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展开全部
(一)多渠道解决审计力量匮乏问题,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一是争取地方政府人财物的支持,在人员经费上加大保障力度。将扩充编制、引进投资审计人才纳入地方政府工作计划之中。同时争取地方政府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用于聘用社会中介机构,引进特殊审计人才,升级抽芯机、丈量仪、计算机、工程计算软件等审计设备。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人才选拔、培训机制。通过岗位培训、脱产学习、以审代训、干部交流等方式,加速培养一批既懂工程、财务会计,又懂计算机技术、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投资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公开招标,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社会中介机构作为协审单位,协助审计机关进行投资项目审计。
(二)规范审计程序,在审计程序上做到全覆盖。
一是建立投资项目信息数据库,科学确定审计项目。每年年初,在选取审计项目之前,应先掌握本地已建和在建项目情况,建立建设项目信息数据库,尽力做到“全面审计,不留死角”
,便于领导及时掌握和科学决策。二是严格执行审计现场签证。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地下及隐蔽工程较多,施工单位往往在隐蔽工程中巧立名目、千方百计增加各种签证。因此要严格把关现场签证,全力保障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
三是实行图纸集中会审制。造价审计的重点是准确把握图纸与实际施工的联系与差别。根据审计经验,建立健全图纸会审制,审计人员审阅图纸后,应集中会审,集思广义,快速把握图纸的准确内容和造价决算中的重点和难点,防止审计过程中多计、少计或重计工程量。四是实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制。工程结算审计中有争议的问题很多,为规避风险,投资审计项目中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难以决断的事项,必须由参审人员集体研究决定,并形成文字记录,存档保存。五是将项目主审责任制与交叉复核相结合,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项目主审责任制,即由具备工程造价资质的审计人员轮流担任重大项目的主审,并对工程造价承担全部责任,其他审计人员则配合审计资金来源、管理及使用情况,以此强化主审的直接责任;交叉复核,即由各项目主审相互交叉复核对方的项目审计资料,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因工作疏忽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审计风险。采取此种做法,锻炼每位审计人员投资审计工作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工作风险。
(三)全程跟踪审计,在审计过程上做到全覆盖。
彻底改变传统的竣工决算事后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做到全程跟踪审计,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投资审计工作贯穿于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决算等建设全过程,有效渗透到投资领域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堵塞漏洞,做到从源头上制止决策失误、在事中控制违规操作,于事后保证工程决算和工程款结算的真实合法,尽可能避免小问题酿成大损失,提高审计效果。
(四)积极向效益审计过渡,促进审计科学发展。
政府投资审计必须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符合当地发展需要,是否具有可行性,投资规模是否在批准的预算之内,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投资项目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从长远和整体来看,是否符合绿色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三维纲要,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五)改进审计手段,提高投资审计工作质量。
近年来,大批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建设项目应运而生。这些建设项目具有施工困难、结构复杂等特点,且大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结算的方法。传统的看图纸、拖皮尺、手工计算工程量的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投资审计的需要。因此,改进审计手段,创新审计方法成为开展投资审计的现实需要,应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将工程算量软件、钢筋分析软件、GPS定位系统、激光测距仪等软件和设备应用到具体的审计中。
一是争取地方政府人财物的支持,在人员经费上加大保障力度。将扩充编制、引进投资审计人才纳入地方政府工作计划之中。同时争取地方政府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用于聘用社会中介机构,引进特殊审计人才,升级抽芯机、丈量仪、计算机、工程计算软件等审计设备。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人才选拔、培训机制。通过岗位培训、脱产学习、以审代训、干部交流等方式,加速培养一批既懂工程、财务会计,又懂计算机技术、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投资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公开招标,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社会中介机构作为协审单位,协助审计机关进行投资项目审计。
(二)规范审计程序,在审计程序上做到全覆盖。
一是建立投资项目信息数据库,科学确定审计项目。每年年初,在选取审计项目之前,应先掌握本地已建和在建项目情况,建立建设项目信息数据库,尽力做到“全面审计,不留死角”
,便于领导及时掌握和科学决策。二是严格执行审计现场签证。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地下及隐蔽工程较多,施工单位往往在隐蔽工程中巧立名目、千方百计增加各种签证。因此要严格把关现场签证,全力保障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
三是实行图纸集中会审制。造价审计的重点是准确把握图纸与实际施工的联系与差别。根据审计经验,建立健全图纸会审制,审计人员审阅图纸后,应集中会审,集思广义,快速把握图纸的准确内容和造价决算中的重点和难点,防止审计过程中多计、少计或重计工程量。四是实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制。工程结算审计中有争议的问题很多,为规避风险,投资审计项目中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难以决断的事项,必须由参审人员集体研究决定,并形成文字记录,存档保存。五是将项目主审责任制与交叉复核相结合,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项目主审责任制,即由具备工程造价资质的审计人员轮流担任重大项目的主审,并对工程造价承担全部责任,其他审计人员则配合审计资金来源、管理及使用情况,以此强化主审的直接责任;交叉复核,即由各项目主审相互交叉复核对方的项目审计资料,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因工作疏忽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审计风险。采取此种做法,锻炼每位审计人员投资审计工作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工作风险。
(三)全程跟踪审计,在审计过程上做到全覆盖。
彻底改变传统的竣工决算事后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做到全程跟踪审计,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投资审计工作贯穿于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决算等建设全过程,有效渗透到投资领域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堵塞漏洞,做到从源头上制止决策失误、在事中控制违规操作,于事后保证工程决算和工程款结算的真实合法,尽可能避免小问题酿成大损失,提高审计效果。
(四)积极向效益审计过渡,促进审计科学发展。
政府投资审计必须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符合当地发展需要,是否具有可行性,投资规模是否在批准的预算之内,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投资项目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从长远和整体来看,是否符合绿色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三维纲要,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五)改进审计手段,提高投资审计工作质量。
近年来,大批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建设项目应运而生。这些建设项目具有施工困难、结构复杂等特点,且大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结算的方法。传统的看图纸、拖皮尺、手工计算工程量的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投资审计的需要。因此,改进审计手段,创新审计方法成为开展投资审计的现实需要,应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将工程算量软件、钢筋分析软件、GPS定位系统、激光测距仪等软件和设备应用到具体的审计中。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