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实效

 我来答
徐天来11
高粉答主

2016-12-23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3824万
展开全部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实效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用尽可能少的精力投入,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一线教师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人一生的学习和研究不可能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其很大部分是在个人的探究以及和他人的合作下完成,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力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为此,我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感觉到:传统讲授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效果不佳,不及多媒体演示和小组探究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所以教师的教法与课堂设计要尽可能被学生所悦纳,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和学的方法,提倡教学方法多样性,使得数学课堂高效有序进行。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多媒体演示;高效有序 “授人以鱼,可享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所以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我在教学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前,我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套不同的三角形学具(每套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并设计出以下操作和探究活动: 1.复习引入 “你以前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各是什么?”教学一开始,先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计算,并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到过程。然后我拿出两个不一样大的三角形,问:“这两个三角形那个面积大?”学生显然能看出那个三角形面积大,接着我跳跃性的问:“大多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主动提出必须先算出三角形的面积,自然而然地引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学中不能只通过简单的试验观察说明每种图形的计算方法,教师要善于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充分利用和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在参与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己想问题、寻方法、得结论。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是适合学生探究的材料,因此,本课堂我设计了两个实验操作活动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实验一: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准备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分别剪成一对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思考并分析单个三角形面积与原来图形面积的关系,学生发现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实验二:每四人一组,取出各自组准备的每套两个三角形,比一比,拼一拼,看每套三角形能拼出你所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你所拼出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与单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操作交流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长方形,并且拼成的图形是单个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3.合作交流,悟出新知 上课时,让学生按以上准备活动操作、观察、思考,并汇报活动结果。教师归纳后再提出问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高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和指导,很快同学们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平行四边形的底和拼成三角形的底相等,高和三角形的高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学生很轻松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由此可以让学生悟出这样的规律:“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可以转化成求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已知图形的面积”。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不仅主动愉快的学会了未知内容,而且掌握了“通过已知探究未知的”学习方法。 二、变传统的教具演示为多媒体课件演示 人的认识过程一般是“从直观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实践”的过程,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凭借各种直观现象的思维材料去展开认识活动,去思考、去发现、去联想。 1.鲜明图案勾起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运用多媒体教学《圆的面积》这节课,关于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如何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运用多媒体导入,告诉同学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神奇的老师,我刚一打开银幕,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时银幕上出现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一头牛被一条绳子拴在木桩上低头吃草,伴随着美妙的声音银幕上跳出问题:“这头牛吃多大范围的草?”学生思考后回答:“牛吃草的范围是以木桩为圆心,以拴牛的绳子为半径的圆的面积。”这时多媒体画面上出现了牛吃草的范围,绿色的草地上闪现出一个以牛绳为半径,以木桩为圆心的黄色的圆。这样具有鲜明生动、直观形象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因此,在课一开始就创设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2.启发学生思考,动画呈现使教学完美 呈现法依据的基础命题是,学习刺激被学生接收后学习就会发生,不需要学生任何特别的努力。教师的作用是选择合适的学习刺激【1】。 怎样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思考后只有部分学生会用数方格的方法粗略估算,也没有人能精确地计算这个圆的面积。能不能把圆转化成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学生一下有了思路,但在交流讨论后任然不得其果,在学生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我及时运用多媒体进行引导,银幕上出现了一个圆,被分为绿、黄两种颜色的两个半圆。两个半圆各被平均分为四份,然后交.......拼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图形,学生得出结论是:像平行四边形、又不像,因为它的边是弧线。这时,银幕上再次出现一个等大的圆,它的两个半圆各被平均分为8份、16份,分别重复上述过程,让学生比较。学生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图形更接近平行四边形了。抓住这个机会,我引导学生想象:按这个思路分下去、拼下去,最后能得到什么图形?学生得出了可以把一个圆拼成一个长方形的结论。我用多媒体演示上述过程,验证了学生的想象。这样,在教学中提供问题的情境,应力求让学生自己找到新旧知识的联贯点,也就是找到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使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既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并获得了成功的情绪体验。 3.寻求等量,使迷惑真相大白 学生通过设疑导入,合作探究,找到了圆的面积等于拼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引导他们探索求圆的面积的新的方法呢?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半径、周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深入思考,有些学生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但部分学生不同意,争论不休。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请教多媒体老师。银幕上出现同一种颜色的线段表示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宽;用另一种颜色的线段表示圆的周长的一半和长方形的长。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了圆的半径就是拼得的长方形的宽,圆的周长的一半就是长方形的长。根据上述关系,我让学生自己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很快地推导出了结果。 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挖掘,要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也就是在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借助多媒体画面去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引导学生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形成“认知结构” 人所生活的大千世界如此纷繁复杂,而人的认知系统之所以没有被环境信息的复杂性所压垮,是因为人具有归类的能力【2】。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搞清知识是怎样组合、联系、引审和发展的,这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培养学法的关键。如在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之后,教师可以给出下面的条件,让学生进行编应用题练习: 条件:果园里有杏树90棵,桃树30棵。我在学生编的题中选出下面两组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一组 果园里有杏树90棵,桃树是杏树的三分之一,桃树有多少棵? 果园里有桃树30棵,桃树正好是杏树的三分之一,杏树有多少棵? 第二组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120棵,其中杏树的棵树是桃树的3倍,杏树、桃树各有多少棵?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120棵,其中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是三分之一,其中桃树、杏树各有多少棵? 组织学生对以上两组应用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说出思维过程:第一组题目里沟通分数乘除法的关系。第二组是沟通分数应用题和整数应用题的关系。然后教师进行归纳,使学生懂得,前后知识是如何联系的,解法是如何相互渗透的,这样既可为形成认知结构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是学习方法的内部因素,是培养学生会学的核心。所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教学《分数混合运算(三)》时我在两个教学班用两种教学方法,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本课是在《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内容上的拓展,前面是已知单位“1”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而《分数混合运算(三)》是未知单位“1”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前后两个内容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说前面学生已有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策略经验。由于平时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不喜欢列方程,而喜欢用算术方法。第一堂课给六(1)班上,我想既然学生不喜欢列方程就放弃此方法,调整教材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理解题意上,课本有这样一道范例: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用水七分之一,八月份用水多少吨?学生读完题目似乎体会到本题单位“1”不知道,应用(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 )对照线段图我试图又反复强调了一番,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本题,却出乎我意料,竟有一半的学生有把这部分内容和前边内容混起来,求八月份用水量列式为:12×=,还有部分学生用除法:12÷=,12÷=,但列出后两道算式的同学都不会解释或解释错误,由此可见学生不能较好的分辨标准量(单位“1” )是否已知,所以不能确定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算术方法运用得一塌糊涂。 通过一堂自己随意做主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分析,我才充分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给六(2)班上课时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严格按照教参要求进行授课:先引导学生画图分析题意,找出题中两组等量关系后,让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在前面的铺垫下学生顺利的列出两种不同的方程,并在列方程后又很快发现算术方法。这时我才如梦方醒顿悟到:若不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而想绕道走捷径,一味追求对分数应用题进行程式化机械训练,是难以达到预想效果的,因为学生没有真正达到对知识的内化理解,一旦脱离老师的指导就出问题。相反从本次对比教学中我也重视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引学生从列方程顺向思维入手,不但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而且学生在列方程后很自然的又抽象出算术方法,真是两全其美,事半功倍。 以设疑作为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所以无疑而不能有思。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疑的内容和方法。实践证明,设疑提问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范围,智力活动水平去精心设计思维的诱因和思维材料,尽量避免那些“是不是”或“对不对”的简单的思维材料,积极提供“探究性”的思维诱因和思维材料,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积极发展。 以分析“数量关系”作为训练学生思维方法的重要途径。学习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求把握解题思路,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重点。我根据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拟出基本题,综合题,变式题,对比题,“倒退”、“转化”、“假设”等相适应的解题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思维规律,获得“练一题带一类”、“练一类带一片”的本领,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lilipat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7-12-16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5057万
展开全部

浅议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形象,学校年纪大的教师比较多,有一部分是代转公课的老师,再加上一些骨干老师都陆续调到城区学校去了,使得农村小学师资相对薄弱。许多教师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教师,随着现在课改不断推进深入,现代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上农村学校资金,条件有限他们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面对现在的教学工作感到力不从心,面对现代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面对一些由现实生活而产生,灵活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不知如何教学。类似这种情况的数学老师我们学校就有两个,是刘老师和曹老师分别上二年级数学和六年级数学,他们备课比别人仔细,课时比别人多。但每次大考下来成绩都较人落后。每次看完成绩后就会唉声叹气的说:“年轻,没经验“老咯,不中用咯”。面对这样的情况,怎样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更高效呢?扎实有效的开展数学教研活动。我个人认为“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理念引领塑能力,提升素质正能量。

1、多读理论书籍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曾说:“你再忙,也要留给自己一定空间多读一本书”。而 “读一本好书,就是给世界做了一件美丽的事。”教师要博览群书,以读书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内涵,只有自己拥有一碗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潜心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武装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育教学需求重点突出必读的教育理论专著,如:刘良华的《教师专业成长》,吕炳君的《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等;倡导和鼓励教师读书,学校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教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征文演讲比赛、读书汇报会、读书沙龙活动等,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积极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只有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思想认识,才能把我们的学生教好。

2、“走出去,请进来”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新课标的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新一轮课程改革又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挑战。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机遇和挑战中成长起来就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专家引领,成就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我校始终把“让年轻教师走出去,再把名师专家请进来”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积极派遣教师观摩数学优质课、教育局组织举办的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教坛新秀老课新上课堂展示。 “走出去,请进来”使我校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更新了教育观念,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同时使我校教师特别是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通过她们的带动,我校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快速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师精神层面的用情、课堂上的用心、教研上的用新。

首先,全体数学教师能够自制数学课件熟练地利用多媒体平台驾驭课堂教学,做到事倍功半提高上课的效率;其次,我校实行推门听课,中途时间教师可随意走进教室听课,刚开始大部分老师都手忙脚乱带有排斥感,经过几次数学课专题教研交流大家的想法打开教师心结。现在上课不管何时何地老师们自信淡定,更希望同事们来参与、多交流、共分享。再次,数学教师的公开课、常态课教学质量提升很快,课堂开放了、课堂精彩了、山里的孩子活跃了。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

(2)教育教学成果多点开花,取得跨越式的进步。

     近年来,数学教学成绩快速提升。2010年之前,我校毕业班数学抽检成绩处于全区下游水平;2010—2012年间,我校毕业班数学抽检成绩处于全区第一集团;2012—2013年间,我校毕业班数学抽检成绩处于全区前五。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2010年11月,区数学优质课比赛,曹瑞玲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荣获区二等奖;2012年11月,区数学优质课比赛,刘娟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面积》荣获区二等奖;2013年11月,区数学说课比赛,刘娟老师说课课题《百分数的认识》,荣获区二等奖。2014年5月,杜丽琴老师撰写的论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策略》,荣获区二等奖。2014年4月申报的数学课题《农村小学教研制度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现已立项,正有条不紊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二、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打造优质数学团队。

校本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制定严格规章制度,确保人人参与,讲究培训质量,就一定能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数学教师队伍。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积极推进校本教研。把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研究方式、学习研究时间等方面予以落实。

2、继续开展个人课堂教学的反思。提倡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必须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进行反思,写出书面报告。

3、加大听课、评课力度,建立评课诊断性意见的制度。听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最便利的有效方法,通过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评课更能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 加强数学课堂实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们上课的情况无非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与学都达到预期效果;其二,则是另一种场面,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法,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一堂课下来老师学生都辛苦,教与学都达不到预期目标。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上好一堂数学课.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向导。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 、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切实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了校内教研工作,每周安排一名教师上教研课,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依据教学设计有效地监控教学进程,维持、反馈、调整教学行为。教师对教学的监控能力越灵活,教育机智掌握越好,就越能提供给学生最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功的机会,教学效率就越高。所以,我们组织教师看优秀的教学录像,听取点评;教研组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监控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我们采取当堂会诊的方法,在听完一堂教研课以后,当即组织评课,请听课教师就开课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维护学生学习热情,调控全班学习氛围,表扬鼓励学生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邀请几位学生一起参加评课,从学生的角度,针对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情感调控发表意见,帮助教师发现不足。其次,我们让每位老师定期收集自己或他人关于如何维护和谐热烈学习氛围方面的课堂实例,共同进行学习优点,改进不足。

四、注重对年轻教师的栽培。

年轻教师有活力,年轻教师有空间,年轻教师更需要我们关爱。学校的教研活动应当积极培养青年教师,以老带新,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大胆创新。帮助青年教师扎实练好教学基本功,例如:不提供教案及教学用书进行第一次备课,然后由数学组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第二次备课。为年轻教师搭建平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有关数学比赛活动,例如撰写优秀论文、优秀案例、优秀教学反思、优秀说课稿等等,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五、运用校园网络,搭建教师交流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研已成为新时期教研的一个新的阵地。学校教研工作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校园网资源共享打破时空界限,提高教师利用网络获取前沿教科研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交流平台,探索网络教研新模式,加强教师的互助协作与交流互动。进一步加大网络教研力度,让信息时代的便捷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今天,农村学校数学教研活动的开展要紧跟新的教育形式,要站在课堂教学的前沿,教研活动的思路、方法和开展都要具有前瞻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指导性和创造性,也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2006年第3期《教育科研论坛》

刘良华的《教师专业成长》,

吕炳君的《有效教学,和谐课堂》,

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

小学数学有效教研活动案例

                       ——练习促成长

北留中心校郭峪完小 郭阿妮  赵丽丽

一、活动背景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练习课占了整个教学时间的35%左右,这个比重相当的大。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在练习课教学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出现: 

1、盲目的多练,只为了学生能“熟能生巧”,有时候仅仅是为了不让学生有玩耍的时间。 

2、层次不清楚,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 

3、准备不充分,对练习的内容缺乏有效整合,迁移。 

4、针对性不强,采用“一刀切”的练习,导致学生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

下面记叙了我们数学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二、策划安排 

教研主题:练习促成长

活动时间:2014年3—4月 

组织负责:蔡跃胜 

内  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活动成员:数学科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优化练习课堂,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三、实施过程 

  1、分析现状,提出主题。 

    在期初的教研会议上,要求全体成员提出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师A: 练习课是为练习而练习,针对性不强,教师对练习内容缺乏有效的整合,泛泛而练,面面俱到。   

师B:我上课总感觉目的不明确,照本宣科,不管学生掌握如何。 

    师C:对练习课缺乏重视,许多教师的练习课教学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而对练习课教学缺少设计或根本就没有教学设计,出现练习课变成习题课、作业课,对书上的练习题仅是做完了事,使练习走过场,没有充分发挥每一道练习题应有的价值

    组织者:从老师们所反应的情况来看,用一句话概括:练习课老师不重视,课堂没氛围,学生没兴趣。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那我们应该怎样去改变现状呢?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动起来,在不知不觉中,跟着老师的脚步,走完每一节课,特别是枯燥无味的练习课。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因此,本学期我们的教研主题就是“练习促成长”。每个老师在汇报课时,都要体现这一主题。     

2、课例示范,因地制宜。 

    当然,一节课要真正落实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他们多种感官都调动起来,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为了让老师们能真正融入教研的氛围中,我组群策群力,集体备课,并指定教师执教了一节题为“练习促成长”的示范课,课题是“圆柱体积的练习”。 

课例:《圆柱体积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体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地运用圆柱体积的相关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求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鹅卵石、检测题试卷等。 

教学过程: 

(一) 铺垫复习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过什么内容吗?那下面我要考考你们了。  

(1)把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    ,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      ,所以圆柱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是      。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公式是              。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针对圆柱的体积来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圆柱体积的练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师:让我先来看一看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准备好了吗?你能口算出结果吗? ① S=12.5px2 h=250px   v=?      (生回答。)  

② r=50px  h=125px   v=?   

③ d=100px  h=50px   v=?       第2、3道老师要求大家用笔算。

    师:通过这几道题我们可以看出,求圆柱的体积最基本的条件是:底面积或半径或直径和高。 

师:接下来我要考一考同学们的判断能力了,准备好了吗?(出示课件3) 

① 一个长方体容器和一个圆柱形容器,从里面量,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那么它们的容积相等。(    ) 

    ② 一个圆柱形药瓶能装药液2L,这个药瓶的体积是2dm3。(    ) 

    ③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 

    ④一个圆柱的高缩小2倍,底面半径扩大2倍,体积不变。(    ) 

    2、综合练习: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圆柱的体积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体积问题吧。(只列式,不计算)(出示课件4) 

    ① 有一个圆柱形无盖的牛奶桶,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这个牛奶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② 一根圆柱形钢材,如果沿着底面平行的方向截成三段,表面积增加了314px2,它的体积是多少? 

    ③ 一个柴油桶的底面直径是8分米,高10分米,内装油占全桶的43,桶内有柴油多少升? 

  3、提高练习: 

   师:请同学们看我这(出示鹅卵石),要想求出(鹅卵石的体积,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互相交流,师小结并展示实验过程。 

    师:拿出圆柱形的容器里面装有小量的水。请同学们观察里面水的高度并记录下来。然后把那块鹅卵石放进容器里,请同学们把水的高度又记录下来,最后请同学们根据信息求出石头的体积。(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选择题: 

  1、求一段圆柱形钢材重多少,先要求出这段钢材的(    )。         

① 侧面积  ② 表面积   ③ 体积      

    2、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相比较(  )。 

① 体积单位大 ②面积单位大  ③一样大④ 不能相比     

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       

①正方体体积大②长方体体积大③圆柱体体积大 ④一样大 

    4、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r,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高是( )。 

  ① 2r     ② 2∏r   ③ ∏r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课后反思,达成共识 

    课后,教者谈设计理念和教后感,全体听课老师,根据我们研究的课题对本节课进行评价,重点从以下几个问题出发: 

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怎样? 

2、学生的练习层次分开几层? 

3、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如何? 

4、我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平时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够。 

5、这节课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你建议怎样改进? 

    在评课的过程中,老师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归纳如下: 

    主要的困惑有: 

疑惑1:你的学生大,懂事、听话,低年级学生不一定听老师的指挥。 

疑惑2:本来很简单的东西,干嘛要搞这么多名堂?我没时间,也没这个课件制作的能力。 

    教师的疑惑不无道理,所以我们要在尽可能满足大家要求的前提下,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们在课堂上做到:学生能做的事,老师不做,学生能说的话,老师不说,学生说不出的话老师不代言,要想办法引导学生说出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会借力省力——借学生之力省老师之力。常此以往,很快就会尝到甜头的。 

五、自我实践、共同提高 

    通过观摩课例和自我的反思,各位教师在某一方面都有所感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了让老师自觉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要求每个老师本学期的汇报课最好是以练习课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每节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做好课前准备,先个人备课,再集体备课,再由主讲老师执教,课后还要集体评课。

一学期以来,开展《练习促成长》这一主题研究,取得可喜的成绩,每个年级的数学成绩都有所提高。老师们尝到甜头了,在教研会议上话题多了,气氛也越来越浓了。愿我们的教师能在校本教研中快速成长起来,我们的教研之花永开不败。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