阁,仅供皇室阅览。另三部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即浙江三阁,又称南三阁,南三阁允许文人入阁阅览。 中国近代,由于战乱不断,七部《四库全书》中完整保存下来的仅存三部。文汇阁、文宗阁藏本毁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文源阁藏本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阁所藏亦多散失,后经补抄基本得全,然已非原书。 1948年,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前往台湾,将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珍贵藏品运往台湾时,将《四库全书》中最为珍贵的藏本文渊阁《四库全书》带到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现存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 由于《四库全书》由乾隆敕编,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需要,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 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称为善本。 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为秘本。 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在古代,保存这种禁毁本十分危险,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大祸,因而其流传极其艰难。弥足珍贵。 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这类绣像本书因其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倍受欢迎,但因绘刻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成品较少,因而现存的十分珍贵。 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残本:在流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如运输、转卖、转抄、争执等)而残缺不全的书本为残本。 补本:对前代前人的著作有所增补,加以已意而写成的书。 续书:对前代前人的著作内容做继续的描写,以延续原著的意思为主旨。 保留本:因为某种私人目的而专门保留起来的书,一般是传家世代收藏保留,视为至宝。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 史部:正史类、编年类、记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 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 纪昀(1724-1804),字晓岚,河北献县人,著名学者。他朝夕筹划,校勘鉴别,进退百家,钩沉摘隐,与陆锡熊一起完成了《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纂,成为我国学术考证、典籍评论及版本考核、文献钩稽的集大成之作。纪昀亦是著名藏书家,藏书之处称"阅微草常",其藏书呈献四库全书馆后,收入者达105种,1868卷,入存目41种。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学问渊博,识断精审,思想邃密,是乾隆朝最著名的思想家,汉学代表人物。因博闻广识而破例允许他以举人身份供职于四库馆,担任《永乐大典》的辑校工作。《四库全书》的主要纂修官。 陆锡熊(1734-1792),字健男,耳山,上海人。《四库全书》总纂官,卓有成效,受恩赏尤多。乾隆52年,清廷发现《四库全书》中有诋毁朝廷字句的书籍,乾隆帝大怒,令陆锡熊和纪昀负责重新修正,并由他两人分摊费用。时值隆冬,陆锡熊患病,终因心力交瘁,死于重校文溯阁《四库全书》的任上。可见朝野对《四库全书》之重视与严谨。 永?(1743-1790),乾隆帝第六子,号九思主人。乾隆末年被封为质亲王。喜作诗文书画,著有《九思斋诗钞》。《四库全书》馆正式成立后,乾隆帝为了表示对该项文化工程的重视,同时也为了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监控,命永?与永璇、永?,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于敏中为最高执行官即总裁,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宜。 本套《四库全书精编》为豪华精装版,16开,50册,5箱,黄胶纸精印,仿红木箱装。 本书目录 经 部 《易经》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礼记》《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孝经》 《尔雅》《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史 部 《国语》 《史记》 《汉书》 《晋书》 《宋书》 《梁书》《陈书》 《魏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史通》《战国策》 《后汉书》 《三国志》 《南齐书》 《北齐书》《旧唐书》 《新唐书》 《列女传》 《越绝书》 《水经注》 《岛夷志略》《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吴越春秋》 《风俗通义》 《华阳国志》《建康实录》 《贞观政要》 《资治通鉴》 《天工开物》 《东周列国志》 子 部 儒家《荀子》 《说苑》 《帝范》 《政训》 《潜书》 《新序》 《盐铁论》 《潜夫论》 《近思录》 《郁离子》 《传习录》 《呻吟语》《孔子家语》 《温公家范》 《袁氏世范》 兵家《孙子兵法》 《吴子》 《司马法》 《尉缭子》 《孙膑兵法》 《六韬》《三略》 《握奇经》 《素书》 《将苑》 《李卫公问对》 《虎钤经》《守城录》 《练兵实纪》 《纪效新书》 《何博士备论》法家《管子》 《商君书》 《韩非子》农家《齐民要术》 《农桑辑要》医家《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洗冤集录》数理天文类 《周髀算经》 ………… 集 部《楚辞》 《诗品》 《曲品》 《南戏》 《花间集》 《柳永词》《晏殊词》 《东坡词》 《秦观词》 《放翁词》 《姜夔词》
展开全部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周礼之属
仪礼之属
仪礼之属
三礼总仪之属
通礼之属
杂礼书之属
春秋类
孝经类
五经总义类
四书类
乐类
小学类
型训诂之学
字书之属
韵书之属
正史类
编年类
纪事本末类
别史类
杂史类
诏令奏议类
诏令之属
奏议之属
传记类
圣贤之属
名人之属
总录之属
杂录之属
史钞类
载记类
时令类
目录类
经籍之属
金石之属
史评类
地理类
宫殿簿之属
总志之属
都会郡县之属
河渠之属
边防之属
山水之属
古迹之属
杂记之属
游记之属
外记之属
职官类
官制之属
官箴之属
政书类
通制之属
仪制之属
邦计之属
军政之属
法令之属
考工之属
儒家类
兵家类
法家类
农家类
医家类
天文算法类
推步之属
算书之属
术数类
数学之属
占候之属
相宅相墓之属
占卜之属
命书相书之属
阴阳五行之属
释家类
道家类
艺术类
书画之属
琴谱之属
篆刻之属
杂技之属
谱录类
器物之属
饮馔之属
草木禽鱼之属
杂家类
杂学之属
杂考之属
杂说之属
杂品之属
杂篡之属
杂编之属
类书类
小说家类
杂事之属
异闻之属
琐记之属
http://www.guoxue.com/skqs/○经部总叙
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所论次者,诂
经之说而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授受,递禀
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
其弊也拘。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贾、啖、赵以及
北宋孙复、刘敞等,各自论说,不相统摄,及其弊也杂。洛闽继起,道学大昌,
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其学务别是非,及其弊
也悍(如王柏、吴澄攻驳经文,动辄删改之类)。学脉旁分,攀缘日众,驱除异
己,务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学见异不迁,及其弊也党(如《论语集注》
误引包咸夏瑚商琏之说,张存中《四书通证》即阙此一条以讳其误。又如王柏删
《国风》三十二篇,许谦疑之,吴师道反以为非之类)。主持太过,势有所偏,
才辨聪明,激而横决,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学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如王
守仁之末派皆以狂禅解经之类)。空谈臆断,考证必疏,於是博雅之儒引古义以
抵其隙,国初诸家,其学徵实不诬,及其弊也琐(如一字音训动辨数百言之类)。
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
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
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盖经者非他,即
天下之公理而已。今参稽众说,务取持平,各明去取之故,分为十类:曰易、曰
书、曰诗、曰礼、曰春秋、曰孝经、曰五经总义、曰四书、曰乐、曰小学。
○易类一
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於风谣,《礼》寓於节文,《尚
书》、《春秋》寓於史,而《易》则寓於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
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
而为京、焦,入於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
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
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
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
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夫六十四卦
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则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见乎词矣。其馀皆《易》
之一端,非其本也。今参校诸家,以因象立教者为宗,而其他《易》外别传者亦
兼收以尽其变,各为条论,具列於左。
△《子夏易传》·十一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卜子夏撰”。案说《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书。其伪中生伪,至
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书。《唐会要》载开元七年诏:“子夏《易传》,近
无习者,令儒官详定。”刘知几议曰:“《汉志》《易》有十三家而无子夏作传
者,至梁阮氏《七录》,始有《子夏易》六卷,或云韩婴作,或云丁宽作。然据
《汉书》,《韩易》十二篇,《丁易》八篇,求其符合,事殊隳刺,必欲行用,
深以为疑。”司马贞议亦曰“案刘向《七略》有《子夏易传》,但此书不行已久,
今所存多失真本。荀勖《中经簿》云:《子夏传》四卷,或云丁宽。是先达疑非
子夏矣。又《隋书·经籍志》云:《子夏传》残阙,梁六卷,今二卷。知其书错
缪多矣。又王俭《七志》引刘向《七略》云:《易传》子夏,韩氏婴也。今题不
称韩氏而载薛虞记,其质粗略,旨趣非远,无益后学”云云。是唐以前所谓《子
夏传》,已为伪本。晁说之《传易堂记》又称:“今号为《子夏传》者,乃唐张
弧之《易》”(案弧唐末为大理寺评事,有《素履子》,别著录),是唐时又一
伪本并行。故宋《国史志》以《假托子夏易传》与《真子夏易传》两列其目,而
《崇文总目》亦称此书篇第,略依王氏,决非卜子夏之文也。朱彝尊《经义考》,
证以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应麟《困学纪闻》所引,皆
今本所无。德明、鼎祚犹曰在张弧以前,应麟乃南宋末人,何以当日所见与今本
又异?然则今本又出伪托,不但非子夏书,亦并非张弧书矣。流传既久,姑存以
备一家云尔。
(谨案:唐徐坚《初学记》以太宗御制升列历代之前,盖臣子尊君之大义。焦
竑《国史经籍志》、朱彝尊《经义考》并踵前规。臣等编摩《四库》,初亦恭录
御定《易经通注》、御纂《周易折中》、御纂《周易述义》弁冕诸经。仰蒙指示,
命移冠国朝著述之首,俾尊卑有序而时代不淆。圣度谦冲,酌中立宪,实为千古之
大公。谨恪遵彝训,仍托始於《子夏易传》,并发凡於此,著《四库》之通例焉。
又案:托名之书有知其赝作之人者,有不知其赝作之人者,不能一一归其时
代,故《汉书·艺文志》仍从其所托之时代为次。今亦悉从其例。)
△《周易郑康成注》·一卷(通行本)
宋王应麟编。应麟,字伯厚,庆元人。自署浚仪,盖其祖籍也。淳佑元年进
士,宝佑四年复中博学鸿词科。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案《隋志》载郑玄《周易注》九卷,又称郑玄、王弼二注,梁陈列於国学,齐代
惟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浸微。然《新唐书》著录十卷,是唐时其书犹在,
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宋《崇文总目》惟载一卷,所存者仅《文言》、《序
卦》、《说卦》、《杂卦》四篇,馀皆散佚。至《中兴书目》始不著录(案《中
兴书目》今不传,此据冯椅《易学》所引),则亡於南北宋之间。故晁说之、朱
震尚能见其遗文,而淳熙以后诸儒即罕所称引也。应麟始旁摭诸书,裒为此帙,
经文异字,亦皆并存。其无经文可缀者,则总录于末简。又以玄注多言互体,并
取《左传》,《礼记》,《周礼》,《正义》中论互体者八条,以类附焉。考玄
初从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从马融受费氏《易》,故其学出入於两家。然要
其大旨,费义居多,实为传《易》之正脉。齐陆澄《与王俭书》曰:“王弼注
《易》,玄学之所宗。今若崇儒,郑注不可废。”其论最笃。唐初诏修《正义》,
仍黜郑崇正,非达识也。应麟能於散佚之馀,搜罗放失,以存汉《易》之一线,
可谓笃志遗经,研心古义者矣。近时惠栋别有考订之本,体例较密。然经营创始,
实自应麟,其捃拾之劳亦不可泯。今并著於录,所以两存其功也。
(谨按:前代遗书后人重编者,如有所窜改增益,则从重编之时代,《曾子》、
《子思子》之类是也。如全辑旧文,则仍从原书之时代。故此书虽宋人所辑,而
列於汉代之次。后皆仿此。)
△《新本郑氏周易》·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惠栋编。栋字定宇,长洲人。初,王应麟辑郑玄《易注》一卷,其后人
附刻《玉海》之末。虽残章断句,尚颇见汉学之崖略,於经籍颇为有功。然皆不
著所出之书,又次序先后,间与经文不应,亦有遗漏未载者。栋因其旧本,重为
补正。凡应麟书所已载者,一一考求原本,注其出自某书,明其信而有徵,极为
详核。其次序先后,亦悉从经文厘定。复搜采群籍,《上经》补二十八条,《下
经》补十六条,《系辞传》补十四条,《说卦传》补二十二条,《序卦传》补七
条,《杂卦传》补五条。移应麟所附《易赞》一篇於卷端,删去所引诸经《正义》
论互卦者八条。而别据玄《周礼·太师》注作《十二月爻辰图》,据玄《月令》
注作《爻辰所值二十八宿图》,附於卷末,以驳朱震《汉上易传》之误。虽因人
成事,而考核精密,实胜原书。应麟固郑氏之功臣,栋之是编,亦可谓王氏之功
臣矣。
△《陆氏易解》·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姚士粦所辑吴陆绩《周易注》也。《吴志》载绩所著有《易注》,不言卷
数。《隋书·经籍志》有陆绩《周易注》十五卷。《经典释文·序录》作陆绩
《周易述》十三卷,《会通》一卷。《新、旧唐书·志》所载卷数与《释文》同。
原本久佚,未详其孰是。此本为《盐邑志林》所载,凡一百五十条。朱彝尊《经
义考》以为钞撮陆氏《释文》、李氏《集解》二书为之。然此本采京氏《易》传
注为多,而彝尊未之及。又称其《经》文异诸家者,“履帝位而不疚”,疚作疾;
“明辨晳也”,晳作逝;“纳约自牖”,牖作诱;“三年克之,惫也”,惫作备。
此本又皆无之。岂所见别一本欤?然彝尊明言《盐邑志林》,其故则不可详矣。
彝尊又言:“曹溶曾见有三卷者。”然诸家著录,并无三卷之本。殆京氏《易传》
三卷,旧本题曰“陆绩注”。溶偶观之未审,因误记误说也。昔宋王应麟辑郑氏
《易注》,为学者所重。士粦此本,虽不及应麟搜讨之勤博,而掇拾残剩,存什
一於千百,亦可以见陆氏《易注》之大略矣。绩字公纪,吴郡人。官至郁林太守,
加偏将军。事迹具《吴志》。士粦字叔祥,海盐人。十三而孤,年二十犹目不识
丁。寓居德清姜氏家,姜始授以句读,晚乃卓然自立,盖亦奇士云。
△《周易注》·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上、下经》注及《略例》,魏王弼撰。《系辞传》、《说卦传》、《序卦
传》、《杂卦传》注,晋韩康伯撰。《隋书·经籍志》以王、韩之书各著录,故
《易注》作六卷,《略例》作一卷,《系辞注》作三卷。《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皆载弼注七卷,盖合《略例》计之。今本作十卷,则并韩书
计之也。考王俭《七志》,已称弼《易注》十卷(按《七志》今不传。此据陆德
明《经典释文》所引),则并王、韩为一书,其来已久矣。自郑玄传费直之学,
始析《易传》以附经,至弼又更定之。说者谓郑本如今之《乾卦》,其《坤卦》
以下又弼所割裂。然郑氏《易注》,至北宋尚存一卷。《崇文总目》称存者为
《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四篇,则郑本尚以《文言》自为一传,
所割以附经者,不过《彖传》、《象传》。今本《乾》、《坤》二卦各附《文言》,
知全经皆弼所更定,非郑氏之旧也。每卷所题《乾传》第一、《泰传》第二、
《噬嗑传》第三、《咸传》第四、《夬传》第五、《丰传》第六,各以卷首第一
卦为名。据王应麟《玉海》,此目亦弼增标。盖因毛氏《诗传》之体例,相沿既
久,今亦仍旧文录之。惟《经典释文》以《泰传》为《需传》,以《噬嗑传》为
《随传》,与今本不同。证以《开成石经》,一一与陆氏所述合。当由后人以篇
页不均为之移并,以非宏旨之所系,今亦不复追改焉。其《略例》之注,为唐邢
璹撰。璹里籍无考,其结衔称“四门助教”。案《唐书·王鉷传》称为“鸿胪
少卿邢璹”,子縡,以谋反诛。则终於鸿胪少卿也。《太平广记》载其奉使新
罗,贼杀贾客百馀人,掠其珍货贡於朝。其人殊不足道,其注则至今附弼书以行。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蜀本略例有璹所注,止有篇首释‘略例’二字,文与
此同,馀皆不然。”是宋代尚有一别本。今则惟此本存,所谓蜀本者已久佚矣。
弼之说《易》,源出费直。直《易》今不可见,然荀爽《易》即费氏学,李鼎祚
书尚颇载其遗说。大抵究爻位之上下,辨卦德之刚柔,已与弼注略近。但弼全废
象数,又变本加厉耳。平心而论,阐明义理,使《易》不杂於术数者,弼与康伯
深为有功。祖尚虚无,使《易》竟入於老庄者,弼与康伯亦不能无过。瑕瑜不掩,
是其定评。诸儒偏好偏恶,皆门户之见,不足据也。
△《周易正义》·十卷(内府刊本)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於谶纬。
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然《隋书·经籍志》载晋扬州
刺史顾夷等有《周易难王辅嗣义》一卷,《册府元龟》又载顾悦之(案悦之即顾
夷之字)《难王弼易义》四十馀条,京口闵康之又申王难顾,是在当日已有异同。
王俭、颜延年以后,此扬彼抑,互诘不休。至颖达等奉诏作疏,始专崇王注而众
说皆废。故《隋志》“易类”称:“郑学寝微,今殆绝矣。”盖长孙无忌等作
《志》之时,在《正义》既行之后也。今观其书,如《复·彖》“七日来复”,
王偶用六日七分之说,则推明郑义之善。《乾》九二“利见大人”,王不用“利
见九五”之说,则驳诘郑义之非。於“见龙在田,时舍也”,则曰“《经》但云
‘时舍’,《注》曰‘必以时之通舍’者,则辅嗣以通解舍,舍是通义也”,而
不疏舍之何以训通。於“天玄而地黄”,则曰“恐庄氏之言,非王本意,今所不
取”,而不言庄说之何以未允。如斯之类,皆显然偏袒。至《说卦传》之分阴分
阳,韩注“二四为阴,三五为阳”,则曰“辅嗣以为初上无阴阳定位”,此注用
王之说。“帝出乎震”,韩氏无注,则曰“《益卦》六二‘王用亨于帝,吉’,
辅嗣注云:‘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出震而齐巽者也’,则辅嗣之意以此帝
为天帝也”。是虽弼所未注者,亦委曲旁引以就之。然疏家之体,主於诠解注文,
不欲有所出入。故皇侃《礼疏》或乖郑义,颖达至斥为“狐不首丘,叶不归根”,
其墨守专门,固通例然也。至於诠释文句,多用空言,不能如诸经《正义》根据
典籍,源委粲然,则由王注扫弃旧文,无古义之可引,亦非考证之疏矣。此书初
名《义赞》,后诏改《正义》,然卷端又题曰《兼义》,未喻其故。《序》称十
四卷,《唐志》作十八卷,《书录解题》作十三卷。此本十卷,乃与王韩注本同,
殆后人从注本合并欤?
△《周易集解》·十七卷(内府藏本)
唐李鼎祚撰。鼎祚《唐书》无传,始末未详。惟据《序》末结衔,知其官为
秘书省著作郎。据袁桷《清容居士集》载“资州有鼎祚读书台”知为资州人耳。
朱睦《序》称为秘阁学士,不知何据也。其时代亦不可考。《旧唐书·经籍
志》称录“开元盛时四部诸书”而不载是编,知为天宝以后人矣。其书《新唐书
·艺文志》作十七卷,晁公武《读书志》曰:“今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无所
亡失。”岂后人并之耶?《经义考》引李焘之言,则曰:“鼎祚《自序》止云十
卷,无亡失也。”朱睦《序》作於嘉靖丁巳,亦云《自序》称十卷,与焘说
同。今所行毛晋汲古阁本乃作一十七卷,《序》中亦称王氏《略例》附於卷末,
凡成一十八卷。与诸家所说截然不同,殊滋疑窦。今考《序》中称“至如卦爻彖
象,理涉重玄,经注《文言》,书之不尽,别撰《索隐》,错综根萌,音义两存,
详之明矣”云云,则《集解》本十卷,附《略例》一卷为十一卷,尚别有《索隐》
六卷,共成十七卷。《唐志》所载盖并《索隐》、《略例》数之,实非舛误。至
宋而《索隐》散佚,刊本又削去《略例》,仅存《集解》十卷,故与《唐志》不
符。至毛氏刊本,始析十卷为十七卷,以合《唐志》之文。又改《序》中一十卷
为一十八卷,以合附录《略例》一卷之数,故又与朱睦《序》不符。盖自宋
以来,均未究《序》中“别撰《索隐》”一语,故疑者误疑,改者误改。即辨其
本止十卷者,亦不能解《唐志》称十七卷之故,致愈说愈讹耳。今详为考正,以
祛将来之疑。至十卷之本,今既未见,则姑仍以毛本著录。盖篇帙分合,无关宏
旨,固不必一一追改也。其书仍用王弼本,惟以《序卦传》散缀六十四卦之首,
盖用《毛诗》分冠《小序》之例。所采凡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荀爽、
郑玄、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
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元、韩康伯、刘巘、何妥、崔憬、沈驎士、卢氏
(案卢氏《周易注》《隋志》已佚其名)、崔观、伏曼容、孔颖达(案以上三十
二家,朱睦序所考)、姚规、朱仰之、蔡景君(案以上三家,朱彝尊《经义
考》所补考)等三十五家之说。《自序》谓“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
盖王学既盛,汉《易》遂亡,千百年后学者,得考见画卦之本旨者,惟赖此书之
存耳。是真可宝之古笈也。
△《周易口诀义》·六卷(永乐大典本)
唐史徵撰。《崇文总目》曰:“河南史徵,不详何代人。”晁公武《读书志》
曰:“田氏以为魏郑公撰,误。”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三朝史志有其书,
非唐则五代人。”避讳作证字。《宋史·艺文志》又作“史文徽”,盖以徽徵二
字相近而讹。别本作“史之徵”,则又以之文二字相近而讹耳。今定为史徵,从
《永乐大典》。定为唐人,从朱彝尊《经义考》也。《永乐大典》载徵《自序》
云:“但举宏机,纂其枢要,先以王注为宗,后约孔疏为理。”故《崇文总目》
及晁氏《读书志》皆以为“直钞注疏,以便讲习,故曰口诀”。今详考之,实不
尽然。如《乾·彖》引周氏说,《大象》引宋衷说,《屯·彖》引李氏说,《师
·彖》引陆绩说,六五引庄氏说,《谦》六五引张氏说,《贲·大象》引王廙说,
《颐·大象》引荀爽说,《坎·大象》引庄氏说,上六引虞氏说,《咸·大象》
引何妥说,《萃·彖》引周宏正说,《升·彖》引褚氏说,《井·大象》引何妥
说,《革·彖》引宋衷说,《鼎·彖》引何妥说,《震》九四引郑众说,《渐·
彖》引褚氏说,《大象》引侯果说,《困·大象》引周宏正说,《兑·大象》引
郑众说,《渐》九五引陆绩说,多出孔颖达《疏》及李鼎祚《集解》之外。又如
《贲·大象》所引王氏说,《颐·大象》所引荀爽说,虽属集解所有,而其文互
异。《坎》上六所引虞翻说,则《集解》删削过略,此所载独详。盖唐去六朝未
远,《隋志》所载诸家之书犹有存者,故徵得以旁搜博引。今阅年数百,旧籍佚
亡,则遗文绪论,无一非吉光片羽矣。近时惠栋作《九经古义》,余萧客葺《古
经解钩沈》,於唐以前诸儒旧说,单辞只义,搜采至详,而此书所载,均未之及,
信为难得之秘本。虽其文义间涉拙滞,传写亦不免讹脱,而唐以前解《易》之书,
《子夏传》既属伪撰,王应麟所辑郑玄注,姚士粦所辑陆绩注,亦非完书。其实
存於今者,京房、王弼、孔颖达、李鼎祚四家,及此书而五耳。固好古者所宜宝
重也。徵《自序》作六卷,诸家书目并同。今仅阙《豫》、《随》、《无妄》、
《大壮》、《晋》、《暌》、《蹇》、《中孚》八卦,所佚无多。仍编为六卷,
存其旧焉。
△《周易举正》·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唐郭京撰”。京不知何许人。《崇文总目》称其官为苏州司户参军。
据《自序》言“御注《孝经》,删定《月令》”,则当为开元后人。《序》称曾
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国学乡贡人等本,举正其谬。凡
所改定,以朱墨书别之。其书《崇文总目》始著录,《书录解题》於宋咸《易补
注》条下称“咸得此书於欧阳修”,是天圣、庆历间乃行於世也。洪迈、李焘并
以为信。晁公武则谓以繇彖相正,有阙漏可推而知,托言得王韩手札及石经。赵
汝楳亦诋其挟王、韩之名以更古文。王应麟又援《后汉书·左雄传》“职斯禄
薄”句,证其改《旅卦》斯字为亻斯之非。近时惠栋作《九经古义》,驳之尤力。
今考是书,《唐志》不载。李焘以为京开元后人,故所为书不得著录(按焘说见
《文献通考》),然但可以解《旧书·经籍志》耳。若《新书·艺文志》则唐末
之书无不具列,岂因开元以后而遗之。疑其书出宋人依托,非惟王韩手札不可信,
并唐郭京之名亦在有无疑似之间也。顾其所说,推究文义,往往近理。故晁公武
虽知其托名,而所进《易解》,乃多引用。即朱子《本义》,於《坤·象传》之
“履霜坚冰”、《贲·象传》之“刚柔交错”、《震·彖传》之“不丧匕鬯”,
亦颇从其说。则亦未尝无可取矣。晁公武《读书志》载京《原序》,称所改正者
一百三十五处,二百七十三字。而洪迈《容斋随笔》、赵汝楳《易序丛书》皆
作一百三处。今本所载《原序》,亦称差谬处一百三节。则晁氏所云,殆为疏舛。
又原本称别以朱墨,盖用《经典释文》之例。今所行本已全以墨书,盖非其旧。
以非宏旨之所系,故仍从近刻焉。
《http://guoxue.baidu.com/page/cbc4bfe2c8abcae9d7dcc4bfcce1d2aa/
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周礼之属
仪礼之属
仪礼之属
三礼总仪之属
通礼之属
杂礼书之属
春秋类
孝经类
五经总义类
四书类
乐类
小学类
型训诂之学
字书之属
韵书之属
正史类
编年类
纪事本末类
别史类
杂史类
诏令奏议类
诏令之属
奏议之属
传记类
圣贤之属
名人之属
总录之属
杂录之属
史钞类
载记类
时令类
目录类
经籍之属
金石之属
史评类
地理类
宫殿簿之属
总志之属
都会郡县之属
河渠之属
边防之属
山水之属
古迹之属
杂记之属
游记之属
外记之属
职官类
官制之属
官箴之属
政书类
通制之属
仪制之属
邦计之属
军政之属
法令之属
考工之属
儒家类
兵家类
法家类
农家类
医家类
天文算法类
推步之属
算书之属
术数类
数学之属
占候之属
相宅相墓之属
占卜之属
命书相书之属
阴阳五行之属
释家类
道家类
艺术类
书画之属
琴谱之属
篆刻之属
杂技之属
谱录类
器物之属
饮馔之属
草木禽鱼之属
杂家类
杂学之属
杂考之属
杂说之属
杂品之属
杂篡之属
杂编之属
类书类
小说家类
杂事之属
异闻之属
琐记之属
http://www.guoxue.com/skqs/○经部总叙
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所论次者,诂
经之说而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授受,递禀
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
其弊也拘。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贾、啖、赵以及
北宋孙复、刘敞等,各自论说,不相统摄,及其弊也杂。洛闽继起,道学大昌,
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其学务别是非,及其弊
也悍(如王柏、吴澄攻驳经文,动辄删改之类)。学脉旁分,攀缘日众,驱除异
己,务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学见异不迁,及其弊也党(如《论语集注》
误引包咸夏瑚商琏之说,张存中《四书通证》即阙此一条以讳其误。又如王柏删
《国风》三十二篇,许谦疑之,吴师道反以为非之类)。主持太过,势有所偏,
才辨聪明,激而横决,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学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如王
守仁之末派皆以狂禅解经之类)。空谈臆断,考证必疏,於是博雅之儒引古义以
抵其隙,国初诸家,其学徵实不诬,及其弊也琐(如一字音训动辨数百言之类)。
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
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
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盖经者非他,即
天下之公理而已。今参稽众说,务取持平,各明去取之故,分为十类:曰易、曰
书、曰诗、曰礼、曰春秋、曰孝经、曰五经总义、曰四书、曰乐、曰小学。
○易类一
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於风谣,《礼》寓於节文,《尚
书》、《春秋》寓於史,而《易》则寓於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
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
而为京、焦,入於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
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
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
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
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夫六十四卦
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则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见乎词矣。其馀皆《易》
之一端,非其本也。今参校诸家,以因象立教者为宗,而其他《易》外别传者亦
兼收以尽其变,各为条论,具列於左。
△《子夏易传》·十一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卜子夏撰”。案说《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书。其伪中生伪,至
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书。《唐会要》载开元七年诏:“子夏《易传》,近
无习者,令儒官详定。”刘知几议曰:“《汉志》《易》有十三家而无子夏作传
者,至梁阮氏《七录》,始有《子夏易》六卷,或云韩婴作,或云丁宽作。然据
《汉书》,《韩易》十二篇,《丁易》八篇,求其符合,事殊隳刺,必欲行用,
深以为疑。”司马贞议亦曰“案刘向《七略》有《子夏易传》,但此书不行已久,
今所存多失真本。荀勖《中经簿》云:《子夏传》四卷,或云丁宽。是先达疑非
子夏矣。又《隋书·经籍志》云:《子夏传》残阙,梁六卷,今二卷。知其书错
缪多矣。又王俭《七志》引刘向《七略》云:《易传》子夏,韩氏婴也。今题不
称韩氏而载薛虞记,其质粗略,旨趣非远,无益后学”云云。是唐以前所谓《子
夏传》,已为伪本。晁说之《传易堂记》又称:“今号为《子夏传》者,乃唐张
弧之《易》”(案弧唐末为大理寺评事,有《素履子》,别著录),是唐时又一
伪本并行。故宋《国史志》以《假托子夏易传》与《真子夏易传》两列其目,而
《崇文总目》亦称此书篇第,略依王氏,决非卜子夏之文也。朱彝尊《经义考》,
证以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应麟《困学纪闻》所引,皆
今本所无。德明、鼎祚犹曰在张弧以前,应麟乃南宋末人,何以当日所见与今本
又异?然则今本又出伪托,不但非子夏书,亦并非张弧书矣。流传既久,姑存以
备一家云尔。
(谨案:唐徐坚《初学记》以太宗御制升列历代之前,盖臣子尊君之大义。焦
竑《国史经籍志》、朱彝尊《经义考》并踵前规。臣等编摩《四库》,初亦恭录
御定《易经通注》、御纂《周易折中》、御纂《周易述义》弁冕诸经。仰蒙指示,
命移冠国朝著述之首,俾尊卑有序而时代不淆。圣度谦冲,酌中立宪,实为千古之
大公。谨恪遵彝训,仍托始於《子夏易传》,并发凡於此,著《四库》之通例焉。
又案:托名之书有知其赝作之人者,有不知其赝作之人者,不能一一归其时
代,故《汉书·艺文志》仍从其所托之时代为次。今亦悉从其例。)
△《周易郑康成注》·一卷(通行本)
宋王应麟编。应麟,字伯厚,庆元人。自署浚仪,盖其祖籍也。淳佑元年进
士,宝佑四年复中博学鸿词科。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案《隋志》载郑玄《周易注》九卷,又称郑玄、王弼二注,梁陈列於国学,齐代
惟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浸微。然《新唐书》著录十卷,是唐时其书犹在,
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宋《崇文总目》惟载一卷,所存者仅《文言》、《序
卦》、《说卦》、《杂卦》四篇,馀皆散佚。至《中兴书目》始不著录(案《中
兴书目》今不传,此据冯椅《易学》所引),则亡於南北宋之间。故晁说之、朱
震尚能见其遗文,而淳熙以后诸儒即罕所称引也。应麟始旁摭诸书,裒为此帙,
经文异字,亦皆并存。其无经文可缀者,则总录于末简。又以玄注多言互体,并
取《左传》,《礼记》,《周礼》,《正义》中论互体者八条,以类附焉。考玄
初从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从马融受费氏《易》,故其学出入於两家。然要
其大旨,费义居多,实为传《易》之正脉。齐陆澄《与王俭书》曰:“王弼注
《易》,玄学之所宗。今若崇儒,郑注不可废。”其论最笃。唐初诏修《正义》,
仍黜郑崇正,非达识也。应麟能於散佚之馀,搜罗放失,以存汉《易》之一线,
可谓笃志遗经,研心古义者矣。近时惠栋别有考订之本,体例较密。然经营创始,
实自应麟,其捃拾之劳亦不可泯。今并著於录,所以两存其功也。
(谨按:前代遗书后人重编者,如有所窜改增益,则从重编之时代,《曾子》、
《子思子》之类是也。如全辑旧文,则仍从原书之时代。故此书虽宋人所辑,而
列於汉代之次。后皆仿此。)
△《新本郑氏周易》·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惠栋编。栋字定宇,长洲人。初,王应麟辑郑玄《易注》一卷,其后人
附刻《玉海》之末。虽残章断句,尚颇见汉学之崖略,於经籍颇为有功。然皆不
著所出之书,又次序先后,间与经文不应,亦有遗漏未载者。栋因其旧本,重为
补正。凡应麟书所已载者,一一考求原本,注其出自某书,明其信而有徵,极为
详核。其次序先后,亦悉从经文厘定。复搜采群籍,《上经》补二十八条,《下
经》补十六条,《系辞传》补十四条,《说卦传》补二十二条,《序卦传》补七
条,《杂卦传》补五条。移应麟所附《易赞》一篇於卷端,删去所引诸经《正义》
论互卦者八条。而别据玄《周礼·太师》注作《十二月爻辰图》,据玄《月令》
注作《爻辰所值二十八宿图》,附於卷末,以驳朱震《汉上易传》之误。虽因人
成事,而考核精密,实胜原书。应麟固郑氏之功臣,栋之是编,亦可谓王氏之功
臣矣。
△《陆氏易解》·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姚士粦所辑吴陆绩《周易注》也。《吴志》载绩所著有《易注》,不言卷
数。《隋书·经籍志》有陆绩《周易注》十五卷。《经典释文·序录》作陆绩
《周易述》十三卷,《会通》一卷。《新、旧唐书·志》所载卷数与《释文》同。
原本久佚,未详其孰是。此本为《盐邑志林》所载,凡一百五十条。朱彝尊《经
义考》以为钞撮陆氏《释文》、李氏《集解》二书为之。然此本采京氏《易》传
注为多,而彝尊未之及。又称其《经》文异诸家者,“履帝位而不疚”,疚作疾;
“明辨晳也”,晳作逝;“纳约自牖”,牖作诱;“三年克之,惫也”,惫作备。
此本又皆无之。岂所见别一本欤?然彝尊明言《盐邑志林》,其故则不可详矣。
彝尊又言:“曹溶曾见有三卷者。”然诸家著录,并无三卷之本。殆京氏《易传》
三卷,旧本题曰“陆绩注”。溶偶观之未审,因误记误说也。昔宋王应麟辑郑氏
《易注》,为学者所重。士粦此本,虽不及应麟搜讨之勤博,而掇拾残剩,存什
一於千百,亦可以见陆氏《易注》之大略矣。绩字公纪,吴郡人。官至郁林太守,
加偏将军。事迹具《吴志》。士粦字叔祥,海盐人。十三而孤,年二十犹目不识
丁。寓居德清姜氏家,姜始授以句读,晚乃卓然自立,盖亦奇士云。
△《周易注》·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上、下经》注及《略例》,魏王弼撰。《系辞传》、《说卦传》、《序卦
传》、《杂卦传》注,晋韩康伯撰。《隋书·经籍志》以王、韩之书各著录,故
《易注》作六卷,《略例》作一卷,《系辞注》作三卷。《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皆载弼注七卷,盖合《略例》计之。今本作十卷,则并韩书
计之也。考王俭《七志》,已称弼《易注》十卷(按《七志》今不传。此据陆德
明《经典释文》所引),则并王、韩为一书,其来已久矣。自郑玄传费直之学,
始析《易传》以附经,至弼又更定之。说者谓郑本如今之《乾卦》,其《坤卦》
以下又弼所割裂。然郑氏《易注》,至北宋尚存一卷。《崇文总目》称存者为
《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四篇,则郑本尚以《文言》自为一传,
所割以附经者,不过《彖传》、《象传》。今本《乾》、《坤》二卦各附《文言》,
知全经皆弼所更定,非郑氏之旧也。每卷所题《乾传》第一、《泰传》第二、
《噬嗑传》第三、《咸传》第四、《夬传》第五、《丰传》第六,各以卷首第一
卦为名。据王应麟《玉海》,此目亦弼增标。盖因毛氏《诗传》之体例,相沿既
久,今亦仍旧文录之。惟《经典释文》以《泰传》为《需传》,以《噬嗑传》为
《随传》,与今本不同。证以《开成石经》,一一与陆氏所述合。当由后人以篇
页不均为之移并,以非宏旨之所系,今亦不复追改焉。其《略例》之注,为唐邢
璹撰。璹里籍无考,其结衔称“四门助教”。案《唐书·王鉷传》称为“鸿胪
少卿邢璹”,子縡,以谋反诛。则终於鸿胪少卿也。《太平广记》载其奉使新
罗,贼杀贾客百馀人,掠其珍货贡於朝。其人殊不足道,其注则至今附弼书以行。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蜀本略例有璹所注,止有篇首释‘略例’二字,文与
此同,馀皆不然。”是宋代尚有一别本。今则惟此本存,所谓蜀本者已久佚矣。
弼之说《易》,源出费直。直《易》今不可见,然荀爽《易》即费氏学,李鼎祚
书尚颇载其遗说。大抵究爻位之上下,辨卦德之刚柔,已与弼注略近。但弼全废
象数,又变本加厉耳。平心而论,阐明义理,使《易》不杂於术数者,弼与康伯
深为有功。祖尚虚无,使《易》竟入於老庄者,弼与康伯亦不能无过。瑕瑜不掩,
是其定评。诸儒偏好偏恶,皆门户之见,不足据也。
△《周易正义》·十卷(内府刊本)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於谶纬。
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然《隋书·经籍志》载晋扬州
刺史顾夷等有《周易难王辅嗣义》一卷,《册府元龟》又载顾悦之(案悦之即顾
夷之字)《难王弼易义》四十馀条,京口闵康之又申王难顾,是在当日已有异同。
王俭、颜延年以后,此扬彼抑,互诘不休。至颖达等奉诏作疏,始专崇王注而众
说皆废。故《隋志》“易类”称:“郑学寝微,今殆绝矣。”盖长孙无忌等作
《志》之时,在《正义》既行之后也。今观其书,如《复·彖》“七日来复”,
王偶用六日七分之说,则推明郑义之善。《乾》九二“利见大人”,王不用“利
见九五”之说,则驳诘郑义之非。於“见龙在田,时舍也”,则曰“《经》但云
‘时舍’,《注》曰‘必以时之通舍’者,则辅嗣以通解舍,舍是通义也”,而
不疏舍之何以训通。於“天玄而地黄”,则曰“恐庄氏之言,非王本意,今所不
取”,而不言庄说之何以未允。如斯之类,皆显然偏袒。至《说卦传》之分阴分
阳,韩注“二四为阴,三五为阳”,则曰“辅嗣以为初上无阴阳定位”,此注用
王之说。“帝出乎震”,韩氏无注,则曰“《益卦》六二‘王用亨于帝,吉’,
辅嗣注云:‘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出震而齐巽者也’,则辅嗣之意以此帝
为天帝也”。是虽弼所未注者,亦委曲旁引以就之。然疏家之体,主於诠解注文,
不欲有所出入。故皇侃《礼疏》或乖郑义,颖达至斥为“狐不首丘,叶不归根”,
其墨守专门,固通例然也。至於诠释文句,多用空言,不能如诸经《正义》根据
典籍,源委粲然,则由王注扫弃旧文,无古义之可引,亦非考证之疏矣。此书初
名《义赞》,后诏改《正义》,然卷端又题曰《兼义》,未喻其故。《序》称十
四卷,《唐志》作十八卷,《书录解题》作十三卷。此本十卷,乃与王韩注本同,
殆后人从注本合并欤?
△《周易集解》·十七卷(内府藏本)
唐李鼎祚撰。鼎祚《唐书》无传,始末未详。惟据《序》末结衔,知其官为
秘书省著作郎。据袁桷《清容居士集》载“资州有鼎祚读书台”知为资州人耳。
朱睦《序》称为秘阁学士,不知何据也。其时代亦不可考。《旧唐书·经籍
志》称录“开元盛时四部诸书”而不载是编,知为天宝以后人矣。其书《新唐书
·艺文志》作十七卷,晁公武《读书志》曰:“今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无所
亡失。”岂后人并之耶?《经义考》引李焘之言,则曰:“鼎祚《自序》止云十
卷,无亡失也。”朱睦《序》作於嘉靖丁巳,亦云《自序》称十卷,与焘说
同。今所行毛晋汲古阁本乃作一十七卷,《序》中亦称王氏《略例》附於卷末,
凡成一十八卷。与诸家所说截然不同,殊滋疑窦。今考《序》中称“至如卦爻彖
象,理涉重玄,经注《文言》,书之不尽,别撰《索隐》,错综根萌,音义两存,
详之明矣”云云,则《集解》本十卷,附《略例》一卷为十一卷,尚别有《索隐》
六卷,共成十七卷。《唐志》所载盖并《索隐》、《略例》数之,实非舛误。至
宋而《索隐》散佚,刊本又削去《略例》,仅存《集解》十卷,故与《唐志》不
符。至毛氏刊本,始析十卷为十七卷,以合《唐志》之文。又改《序》中一十卷
为一十八卷,以合附录《略例》一卷之数,故又与朱睦《序》不符。盖自宋
以来,均未究《序》中“别撰《索隐》”一语,故疑者误疑,改者误改。即辨其
本止十卷者,亦不能解《唐志》称十七卷之故,致愈说愈讹耳。今详为考正,以
祛将来之疑。至十卷之本,今既未见,则姑仍以毛本著录。盖篇帙分合,无关宏
旨,固不必一一追改也。其书仍用王弼本,惟以《序卦传》散缀六十四卦之首,
盖用《毛诗》分冠《小序》之例。所采凡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荀爽、
郑玄、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
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元、韩康伯、刘巘、何妥、崔憬、沈驎士、卢氏
(案卢氏《周易注》《隋志》已佚其名)、崔观、伏曼容、孔颖达(案以上三十
二家,朱睦序所考)、姚规、朱仰之、蔡景君(案以上三家,朱彝尊《经义
考》所补考)等三十五家之说。《自序》谓“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
盖王学既盛,汉《易》遂亡,千百年后学者,得考见画卦之本旨者,惟赖此书之
存耳。是真可宝之古笈也。
△《周易口诀义》·六卷(永乐大典本)
唐史徵撰。《崇文总目》曰:“河南史徵,不详何代人。”晁公武《读书志》
曰:“田氏以为魏郑公撰,误。”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三朝史志有其书,
非唐则五代人。”避讳作证字。《宋史·艺文志》又作“史文徽”,盖以徽徵二
字相近而讹。别本作“史之徵”,则又以之文二字相近而讹耳。今定为史徵,从
《永乐大典》。定为唐人,从朱彝尊《经义考》也。《永乐大典》载徵《自序》
云:“但举宏机,纂其枢要,先以王注为宗,后约孔疏为理。”故《崇文总目》
及晁氏《读书志》皆以为“直钞注疏,以便讲习,故曰口诀”。今详考之,实不
尽然。如《乾·彖》引周氏说,《大象》引宋衷说,《屯·彖》引李氏说,《师
·彖》引陆绩说,六五引庄氏说,《谦》六五引张氏说,《贲·大象》引王廙说,
《颐·大象》引荀爽说,《坎·大象》引庄氏说,上六引虞氏说,《咸·大象》
引何妥说,《萃·彖》引周宏正说,《升·彖》引褚氏说,《井·大象》引何妥
说,《革·彖》引宋衷说,《鼎·彖》引何妥说,《震》九四引郑众说,《渐·
彖》引褚氏说,《大象》引侯果说,《困·大象》引周宏正说,《兑·大象》引
郑众说,《渐》九五引陆绩说,多出孔颖达《疏》及李鼎祚《集解》之外。又如
《贲·大象》所引王氏说,《颐·大象》所引荀爽说,虽属集解所有,而其文互
异。《坎》上六所引虞翻说,则《集解》删削过略,此所载独详。盖唐去六朝未
远,《隋志》所载诸家之书犹有存者,故徵得以旁搜博引。今阅年数百,旧籍佚
亡,则遗文绪论,无一非吉光片羽矣。近时惠栋作《九经古义》,余萧客葺《古
经解钩沈》,於唐以前诸儒旧说,单辞只义,搜采至详,而此书所载,均未之及,
信为难得之秘本。虽其文义间涉拙滞,传写亦不免讹脱,而唐以前解《易》之书,
《子夏传》既属伪撰,王应麟所辑郑玄注,姚士粦所辑陆绩注,亦非完书。其实
存於今者,京房、王弼、孔颖达、李鼎祚四家,及此书而五耳。固好古者所宜宝
重也。徵《自序》作六卷,诸家书目并同。今仅阙《豫》、《随》、《无妄》、
《大壮》、《晋》、《暌》、《蹇》、《中孚》八卦,所佚无多。仍编为六卷,
存其旧焉。
△《周易举正》·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唐郭京撰”。京不知何许人。《崇文总目》称其官为苏州司户参军。
据《自序》言“御注《孝经》,删定《月令》”,则当为开元后人。《序》称曾
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国学乡贡人等本,举正其谬。凡
所改定,以朱墨书别之。其书《崇文总目》始著录,《书录解题》於宋咸《易补
注》条下称“咸得此书於欧阳修”,是天圣、庆历间乃行於世也。洪迈、李焘并
以为信。晁公武则谓以繇彖相正,有阙漏可推而知,托言得王韩手札及石经。赵
汝楳亦诋其挟王、韩之名以更古文。王应麟又援《后汉书·左雄传》“职斯禄
薄”句,证其改《旅卦》斯字为亻斯之非。近时惠栋作《九经古义》,驳之尤力。
今考是书,《唐志》不载。李焘以为京开元后人,故所为书不得著录(按焘说见
《文献通考》),然但可以解《旧书·经籍志》耳。若《新书·艺文志》则唐末
之书无不具列,岂因开元以后而遗之。疑其书出宋人依托,非惟王韩手札不可信,
并唐郭京之名亦在有无疑似之间也。顾其所说,推究文义,往往近理。故晁公武
虽知其托名,而所进《易解》,乃多引用。即朱子《本义》,於《坤·象传》之
“履霜坚冰”、《贲·象传》之“刚柔交错”、《震·彖传》之“不丧匕鬯”,
亦颇从其说。则亦未尝无可取矣。晁公武《读书志》载京《原序》,称所改正者
一百三十五处,二百七十三字。而洪迈《容斋随笔》、赵汝楳《易序丛书》皆
作一百三处。今本所载《原序》,亦称差谬处一百三节。则晁氏所云,殆为疏舛。
又原本称别以朱墨,盖用《经典释文》之例。今所行本已全以墨书,盖非其旧。
以非宏旨之所系,故仍从近刻焉。
《http://guoxue.baidu.com/page/cbc4bfe2c8abcae9d7dcc4bfcce1d2aa/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丛书名。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