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称腓特烈大帝的历史人物是谁
腓特烈大帝:腓特烈二世(德语:Friedrich II;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又译弗里德里希二世,后世尊称其为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是普鲁士王国国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欧洲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名作家、作曲家。
七年战争中,腓特烈大帝遇挫愈强,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以普鲁士一个小国之力,独抗法、俄、奥三大强国,其疯狂程度,可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或者希特勒相媲美。罗斯巴赫会战更是腓特烈斜线阵势完美的表演之一,今天被美国西点军校选作那个时代的经典战役,以大模型重现在它的军事博物馆陈列中。
军事史家亦把此战与洛伊滕会战许为腓特烈大帝军事艺术的巅峰之作,就象拿破仑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一样。仅凭这两场会战,腓特烈就完全奠定了其作为古今最伟大名将之一的地位,普鲁士的一个永远的军事神话,从此诞生。后世拿破仑评价腓特烈大帝的时候说:“越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就越显得他的伟大,这是我们对于他能说的最高的赞誉之词”。
在战术层次,腓特烈可以说是近代欧洲第一战术家,比之拿破仑毫不逊色。尤其是在战役层次上:当时欧洲在战略和战术之间,没有战役学这个分科,而腓特烈就是大战术的创始人,德国人口中的「大战术」,就是现代军事科学中的战役学。
欧洲军事学从古斯塔夫开始走入近代化,经过杜伦尼、马尔巴勒、欧根、萨克斯等历代名将的探索与尝试,到腓特烈手中,不仅从实践上,而且从理论上给以总结。他所确立的作战原则,例如「保护你的侧翼和后方、迂回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我们注意力的目标,应该是敌人的军队」等等,直接指导了拿破仑。可以说在战役指挥上,腓特烈是拿破仑的启蒙老师。
扩展资料
腓特烈二世生于普鲁士首都柏林,少年时擅长乐器,1740年即位。曾两次发动西里西亚战争。1756年发动对法兰西王国、俄罗斯帝国和奥地利公国等国的七年战争。1772年同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大公国乘波兰内政危机第一次瓜分波兰领土,获得西普鲁士的领土。1785年组建由15个德意志联邦国组成的诸侯联盟。1786年在波茨坦去世。
腓特烈一生都生活在高度虚伪的面具下,他自己认为自己从来都不能也不敢成为自然使他成为的那个人,他也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梦想(成为音乐家,哲学家诗人),而是去走自己父亲期望的道路,无情的消灭敌人,为了伟大的德意志而不是为了自己,对于他的评价很难公正,作为德意志之父,他无疑客观上让许多人崇拜,后世的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把他当作偶像,甚至连俄罗斯的贵族们也相当崇拜他。
但是从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角度来说,他的人格无疑是有很大缺陷且难以弥补的,一生活在痛苦中的腓特烈扮演了完全相反的角色长达40年。不过作为德国人,他确实很符合尼采关于“超人”的典范,也是德国人精神中“把诗人的外表藏在里面,而在生活中竭力遵守的维护discipline”的体现。正如康德的哲学观点:“只有遵守准则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的”,隐忍,把反抗藏在内心化为现实中更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德意志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腓特烈二世 (普鲁士国王)
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腓特烈二世又译弗里德里希二世,后世尊称其为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是普鲁士王国国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欧洲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名作家、作曲家。
腓特烈二世生于普鲁士首都柏林,少年时擅长乐器,1740年即位。曾两次发动西里西亚战争。1756年发动对法兰西王国、俄罗斯帝国和奥地利公国等国的七年战争。1785年组建由15个德意志联邦国组成的诸侯联盟。1786年在波茨坦去世。
扩展资料
腓特烈大帝改革政策:
在内政方面,他推行了农业改革(土豆)、军事改革、教育改革、法律改革,在Drömling和Oderbruch实施排水工程,废除了刑讯还建立了廉洁高效的公务员制度。他的名言是“我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他对法律的发展贡献良多。
腓特烈大帝对移民和小宗教信徒(胡格诺教徒,天主教徒)宽容开放,也是他内政的特色之一。在柏林的弗里德里克花园那里,一座新教的教堂和一座天主教教堂并排而立,可算得上18世纪独一无二的景致。腓特烈二世后来还说:“纵然行事方式各异,但人人都是可到天堂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腓特烈二世
生于柏林。少年时就擅长吹笛,1740年即位。曾两次发动西里西亚战争。1756年发动对法兰西王国、俄罗斯帝国和奥地利帝国等国的七年战争。1772年同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乘波兰内政危机第一次瓜分波兰领土,获得西普鲁士。1785年组建由15个德意志联邦国组成的诸侯联盟。1786年在波茨坦去世。
腓特烈大帝是欧洲“开明专制”君主的代表人物,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甚至音乐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为启蒙运动一大重要人物。在其铁腕统治下,普鲁士的国力迅速上升,在很短时间内便跃居欧洲列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