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学习计算机有什么看法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考专业选择误区透析
2005-03-14 14:02:12
争挤热门倾向
相当多的考生有一种只凭分数填报志愿的倾向。高分报“热门”,低分碰运气。于是社会上相继出现了物理热、计算机热、生化热、建筑热(理工类)等“专业热”;另一方面则是师范冷、“农林水地矿油”冷。许多考生凭高考成绩完全可以考上其它专业,但由于不切实际的盲目赶“热门”而失去了升学的良机,令人惋惜。
另一部分考生则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自己拿不定主意,“傻子过年看邻居”。左右观望,最后随大流,看大多数人报什么专业,自己也报什么专业。认为既然大多数人都这样选择,那这个专业肯定错不了。他们既不考虑自己的优势,又不知道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专业选择中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导致很多人都集中在某些热门专业上,但这几年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新兴的职业种类又非常之多。尤其是WTO时代的到来,更是冷热转换频繁,实际上2000年的冷热门专业,家长和考生的看法已出现了差异。有关资料显示如下:
表1-1考生眼中的15个热门专业
名次 专业 百分比(%)
1 计算机应用软件 20.1
2 医科/中药 7.6
3 法律 7.1
4 外语 5.8
5 电气工程 3.6
6 经济、经贸 3.3
7 生物、财经 3.2
8 师范 3.0
9 新闻 2.9
10 中文 2.8
11 金融、财经 2.7
12 行政管理、税务 2.6
13 信息工程、通讯、邮电 2.6
14 艺术、表演 1.9
15 建筑、土木 1.7
表1-2家长眼中的15个热门专业
名次 专业 百分比(%)
1 医科/中药 19.5
2 计算机应用软件 15.8
3 师范 9.1
4 外语 7.5
5 法律 7.0
6 经济、经贸 3.1
7 金融、财经 3.1
8 信息工程、通讯、邮电 2.2
9 财会、会计 2.2
10 行政管理、税务 2.1
11 电气工程 2.1
12 中文 1.8
13 新闻 1.5
14 建筑、土木 1.4
15 哲学 1.4
出现“热门”专业不足为奇。因为社会也许在某一时期对某种专业人才处于紧缺状态,大量需求。因此,很多人都报考此专业,从而形成热门。这样形成的热门不是坏事,它既满足了社会对某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使毕业生各得其所。这种热是正常的,理性的热,这对社会,对个人都有良性导向作用。
但是,有时候在起始尚属正常的“热”,由于大多数人不断推波助澜,会走向极端,使这种“热”,脱离社会需求,产生种种弊端。正如大街上的时装一样,一旦大家趋之若骛,很快就会“臭大街”,成为人人都不理睬的“甩货”。热门专业的人才一旦过多过滥,就不再是“紧俏商品”,而成为廉价的处理品乃至积压滞销产品。
盲目争挤热门,势必造成严重后果。一方面可能失去升学的良机,另一方面即使考上了热门专业,也可能因为不适应该专业的学习,而给本人造成很大的痛苦。
有位现已上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凭自己的优异成绩考进了北京某名牌大学的计算机系,但不到两个多月就发现自己很不适应这个专业,虽然他能学会高等数学、计算机编程的课程,但总不能像别的同学那么津津乐道,他索然无味。他后来找到我们咨询并进行了潜能测试,我们才发现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太强,而他的社会性动机却比较强,与人打交道令他兴奋,并得心应手。我们询问他,你为什么报考计算机专业,他回答,同学都说计算机是热门,我的成绩好自然要争先报考。经过详细诊断和访谈后,我们建议他学习应用心理学或管理学。他目前利用业余时间旁听工商管理的课,并在学校学生会任了职,最近他告诉我们打算本科毕业后读工商管理硕士。至于现在所学的计算机课程,他认为努力应付及格就满足了。
这种现象,在大学比较普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学学习的课程和大学不一样,为了高考得高分,一遍遍重复做题或死记硬背,考生们下了很大功夫。而大学课程,专业性、应用性、灵活性更强,而且学习要求更有创造性,因此是否有这方面的能力显得更重要,仅靠刻苦、用功已经不够了。另一方面,大学生更多地开始思考学习的意义性和价值性,未来意识更强,加之同学之间的竞争又非常激烈,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调。但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味地追求热门,而未考虑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自然很容易步入误区。
因此,我们在选择专业时,要有长远的眼光,开阔的胸襟,如果一门心思追“热门”,而不考虑自己的潜能所在,很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盲目追求热门,很可能揪住的只是热门的尾巴,等四、五年毕业后,昔日的宠儿,已变成昨日黄花。我们要考虑到从进校到毕业有四五年的时间差,风物常宜放眼望,选择专业不仅仅要考虑眼前的情况,更重要是考虑将来的发展。
假如我们想选择某一专业,而这一专业恰巧是“热门”专业的时候,我们应该分析一下:
(1)这种“热”是人才需求而形成的正常的“热”,还是大家盲目哄抬而造成的“虚热”?
(2)四、五年或更多年以后,此专业的人才需求形势如何?
(3)我是否真的热爱这个专业并且具备学习该专业的能力?我会喜欢与此相关的职业吗?我的潜能优势到底是什么?
高薪倾向
许多考生和家长特别重视专业的“前景”,他们认为的“前景”就是学这个专业今后能够挣大钱,如通讯、计算机、法律、医学等。的确在这个时代,谁不愿意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获得应有的高收入呢?这是我们应该考虑,并且值得去追求的。如果有这个能力,就应该鼓励去报考这样的专业。但事情往往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有一家庭,有两个女儿,姐姐先考上了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去了一家日本公司,做高级软件工程师,月薪1万。该到妹妹考大学了,父母就逼她也像姐姐一样报考计算机专业。虽然妹妹心里不从,但也不知道该学什么好,就同意了父母的意见。直到现在学到了三年级,才越来越觉得学不下去,一回到家就和父母发脾气,甚至一年多不想和父母说话。父母带着内疚的心情找我们咨询,自责自己耽误了孩子,询问这到底怎么回事。排除了其它原因后,才了解到其实这位学生的文学动机非常强,而且艺术创造力也很强,作文在高中时经常在班里被老师当范文读。然而父母却告诫她搞文学没出路,应该学理科,这样就可以像姐姐一样学计算机。结果在大学由于计算机课程繁重,勉强维持及格,让她感到无脸面对老师和同学,文学的爱好也逐渐消磨殆尽。
爆炒之下,信息技术(IT)和生物技术几乎成了两张放在银行中可以无限预期的支票,不少家长以为,只要孩子能有幸进入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就读,就肯定“钱”程远大。
即使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这两个领域之外仍然有不少高含金量的行业,从业者的薪水并不逊色,如在网站做编辑和美工设计的人,和网络技术人员的薪水不相上下。从去年的录取情况看,几乎每所学校的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分数线都居高不下,今年估计仍然会挤破头。对于一些实力略逊、或者个人兴趣和能力不在这个方面的考生来说,没有必要来挤这座“独木桥”。考生只要能在大学中充分发挥个人兴趣优势就完全可以成为本领域的一流人才。李四光、袁隆平以及杨振宁等一代大师也都不是当年热门专业毕业的,其成就却可以永载史册。
对于将来能挣大钱的“专业”,我们必须辨证地看待。如果自己的潜能不是在这个方面,即使勉强做了,也可能因为自己的水平而拿不到这个专业的最高薪水。而符合他潜能发展的专业,也许暂时收入不是很高,但如果他在这个领域表现出色,薪水同样会不低。更重要的是他愿意把它做为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再苦也觉得乐。
包办倾向
考生的家长、老师,凭着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理解,对考生选择志愿时加以正确的引导,本无可厚非。但万事不可过激,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完全凭个人的主观臆断、甚至由个人的好恶出发,采取大包大揽的强制行为,将会导演一幕令人痛悔一生的悲剧。这样的例子前面已经提到。
有些父母把儿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光宗耀祖”的工具,习惯于支配孩子的一切。当孩子应当鼓起风帆,离开父母安全的港湾远航时,当孩子应该独立地选择未来的时候,父母们仍然不能放弃为儿女安排一切的做法。有一位市重点中学的学生,文理科成绩都不错。在高二选择文理班时,却犹豫不定,因为他隐约地感到自己更想在文科方面发展,想选择文科班,但立即遭到了父母的反对,认为他幼稚,男孩学文科没有出息,工作都很难找。于是,强迫孩子上了理科班。由于孩子也看到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同学也都在理科班,也就勉强答应了。进入高三不到两个月,就对物理、化学课开始厌烦起来,有时甚至逃课,去听文科班的课。父母知道后,与孩子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孩子拗不过父母,只好暂时服从,但从此孩子再不理会父母,回到家就钻进自己的房子,把门反锁上。一年了没有怎么和父母说过话,今年高考结束后,成绩很差,虽然上了线,但还不如班里中流水平的同学。虽然被一个大学的计算机系录取了,但孩子不想去。孩子非要决定重读高三,上文科班,父母看到这种结果,不好再和孩子争执。但为了慎重起见,父母与孩子一起来到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潜能研究中心。经过潜能测试,一周后,专家给出了分析报告,结果显示多项指标都说明孩子更适合学文学类的专业。事后,孩子的父母才把上面的经过告诉了咨询人员。父母为原来的做法感到十分内疚,觉得对不起孩子。
可能大部分父母们认为,只有他们才经过风雨,见过世面,了解社会,懂得人生,只有他们才能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只有他们才能为孩子设计一条光明大道,只有他们作出的选择才是万无一失的。应该说,父母如果不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不是把自己的兴趣当成儿女的兴趣,不是回避研究、分析子女的特点、兴趣、能力、个性特征等,做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应该是可取的。但往往很多父母恰恰相反,结果一幕幕悲剧重复上演。
2000年9月20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潜能研究中心曾接待了这样一个咨询案例:接受咨询者刘立是某银行职员,女,23岁,毕业于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银行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由于工资收入高,福利待遇好,按时上下班,令同学羡慕。然而,对于刘立来说,却不是像其他人想象的那样,在工作的两年期间,刘立对从事的工作极度的厌烦,每天记帐、核对,然后输入计算机等重复性的工作没完没了,回到家里常常闷闷不乐,甚至经常对父母发脾气,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造成的。经过了解才得知,因为父母都在银行工作,有这个便利条件把孩子安排到银行工作,于是在孩子报考大学时,父母做主为孩子报考了金融专业。谁知,进了学校,孩子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学习这个专业。一晃三年过去,毕业后的工作,也是父母一手安排。看到如今这种结果,父母的观念开始有所转变,总不能一辈子让孩子这样不开心吧!想到女儿还很年轻,于是想到了重新选择学习专业和工作。经过专家测试和交谈,了解到她对社会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有着特别高的热情和能力,不喜欢从事机械的、事务性的工作。最后再根据她以前的基础,我们建议她学习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专业。事实上,他们已经有了这种打算,而且准备出国学习,只是一直不能确定,怕又一次选错。
正是由于父母的一厢情愿,不去了解孩子的特点,耽误了女儿五年。而人生又能有多少个五年啊!
盲目攀比倾向
文理科分班时,不少优秀学生,本来喜欢文科,但看到成绩好的学生都报了理科,就感到自己如果学文科就低人一等,于是盲目地选报了理科。有些人在填报志愿时,眼睛总盯着那些和自己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他们报什么志愿,自己也报什么志愿。相当一部分考生是随流,糊里糊涂地选报了志愿。待学了一二年后才发现自己的志愿选择错了。
其实这些学生很多是学习成绩优秀者,甚至总是处在老师和同学优越的赞誉之中,所以养成了一切都要和同学一比高低的习惯,否则似乎就证明了不了自己是最优秀的,直至到了决定人生重要转折点的高考,也要在专业选择上以暂时的标准追求所谓最“时髦”的专业。这种虚荣心和自尊心交织起来的心态,很容易忽视自己的真正的内在优势或潜力,忽视自己追求的目标和人生的意义。他也许争到了一时而失去的可能是一世,如果到了大学以后再进行转换,可能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失去多少宝贵的青春时光。所以我们往往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自恃聪明机灵的人,过了若干年后,并没有取得大的成就,不能始终如一,而“这山望那山高”就是其中一个原因。没有自己最擅长的专业发展方向,很难在这样的时代做出较高的成就。
所以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眼光一定要开阔,一定要反复问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考上大学不是给别人看的,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要慎重考虑自己一生的发展方向,切不可把自己的选择当成炫耀的资本,要想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必需了解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名校倾向
名牌大学的确是个很诱人的字眼。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人们询问一个学生是哪所大学时,如果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就可能会趾高气扬、自信满怀;但如果是所普通大学,就有可能羞口难张,底气不足。此外,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名牌大学容易打开招聘大门,而一般大学在同样竞争条件下显得就困难些。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很多人在报考时,一门心思奔名校而去,甚至不惜重读一年。
不能否认名牌大学不管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是很优越的。名牌大学里幽静怡人的环境,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学问深厚的名教授都是普通大学难以相比的。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的确有利于成才。如果名牌大学有适合自己的专业,又有能力考上,我们应该鼓励去追求。
然而有一部分考生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挤进名牌大学而放弃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专业,屈就于自己不喜爱、不擅长的专业。他们把上名牌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点缀,甚至宁可丢弃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这种盲目地追求名牌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能考进名牌大学当然是好事,但完全从牌子出发,不考虑其它重要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极不明智的,我们不可能靠“名”来获得一切。我们立足于社会,要靠我们所学的专业和能力打天下,任何单位在用人时都不会愚蠢到只问学校而不管专业和能力的地步。牌子是表面上的虚名,专业才是实质上的本领。毕竟我们考进大学不是为了听到别人的几句恭维话,而是要为将来从事某项职业作准备。因此,首要的是选择一个好专业,使你既有兴趣,又学有所长,将来有一份好职业,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要多从未来着眼,不可为图慕虚名而葬送了自己的未来。有许多人为上名牌大学而牺牲了专业,结果追悔莫及。
一位北京的考生成绩在班上是前10名,他完全有问鼎北大,清华的实力。他最终却报考了北京邮电大学通讯工程系的电讯专业。他说:“上了好专业更有实际意义。”应该说这是一个理智的、值得赞赏的态度。
另一部分考生可能认为,上名牌才能成才。其实这些条件都是外在的。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他自己。再好的条件,如果不充分利用,同样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名牌大学里庸人也很多,普通大学也常常出英才。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条件好坏.而在于个人是否努力。很多历史伟人,学者名流并非毕业于名牌大学。一代巨人毛泽东也只不过毕业于湖南师范学校而已,但这并未妨碍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扭转乾坤的英雄。
相反,如果上了名牌,而选择的却是自己不喜爱,不擅长的专业,很可能在“高手”如林的名牌大学里,过早地被“淘汰”出局。目前名牌大学中,由于专业的不适应,产生自杀轻生的念头大有人在。
最后再告诫即将走入大学校门的考生们,要懂得成才是一个超越学校的概念。学校阶段所受的教育是短暂的,是为将来成才作准备的时期,学校期间的成才是一种浅层意义上的成才,只有在社会上发挥了作用,创造了价值,那才是深层意义上的成才。
就学于名牌大学,不必骄傲。就学于非名牌大学也不必自卑。成才与否,全靠你们自己。
兴趣至上倾向
在选择专业时,我们常常看到许多高考生把兴趣做为唯一的原则,认为只要感兴趣,就一定能学好。但我们发现有许多考生等上了大学真正学起来后却很吃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成绩却始终达不到理想境地。原因是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具备该专业所要求的一些重要素质。
高中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是表层的、不稳定的。有个化学系毕业的大学生,分配到了食品质量检测部门做技术员,按常理,专业对口应该很合适的,然而工作不到半年就想跳槽,问其原因,大学一直都不喜欢化学,再深究细问,原来高中阶段特别喜欢高中化学老师,老师也很器重他,高考化学成绩也不错,所以顺理成章地报考了化学系,上了大学后才逐渐发现,整天和化学试剂、化学实验打交道,令他厌烦,虽然是化学课代表,老师也一样喜欢他,但再也提不起对化学的兴趣了,而是大部分业余时间花在了哲学和政治学方面,对学生会的工作非常热心。在他看来如果一辈子做技术或研究工作简直不太可能。这种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了该老师教的课的现象在高中学生身上很常见,有的是因为某个重要人物的影响,如电影明星。使他产生对某种学科的兴趣,还有的是因为社会一时流行的某种时尚(如互联网)引起他浓厚的兴趣和好奇,立刻产生要报考它的愿望。
不可否认,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要想做得更好,兴趣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缺乏兴趣,即使由于其他原因暂时不得不勉强为之,会给学生时代造成极大的苦恼。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兴趣是表层的,还是潜在的,是持久稳定的,还是暂时可变的。其次还要考虑兴趣和能力是否一致。能力是完成某一特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潜在特质。在与自己能力吻合的专业领域内,往往可以比较快地获得较大的成功。如果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相关或一致,人们就会变得有恒心,就有一种努力向上的强大动力,上了大学后也能较快适应学习生活,取得好的成绩,这对将来发展非常有好处。
如果兴趣和能力不一致,就有可能学起来很费劲,容易失去信心,尤其是在能力不太强的情况下,更有可能遭受打击。比如学习计算机编程,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如果在这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的话,要编出优秀的软件,显然比较困难。当然不可否认,如果长久保持浓厚的兴趣,能力也会逐渐提高的。
高中阶段,即使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仍然在能力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兴趣比较浓厚的情况下,一定要确认一下能力优势如何。当然,有时在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因素占有很大比重,而且能力也很强时,兴趣因素则可以忽略,因为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参考资料:9联想_文学网
2005-03-14 14:02:12
争挤热门倾向
相当多的考生有一种只凭分数填报志愿的倾向。高分报“热门”,低分碰运气。于是社会上相继出现了物理热、计算机热、生化热、建筑热(理工类)等“专业热”;另一方面则是师范冷、“农林水地矿油”冷。许多考生凭高考成绩完全可以考上其它专业,但由于不切实际的盲目赶“热门”而失去了升学的良机,令人惋惜。
另一部分考生则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自己拿不定主意,“傻子过年看邻居”。左右观望,最后随大流,看大多数人报什么专业,自己也报什么专业。认为既然大多数人都这样选择,那这个专业肯定错不了。他们既不考虑自己的优势,又不知道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专业选择中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导致很多人都集中在某些热门专业上,但这几年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新兴的职业种类又非常之多。尤其是WTO时代的到来,更是冷热转换频繁,实际上2000年的冷热门专业,家长和考生的看法已出现了差异。有关资料显示如下:
表1-1考生眼中的15个热门专业
名次 专业 百分比(%)
1 计算机应用软件 20.1
2 医科/中药 7.6
3 法律 7.1
4 外语 5.8
5 电气工程 3.6
6 经济、经贸 3.3
7 生物、财经 3.2
8 师范 3.0
9 新闻 2.9
10 中文 2.8
11 金融、财经 2.7
12 行政管理、税务 2.6
13 信息工程、通讯、邮电 2.6
14 艺术、表演 1.9
15 建筑、土木 1.7
表1-2家长眼中的15个热门专业
名次 专业 百分比(%)
1 医科/中药 19.5
2 计算机应用软件 15.8
3 师范 9.1
4 外语 7.5
5 法律 7.0
6 经济、经贸 3.1
7 金融、财经 3.1
8 信息工程、通讯、邮电 2.2
9 财会、会计 2.2
10 行政管理、税务 2.1
11 电气工程 2.1
12 中文 1.8
13 新闻 1.5
14 建筑、土木 1.4
15 哲学 1.4
出现“热门”专业不足为奇。因为社会也许在某一时期对某种专业人才处于紧缺状态,大量需求。因此,很多人都报考此专业,从而形成热门。这样形成的热门不是坏事,它既满足了社会对某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使毕业生各得其所。这种热是正常的,理性的热,这对社会,对个人都有良性导向作用。
但是,有时候在起始尚属正常的“热”,由于大多数人不断推波助澜,会走向极端,使这种“热”,脱离社会需求,产生种种弊端。正如大街上的时装一样,一旦大家趋之若骛,很快就会“臭大街”,成为人人都不理睬的“甩货”。热门专业的人才一旦过多过滥,就不再是“紧俏商品”,而成为廉价的处理品乃至积压滞销产品。
盲目争挤热门,势必造成严重后果。一方面可能失去升学的良机,另一方面即使考上了热门专业,也可能因为不适应该专业的学习,而给本人造成很大的痛苦。
有位现已上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凭自己的优异成绩考进了北京某名牌大学的计算机系,但不到两个多月就发现自己很不适应这个专业,虽然他能学会高等数学、计算机编程的课程,但总不能像别的同学那么津津乐道,他索然无味。他后来找到我们咨询并进行了潜能测试,我们才发现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太强,而他的社会性动机却比较强,与人打交道令他兴奋,并得心应手。我们询问他,你为什么报考计算机专业,他回答,同学都说计算机是热门,我的成绩好自然要争先报考。经过详细诊断和访谈后,我们建议他学习应用心理学或管理学。他目前利用业余时间旁听工商管理的课,并在学校学生会任了职,最近他告诉我们打算本科毕业后读工商管理硕士。至于现在所学的计算机课程,他认为努力应付及格就满足了。
这种现象,在大学比较普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学学习的课程和大学不一样,为了高考得高分,一遍遍重复做题或死记硬背,考生们下了很大功夫。而大学课程,专业性、应用性、灵活性更强,而且学习要求更有创造性,因此是否有这方面的能力显得更重要,仅靠刻苦、用功已经不够了。另一方面,大学生更多地开始思考学习的意义性和价值性,未来意识更强,加之同学之间的竞争又非常激烈,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调。但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味地追求热门,而未考虑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自然很容易步入误区。
因此,我们在选择专业时,要有长远的眼光,开阔的胸襟,如果一门心思追“热门”,而不考虑自己的潜能所在,很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盲目追求热门,很可能揪住的只是热门的尾巴,等四、五年毕业后,昔日的宠儿,已变成昨日黄花。我们要考虑到从进校到毕业有四五年的时间差,风物常宜放眼望,选择专业不仅仅要考虑眼前的情况,更重要是考虑将来的发展。
假如我们想选择某一专业,而这一专业恰巧是“热门”专业的时候,我们应该分析一下:
(1)这种“热”是人才需求而形成的正常的“热”,还是大家盲目哄抬而造成的“虚热”?
(2)四、五年或更多年以后,此专业的人才需求形势如何?
(3)我是否真的热爱这个专业并且具备学习该专业的能力?我会喜欢与此相关的职业吗?我的潜能优势到底是什么?
高薪倾向
许多考生和家长特别重视专业的“前景”,他们认为的“前景”就是学这个专业今后能够挣大钱,如通讯、计算机、法律、医学等。的确在这个时代,谁不愿意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获得应有的高收入呢?这是我们应该考虑,并且值得去追求的。如果有这个能力,就应该鼓励去报考这样的专业。但事情往往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有一家庭,有两个女儿,姐姐先考上了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去了一家日本公司,做高级软件工程师,月薪1万。该到妹妹考大学了,父母就逼她也像姐姐一样报考计算机专业。虽然妹妹心里不从,但也不知道该学什么好,就同意了父母的意见。直到现在学到了三年级,才越来越觉得学不下去,一回到家就和父母发脾气,甚至一年多不想和父母说话。父母带着内疚的心情找我们咨询,自责自己耽误了孩子,询问这到底怎么回事。排除了其它原因后,才了解到其实这位学生的文学动机非常强,而且艺术创造力也很强,作文在高中时经常在班里被老师当范文读。然而父母却告诫她搞文学没出路,应该学理科,这样就可以像姐姐一样学计算机。结果在大学由于计算机课程繁重,勉强维持及格,让她感到无脸面对老师和同学,文学的爱好也逐渐消磨殆尽。
爆炒之下,信息技术(IT)和生物技术几乎成了两张放在银行中可以无限预期的支票,不少家长以为,只要孩子能有幸进入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就读,就肯定“钱”程远大。
即使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这两个领域之外仍然有不少高含金量的行业,从业者的薪水并不逊色,如在网站做编辑和美工设计的人,和网络技术人员的薪水不相上下。从去年的录取情况看,几乎每所学校的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分数线都居高不下,今年估计仍然会挤破头。对于一些实力略逊、或者个人兴趣和能力不在这个方面的考生来说,没有必要来挤这座“独木桥”。考生只要能在大学中充分发挥个人兴趣优势就完全可以成为本领域的一流人才。李四光、袁隆平以及杨振宁等一代大师也都不是当年热门专业毕业的,其成就却可以永载史册。
对于将来能挣大钱的“专业”,我们必须辨证地看待。如果自己的潜能不是在这个方面,即使勉强做了,也可能因为自己的水平而拿不到这个专业的最高薪水。而符合他潜能发展的专业,也许暂时收入不是很高,但如果他在这个领域表现出色,薪水同样会不低。更重要的是他愿意把它做为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再苦也觉得乐。
包办倾向
考生的家长、老师,凭着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理解,对考生选择志愿时加以正确的引导,本无可厚非。但万事不可过激,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完全凭个人的主观臆断、甚至由个人的好恶出发,采取大包大揽的强制行为,将会导演一幕令人痛悔一生的悲剧。这样的例子前面已经提到。
有些父母把儿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光宗耀祖”的工具,习惯于支配孩子的一切。当孩子应当鼓起风帆,离开父母安全的港湾远航时,当孩子应该独立地选择未来的时候,父母们仍然不能放弃为儿女安排一切的做法。有一位市重点中学的学生,文理科成绩都不错。在高二选择文理班时,却犹豫不定,因为他隐约地感到自己更想在文科方面发展,想选择文科班,但立即遭到了父母的反对,认为他幼稚,男孩学文科没有出息,工作都很难找。于是,强迫孩子上了理科班。由于孩子也看到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同学也都在理科班,也就勉强答应了。进入高三不到两个月,就对物理、化学课开始厌烦起来,有时甚至逃课,去听文科班的课。父母知道后,与孩子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孩子拗不过父母,只好暂时服从,但从此孩子再不理会父母,回到家就钻进自己的房子,把门反锁上。一年了没有怎么和父母说过话,今年高考结束后,成绩很差,虽然上了线,但还不如班里中流水平的同学。虽然被一个大学的计算机系录取了,但孩子不想去。孩子非要决定重读高三,上文科班,父母看到这种结果,不好再和孩子争执。但为了慎重起见,父母与孩子一起来到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潜能研究中心。经过潜能测试,一周后,专家给出了分析报告,结果显示多项指标都说明孩子更适合学文学类的专业。事后,孩子的父母才把上面的经过告诉了咨询人员。父母为原来的做法感到十分内疚,觉得对不起孩子。
可能大部分父母们认为,只有他们才经过风雨,见过世面,了解社会,懂得人生,只有他们才能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只有他们才能为孩子设计一条光明大道,只有他们作出的选择才是万无一失的。应该说,父母如果不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不是把自己的兴趣当成儿女的兴趣,不是回避研究、分析子女的特点、兴趣、能力、个性特征等,做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应该是可取的。但往往很多父母恰恰相反,结果一幕幕悲剧重复上演。
2000年9月20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潜能研究中心曾接待了这样一个咨询案例:接受咨询者刘立是某银行职员,女,23岁,毕业于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银行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由于工资收入高,福利待遇好,按时上下班,令同学羡慕。然而,对于刘立来说,却不是像其他人想象的那样,在工作的两年期间,刘立对从事的工作极度的厌烦,每天记帐、核对,然后输入计算机等重复性的工作没完没了,回到家里常常闷闷不乐,甚至经常对父母发脾气,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造成的。经过了解才得知,因为父母都在银行工作,有这个便利条件把孩子安排到银行工作,于是在孩子报考大学时,父母做主为孩子报考了金融专业。谁知,进了学校,孩子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学习这个专业。一晃三年过去,毕业后的工作,也是父母一手安排。看到如今这种结果,父母的观念开始有所转变,总不能一辈子让孩子这样不开心吧!想到女儿还很年轻,于是想到了重新选择学习专业和工作。经过专家测试和交谈,了解到她对社会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有着特别高的热情和能力,不喜欢从事机械的、事务性的工作。最后再根据她以前的基础,我们建议她学习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专业。事实上,他们已经有了这种打算,而且准备出国学习,只是一直不能确定,怕又一次选错。
正是由于父母的一厢情愿,不去了解孩子的特点,耽误了女儿五年。而人生又能有多少个五年啊!
盲目攀比倾向
文理科分班时,不少优秀学生,本来喜欢文科,但看到成绩好的学生都报了理科,就感到自己如果学文科就低人一等,于是盲目地选报了理科。有些人在填报志愿时,眼睛总盯着那些和自己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他们报什么志愿,自己也报什么志愿。相当一部分考生是随流,糊里糊涂地选报了志愿。待学了一二年后才发现自己的志愿选择错了。
其实这些学生很多是学习成绩优秀者,甚至总是处在老师和同学优越的赞誉之中,所以养成了一切都要和同学一比高低的习惯,否则似乎就证明了不了自己是最优秀的,直至到了决定人生重要转折点的高考,也要在专业选择上以暂时的标准追求所谓最“时髦”的专业。这种虚荣心和自尊心交织起来的心态,很容易忽视自己的真正的内在优势或潜力,忽视自己追求的目标和人生的意义。他也许争到了一时而失去的可能是一世,如果到了大学以后再进行转换,可能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失去多少宝贵的青春时光。所以我们往往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自恃聪明机灵的人,过了若干年后,并没有取得大的成就,不能始终如一,而“这山望那山高”就是其中一个原因。没有自己最擅长的专业发展方向,很难在这样的时代做出较高的成就。
所以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眼光一定要开阔,一定要反复问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考上大学不是给别人看的,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要慎重考虑自己一生的发展方向,切不可把自己的选择当成炫耀的资本,要想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必需了解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名校倾向
名牌大学的确是个很诱人的字眼。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人们询问一个学生是哪所大学时,如果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就可能会趾高气扬、自信满怀;但如果是所普通大学,就有可能羞口难张,底气不足。此外,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名牌大学容易打开招聘大门,而一般大学在同样竞争条件下显得就困难些。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很多人在报考时,一门心思奔名校而去,甚至不惜重读一年。
不能否认名牌大学不管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是很优越的。名牌大学里幽静怡人的环境,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学问深厚的名教授都是普通大学难以相比的。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的确有利于成才。如果名牌大学有适合自己的专业,又有能力考上,我们应该鼓励去追求。
然而有一部分考生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挤进名牌大学而放弃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专业,屈就于自己不喜爱、不擅长的专业。他们把上名牌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点缀,甚至宁可丢弃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这种盲目地追求名牌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能考进名牌大学当然是好事,但完全从牌子出发,不考虑其它重要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极不明智的,我们不可能靠“名”来获得一切。我们立足于社会,要靠我们所学的专业和能力打天下,任何单位在用人时都不会愚蠢到只问学校而不管专业和能力的地步。牌子是表面上的虚名,专业才是实质上的本领。毕竟我们考进大学不是为了听到别人的几句恭维话,而是要为将来从事某项职业作准备。因此,首要的是选择一个好专业,使你既有兴趣,又学有所长,将来有一份好职业,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要多从未来着眼,不可为图慕虚名而葬送了自己的未来。有许多人为上名牌大学而牺牲了专业,结果追悔莫及。
一位北京的考生成绩在班上是前10名,他完全有问鼎北大,清华的实力。他最终却报考了北京邮电大学通讯工程系的电讯专业。他说:“上了好专业更有实际意义。”应该说这是一个理智的、值得赞赏的态度。
另一部分考生可能认为,上名牌才能成才。其实这些条件都是外在的。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他自己。再好的条件,如果不充分利用,同样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名牌大学里庸人也很多,普通大学也常常出英才。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条件好坏.而在于个人是否努力。很多历史伟人,学者名流并非毕业于名牌大学。一代巨人毛泽东也只不过毕业于湖南师范学校而已,但这并未妨碍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扭转乾坤的英雄。
相反,如果上了名牌,而选择的却是自己不喜爱,不擅长的专业,很可能在“高手”如林的名牌大学里,过早地被“淘汰”出局。目前名牌大学中,由于专业的不适应,产生自杀轻生的念头大有人在。
最后再告诫即将走入大学校门的考生们,要懂得成才是一个超越学校的概念。学校阶段所受的教育是短暂的,是为将来成才作准备的时期,学校期间的成才是一种浅层意义上的成才,只有在社会上发挥了作用,创造了价值,那才是深层意义上的成才。
就学于名牌大学,不必骄傲。就学于非名牌大学也不必自卑。成才与否,全靠你们自己。
兴趣至上倾向
在选择专业时,我们常常看到许多高考生把兴趣做为唯一的原则,认为只要感兴趣,就一定能学好。但我们发现有许多考生等上了大学真正学起来后却很吃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成绩却始终达不到理想境地。原因是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具备该专业所要求的一些重要素质。
高中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是表层的、不稳定的。有个化学系毕业的大学生,分配到了食品质量检测部门做技术员,按常理,专业对口应该很合适的,然而工作不到半年就想跳槽,问其原因,大学一直都不喜欢化学,再深究细问,原来高中阶段特别喜欢高中化学老师,老师也很器重他,高考化学成绩也不错,所以顺理成章地报考了化学系,上了大学后才逐渐发现,整天和化学试剂、化学实验打交道,令他厌烦,虽然是化学课代表,老师也一样喜欢他,但再也提不起对化学的兴趣了,而是大部分业余时间花在了哲学和政治学方面,对学生会的工作非常热心。在他看来如果一辈子做技术或研究工作简直不太可能。这种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了该老师教的课的现象在高中学生身上很常见,有的是因为某个重要人物的影响,如电影明星。使他产生对某种学科的兴趣,还有的是因为社会一时流行的某种时尚(如互联网)引起他浓厚的兴趣和好奇,立刻产生要报考它的愿望。
不可否认,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要想做得更好,兴趣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缺乏兴趣,即使由于其他原因暂时不得不勉强为之,会给学生时代造成极大的苦恼。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兴趣是表层的,还是潜在的,是持久稳定的,还是暂时可变的。其次还要考虑兴趣和能力是否一致。能力是完成某一特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潜在特质。在与自己能力吻合的专业领域内,往往可以比较快地获得较大的成功。如果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相关或一致,人们就会变得有恒心,就有一种努力向上的强大动力,上了大学后也能较快适应学习生活,取得好的成绩,这对将来发展非常有好处。
如果兴趣和能力不一致,就有可能学起来很费劲,容易失去信心,尤其是在能力不太强的情况下,更有可能遭受打击。比如学习计算机编程,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如果在这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的话,要编出优秀的软件,显然比较困难。当然不可否认,如果长久保持浓厚的兴趣,能力也会逐渐提高的。
高中阶段,即使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仍然在能力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兴趣比较浓厚的情况下,一定要确认一下能力优势如何。当然,有时在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因素占有很大比重,而且能力也很强时,兴趣因素则可以忽略,因为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参考资料:9联想_文学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