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所有成语有哪些?
1-1、【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1·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2、【不亦乐乎】——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论语·学而》(1·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4、【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论语·学而》(1·3):“巧言令色,鲜矣仁!”
1-5、【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论语·学而》(1·4):“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6、【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论语·学而》(1·4):“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7、【入孝出悌】【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1·6):“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1-8、【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论语·学而》(1·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9、【贤贤易色】——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论语·学而》(1·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
1-10、【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论语·学而》(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11、【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论语·学而》(1·9):“曾子曰:'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八佾篇第三》
3-1、【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论语·八佾》(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杞宋无征】——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论语·八佾》(3·9):“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3-3、【了如指掌】【了若指掌】【如指诸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论语·八佾》(3·11):“或问禘之说。子曰:' 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3-4、【告(gù)朔饩(xì)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论语·八佾》(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3-5、【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论语·八佾》(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3-6、【乐而不淫】——快乐而不过分。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论语·八佾》(3·2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7、【成事不说】——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论语·八佾》(3·2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8、【既往不咎】【不咎既往】——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论语·八佾》(3·21):“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3-9、【尽美尽善】——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论语·八佾》(3·25):“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苗而不秀: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
知过能改 :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远。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
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道。
有过之无不及 : 过。形容事物完无缺。极其完善。
有教无类 :类。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通常指稻,决不可能有所改变。
三十而立: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玉毁椟中 :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任用:弯曲。形容极其愚笨、礼。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时刻不忘;义:命运,就用来勉励自己。
通力合作: 通力,按照好的做,要想到道义。
参考资料
文库.文库[引用时间2017-12-24]
不耻下问、不亦乐乎、家喻户晓、理屈词穷、以文会友
1、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
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释义: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下,就是低下和差的意思,但是这个低下和差不是对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请教的人提高,把自己放低。你向别人请教问题,那他就是你的老师。
造句:你不但谦虚而且还不耻下问以及还在网上来征求答案。
2、不亦乐乎【bù
yì
lè
hū】
出处: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释义:意为不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吗?也指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并带有诙谐意味。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造句:我们太饿了,菜一上桌,我们就立即吃得不亦乐乎。
3、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
出处:出自《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释义:家喻户晓:喻:明白,清楚;晓:知道。家家户户都清楚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造句:伊索寓言里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4、理屈词穷【lǐ
qū
cí
qióng】
出处: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释义:由于理亏而没有话说。
造句: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
5、以文会友【yǐ
wén
huì
yǒu】
出处:出自《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释义: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造句:君子讲学,以文会友,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