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中物理大题学习方法?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建议一:弄清考点、重点、命题特点再复习
看到一些同学刚开始复习就陷入题海不可自拔,实在痛心。更让人疾首的是看到我们同学有时候明显是在做无用功。由于多年的分省命题,可以说现在不同省高考命题的差异是巨大的。我们不能把各个省高考试题汇编直接当复习大纲,当然"五三"之类的书可以当找题的工具书用还是不错的。让我无语的倒是很多中学发的复习资料,居然多年基本不动。个别垃圾题,我至少给同学答疑答了七八年了。实在有些想吐了。虽说一轮复习重基础知识,习题只是帮助构建知识体系。但是这些资料上很多题知识的要求,能力的要求方面明显在都是和北京新的《考试说明》是相违背的。
了解高考首要就是要了解每个省设置的高考主干知识模块,其次就是每个模块下的具体的核心命题点。比如说有一些省要求用惯性力解题,还有些省要求对简谐振动的对称性进行计算,这样的试题给北京的同学做是很不靠谱的。对于物理能力方面的要求,北京市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如果我们盲目的把时间消耗在"多板多块多过程"之类专题训练上,实在是残害身心。
建议二:对做过的题进行归纳总结
这个建议很容易被人理解成把试题分类,按试题的一些特质归纳解题套路。我知道不少的高三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不过我觉得这种做法在新高考面前是低效率和不稳定的。
首先我们应该每做一道题就对这个题考查的知识以及知识的理解方式做一个归纳。其次我们每复习完一章,都应该拿出一张纸写一下本章知识结构:包含概念的内容,概念的联系,公式,公式的变形,在具体问题中理解与结论等等,并尽可能的注解上每一个在习题中得到的知识理解。时间长了,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题是可以按照"破题"的知识点分类的。这实质上是提高了我们的应试能力,让我们对习题的反应速度与正确率提高了。
尤其应该反对的是按题的命题表象(比如习题示意图,或者一些力学环境)分类记解题步骤的做法,这会造成我们同学一种眼高手低的毛病,且这样的同学特别害怕命题者在命题表象上做手脚出"新"题。。我经常听同学抱怨说考试时一些题看上去好像眼熟,但实际一动手,这样那样的错误一堆。最近几年我观察一些同学,在一模考试时物理几乎拿满分,高考却几十分没动笔,基本都是这样复习导致的。
建议三:注意分析试卷而不是盲目的剪卷子贴错题本
错题本我看到现在基本上是人手一本了,但是错题本如何用法,很多同学却不怎么讲究。往往就是把错题解答看一遍就完事了,踏实一点的同学可能会动笔重做一遍。但应该说这都是不足的,我们应该及早学会对试卷进行总结,找出自己出错的深层次原因。具体来说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1:概念或者原理理解出错。我们学习物理,如果只是把一个公式在最直白的情况下套对了,其实根本不能算会了。一旦一个习题与老师介绍公式举得例子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一个原理真正广义的内涵了。
很多同学会辩解说自己试题出错是因为粗心大意,不过就我个人的统计,其实绝大部分同学出错都是因为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不到位。我们应该去承认这一点,并把每个题中概念的理解过程与最简单的例子做个对比,争取把思维的每一步都清晰化。这样我们的理解能力才能越来越强,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才能越来越深刻。
2:过程与情景分析出错,这种问题一般出现在动力学过程计算题中。应该说这是一种能力的不足,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的分析训练提升大脑的概念转化速度与概念分辨能力。所以一旦我们有这种出错的试题,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多从参考书中找一些类似的题加以训练。
3:计算出错,这要求我们同学养成好的书写,解题习惯。做题即做事,做事即做人。这种事情只能自己救自己了。
4:习题命题者把大量的老题拼凑在一起,导致条件10多个,读题读晕了。或者习题的条件不明,导致各种讨论。这种错题我们正确的应对方法是撕下此题,捏成团,丢地上,踩两脚,再给它踢到垃圾筒里。让广东四川山东考生去做吧。
5:读题出错,这其实也很普遍,能正确读懂题意本身也是一种习惯养成的结果。我们同学平时做题心态就应该端正,把习题当做对知识理解的检验与拓展,不要一看习题示意图就在老师讲过的题中找"灵感"。
看到一些同学刚开始复习就陷入题海不可自拔,实在痛心。更让人疾首的是看到我们同学有时候明显是在做无用功。由于多年的分省命题,可以说现在不同省高考命题的差异是巨大的。我们不能把各个省高考试题汇编直接当复习大纲,当然"五三"之类的书可以当找题的工具书用还是不错的。让我无语的倒是很多中学发的复习资料,居然多年基本不动。个别垃圾题,我至少给同学答疑答了七八年了。实在有些想吐了。虽说一轮复习重基础知识,习题只是帮助构建知识体系。但是这些资料上很多题知识的要求,能力的要求方面明显在都是和北京新的《考试说明》是相违背的。
了解高考首要就是要了解每个省设置的高考主干知识模块,其次就是每个模块下的具体的核心命题点。比如说有一些省要求用惯性力解题,还有些省要求对简谐振动的对称性进行计算,这样的试题给北京的同学做是很不靠谱的。对于物理能力方面的要求,北京市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如果我们盲目的把时间消耗在"多板多块多过程"之类专题训练上,实在是残害身心。
建议二:对做过的题进行归纳总结
这个建议很容易被人理解成把试题分类,按试题的一些特质归纳解题套路。我知道不少的高三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不过我觉得这种做法在新高考面前是低效率和不稳定的。
首先我们应该每做一道题就对这个题考查的知识以及知识的理解方式做一个归纳。其次我们每复习完一章,都应该拿出一张纸写一下本章知识结构:包含概念的内容,概念的联系,公式,公式的变形,在具体问题中理解与结论等等,并尽可能的注解上每一个在习题中得到的知识理解。时间长了,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题是可以按照"破题"的知识点分类的。这实质上是提高了我们的应试能力,让我们对习题的反应速度与正确率提高了。
尤其应该反对的是按题的命题表象(比如习题示意图,或者一些力学环境)分类记解题步骤的做法,这会造成我们同学一种眼高手低的毛病,且这样的同学特别害怕命题者在命题表象上做手脚出"新"题。。我经常听同学抱怨说考试时一些题看上去好像眼熟,但实际一动手,这样那样的错误一堆。最近几年我观察一些同学,在一模考试时物理几乎拿满分,高考却几十分没动笔,基本都是这样复习导致的。
建议三:注意分析试卷而不是盲目的剪卷子贴错题本
错题本我看到现在基本上是人手一本了,但是错题本如何用法,很多同学却不怎么讲究。往往就是把错题解答看一遍就完事了,踏实一点的同学可能会动笔重做一遍。但应该说这都是不足的,我们应该及早学会对试卷进行总结,找出自己出错的深层次原因。具体来说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1:概念或者原理理解出错。我们学习物理,如果只是把一个公式在最直白的情况下套对了,其实根本不能算会了。一旦一个习题与老师介绍公式举得例子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一个原理真正广义的内涵了。
很多同学会辩解说自己试题出错是因为粗心大意,不过就我个人的统计,其实绝大部分同学出错都是因为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不到位。我们应该去承认这一点,并把每个题中概念的理解过程与最简单的例子做个对比,争取把思维的每一步都清晰化。这样我们的理解能力才能越来越强,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才能越来越深刻。
2:过程与情景分析出错,这种问题一般出现在动力学过程计算题中。应该说这是一种能力的不足,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的分析训练提升大脑的概念转化速度与概念分辨能力。所以一旦我们有这种出错的试题,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多从参考书中找一些类似的题加以训练。
3:计算出错,这要求我们同学养成好的书写,解题习惯。做题即做事,做事即做人。这种事情只能自己救自己了。
4:习题命题者把大量的老题拼凑在一起,导致条件10多个,读题读晕了。或者习题的条件不明,导致各种讨论。这种错题我们正确的应对方法是撕下此题,捏成团,丢地上,踩两脚,再给它踢到垃圾筒里。让广东四川山东考生去做吧。
5:读题出错,这其实也很普遍,能正确读懂题意本身也是一种习惯养成的结果。我们同学平时做题心态就应该端正,把习题当做对知识理解的检验与拓展,不要一看习题示意图就在老师讲过的题中找"灵感"。
追问
我想问的是方法,不是理论的知识,就像我同学用的那种学习科学高效法一样,讲方法的。
追答
夯实基础知识、注意主干知识
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研究题型,分类归档,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
切实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变通能力
首先,要更加重视课本中的实验,高考的实验题都是以规定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
其次,着重从中领悟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实验步骤。应从实际出发作合理的变通和大胆的改进,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 求、实验控制的条件、实验仪器等方法,学生要动手去做,以培养运用实验思想方法、设计新的物理实验的能力。
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
①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②对隐含条件的挖掘;
③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2)注意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3)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试卷难、中、易分数分配约为2:5:3,平时学生做一份完整的试卷应先易后难,要敢于放弃,拿到该拿的分数,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
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最基本的,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这是相当多的考生所忽视的).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mv2/R,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mv/qB.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据相近,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 五、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r、ν”不分,大小写“M、m”或“L、l”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 2.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若写成R就算错.
3.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
4.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F,摩擦力用f表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
5.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如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好;通过某相同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
6.物理量单位的符号源于人名的单位,由单个字母表示的应大写,如库仑C、亨利H;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的字母用大写,后面的字母用小写,如Hz、Wb. 六、学科语言要规范,有学科特色
1.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定理”、“公式”、“关系”、“定则”等词要用准确,阅卷时常可看到“牛顿运动定理”、“动能定律”、“四边形公式”、“油标卡尺”等错误说法.
2.语言要富有学科特色.在有图示的坐标系中将电场的方向说成“西南方向”、“南偏西45°”、“向左下方”等均是不规范的,应说成“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135°”或“如图所示”等. 七、绘制图形、图象要清晰、准确
1.必须用铅笔(便于修改)、圆规、直尺、三角板绘制,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
2.画出的示意图(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运动过程图等)应大致能反映有关量的关系,图文要对应.
3.画函数图象时,要画好坐标原点和坐标轴上的箭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
4.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 解题技巧
在高中物理各类试题的解析中常用到的方法有: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等效类比法、图象法、极限法等,这些方法技巧在高考计算题的解析中当然也是重要的手段,但这些方法技巧涉及面广.本模块就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论述、计算题迅速准确地找到解析的“突破口”作些讨论和例举.
论述、计算题一般都包括对象、条件、过程和状态四要素.
对象是物理现象的载体,这一载体可以是物体(质点)、系统,或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固体、液体、气体,或是电荷、电场、磁场、电路、通电导体,或是光线、光子和光学元件,还可以是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
条件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对象)的一些限制,解题时应“明确”显性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吃透”模糊条件.显性条件是易被感知和理解的;隐含条件是不易被感知的,它往往隐含在概念、规律、现象、过程、状态、图形和图象之中;模糊条件常常存在于一些模糊语言之中,一般只指定一个大概的范围.
过程是指研究的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变化、发展的程序.在解题时应注意过程的多元性,可将全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或将多个子过程合并为一个全过程. 状态是指研究对象各个时刻所呈现出的特征.
方法通常表现为解决问题的程序.物理问题的求解通常有分析问题、寻求方案、评估和执行方案几个步骤,而分析问题(即审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一、抓住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
在读题时不仅要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字或字母的显性条件,更要抓住另外一些叙述性的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它们或是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描述,或是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
高考物理计算题之所以较难,不仅是因为物理过程复杂、多变,还由于潜在条件隐蔽、难寻,往往使考生们产生条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深刻程度.在审题过程中,必须把隐含条件充分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有些隐含条件隐蔽得并不深,平时又经常见到,挖掘起来很容易,例如题目中说“光滑的平面”,就表示“摩擦可忽略不计”;题目中说“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体“恰好滑到木板边缘处且具有与木板相同的速度”等等.但还有一些隐含条件隐藏较深或不常见到,挖掘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最基本的,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这是相当多的考生所忽视的).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mv2/R,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mv/qB.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据相近,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 五、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r、ν”不分,大小写“M、m”或“L、l”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 2.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若写成R就算错.
3.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
4.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F,摩擦力用f表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
5.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如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好;通过某相同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
6.物理量单位的符号源于人名的单位,由单个字母表示的应大写,如库仑C、亨利H;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的字母用大写,后面的字母用小写,如Hz、Wb. 六、学科语言要规范,有学科特色
1.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定理”、“公式”、“关系”、“定则”等词要用准确,阅卷时常可看到“牛顿运动定理”、“动能定律”、“四边形公式”、“油标卡尺”等错误说法.
2.语言要富有学科特色.在有图示的坐标系中将电场的方向说成“西南方向”、“南偏西45°”、“向左下方”等均是不规范的,应说成“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135°”或“如图所示”等. 七、绘制图形、图象要清晰、准确
1.必须用铅笔(便于修改)、圆规、直尺、三角板绘制,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
2.画出的示意图(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运动过程图等)应大致能反映有关量的关系,图文要对应.
3.画函数图象时,要画好坐标原点和坐标轴上的箭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
4.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 解题技巧
在高中物理各类试题的解析中常用到的方法有: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等效类比法、图象法、极限法等,这些方法技巧在高考计算题的解析中当然也是重要的手段,但这些方法技巧涉及面广.本模块就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论述、计算题迅速准确地找到解析的“突破口”作些讨论和例举.
论述、计算题一般都包括对象、条件、过程和状态四要素.
对象是物理现象的载体,这一载体可以是物体(质点)、系统,或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固体、液体、气体,或是电荷、电场、磁场、电路、通电导体,或是光线、光子和光学元件,还可以是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
条件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对象)的一些限制,解题时应“明确”显性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吃透”模糊条件.显性条件是易被感知和理解的;隐含条件是不易被感知的,它往往隐含在概念、规律、现象、过程、状态、图形和图象之中;模糊条件常常存在于一些模糊语言之中,一般只指定一个大概的范围.
过程是指研究的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变化、发展的程序.在解题时应注意过程的多元性,可将全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或将多个子过程合并为一个全过程. 状态是指研究对象各个时刻所呈现出的特征.
方法通常表现为解决问题的程序.物理问题的求解通常有分析问题、寻求方案、评估和执行方案几个步骤,而分析问题(即审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一、抓住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
在读题时不仅要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字或字母的显性条件,更要抓住另外一些叙述性的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它们或是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描述,或是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
高考物理计算题之所以较难,不仅是因为物理过程复杂、多变,还由于潜在条件隐蔽、难寻,往往使考生们产生条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深刻程度.在审题过程中,必须把隐含条件充分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有些隐含条件隐蔽得并不深,平时又经常见到,挖掘起来很容易,例如题目中说“光滑的平面”,就表示“摩擦可忽略不计”;题目中说“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体“恰好滑到木板边缘处且具有与木板相同的速度”等等.但还有一些隐含条件隐藏较深或不常见到,挖掘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物理大题的解题思路其实很单一 只需要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式定理 动能定理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 圆周运动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
大题无非就是在细节上加入电磁学热学 这些公式就记一下就行 答题思路还是要整体分析系统,合理选择上面所说的几种定理
大题无非就是在细节上加入电磁学热学 这些公式就记一下就行 答题思路还是要整体分析系统,合理选择上面所说的几种定理
追问
我总觉的,考试的时候我就是想不到那个考点上,看见题了不知道该怎么套公式,还有基础知识我背了就忘,我同学说让我买本邱亮老师《学习科学》用用,说治我病,说用的人很多。不知道咋样啊
追答
我没用过你说的那本书 就不妄加评论了
套公式 是很不提倡的 因为只背公式就会出现你说的这种不知道该怎么用的情况 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做题 当然不是说做很多的题 要做容易的题 越容易越好 就做书上给的那些弱智例题就可以 做的时候不要套公式 你想怎么做,用什么方法做 就按你自己的思路走 这种题都会作对的 然后做难一点的题 方法一样 不要套公式 跟着自己的感觉 你感觉这题该怎么做 就怎么做 这样逐渐的 拿到什么题 你都会下意识的想出解法 可能有人管这叫题海 但请注意 这绝对不是传统意义的题海! 因为你做容易题基本不会浪费多少时间 。当然 什么题容易 什么题难 都该买什么练习册 可以找老师问问 千万不要上来就做难题 。
用这种方法 提升的速度可能会慢 但一定会提高 只要你坚持 系统化的思想想要建立起来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只能靠自己慢慢总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