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升高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
2013-08-31
展开全部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记者董峻、姚润丰)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今年冬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中国气象局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平均气温为零下4.5摄氏度,比常年同期偏高1.4摄氏度。去年12月,北方地区气温也较常年同期偏高。有专家表示,虽然是否属于暖冬还要看2月份天气状况,但总体而言,冬季气温持续偏高成为趋势。
气候变暖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利大还是弊大?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宋连春称,冬季气温偏高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双重影响。气温偏高有利于虫卵、病菌越冬,易导致春季病虫害蔓延。同时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干燥,还会造成土壤失墒,有可能引发部分地区的春旱。另一方面,气温偏高有利于土地热量积累,对南方油菜等冬作物生长发育产生有利影响。黑龙江省生物防治站的有关专家的分析也显示,气候变暖给病菌存活和害虫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可能给2007年春天的农业生产带来非常不利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的厄尔尼诺现象,则给农业生产带来更深层的影响。气候专家表示,在遭遇厄尔尼诺时,我国往往出现南涝北旱,冬季温度偏高的几率较大,1998年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年”。据江苏省气象部门监测,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这个省的气温明显偏高,这是受厄尔尼诺影响的明显表现。气候专家对此认为,在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春季容易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粮食作物生长,甚至导致减产。
不久前,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很可能在未来50年至80年使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至3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虽然会增加7%至10%,但并不能改变干旱化的趋势,特别是北方干旱化的趋势。由于气候变暖使农业需水量加大,供水的地区差异也会加大,为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气候专家说,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我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牧业方面,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化趋势,使半干旱地区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界限可能扩大,高山草地面积减少,草原承载力和载畜量的分布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月份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新疆北部和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东部、宁夏、青海东部、长江中下游大部、江南中西部及西南东部等地降水偏多。气象专家建议,西北和内蒙古牧区要加强牲畜防寒保暖,防御牧区雪灾等灾害,确保弱畜、幼畜安全越冬。北方冬麦区大部自1月以来雨雪持续偏少,墒情有所下降,各地要及早做好抗旱准备,以避免春旱发生。“立春”将至,各地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耙麦、中耕保墒,有条件的地区可施有机肥,以增温保墒,促进冬小麦适时返青生长。
专家说,气候变暖导致的去年夏季高温和暖秋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记者王宇)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对农业生产正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专家吕厚荃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去年川渝地区的伏旱高温,以及秋季冬作物区大部气温偏高,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
吕厚荃说,2006年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川渝地区的伏旱高温。重庆、四川的伏旱分别为百年一遇和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年份,具有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出现范围广、灾害强度大、危害程度重的特点。伏旱的始期出现在7月上旬,比常年偏早10~20天,至9月上旬才结束。
吕厚荃说,夏季的异常高温是导致旱情迅速发展、危害程度加重的主要因素。2006年旱区大部超过35摄氏度高温日数为30~55天,部分地区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日数达10天以上,甚至突破44摄氏度。四川东部、重庆大部7月至8月中旬的降水量偏少程度、高温持续时间与强度均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极值。干旱强度和范围明显大于往年,波及了四川122个县市、重庆34个区县,几乎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区,无论是强度、范围、持续时间均超过历史同期。作物遭受高温、干旱的双重危害,导致结实和灌浆不良,粮食减产500万吨以上。经济作物的产量、品质也有所下降。同时,农业基础设施也损毁严重,对农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吕厚荃称,2006年秋季我国冬作物区大部气温明显高于常年同期,暖秋使北方冬麦区小麦冬前生长较快,部分地区出现旺长现象,抗寒能力差,遇强降温有可能会出现冻害。特别是一些墒情差的地区,麦田不能严实封冻,出现大风降温时,易形成冻害。
联合国发表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梗概称全球变暖已是不争事实
新华社巴黎2月2日电(记者卢苏燕)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日发表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梗概得出的主要结论。
上述结论为全世界的决策者尽快确定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专家们在长达20多页的报告梗概中指出,对全球大气平均温度、海洋平均温度、冰川和积雪融化的观测以及对全球海平面的测量等已证实,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专家们预测说,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很可能”即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类活动。
报告梗概说,从1750年开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化亚氮的含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国际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郑国光表示,今天公布的这份梗概综合了全世界科学家6年多来的科学研究成果,与2001年发表的第三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相比,增加了科学性,减少了不确定性。
他以预测海平面升高幅度为例说,在起草第三份评估报告时,科学界的依据仅有几项实验,而此次的依据是11个国家采用14种气候评估模式进行的58项实验。此外,对全球气温升高幅度的预测浮动范围也明显缩小,这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水平大大提高。在第三份评估报告中,专家曾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摄氏度至5.8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9厘米至88厘米。
1月29日至2月1日,IPCC第一工作组的500多名专家在巴黎举行会议,修订第四份委员会评估报告,起草评估报告梗概。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作为IPCC的联合主席主持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召开期间,法国首都巴黎等多个城市于2月1日晚关灯断电5分钟,借此向浪费能源行为宣战。埃菲尔铁塔关闭了所有照明设备,巴黎市所属的博物馆等建筑物也拉闸断电。
IPCC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创建的,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名专家,委员会分3个工作组。至今,IPCC已发表了3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第四份评估报告的全文将在今年下半年发表。
气候变暖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利大还是弊大?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宋连春称,冬季气温偏高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双重影响。气温偏高有利于虫卵、病菌越冬,易导致春季病虫害蔓延。同时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干燥,还会造成土壤失墒,有可能引发部分地区的春旱。另一方面,气温偏高有利于土地热量积累,对南方油菜等冬作物生长发育产生有利影响。黑龙江省生物防治站的有关专家的分析也显示,气候变暖给病菌存活和害虫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可能给2007年春天的农业生产带来非常不利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的厄尔尼诺现象,则给农业生产带来更深层的影响。气候专家表示,在遭遇厄尔尼诺时,我国往往出现南涝北旱,冬季温度偏高的几率较大,1998年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年”。据江苏省气象部门监测,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这个省的气温明显偏高,这是受厄尔尼诺影响的明显表现。气候专家对此认为,在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春季容易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粮食作物生长,甚至导致减产。
不久前,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很可能在未来50年至80年使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至3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虽然会增加7%至10%,但并不能改变干旱化的趋势,特别是北方干旱化的趋势。由于气候变暖使农业需水量加大,供水的地区差异也会加大,为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气候专家说,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我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牧业方面,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化趋势,使半干旱地区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界限可能扩大,高山草地面积减少,草原承载力和载畜量的分布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月份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新疆北部和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东部、宁夏、青海东部、长江中下游大部、江南中西部及西南东部等地降水偏多。气象专家建议,西北和内蒙古牧区要加强牲畜防寒保暖,防御牧区雪灾等灾害,确保弱畜、幼畜安全越冬。北方冬麦区大部自1月以来雨雪持续偏少,墒情有所下降,各地要及早做好抗旱准备,以避免春旱发生。“立春”将至,各地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耙麦、中耕保墒,有条件的地区可施有机肥,以增温保墒,促进冬小麦适时返青生长。
专家说,气候变暖导致的去年夏季高温和暖秋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记者王宇)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对农业生产正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专家吕厚荃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去年川渝地区的伏旱高温,以及秋季冬作物区大部气温偏高,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
吕厚荃说,2006年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川渝地区的伏旱高温。重庆、四川的伏旱分别为百年一遇和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年份,具有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出现范围广、灾害强度大、危害程度重的特点。伏旱的始期出现在7月上旬,比常年偏早10~20天,至9月上旬才结束。
吕厚荃说,夏季的异常高温是导致旱情迅速发展、危害程度加重的主要因素。2006年旱区大部超过35摄氏度高温日数为30~55天,部分地区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日数达10天以上,甚至突破44摄氏度。四川东部、重庆大部7月至8月中旬的降水量偏少程度、高温持续时间与强度均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极值。干旱强度和范围明显大于往年,波及了四川122个县市、重庆34个区县,几乎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区,无论是强度、范围、持续时间均超过历史同期。作物遭受高温、干旱的双重危害,导致结实和灌浆不良,粮食减产500万吨以上。经济作物的产量、品质也有所下降。同时,农业基础设施也损毁严重,对农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吕厚荃称,2006年秋季我国冬作物区大部气温明显高于常年同期,暖秋使北方冬麦区小麦冬前生长较快,部分地区出现旺长现象,抗寒能力差,遇强降温有可能会出现冻害。特别是一些墒情差的地区,麦田不能严实封冻,出现大风降温时,易形成冻害。
联合国发表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梗概称全球变暖已是不争事实
新华社巴黎2月2日电(记者卢苏燕)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日发表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梗概得出的主要结论。
上述结论为全世界的决策者尽快确定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专家们在长达20多页的报告梗概中指出,对全球大气平均温度、海洋平均温度、冰川和积雪融化的观测以及对全球海平面的测量等已证实,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专家们预测说,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很可能”即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类活动。
报告梗概说,从1750年开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化亚氮的含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国际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郑国光表示,今天公布的这份梗概综合了全世界科学家6年多来的科学研究成果,与2001年发表的第三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相比,增加了科学性,减少了不确定性。
他以预测海平面升高幅度为例说,在起草第三份评估报告时,科学界的依据仅有几项实验,而此次的依据是11个国家采用14种气候评估模式进行的58项实验。此外,对全球气温升高幅度的预测浮动范围也明显缩小,这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水平大大提高。在第三份评估报告中,专家曾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摄氏度至5.8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9厘米至88厘米。
1月29日至2月1日,IPCC第一工作组的500多名专家在巴黎举行会议,修订第四份委员会评估报告,起草评估报告梗概。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作为IPCC的联合主席主持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召开期间,法国首都巴黎等多个城市于2月1日晚关灯断电5分钟,借此向浪费能源行为宣战。埃菲尔铁塔关闭了所有照明设备,巴黎市所属的博物馆等建筑物也拉闸断电。
IPCC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创建的,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名专家,委员会分3个工作组。至今,IPCC已发表了3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第四份评估报告的全文将在今年下半年发表。
展开全部
1、气候变暖,会由于生长期延长而使得作物的产量提高。但气候变暖后,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主要作物的生长期会普遍缩短,这会对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有负作用。同时,热量资源增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降水变化的制约,如果降水不能相应增加,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气候变化对作物品质的影响。CO2浓度的升高,会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这样人类人均需求的粮食量可能要增加,才能满足自身的营养。
3、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极端气候条件,比如干旱、风暴、热浪、霜冻等,气候变化对这些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的影响情况尚知之甚少。这些方面的影响程度尚难确切估计。
4、气候变化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据统计,我国农业产值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大约为农业总产值的20%~25%。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发生变化。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后,这些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温室效应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延长,使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一年中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可能加重。
5、气候变化对化肥、农药使用的影响。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温度增高1℃,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缩短3.6天。因此,要想保持原有肥效,每次的施肥量将增加4%左右。
气候变暖也将改变农药的施用。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各种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扩大,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将不得不施用大量的农药和除草剂。
6、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产量的影响可能主要来自于极端气候事件频率的变化。同时,增温直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这两个决定作物生产率的主要过程。大气中CO2浓度倍增后,温度升高、作物原有品种发育速度加快和生育期缩短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7、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不确定性分析。农业生产是典型的自然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最终的影响评价应从这两个方面同时考虑,因为相同的自然变化过程会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社会产生不同结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十分重要。
2、气候变化对作物品质的影响。CO2浓度的升高,会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这样人类人均需求的粮食量可能要增加,才能满足自身的营养。
3、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极端气候条件,比如干旱、风暴、热浪、霜冻等,气候变化对这些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的影响情况尚知之甚少。这些方面的影响程度尚难确切估计。
4、气候变化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据统计,我国农业产值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大约为农业总产值的20%~25%。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发生变化。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后,这些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温室效应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延长,使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一年中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可能加重。
5、气候变化对化肥、农药使用的影响。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温度增高1℃,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缩短3.6天。因此,要想保持原有肥效,每次的施肥量将增加4%左右。
气候变暖也将改变农药的施用。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各种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扩大,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将不得不施用大量的农药和除草剂。
6、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产量的影响可能主要来自于极端气候事件频率的变化。同时,增温直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这两个决定作物生产率的主要过程。大气中CO2浓度倍增后,温度升高、作物原有品种发育速度加快和生育期缩短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7、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不确定性分析。农业生产是典型的自然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最终的影响评价应从这两个方面同时考虑,因为相同的自然变化过程会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社会产生不同结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十分重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8-31
展开全部
1 人类排放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具有吸收红外线辐射的功能,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在大气中大量存在,如同一个罩子,把地面上散发的热量阻挡。就像“暖房”一样,造成地表温度的上升。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有一种说法: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是科学家考察了近一百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气温上升相关性而提出的。认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会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防止生态平衡破坏,农业变异,冰川融化等灾害发生。当然,根据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候气变暖的相关程度,还在进一步探索。但人们确实已经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异常,在这方面,科学家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许是防患于未然吧。
2 气候变化在过去主要是气候的自然波动,那时候人类的生产力还不发达,或者干脆人类还没有产生。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能力越来越大。(注: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气候变化进行了三次权威性的评估。三次评估的结论越来越倾向于肯定,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那些工厂不断冒出的浓烟,汽车不断排放的尾气,都在日积月累地为地球加热。这种作用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气中的温室气体,其中又以二氧化碳最为主要。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主要是人类活动。这种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如化石燃料燃烧和生物质燃烧直接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等气体,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大量产生此类物质;另一方面,对森林大面积的砍伐使得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植物大为减少。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一增一减之间,就使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越来越多,把全球的气温抬高了。
2 气候变化在过去主要是气候的自然波动,那时候人类的生产力还不发达,或者干脆人类还没有产生。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能力越来越大。(注: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气候变化进行了三次权威性的评估。三次评估的结论越来越倾向于肯定,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那些工厂不断冒出的浓烟,汽车不断排放的尾气,都在日积月累地为地球加热。这种作用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气中的温室气体,其中又以二氧化碳最为主要。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主要是人类活动。这种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如化石燃料燃烧和生物质燃烧直接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等气体,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大量产生此类物质;另一方面,对森林大面积的砍伐使得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植物大为减少。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一增一减之间,就使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越来越多,把全球的气温抬高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