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单机片有:sinowealth、elan、holtek、MDT、sonix、富晶、51系的winbond、新茂、 宏晶的stc、pic、松翰、宏康、NUVOTON,CHIPSEA等。
选购单机片的方法:
1. 单片机的基本参数例如速度,程序存储器容量,I/O引脚数量
2. 单片机的增强功能,例如看门狗,双指针,双串口,RTC(实时时钟),EEPROM,扩展RAM,CAN接口,I2C接口,SPI接口,USB接口。
3. Flash和OTP(一次性可编程)相比较,最好是Flash。
4. 封装IP,PLCC(PLCC有对应插座)还是贴片。DIP封装在做实验时可能方便一点。
5. 工作温度范围,工业级还是商业机。如果设计户外产品,必须选用工业级。
6. 功耗,比如设计并口加密狗,信号线取电只能提供几个mA,用PIC就是因为低功耗,后来出了MSP430也不错。
7. 工作电压范围。例如设计电视机遥控器,2节干电池供电,至少应该能在1.8-3.6V电压范围内工作。
8. 供货渠道畅通。能申请样片,小批量购买有现货。最好像标准51,中发里随便找个柜台就能买到。
9. 价格低以及有服务商,像有些公司推Philips,或推AVR,都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技术支持,起码烧写器有地方买。
10.烧录器价格低,如果是ICP(把单片机放在烧录器上编程)能否利用现有的烧录器,如果是表贴封装,买一个转接座也很贵,至少得一二百元。能否ISP(在系统编程,即把芯片先焊到板子上再通过预留的ISP接口编程),一般ISP编程器比较便宜大约一二百元甚至几十元。
2018-12-28 广告
2013-09-05
今年国产单片机频频出现在网络媒体上,稍微有些高调了,但给的人感觉还是力不从心。比如海尔、贝岭等,开始做宣传了。至于调子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知识产权问题,还有就是怕国内同等规模的同行抄袭。
单片机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什么高科技了。我觉得中国的单片机路走得很艰难,其中一个原因是产业链不够完善;另一个原因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完全兼容);还有个原因是国人自己看不起自己。很多人不敢用国产单片机,既担心抗干扰的问题,又担心这IC厂家明天不干了,我这又要重新开发了。
还有个问题,就是国产单片机的开发工具不到位。至少硬件要有仿真器、烧录器吧,软件要有汇编器、连接器、调试器吧。很多国产单片机宣称100%兼容PIC或者使用6502等core,这可以暂时免除开发工具的成本和人力,但是又舍不得买IP,一般都是开发兼容的core,故而有面临知识产权的问题。其实单片机的core并不比外围复杂,关键是配套的Tools chain。
关于单片机的制造工艺,Mask、OTP、Flash等,我认为比较适合国产单片机的是OTP工艺的单片机。mask的单片机,除了价格有太多劣势了,难以面对当前的电子产品“少量多样”的需求。客户的需求经常有小的差异,而且很多电子产品就是靠个性化争取到客户的。Flash工艺,可以随时擦除芯片再重新烧录,初期产品的bug也不怕,给客户升级Firmware就好了。但是Flash工艺也会带来成本和对代工厂工艺要求的提高。而OTP是介于Mask和Flash之间的折中方案,看看PIC、EMC、HOLTEK现在都是靠OTP占领市场和走量。
成功最简单的办法是拷贝成功者的做法,并避免它走过的弯路。我觉得国内的单片机可以参考台湾单片机的路子,从低端开始做,尤其是8bit RISC OTP单片机,这直接占领着智能家电的很大市场。目前国内的很多电子产品定单,包括外销和内销,都大量使用单片机,看看义隆一块多的153的销量就可以猜测这个市场有多大。
等有了一定的量,占领了一定的低端市场,先不要急着进攻高端市场。巩固技术,设计IP化,发展抗干扰、配置合理的单片机外设、简化外围电路设计、开发工具的完善等,这都需要消耗不少的人力和资金,而且无法直接带来利润,但是对以后的发展却举足轻重。技术巩固了,发展高端自然水到渠成。
201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