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民间有七月半和十月半是鬼节的说法
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2
展开全部
其实,中国有三大鬼节: 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十五)、寒衣节(十月初一)。
中国人不仅对人有人情味,对鬼都有人情味,突出的表现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中国鬼节──正名“盂兰节”就是指道教的中元节,
这一天也是佛教举行盂兰盆会的日子。据说在这一天,地藏王菩萨要大开地狱之门,地狱里的鬼都会出来接受超度和享受祭祀。这一天,每家
每户都要祭祀死去的亲人。
道家说法:「中元」是道教的说法: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
官赐福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
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旱日安息。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是
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
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
大帝及祖先。盂兰节的起源是博爱的表现。
佛教典故: 盂兰节原意是敬贺和感恩的意思,最早起源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印度。据佛经《枷蓝经》《盂兰盆经》《目莲救母》所载,相
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大目犍莲(目连或者说木莲)的修行者,是佛祖座下神通力最强的弟子。是个很了不起的大孝子,他在修证佛法的过程中开发出了智慧和身体的潜能,有“神通第一”的美称(即有了特异功能),能够用“天眼”观察世界。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皮骨相连,日夜苦闷相续,境况堪怜。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心痛,于是向佛陀请示解救的方法。佛祖教训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阿鼻无间地狱,受无间苦,在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印度雨季期间,僧众结夏安居三个月,此日是安居结束的日子),以百味饮食置于盂兰盆中以供养三宝,就是佛法僧,以这样的功德使七世父母和现生父母在厄难中者,脱离饿鬼道,到人世或天界享乐。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宴请十方僧侣斋食,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等十方僧侣为母亲诵经超度,也为骚扰木莲母亲的冤魂超度,让母亲可以得到安宁。
“盂兰盆”三个字都是梵语译音,意为救倒悬。盂兰盆会是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
ULLAMBANA)也就是盂兰会」因为七月十五接近收获的季节,重要也是一年中既不热也不冷的时候,所以最适合超度游离的冤魂。 后世便跟相
仿效,统统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斋宴十方僧侣,希望自己的先祖死后得到超度安宁。这个故事和习俗自达摩先师传到中国。中国人却出奇地想到
,与其请僧侣斋食,倒不如把供品供奉那些缠绕先祖的冤魂。慢慢地,七月十五的盂兰节经中国人改变为七月十四的鬼节。在这一天,每家每
户都摆开供品,祭祀祖先,也供奉附近的冤魂,希望家宅和顺,先祖安宁。
在中国,“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
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举行盂兰盆会,创始于梁武帝萧衍。梁武帝于每年的七月十五日给各个寺院送盆供养,用车每天运送。到唐代,盂兰盆会更是大行其道。
当时长安西明寺、慈恩寺等,皇帝每年都送盆献供,并且有专门的送盆官人,民间于盂兰盆会也日见热烈,当时长安民众做各种奇妙的花蜡、
花饼、假花果树等,七月十五日在城中诸寺设立供养,城中百姓都到寺庙参观,是一个大盛会。
到了宋代,这种风俗一直在沿续着。但是盂兰盆供的富丽庄严和供佛及僧的意义减少了,荐亡超度的意味更浓。从宋代以后,盂兰盆会成
为寺院中每年重要行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诵经施食,白天诵经,晚上放焰施食。这种仪式一直流行到清代。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
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节这一节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
盂兰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
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国人不仅对人有人情味,对鬼都有人情味,突出的表现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中国鬼节──正名“盂兰节”就是指道教的中元节,
这一天也是佛教举行盂兰盆会的日子。据说在这一天,地藏王菩萨要大开地狱之门,地狱里的鬼都会出来接受超度和享受祭祀。这一天,每家
每户都要祭祀死去的亲人。
道家说法:「中元」是道教的说法: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
官赐福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
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旱日安息。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是
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
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
大帝及祖先。盂兰节的起源是博爱的表现。
佛教典故: 盂兰节原意是敬贺和感恩的意思,最早起源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印度。据佛经《枷蓝经》《盂兰盆经》《目莲救母》所载,相
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大目犍莲(目连或者说木莲)的修行者,是佛祖座下神通力最强的弟子。是个很了不起的大孝子,他在修证佛法的过程中开发出了智慧和身体的潜能,有“神通第一”的美称(即有了特异功能),能够用“天眼”观察世界。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皮骨相连,日夜苦闷相续,境况堪怜。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心痛,于是向佛陀请示解救的方法。佛祖教训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阿鼻无间地狱,受无间苦,在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印度雨季期间,僧众结夏安居三个月,此日是安居结束的日子),以百味饮食置于盂兰盆中以供养三宝,就是佛法僧,以这样的功德使七世父母和现生父母在厄难中者,脱离饿鬼道,到人世或天界享乐。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宴请十方僧侣斋食,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等十方僧侣为母亲诵经超度,也为骚扰木莲母亲的冤魂超度,让母亲可以得到安宁。
“盂兰盆”三个字都是梵语译音,意为救倒悬。盂兰盆会是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
ULLAMBANA)也就是盂兰会」因为七月十五接近收获的季节,重要也是一年中既不热也不冷的时候,所以最适合超度游离的冤魂。 后世便跟相
仿效,统统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斋宴十方僧侣,希望自己的先祖死后得到超度安宁。这个故事和习俗自达摩先师传到中国。中国人却出奇地想到
,与其请僧侣斋食,倒不如把供品供奉那些缠绕先祖的冤魂。慢慢地,七月十五的盂兰节经中国人改变为七月十四的鬼节。在这一天,每家每
户都摆开供品,祭祀祖先,也供奉附近的冤魂,希望家宅和顺,先祖安宁。
在中国,“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
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举行盂兰盆会,创始于梁武帝萧衍。梁武帝于每年的七月十五日给各个寺院送盆供养,用车每天运送。到唐代,盂兰盆会更是大行其道。
当时长安西明寺、慈恩寺等,皇帝每年都送盆献供,并且有专门的送盆官人,民间于盂兰盆会也日见热烈,当时长安民众做各种奇妙的花蜡、
花饼、假花果树等,七月十五日在城中诸寺设立供养,城中百姓都到寺庙参观,是一个大盛会。
到了宋代,这种风俗一直在沿续着。但是盂兰盆供的富丽庄严和供佛及僧的意义减少了,荐亡超度的意味更浓。从宋代以后,盂兰盆会成
为寺院中每年重要行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诵经施食,白天诵经,晚上放焰施食。这种仪式一直流行到清代。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
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节这一节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
盂兰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
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