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文化习俗是什么?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满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传说,当年汗王遭难时,狗有救驾之恩,满族视之为恩祖而加以保护和珍爱。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
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儿满族文化非常发达。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传的,又有经文记载的。按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①起源神话。包括人类起源、万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②宇宙关系神话。在萨满族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喧嚣的多层的立体世界,即所谓“登天云,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每层天中都有人和动、植物、有恶魔和善神,各层间互通。③灵魂神话。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自然神话共融一处,并有图腾崇拜的遗迹。
《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大米、秫米喻之龙虎,故又称“龙虎斗”。
[秫米水饭]:将秫米放宽水中煮熟,捞到冷水中浸凉即成,多在夏季食用。满族烹调以烧、烤见长,擅用生酱(大酱)。蔬菜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杂以野菜(蕃蒿、蕨菜等)及菌类。满族先人好渔猎,祭祀时除用家禽、家畜肉外,还有鹿、麂、獐、狍、雁、鱼等。尤喜食猪肉。猪肉多用白水煮,谓“白煮肉”。设大宴时多用烤全羊。
常见的菜肴有:[白肉血汤]:将鲜猪血灌入鲜猪肠内煮熟,切片,与白水煮成的猪肉切片后同码盘中,佐以韭菜花、蒜泥、辣椒油吃。
[坛肉]:将猪肉切小块,煸炒后加葱、姜、大料、腐乳汁,放坛中文火煨烂。
[豆泥酸菜汤]:将泡发的黄豆捣成泥,酸菜切块炒透,放入肉汤、黄豆泥,调好味,炖透即可。
[炸鸡蛋酱]:将鸡蛋液搅匀,倒入热油锅中,边搅边炒,再倒入酱油、大酱。食用时配大葱、黄瓜或青菜蘸食(也可拌食)。
[芥末墩儿]:将大白菜去老帮,整棵横放,切成3厘米长的圆墩状,用沸水烫一下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要头朝西,脚朝东。死者的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
要停灵三天。第一天,报丧。通知远近亲友,当晚家人不能睡觉,叫做“守灵”。死者头前放一盏豆油灯。用棉花捻成长捻,一半在碗里,一半在碗边,豆油灯一夜不灭,俗称“照尸灯”。死人,一般要在屋里停放一夜,第二天入殓、祭奠。当人们抬尸首时,不能走门,要走窗户,因为门是留给活人走的。第三天出灵,即出殡。
满族人的棺材与汉族人的不一样,汉族人的棺材是平顶的,满族人的棺材是起脊的,上尖下宽,跟起脊的房屋一样。满族人叫“旗材”或称“满材”。棺材不能白茬,要着色,一般是红土色。两边棺材帮,要画上山水花纹、云子卷儿,俗称“鞑子荷包棺材”。棺材头要画云子卷儿和仙鹤等,也有的画上各种花卉,俗称“花头棺材”。棺材头的横批,一般是“驾鹤西去”。棺材后头,要画上莲花,叫做“脚踩莲花上西天”
第二天,中午开始“祭奠”。亲朋好友得信前来,要献上“帐子”和礼钱。“帐子”就是整幅白布,上边别上用白纸写的大字“某某千古”、“某某万世流芳”等,丧家要把帐子悬挂在灵棚里,供人观看。棺材头旁边,站着一个主持仪式的人,子女和家人跪在棺材两旁,叫做“陪孝”。吊唁的亲友要站在棺材前头,由主持人高喊:“某某老人家,你老听真,这位是你老的什么什么人,前来给你老吊孝来了!”随后向凭吊的人喊:“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叩首!”凭吊者三鞠躬后跪下磕头。主持人喊:“平身!”凭吊人起来走开。下面继续第二人。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
满族人家死人成殓后,在院内要挂红色幡旗,有一尺多宽,一丈多长,挂在院内西边一根两丈多高的木头杆子上,满族人认为幡是死者的灵魂。每天太阳出来之前,将红幡挂起,太阳落山之后,将幡取下,放在棺材盖上。
满族丧葬中,有“烧饭”之习俗。辽金时女真人就有将“其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的烧饭之俗。满族沿袭此俗,富贵人家还将生前所御狗、马焚烧的。后努尔哈赤等一再告戒要节省食物器具,除烧饭外,也不再焚烧狗马,只将生前所用狗、马在烧纸时,用鞭棍催打狗马从火堆上跳过就可以了。
出殡的时候,长子手举“灵头幡”,走在灵车前头。灵车后,其他子女们打着“铭旌”,就是细长的布条,像旗帜一样,结在一根长棍上。布条的周围镶着狼牙边。旗的颜色,要根据死者是哪旗人而定。
满族死人,不写“殃榜”,这点与汉族不同。所谓“殃榜”,就是在一张白纸上写明某人某日某时“含殓”,某年某月某日为死者生日,某月某日某时辰为“四熬日”,某月某日某时辰为“避忌日”,告知亲友,按时参加仪式,按时回避。
出殡回来,要摆筵席宴请参加送葬的亲戚朋友,叫做“辞灵饭”。
祭奠日期,有“一七”,也叫“头七”,就是人死后的第七天。家人和子女要携带供饭、供果等到坟头焚烧。以后是“三七”、“五七”、“七七”祭奠。
到了一百天,还要照样祭奠,叫“烧百日”。祭奠完毕,家人和子女在坟前脱去孝服,叫做“脱孝”。
到了一周年时,要“烧周年”,举动比较大。再以后,要“烧三周年”。每年到了清明节,家人和子女要上坟祭奠。
[生育习俗]
满族十分重视对子女的生育。妇女一旦怀孕,被视为全家吉事,这时婆母
便告诉她一些保胎知识和传统禁忌。如:不准孕妇到别人的产房去,不准坐锅
台、穿台。不许大哭大笑,不准侍奉祖先神。怀孕五月,不许去马棚,不许牵
马等。
小孩出生称“落草”。据说,古时满族妇女在炕上临产时,要卷起炕席,铺
上谷草,产妇在谷草上分娩,以后便相沿成习。小孩“落草”后,如果是男孩,
要悬一小弓箭于门左,象征其长大后成为一个优秀射手;若是女孩,则门前挂
一红布条,象征吉祥。婴儿出生的第二天,要请子妇多、身体好的妇女喂第一
次奶,叫“开奶”。第一个进产房看孩子的外人叫“采生人”。满族认为婴儿
长大后性格会像“采生人”的性格,所以十分注重挑选“采生人”。婴儿出生
的第三天,要“洗三”,请儿女双全,德高望重的老太太给孩子沐浴,也称沐
浴礼。沐浴用大铜盆,内放槐树叶、艾蒿,倒上热水后,前来祝贺的亲友们则
将铜钱、花生和鸡蛋等放入盆内,叫做添盆。沐浴过程中,如婴儿放声大哭,则
视为大吉大利,这叫“响盆。”
孩子出生后第七天开始上悠车。悠车也叫摇车,用桦树皮做成,长约1.3
米,宽0.7米有作,两端呈半圆形,如同小船。后世的悠车多用椴木薄板做成,
边沿漆以红色,绘制花纹,书写有吉利话,十分美观。悠车挂在房梁上,摇起
来十分轻便,为了使婴儿保持胳膊、腿平直和避免翻身时掉下来,一般用布带
子把小孩的胳膊肘、膝盖和脚脖子绑在悠车上.婴儿下面铺用谷糠装成的口袋,
枕头则用小米或高粱米装成。因满族以孩子后脑勺扁平为美,所以使用这样的
枕头。
孩子满月后正式起名,5岁前举行一次家祭,俗称“跳喜神”,一般只用
一天,不杀猪羊,只杀鸡做糕,祭祀祖先神,感谢神龙送子.在族中公祭时,要
举行“换锁”仪式。每个新生孩子每人领取锁带佩带一副,并拜柳求福.祭毕,
再将锁袋装入子孙袋内保存起来。
孩子第一次去姥姥家无疑是件大豆事。当姑奶奶带着可爱的外孙回娘家,
姥姥一家不胜欢喜,待之如贵宾。这时,年轻母亲把孩子的脑袋往房柱上轻轻
一撞,表示孩子不仅能在姥姥家住得服(惯),而且将来肯定能长得健康壮实。
8岁以前,男孩玩具以弓箭为主,也开展比箭法游戏,谁射的准谁就受重
视。女孩子则以玩秋千为主要娱乐活动。
满族没有固定的冠礼。只是由族长或萨满在祖神案前祭祀,将灵佩赐给青
年男女。一般小伙前额佩挂野猪獠牙,姑娘多佩带野猪门牙。从此,青年男女
就可参加族中的一切社交活动了。
[祭祀习俗]
满族的祭祀活动,神秘庄重,从程序到内容都十分讲究。整个祭祀过程分为:祭祖、祭神、祭神杆、祭星4个部分。
在祭祀的前3天,全族人就要着手准备了:要在院子的大门当中悬上一把谷草,这就是表示从挂草把的日子起,一直到祭祀完毕,不许头戴狗皮帽子和身穿孝服以及身体不洁的女人入门,而且此时也不许周济乞丐。此外还要准备一些祭祀的食品,这里最主要的有:黄米饭和几头猪。祭祀的日子一到,主祭人将暂存于外边的祖宗匣子请到家中,放在西炕南头的桌子上,然后再将屋里常设的祖宗匣子取下来放在下边。
祭祖,一般安排在白天。主祭人先将供桌及祖位架摆放好,然后将祖先请出,再把一头祭祀用的纯黑猪,抬到屋内南炕沿下。一切准备完毕后,主祭人诵读祭文,此时,所有参加祭祀的人都要按辈分依次跪听。读完祭文后,叩首起身,然后众人把猪抬到供桌前杀祭。杀祭时要将猪毛退净,并将大小蹄角和猪胆放在供桌的右边,然后再将猪抬到供桌上,猪头向外,脚要向右。
祭神,有白日祭和夜晚祭两种。白日祭一般在祭祖之后。其程序是:将祭祖时所杀的猪分解成12件,连同内脏一起到锅里煮,锅里不放任何调料。锅里所煮的肉,在上供之前都不许吃。供品摆设整齐后,先请主祭人在前跪读祭文,参加祭祀的人仍要按辈分依次跪听,然后主祭人率众人行叩首礼。夜晚祭神,一般分为两步。首先要从祖宗匣子中按先后次序请出七位祖先,放在祖架上,再请出两位摆设在祖匣盖上,每位设净水一盅,黄米一碟,将香碗、祭台放在桌上,然后燃起香和白蜡。之后,主祭人束腰铃、扎裙子,带领众人击鼓祈祷。然后在神位前杀猪祭祀。其次,在杀猪祭祀后,主祭人还要率众人进行背灯祭。此时要将门窗遮闭,不准人出入院内,如有外人来也不许进屋。主祭人将灯吹灭,手持铜铃,舞动腰铃,口中念念有词,祭毕,重新点灯,叩首,将祖神像放入祖宗匣子里,双手举起放到西墙祖宗板上,再将门窗打开,准许人出入。背灯祭所用的肉,要过3天以后,家人才能吃,但不能送给外人。
祭神树,是在日出时将祖先木像请到祭树前,面向东北。将一张干净的纸挂在树上,然后把祭猪抬到神树前,主祭人跪在祭猪的左方,众人跪在其后。在杀祭之前,先用酒或干净的水往猪耳朵里灌,猪感觉痛痒,就摇头摆耳,众人就认为这是神来享用了,如果猪没有什么反应,那么就是不祥之兆。杀祭之后,将猪分解成七部分,放到锅里煮,猪胆、下鄂骨及下水等挂在树上。主祭人将肉供上,叩首之后,众人将肉分食,但要把各部分的骨头送到神树前。
祭索伦杆子,也称祭天,一般是在祭祖后的第二天举行。祭索伦杆子用的猪,必须是无伤、纯黑的公猪,杀之前先将猪绑起来,放在索伦杆子前面,烧香祷告,然后再杀。猪骨头不能乱扔,要在当天晚上埋在索伦杆子下面,还要将猪脖子里的一块骨头挂在索伦杆子上面,猪胆、猪肠、猪膀胱等物放在索伦杆子上面的斗里,让乌鸦、喜鹊来吃,如果 3 天之内能被吃掉,便认为是很吉利的。
祭星,是在月落以后进行的。祭星的日期,不论是在某月,都要安排在初三或初五两天进行。等月落之后,先在上屋北炕当中设一个方凳,点燃香蜡。祭星人身穿黄纱袍,手拿血盆、尖刀,在室外西侧,距离祖宗不远的地方,把祭猪杀掉,这时屋内要将灯火熄灭。杀完祭猪后,祭星人咳嗽一声,屋内点灯开门,将猪抬进屋内退毛、分解。然后再将猪抬到原来的地方,叩首祭星,这时屋内再次熄灭灯火。祭毕,将猪抬回屋内,但不能见灶火。据说,熄灯闭光能使人神之间的距离缩短,既可以“对天直语”,又能使神明直接察觉到祭祀人虔诚的心情。
[满族春节]
”阿涅业能业”是满语,即满族的春节,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继位后,顺治元年( 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 庆祝方式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这天晚辈要身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儿满族文化非常发达。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传的,又有经文记载的。按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①起源神话。包括人类起源、万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②宇宙关系神话。在萨满族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喧嚣的多层的立体世界,即所谓“登天云,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每层天中都有人和动、植物、有恶魔和善神,各层间互通。③灵魂神话。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自然神话共融一处,并有图腾崇拜的遗迹。
《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大米、秫米喻之龙虎,故又称“龙虎斗”。
[秫米水饭]:将秫米放宽水中煮熟,捞到冷水中浸凉即成,多在夏季食用。满族烹调以烧、烤见长,擅用生酱(大酱)。蔬菜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杂以野菜(蕃蒿、蕨菜等)及菌类。满族先人好渔猎,祭祀时除用家禽、家畜肉外,还有鹿、麂、獐、狍、雁、鱼等。尤喜食猪肉。猪肉多用白水煮,谓“白煮肉”。设大宴时多用烤全羊。
常见的菜肴有:[白肉血汤]:将鲜猪血灌入鲜猪肠内煮熟,切片,与白水煮成的猪肉切片后同码盘中,佐以韭菜花、蒜泥、辣椒油吃。
[坛肉]:将猪肉切小块,煸炒后加葱、姜、大料、腐乳汁,放坛中文火煨烂。
[豆泥酸菜汤]:将泡发的黄豆捣成泥,酸菜切块炒透,放入肉汤、黄豆泥,调好味,炖透即可。
[炸鸡蛋酱]:将鸡蛋液搅匀,倒入热油锅中,边搅边炒,再倒入酱油、大酱。食用时配大葱、黄瓜或青菜蘸食(也可拌食)。
[芥末墩儿]:将大白菜去老帮,整棵横放,切成3厘米长的圆墩状,用沸水烫一下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要头朝西,脚朝东。死者的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
要停灵三天。第一天,报丧。通知远近亲友,当晚家人不能睡觉,叫做“守灵”。死者头前放一盏豆油灯。用棉花捻成长捻,一半在碗里,一半在碗边,豆油灯一夜不灭,俗称“照尸灯”。死人,一般要在屋里停放一夜,第二天入殓、祭奠。当人们抬尸首时,不能走门,要走窗户,因为门是留给活人走的。第三天出灵,即出殡。
满族人的棺材与汉族人的不一样,汉族人的棺材是平顶的,满族人的棺材是起脊的,上尖下宽,跟起脊的房屋一样。满族人叫“旗材”或称“满材”。棺材不能白茬,要着色,一般是红土色。两边棺材帮,要画上山水花纹、云子卷儿,俗称“鞑子荷包棺材”。棺材头要画云子卷儿和仙鹤等,也有的画上各种花卉,俗称“花头棺材”。棺材头的横批,一般是“驾鹤西去”。棺材后头,要画上莲花,叫做“脚踩莲花上西天”
第二天,中午开始“祭奠”。亲朋好友得信前来,要献上“帐子”和礼钱。“帐子”就是整幅白布,上边别上用白纸写的大字“某某千古”、“某某万世流芳”等,丧家要把帐子悬挂在灵棚里,供人观看。棺材头旁边,站着一个主持仪式的人,子女和家人跪在棺材两旁,叫做“陪孝”。吊唁的亲友要站在棺材前头,由主持人高喊:“某某老人家,你老听真,这位是你老的什么什么人,前来给你老吊孝来了!”随后向凭吊的人喊:“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叩首!”凭吊者三鞠躬后跪下磕头。主持人喊:“平身!”凭吊人起来走开。下面继续第二人。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
满族人家死人成殓后,在院内要挂红色幡旗,有一尺多宽,一丈多长,挂在院内西边一根两丈多高的木头杆子上,满族人认为幡是死者的灵魂。每天太阳出来之前,将红幡挂起,太阳落山之后,将幡取下,放在棺材盖上。
满族丧葬中,有“烧饭”之习俗。辽金时女真人就有将“其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的烧饭之俗。满族沿袭此俗,富贵人家还将生前所御狗、马焚烧的。后努尔哈赤等一再告戒要节省食物器具,除烧饭外,也不再焚烧狗马,只将生前所用狗、马在烧纸时,用鞭棍催打狗马从火堆上跳过就可以了。
出殡的时候,长子手举“灵头幡”,走在灵车前头。灵车后,其他子女们打着“铭旌”,就是细长的布条,像旗帜一样,结在一根长棍上。布条的周围镶着狼牙边。旗的颜色,要根据死者是哪旗人而定。
满族死人,不写“殃榜”,这点与汉族不同。所谓“殃榜”,就是在一张白纸上写明某人某日某时“含殓”,某年某月某日为死者生日,某月某日某时辰为“四熬日”,某月某日某时辰为“避忌日”,告知亲友,按时参加仪式,按时回避。
出殡回来,要摆筵席宴请参加送葬的亲戚朋友,叫做“辞灵饭”。
祭奠日期,有“一七”,也叫“头七”,就是人死后的第七天。家人和子女要携带供饭、供果等到坟头焚烧。以后是“三七”、“五七”、“七七”祭奠。
到了一百天,还要照样祭奠,叫“烧百日”。祭奠完毕,家人和子女在坟前脱去孝服,叫做“脱孝”。
到了一周年时,要“烧周年”,举动比较大。再以后,要“烧三周年”。每年到了清明节,家人和子女要上坟祭奠。
[生育习俗]
满族十分重视对子女的生育。妇女一旦怀孕,被视为全家吉事,这时婆母
便告诉她一些保胎知识和传统禁忌。如:不准孕妇到别人的产房去,不准坐锅
台、穿台。不许大哭大笑,不准侍奉祖先神。怀孕五月,不许去马棚,不许牵
马等。
小孩出生称“落草”。据说,古时满族妇女在炕上临产时,要卷起炕席,铺
上谷草,产妇在谷草上分娩,以后便相沿成习。小孩“落草”后,如果是男孩,
要悬一小弓箭于门左,象征其长大后成为一个优秀射手;若是女孩,则门前挂
一红布条,象征吉祥。婴儿出生的第二天,要请子妇多、身体好的妇女喂第一
次奶,叫“开奶”。第一个进产房看孩子的外人叫“采生人”。满族认为婴儿
长大后性格会像“采生人”的性格,所以十分注重挑选“采生人”。婴儿出生
的第三天,要“洗三”,请儿女双全,德高望重的老太太给孩子沐浴,也称沐
浴礼。沐浴用大铜盆,内放槐树叶、艾蒿,倒上热水后,前来祝贺的亲友们则
将铜钱、花生和鸡蛋等放入盆内,叫做添盆。沐浴过程中,如婴儿放声大哭,则
视为大吉大利,这叫“响盆。”
孩子出生后第七天开始上悠车。悠车也叫摇车,用桦树皮做成,长约1.3
米,宽0.7米有作,两端呈半圆形,如同小船。后世的悠车多用椴木薄板做成,
边沿漆以红色,绘制花纹,书写有吉利话,十分美观。悠车挂在房梁上,摇起
来十分轻便,为了使婴儿保持胳膊、腿平直和避免翻身时掉下来,一般用布带
子把小孩的胳膊肘、膝盖和脚脖子绑在悠车上.婴儿下面铺用谷糠装成的口袋,
枕头则用小米或高粱米装成。因满族以孩子后脑勺扁平为美,所以使用这样的
枕头。
孩子满月后正式起名,5岁前举行一次家祭,俗称“跳喜神”,一般只用
一天,不杀猪羊,只杀鸡做糕,祭祀祖先神,感谢神龙送子.在族中公祭时,要
举行“换锁”仪式。每个新生孩子每人领取锁带佩带一副,并拜柳求福.祭毕,
再将锁袋装入子孙袋内保存起来。
孩子第一次去姥姥家无疑是件大豆事。当姑奶奶带着可爱的外孙回娘家,
姥姥一家不胜欢喜,待之如贵宾。这时,年轻母亲把孩子的脑袋往房柱上轻轻
一撞,表示孩子不仅能在姥姥家住得服(惯),而且将来肯定能长得健康壮实。
8岁以前,男孩玩具以弓箭为主,也开展比箭法游戏,谁射的准谁就受重
视。女孩子则以玩秋千为主要娱乐活动。
满族没有固定的冠礼。只是由族长或萨满在祖神案前祭祀,将灵佩赐给青
年男女。一般小伙前额佩挂野猪獠牙,姑娘多佩带野猪门牙。从此,青年男女
就可参加族中的一切社交活动了。
[祭祀习俗]
满族的祭祀活动,神秘庄重,从程序到内容都十分讲究。整个祭祀过程分为:祭祖、祭神、祭神杆、祭星4个部分。
在祭祀的前3天,全族人就要着手准备了:要在院子的大门当中悬上一把谷草,这就是表示从挂草把的日子起,一直到祭祀完毕,不许头戴狗皮帽子和身穿孝服以及身体不洁的女人入门,而且此时也不许周济乞丐。此外还要准备一些祭祀的食品,这里最主要的有:黄米饭和几头猪。祭祀的日子一到,主祭人将暂存于外边的祖宗匣子请到家中,放在西炕南头的桌子上,然后再将屋里常设的祖宗匣子取下来放在下边。
祭祖,一般安排在白天。主祭人先将供桌及祖位架摆放好,然后将祖先请出,再把一头祭祀用的纯黑猪,抬到屋内南炕沿下。一切准备完毕后,主祭人诵读祭文,此时,所有参加祭祀的人都要按辈分依次跪听。读完祭文后,叩首起身,然后众人把猪抬到供桌前杀祭。杀祭时要将猪毛退净,并将大小蹄角和猪胆放在供桌的右边,然后再将猪抬到供桌上,猪头向外,脚要向右。
祭神,有白日祭和夜晚祭两种。白日祭一般在祭祖之后。其程序是:将祭祖时所杀的猪分解成12件,连同内脏一起到锅里煮,锅里不放任何调料。锅里所煮的肉,在上供之前都不许吃。供品摆设整齐后,先请主祭人在前跪读祭文,参加祭祀的人仍要按辈分依次跪听,然后主祭人率众人行叩首礼。夜晚祭神,一般分为两步。首先要从祖宗匣子中按先后次序请出七位祖先,放在祖架上,再请出两位摆设在祖匣盖上,每位设净水一盅,黄米一碟,将香碗、祭台放在桌上,然后燃起香和白蜡。之后,主祭人束腰铃、扎裙子,带领众人击鼓祈祷。然后在神位前杀猪祭祀。其次,在杀猪祭祀后,主祭人还要率众人进行背灯祭。此时要将门窗遮闭,不准人出入院内,如有外人来也不许进屋。主祭人将灯吹灭,手持铜铃,舞动腰铃,口中念念有词,祭毕,重新点灯,叩首,将祖神像放入祖宗匣子里,双手举起放到西墙祖宗板上,再将门窗打开,准许人出入。背灯祭所用的肉,要过3天以后,家人才能吃,但不能送给外人。
祭神树,是在日出时将祖先木像请到祭树前,面向东北。将一张干净的纸挂在树上,然后把祭猪抬到神树前,主祭人跪在祭猪的左方,众人跪在其后。在杀祭之前,先用酒或干净的水往猪耳朵里灌,猪感觉痛痒,就摇头摆耳,众人就认为这是神来享用了,如果猪没有什么反应,那么就是不祥之兆。杀祭之后,将猪分解成七部分,放到锅里煮,猪胆、下鄂骨及下水等挂在树上。主祭人将肉供上,叩首之后,众人将肉分食,但要把各部分的骨头送到神树前。
祭索伦杆子,也称祭天,一般是在祭祖后的第二天举行。祭索伦杆子用的猪,必须是无伤、纯黑的公猪,杀之前先将猪绑起来,放在索伦杆子前面,烧香祷告,然后再杀。猪骨头不能乱扔,要在当天晚上埋在索伦杆子下面,还要将猪脖子里的一块骨头挂在索伦杆子上面,猪胆、猪肠、猪膀胱等物放在索伦杆子上面的斗里,让乌鸦、喜鹊来吃,如果 3 天之内能被吃掉,便认为是很吉利的。
祭星,是在月落以后进行的。祭星的日期,不论是在某月,都要安排在初三或初五两天进行。等月落之后,先在上屋北炕当中设一个方凳,点燃香蜡。祭星人身穿黄纱袍,手拿血盆、尖刀,在室外西侧,距离祖宗不远的地方,把祭猪杀掉,这时屋内要将灯火熄灭。杀完祭猪后,祭星人咳嗽一声,屋内点灯开门,将猪抬进屋内退毛、分解。然后再将猪抬到原来的地方,叩首祭星,这时屋内再次熄灭灯火。祭毕,将猪抬回屋内,但不能见灶火。据说,熄灯闭光能使人神之间的距离缩短,既可以“对天直语”,又能使神明直接察觉到祭祀人虔诚的心情。
[满族春节]
”阿涅业能业”是满语,即满族的春节,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继位后,顺治元年( 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 庆祝方式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这天晚辈要身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满族的习俗:
礼节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少辈每隔三天要给长辈打千请安,隔五天见长辈得叩头,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状,女人双手扶膝下蹲。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路,等长辈过去,再上马赶路。远方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大礼。“
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六,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婚俗
满族旧时婚姻重视门第,盛行早婚和娶大龄女。这与旗内男子当兵出征,希望早育子女有关。贵族官宦人家,盛行指婚,多由朝廷指定结婚对象,一般旗人也有由族长指婚的情况。清代宫廷的“选秀”,是为皇帝及亲王选妃,一般限定在八旗三品官内部遴选。八旗内男女年龄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男子订婚与结婚年龄可能更小一些。婚姻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先后要去三次。每次都携带一瓶酒,到第三次才能知道是否成功。所以有句俗话“成不成,三瓶酒”。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要彩礼,猪、酒、柜、衣服、首饰等。男方送的彩礼,全部作为姑娘的财产。旧时满族结婚过程较为繁多,有议婚、小定、大定、过礼、送日子、开锁、送嫁妆、迎娶、坐帐、合卺、分大小、回门和住对月一整套过程。结婚时,新娘要在洞房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桌子,桌上放两个酒壶和酒盅,新郎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一对蜡烛,通宵不熄,房外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空家”,或有人用黑豆往新房窗户上撒,热闹一两个小时后自散。三日后新郎新娘回娘家。
丧葬
满族的丧葬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受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满族先民的丧葬仪式比较简约、粗疏,曾经有天葬、土葬、兽葬、树葬、水葬、火葬等形式。入关前,满族以火葬为主,自顺治帝后期起,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满族普遍改成棺材土葬,并结合本民族特点,形成了满族的特色葬俗。乾隆以前,各地驻防旗人由于要将死者及其遗属送回京中故旗,所以仍保持了火葬,而将骨灰装殓回京。乾嘉以后,允许驻防旗人在当地安葬,也改为土葬。早期满族贵族有人殉之俗,后改为剪发代殉和焚烧纸扎的奴仆。在农村地区,不准许在西炕和北炕死人,因为门是活人出入的地方,因此,死人入棺后,只能从窗户抬出。人死后,在院子西边立一杆子,高一丈五尺左右,上挂布幡,幡长九尺,用红布和黑布做成。幡的头和尾是黑布,中间四条是红布。出殡时,亲友要抢幡上的布,给自己孩子做衣服,认为可避邪,不做噩梦等。今天广州满族保持完整的满族坟场,仍能看到满族葬俗的一些特点。
礼节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少辈每隔三天要给长辈打千请安,隔五天见长辈得叩头,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状,女人双手扶膝下蹲。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路,等长辈过去,再上马赶路。远方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大礼。“
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六,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婚俗
满族旧时婚姻重视门第,盛行早婚和娶大龄女。这与旗内男子当兵出征,希望早育子女有关。贵族官宦人家,盛行指婚,多由朝廷指定结婚对象,一般旗人也有由族长指婚的情况。清代宫廷的“选秀”,是为皇帝及亲王选妃,一般限定在八旗三品官内部遴选。八旗内男女年龄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男子订婚与结婚年龄可能更小一些。婚姻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先后要去三次。每次都携带一瓶酒,到第三次才能知道是否成功。所以有句俗话“成不成,三瓶酒”。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要彩礼,猪、酒、柜、衣服、首饰等。男方送的彩礼,全部作为姑娘的财产。旧时满族结婚过程较为繁多,有议婚、小定、大定、过礼、送日子、开锁、送嫁妆、迎娶、坐帐、合卺、分大小、回门和住对月一整套过程。结婚时,新娘要在洞房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桌子,桌上放两个酒壶和酒盅,新郎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一对蜡烛,通宵不熄,房外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空家”,或有人用黑豆往新房窗户上撒,热闹一两个小时后自散。三日后新郎新娘回娘家。
丧葬
满族的丧葬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受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满族先民的丧葬仪式比较简约、粗疏,曾经有天葬、土葬、兽葬、树葬、水葬、火葬等形式。入关前,满族以火葬为主,自顺治帝后期起,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满族普遍改成棺材土葬,并结合本民族特点,形成了满族的特色葬俗。乾隆以前,各地驻防旗人由于要将死者及其遗属送回京中故旗,所以仍保持了火葬,而将骨灰装殓回京。乾嘉以后,允许驻防旗人在当地安葬,也改为土葬。早期满族贵族有人殉之俗,后改为剪发代殉和焚烧纸扎的奴仆。在农村地区,不准许在西炕和北炕死人,因为门是活人出入的地方,因此,死人入棺后,只能从窗户抬出。人死后,在院子西边立一杆子,高一丈五尺左右,上挂布幡,幡长九尺,用红布和黑布做成。幡的头和尾是黑布,中间四条是红布。出殡时,亲友要抢幡上的布,给自己孩子做衣服,认为可避邪,不做噩梦等。今天广州满族保持完整的满族坟场,仍能看到满族葬俗的一些特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