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项链告诉了我们什么?

 我来答
三七爱种花
高粉答主

2019-08-27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9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5万
展开全部

它揭示了人类面对命运时的无能为力感,也表达了虚荣心在命运面前没有价值和意义。

《项链》采用了以物写人的手法,它把项链当作主线。从与人物的多重关系入手,将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读者透过项链对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了然。

故事讲述了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从一个朋友那里借了一条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出乎意料的是,项链在回家的路上丢失了。

玛蒂尔德不得不借钱买一条新项链并把它还给朋友。为了还清债务,玛蒂尔德存钱为别人工作了十年。最后,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


扩展资料:

《项链》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的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的普遍腐败,社会的道德败坏,资产阶级的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追求利益的道德观,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

这种社会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这种社会氛围在小资产阶级中也很普遍。由于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极不稳定,人们总是想摆脱这种状况,跻身于前列。但只有少数人成功了,大多数人在资本主义竞争中陷入了更加悲惨的境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伊·德·莫泊桑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6-28
展开全部
《项链》读后感

看过《项链》的人大多都会把矛头直接指向那个美丽娇媚,但却出身不佳的女子的愚蠢,然后再自认为理智且正直地辛辣地指出小资产阶级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种种人性的弱点。整篇小说作者都在调刺着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

没有人能强行压制一个人对美,对富贵,对安逸生活的本能追求,对玛蒂尔德也是一样。她美丽动人,本不应该是城市平民的一员,但却受命运的捉弄降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在幻想有一个有钱的公子爱她,娶她的梦破灭后,她又嫁给一个同等地位的小职员,象其他中产阶级妇女一样,经营起了自己的的家庭。但事实上,在玛蒂尔德成为路瓦载夫人后,她的人生之路仍按生活的逻辑自然向前延伸。

小说的开头描写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生活极为不满,梦想像上流社会的贵妇人那样过高贵、风雅的生活。这种理想显然并不高尚。她确实虚荣,但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谁不想过锦衣玉食的日子呢?谁又愿意忍受贫困与丑陋呢?玛蒂尔德“美丽”、“丰韵”、“娇媚”,正是因为“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于是她心里就凭添了几许的不平与怨恨。年轻的她因为不能过上奢华的生活而整天郁郁寡欢。为了排遣自己的“不幸”与“痛苦”,她找到了一个出口——“梦想”。由于当时法国现实中,人们疯狂地崇拜金钱,拜金主义无情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生活和婚姻。于是,玛蒂尔德不愿面对现实,而把理想寄托在梦境中,此时,可怜的玛蒂尔德已完全被虚荣心俘虏了,但是她却从来不想掩饰自己的渴望与痛苦,所以她并不虚伪。这种虚荣的真实感情表达可能让我们感到不自在,忍不住地批评几句。但是对于过不上自己满意生活的玛蒂尔德来说,她并没有用自己虚伪的一面得到奢华的生活,她只是想想而已。她恪受着做人的基本道理,维护着自己的尊严。生活中有很多的无奈,特别是对于她这种没权没钱的小妇人来说,特别是在丢失项链之后,欠下一大笔债款,在这种种和打击面前,她终于丢掉幻想,面对现实,用自己艰辛和诚实的劳动生活下去。

当我读完“失项链”部分,我不禁想:“为会么她会选择偿还这条路。其实她可以逃走或赖帐,远走高飞,不了了之。或者向朋友说明“真相”。但她都没有这样做,可见其自尊一面。“或者还可以在夜会街头用美貌吸引男人们的注意,很轻而易举还掉债务”。在当时法国确实有不少的女子愿意出卖人格,牺牲尊严而享受高物质消费。但她还是没有这样做。路瓦栽“决然”说:“要还!”,他们没有一丝的犹豫,他们悄然坚决地选择一条满布荆棘的人生之路一起唇齿相依地走过风,走过雨,走过昨天,走过今天,走过明天。玛蒂尔德洗衣服,干杂活,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节省,原先高贵美丽的她变成胡乱的挽着头发,歪着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双手的粗俗妇人。她变了,十分贫困生活的磨擦,不仅改变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她的精神。艰辛的劳动、生活,把她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从云端拉回切切实实的地面,现在出现的是一个新生的玛蒂尔德。这时我不禁地为玛蒂尔德喝彩。

项链丢失后,青春美貌和人格尊严这两个法码摆在人生的天平上,逼她作出选择。她决定放弃青春,选择尊严。人生最重要的时刻说是懂得放弃,放弃也是一种美。那么对她来说那极细小的一件事是“败坏”她,还是成全她呢? 最初玛蒂尔德被强烈的可怕的虚荣心所俘虏,后来,她义无反顾地作出令人惊讶的决定。最后,当她再遇自己依然年轻美貌的朋友,当她得知假项链的事实后,她的脸上露出灿烂的天真的笑容。这笑是她自信和骄傲的表现。

小说发人深省之处是让我们目睹了污浊,虚假,拜金的社会中的一颗金子般的心,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玛蒂尔德是不幸的,她不幸在于不能盼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白白地增加烦恼,同时她是幸运的人,残酷的现实让她清醒,生活不只是云里雾里的幻想,更多是脚踏实地一步步的走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RVLc67Btd4
2019-06-09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773万
展开全部
《项链》写的是教育部职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了参加教育部长举办的舞会,把丈夫准备买鸟枪的四百法郎那去买了衣裙,又向女友佛来思节夫人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在晚会上,她的姿色打扮显得十分出众,“男宾都望着她出神”、“部长也注意她”。她觉得这是“一种成功”,十分满意。回家后,她脱衣时突然发现项链不见了,大为惊骇,在遍寻无着的情况下,只好赔偿。在首饰行里,他们找到了一串一模一样的项链,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由于他们本身生活就不是很宽裕,面对这一笔大数目,他们不得不到处借债,最后买下了这串钻石项链还给物主。此后,他们整整花了十年工夫,才还清了债务。后来的一天,玛蒂尔德碰见女友佛来思节夫人,在交谈中得知先前借给她的项链是件赝品。
小说中丢失项链的情节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回答当然是必然的。
乍一看来,生活和命运确实是捉弄人的。但生活和命运是有规律的,它们捉弄的是违背规律、违背常理的人。你看,玛蒂尔德为参加部长举办的舞会,不但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包括丈夫准备买鸟枪的钱,还向好友借了项链,这些已经够极端了,但这并不是我们认为必然的主要理由。
应该说,穿着漂亮无可厚非,关键是她的虚荣心难以填满。在舞会上,她因漂亮而忘情甚至于忘我,陶醉使她忘掉一切当然也包括项链,即使舞会之后她依然在陶醉。这样,她的项链或者其他别的东西不丢倒是不符合常理的。
莫泊桑是个叙事高手也是个讽刺高手,他先把他的主人公举到天上,再让她重重地摔下来,以此来教育那些生活在半空中的人们或者妄想生活在半空的人们——这是经典大师们特有的功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cat1125
2024-08-30 · 贡献了超过123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1万
展开全部
攀比毫无意义,地位到了,假的也是真的,地位不到,真的也是假的。脚踏实地过好自己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ryurao
2018-06-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83
展开全部
1、说明自1860年火烧圆明园以后,法兰西帝国海外殖民扩张给本币带来强劲支撑,国内的gdp和cpi匹配良好,一二线城市房价不高,失业率控制在良好水平。

2、莫泊桑塑造的小说主人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金钱的尊重,这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信用体制的基石。

建议将《项链》从高中语文课本中删除,因为其并未达到丑化资产阶级爱慕虚荣的目的。而一个有点姿色的女公务员,花最贵十年来偿还一根假项链的“悲剧”,比起在本币年化贬值10%的大环境下,千万家庭把毕生的积蓄向银行压个首付,用30年的光阴还贷的故事要“喜剧”得多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