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产出指GDP的生产,亦即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价值总和,例如长期以来我们所讲的社会总产值。假定某纺纱厂1年产出成品(棉纱)值20万元,其中包括消耗棉花价值为15万元(我们用棉花代表棉纱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全部中间产品价值),则创造的价值只有5万元,而不是20万元。为什么产出等于收入呢?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那么,新创造的这5万元价值就被认为是生产棉纱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及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因而要转化为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其中,利润是产品卖价20万元扣除原材料价格、工资、利息和地租后的余额。假定工资是2万元,利息是1.5万元,地租是5千元,则利润就是1万元。正由于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卖价扣除成本后的余额,因此,总产出总等于总收入。
总产出总等于总支出是指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例如,假定一件上衣卖500元,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支出500元,而这500元又是许多与之有关的生产经营者(如棉农、棉纱厂、织布厂、制衣厂、售衣商等)创造的价值即产出。上衣是如此,千千万万最终产品也是如此,因而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就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总产出、总支出和总收入三者的关系:
总产出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 总收入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收入的积累状态。总产出包括两大部分,利润和成本,而利润是收入很容易理解;而成本又是另一部分的收入(如:工资,原材料等)。所以总产出=总收入。而总支出是和总产出相联系的:总产出-总支出=总利润。
产出等于收入。就拿企业来说,企业所有的销售所得都支付出去从而形成了各种收入,因此产出与由此而产生的总收入是一致的,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出总等于收入,因此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产出等于支出。就一个社会来看总产出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就像记账一样,产出和支出相等是把存货也看作是投资,也作为指出的组成部分。其实你简单想无非就是要素商品以不同形式存在,一方生产(产出),必有一方提供(转化为他们的收入),另一方买(支出)。
1产出是指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用的物品或劳务,它们可以用于消费或用于进一步生产。产出主要用于消费或进一步加工生产的各种有用的物品和服务。我们来看看一块比萨饼的“生产”。可口的比萨饼就是其产出。在教育中,有教养、有知识的公民则是产出。
2收入是指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增加的、非所有者投入资本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支出(payment),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另一项资产、为清偿债务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如企业为购买材料、办公用品等支付或预付的款项;为偿还银行借款、应付账款及支付账款或支付股利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为购置固定资产、支付长期工程费用所发生的支出和生活中的消费支出。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及其政策目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活动情况及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支出分为类、款、项三级。
4关系
(1)产出等于收入。所谓产出,就是当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总市值,在这个总市值的价值构成中,一部分是要素成本(如利息、工资、租金等),一部分是非要素成本(如间接税、折旧等),它们最后分别成为家庭的收入、企业的收入和政府的收入。因为最终产品的总价格就等于要素成本和非要素成本之和,故产出等于收入。
(2)产出等于支出。所谓支出,是指各部门针对本国最终产品发生的支出。由于把因为无人购买或因购买力不足而积压在仓库里的存货是为企业自己将其“买下”的投资行为,故产出也必等于支出。
(3)产出、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从生产、分配和流通三个环节对同一堆最终经济成果的衡量,若不考虑统计误差的因素,三者必定是相等的,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的GDP也必然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