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关孝的论述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原文】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家主、上级)在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父不在的时候要看他的担当:如果父三年(长时间)不在他都能担当起为父的责任,那可以说是孝了。
孝正常是子女对父母(下级对上级)的,但当父亲不在或无法承担为父的责任时,自己担当起父的责任、照顾兄弟(家族)的行为是孝,而不是悌。
父没观其行,观的就是他能不能担当起“孝”的责任。这里不谈母,就是因为:只要父不在时,你就要承担,不管母在不在!
父没是怎样的没?我理解是三种可能:1、去世。2、出远门。3、父还在,但失去为父的能力,也就是说他撑不起这个家了。
听说孔子的弟弟是个傻子,孔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养家了,这种养家是一种孝。人常说“长兄为父”,意思就是长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听长兄的话,是孝,长兄扶养我们,也是孝。
【原文】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礼的用处,贵在和谐。“这是古代圣贤的总结出来的道理,这样做比较好”,以小事大、做为晚辈侍奉长辈,如需加以劝谏,我们要通这样的方法。长辈有错我们却铅段不以行动去帮助改正、只为了和气而和气;或者在劝谏时不以礼加以节制、只是一味地死劝硬劝。两者都不是好的方法、都不可行。
上句谈父没如何观其行,本句谈父在如何观其志?
父在且志存高远,那我们只要顺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就好了;如父在且与已志不同,那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要劝说:要引用过去的圣贤道理、技巧的劝说,更要反复地劝说。
【原文】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在得到信任、并且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反复地劝说。(劝说时)内心要恭敬,外表要合乎礼仪(规矩),这样可以避免让人觉得我是在羞辱他。因为(这样)不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失去别人的好感、亲近感),所以也是可以效法的。
以上是孝的两种方式,观其行时要有担当、观其志时要有技巧。
孝的问题一解决,弟、忠、信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
【原文】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拜访孔子,并请教什么是孝这个问题时,孔子说“没有违背”。
樊迟驾车时,孔子说,孟懿子问我什么叫作孝,我答复他“没有违背”。“樊迟曰:何谓也。”老师,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孔子说,没有什么,很简单。“生,事之以礼。”这个“事”字是古人以下对上而说的。孔子说,作为父母、在活着的时候,儿女孝敬他——“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去世以后则“祭之以礼”,这就成了。
什么是礼?根据什么样的礼,这是要因时因地而定的。你觉得这样做对,大家也觉得这样做对,就是礼。
再说下无违和不违。别人不违背(自己)叫做无违,自己不违背叫不违。
所以从孔子“无违”的回答可以推断出:孟懿子问孝是问“别人怎么对待我才算孝顺”,而不是问“我该怎么做才算是孝”。
从本段还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孟懿子问孝的反应很冷漠:两个字就把他打发了,却向樊迟解释了一大堆,为什么呢?且和下段连起来分解:
【原文】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儿子孟武伯也来问孝,孔子的答复,和答复他父亲的是两样的。孔子说作为父母、唯一担心的就是子女过得不好,所以你自己过得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了。
从这两段来看:1、孟懿子为什么问孝?做为父亲,他问孝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要求儿子孝。2、孔子对于他的这种作为比较反感,所以只简单地说了两个字“无违”,也就是说“你儿子只要没有违背礼,就算是孝了”。同时向别人解释了无违的意思,言外之意是:做为子女,不要理会父母违礼的要求。3、反感还有个深层次的原因,孝应该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孟懿子却想用孝去要求别人。4、儿子孟武伯问孝时,孔子的答复看起槐迅誉来很过分,实际上也是有“矫枉过正”的意思。
【原文】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昌前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游是字,少孔子四十五岁。他问孝,孔子讲解很明白,他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养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所以光是养而没有尊重的心,就不是真孝。
【原文】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就是态度很难,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呼,古代对前一辈的人都尊称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
【原文】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话,有时谈了一整天,他都说对对,从来没有反对过我的意思,看起来笨笨的,但晚上我回家再想想他私下里说的话,对我的启发还不少。颜回,他聪明呀。
以上五段谈孝,为什么?因为我们做的官都是小官,不管是民选的、还是公派的,我们的头上都有个上级,以上五句其实就是教我们怎样对待上级:1、对上级的要求要做到不违反礼(规则),如果做了违法的事,承担责任的往往是你而不是上级;2、自己过得好是最大的孝;3、对上级要有尊敬的心;4、要有好的态度;5、如果能像颜回那样对上级,就最好了。
子曰:父(家主、上级)在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父不在的时候要看他的担当:如果父三年(长时间)不在他都能担当起为父的责任,那可以说是孝了。
孝正常是子女对父母(下级对上级)的,但当父亲不在或无法承担为父的责任时,自己担当起父的责任、照顾兄弟(家族)的行为是孝,而不是悌。
父没观其行,观的就是他能不能担当起“孝”的责任。这里不谈母,就是因为:只要父不在时,你就要承担,不管母在不在!
父没是怎样的没?我理解是三种可能:1、去世。2、出远门。3、父还在,但失去为父的能力,也就是说他撑不起这个家了。
听说孔子的弟弟是个傻子,孔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养家了,这种养家是一种孝。人常说“长兄为父”,意思就是长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听长兄的话,是孝,长兄扶养我们,也是孝。
【原文】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礼的用处,贵在和谐。“这是古代圣贤的总结出来的道理,这样做比较好”,以小事大、做为晚辈侍奉长辈,如需加以劝谏,我们要通这样的方法。长辈有错我们却铅段不以行动去帮助改正、只为了和气而和气;或者在劝谏时不以礼加以节制、只是一味地死劝硬劝。两者都不是好的方法、都不可行。
上句谈父没如何观其行,本句谈父在如何观其志?
父在且志存高远,那我们只要顺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就好了;如父在且与已志不同,那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要劝说:要引用过去的圣贤道理、技巧的劝说,更要反复地劝说。
【原文】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在得到信任、并且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反复地劝说。(劝说时)内心要恭敬,外表要合乎礼仪(规矩),这样可以避免让人觉得我是在羞辱他。因为(这样)不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失去别人的好感、亲近感),所以也是可以效法的。
以上是孝的两种方式,观其行时要有担当、观其志时要有技巧。
孝的问题一解决,弟、忠、信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
【原文】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拜访孔子,并请教什么是孝这个问题时,孔子说“没有违背”。
樊迟驾车时,孔子说,孟懿子问我什么叫作孝,我答复他“没有违背”。“樊迟曰:何谓也。”老师,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孔子说,没有什么,很简单。“生,事之以礼。”这个“事”字是古人以下对上而说的。孔子说,作为父母、在活着的时候,儿女孝敬他——“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去世以后则“祭之以礼”,这就成了。
什么是礼?根据什么样的礼,这是要因时因地而定的。你觉得这样做对,大家也觉得这样做对,就是礼。
再说下无违和不违。别人不违背(自己)叫做无违,自己不违背叫不违。
所以从孔子“无违”的回答可以推断出:孟懿子问孝是问“别人怎么对待我才算孝顺”,而不是问“我该怎么做才算是孝”。
从本段还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孟懿子问孝的反应很冷漠:两个字就把他打发了,却向樊迟解释了一大堆,为什么呢?且和下段连起来分解:
【原文】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儿子孟武伯也来问孝,孔子的答复,和答复他父亲的是两样的。孔子说作为父母、唯一担心的就是子女过得不好,所以你自己过得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了。
从这两段来看:1、孟懿子为什么问孝?做为父亲,他问孝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要求儿子孝。2、孔子对于他的这种作为比较反感,所以只简单地说了两个字“无违”,也就是说“你儿子只要没有违背礼,就算是孝了”。同时向别人解释了无违的意思,言外之意是:做为子女,不要理会父母违礼的要求。3、反感还有个深层次的原因,孝应该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孟懿子却想用孝去要求别人。4、儿子孟武伯问孝时,孔子的答复看起槐迅誉来很过分,实际上也是有“矫枉过正”的意思。
【原文】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昌前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游是字,少孔子四十五岁。他问孝,孔子讲解很明白,他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养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所以光是养而没有尊重的心,就不是真孝。
【原文】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就是态度很难,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呼,古代对前一辈的人都尊称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
【原文】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话,有时谈了一整天,他都说对对,从来没有反对过我的意思,看起来笨笨的,但晚上我回家再想想他私下里说的话,对我的启发还不少。颜回,他聪明呀。
以上五段谈孝,为什么?因为我们做的官都是小官,不管是民选的、还是公派的,我们的头上都有个上级,以上五句其实就是教我们怎样对待上级:1、对上级的要求要做到不违反礼(规则),如果做了违法的事,承担责任的往往是你而不是上级;2、自己过得好是最大的孝;3、对上级要有尊敬的心;4、要有好的态度;5、如果能像颜回那样对上级,就最好了。
展开全部
浅谈《论语》中的“孝”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就已有“孝”字。在“百善孝为先”这样的传统价值观浸润下的中国人,对“孝”推崇备至。《论语》对中国人“孝道观”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论语》中共有约二十条与“孝”有关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孔子第一次将人类的孝行为加以理论概括,并将之具体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1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迟裤顷,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论语》中,孝的地位是极高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它在第一章便给了孝一个“仁之本”的高度肯定。本,即为根本,由此可见,孝可谓是孔子“仁学”的基础。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纯烂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经·蓼莪》
“孝”一直是流淌在中国人骨血中的公理,从出生时,每个人都毫不怀疑地认定了孝的正确性,对于为什么要遵从孝道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思考过。《论语》中给出了一部分解释。宰我在询问孔子君子为什么要守三年孝时,孔子是这样解释的,“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孝经》也有这样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孔子认为“孝”这种情感是顺从人的天性的。父母对于我们的体贴呵护照顾来自于一种血脉相通的情意,而我们感念这份情意,便自然有了“天经地义”的“孝”。之所以无人探讨孝的正确性,就是因为作为“人”的我们拥有这样诚挚而朴素的本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现在,很多人都在批评儒家思想中的“孝”是“愚孝”,但实际上,通读论语后,我认为孔子在论语中所解释的孝是很正常的一种情感表达,与当今社会并无矛盾之处。
首先孔子认为儿女的孝不应仅限于供养父母,让父母有吃有穿,而是应该对父母抱有一种纯乎天然的敬爱之情。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吃穿用度,而是发自内心的慈爱。以敬爱报慈爱,是非常合理的。
其次孔子认为儿女应该体贴父母。子曰:“码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出门在外,应该让父母知道自己在何方。除了像疾病这种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偶发事件,不应该做出让父母担忧的举动。其实,不难想到,儿女应该做到这些正是建立在父母关心我们的基础上,除了父母,又有何人会时时刻刻在乎我们去往哪里,是否平安呢?我们又怎能去伤害这些真心爱护我们的人呢?
还有,儿女对待父母要和颜悦色,这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正如《小戴记·祭法》所言:“孝子之忧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忍不住发脾气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觉得父母会永远纵容我们,永远不会抛弃我们。但实际上,孔子告诉我们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我们能够与父母相见的岁月并没有多少,“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子女来说是多么无奈。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对父母的态度好一点,让每次相聚都是美好的回忆,这是孔子想要告诫我们的。
最有争议的一点便是对于父母的过错问题。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有人认为孔子在宣传一种对于父母的无条件的顺从,由此引申到臣子到君主的一种无条件的服从,以之为“愚孝”“愚忠”。但我认为孔子的本意并非如此。对于父母的应该劝谏,但正如上文所说,应当和颜悦色。至于“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则是表达对于父母的一种缅怀之情,就类似于今天我们在亲人去世后会常常会在节日时吃他们平时爱吃的东西。而且,若是孔子真的认为应该无条件服从,又何必要劝谏,又何必强调三年。
最后,就是关于祭祀。我认为孔子所提倡的三年守孝,也是从情出发。守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子女在父母去世后寝食难安才用守孝这种方式寄托哀思,并非强迫,因此三年并非固定,地点也并不一定在父母的墓旁,心中有父母,时时可守孝,处处可守孝。正如《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所以后人将守孝作为一种必须遵守的戒律森严的形式,反而是误解了孔子的本意。
父子之道,天性也 ——《孝经·圣治篇第九》 总而言之,我认为《论语》中孔子所倡导的“孝”是一种真性情的“孝”,是单纯而朴素的情感表达,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就已有“孝”字。在“百善孝为先”这样的传统价值观浸润下的中国人,对“孝”推崇备至。《论语》对中国人“孝道观”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论语》中共有约二十条与“孝”有关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孔子第一次将人类的孝行为加以理论概括,并将之具体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1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迟裤顷,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论语》中,孝的地位是极高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它在第一章便给了孝一个“仁之本”的高度肯定。本,即为根本,由此可见,孝可谓是孔子“仁学”的基础。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纯烂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经·蓼莪》
“孝”一直是流淌在中国人骨血中的公理,从出生时,每个人都毫不怀疑地认定了孝的正确性,对于为什么要遵从孝道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思考过。《论语》中给出了一部分解释。宰我在询问孔子君子为什么要守三年孝时,孔子是这样解释的,“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孝经》也有这样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孔子认为“孝”这种情感是顺从人的天性的。父母对于我们的体贴呵护照顾来自于一种血脉相通的情意,而我们感念这份情意,便自然有了“天经地义”的“孝”。之所以无人探讨孝的正确性,就是因为作为“人”的我们拥有这样诚挚而朴素的本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现在,很多人都在批评儒家思想中的“孝”是“愚孝”,但实际上,通读论语后,我认为孔子在论语中所解释的孝是很正常的一种情感表达,与当今社会并无矛盾之处。
首先孔子认为儿女的孝不应仅限于供养父母,让父母有吃有穿,而是应该对父母抱有一种纯乎天然的敬爱之情。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吃穿用度,而是发自内心的慈爱。以敬爱报慈爱,是非常合理的。
其次孔子认为儿女应该体贴父母。子曰:“码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出门在外,应该让父母知道自己在何方。除了像疾病这种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偶发事件,不应该做出让父母担忧的举动。其实,不难想到,儿女应该做到这些正是建立在父母关心我们的基础上,除了父母,又有何人会时时刻刻在乎我们去往哪里,是否平安呢?我们又怎能去伤害这些真心爱护我们的人呢?
还有,儿女对待父母要和颜悦色,这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正如《小戴记·祭法》所言:“孝子之忧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忍不住发脾气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觉得父母会永远纵容我们,永远不会抛弃我们。但实际上,孔子告诉我们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我们能够与父母相见的岁月并没有多少,“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子女来说是多么无奈。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对父母的态度好一点,让每次相聚都是美好的回忆,这是孔子想要告诫我们的。
最有争议的一点便是对于父母的过错问题。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有人认为孔子在宣传一种对于父母的无条件的顺从,由此引申到臣子到君主的一种无条件的服从,以之为“愚孝”“愚忠”。但我认为孔子的本意并非如此。对于父母的应该劝谏,但正如上文所说,应当和颜悦色。至于“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则是表达对于父母的一种缅怀之情,就类似于今天我们在亲人去世后会常常会在节日时吃他们平时爱吃的东西。而且,若是孔子真的认为应该无条件服从,又何必要劝谏,又何必强调三年。
最后,就是关于祭祀。我认为孔子所提倡的三年守孝,也是从情出发。守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子女在父母去世后寝食难安才用守孝这种方式寄托哀思,并非强迫,因此三年并非固定,地点也并不一定在父母的墓旁,心中有父母,时时可守孝,处处可守孝。正如《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所以后人将守孝作为一种必须遵守的戒律森严的形式,反而是误解了孔子的本意。
父子之道,天性也 ——《孝经·圣治篇第九》 总而言之,我认为《论语》中孔子所倡导的“孝”是一种真性情的“孝”,是单纯而朴素的情感表达,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