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江最后为什么要拉上李逵一起喝毒酒呢?
小说《水浒传》中的宋江虽然最后上了梁山,但是作为小吏出生的他曾对封建统治上层阶级有着幻想。由于“朝廷不明,奸臣闭塞”,最后做了梁山集团造反派的头目。
然而,宋江虽然成为造反派的领袖,但他始终钟情于朝廷,这点甚至融入他的灵魂和血液当中。反观李逵,他出生于社会的最底层,他的基本要求就是社会平等或者往上一部当一个将军而已。当他发现现在的皇帝不能实现自己的要求时,他可能会想到也许换一个皇帝可能就会实现自己的要求。
因此在这样的价值观的支配下,李逵就像一股风力强劲的旋风,玩命地席卷着一切,成为反抗朝廷招安最强烈的一个人,“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李逵在梁山好汉中虽然算不上武艺最高的,但性格鲜明、憨直可爱,给人们印象中是很深的。梁山如果没有李逵,也会减色许多。对于李逵之死,多数人都怒骂宋江,觉得宋江临死还要拉上李逵,用心何其毒也。痛恨之余又在宋江的罪行上加上重重的一笔。
李逵从武艺到谋略到品性都是个低位,有勇无谋,滥杀无辜,连自家兄弟朱仝照管的几岁的小男孩儿都不放过,宋江早在打祝家庄的时候就该剁了丫的,若不是扈家庄把祝彪绑来给他,就凭他那点三脚猫功夫根本不是祝家兄弟对手,这厮竟然只为杀人爽快把盟友扈家庄老小妇孺灭门,全无信义,皆因宋江私心重想留这个私人保镖,关键时候还能做些脏活,所以留他命那么久。
且看宋江所说的要害李逵的理由:“我自幼学儒,长而通吏,不幸失身于罪人,并不曾行半点异心之事。今日天子轻听谗佞,赐我药酒,得罪何辜。我死不争,只有李逵现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李逵得知宋江骗了自己喝了药酒后也并没有埋怨,却也只是说:“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宋江杀李逵于私是有点不太仁义,毕竟是条比较听话的好狗,兔死狗烹给人过河拆桥的感觉,但宋江也有宏观上的考虑,毕竟宋江为朝廷,为国家,把手下一百单八将搭上自己都拼光了,才赢得了社会上的良好反响和官方的正式认可,仿佛已经能够看到兄弟们名字被写进书,故事被编成戏,被冠上忠义二字流芳百世,如果不杀李逵被其鲁莽造反搞得晚节不保,被扣上反贼罪名重新沦为土匪,之前那些漂白洗地的工作不都白做了吗,那大家不就都白死了吗,何况还有个别兄弟还有自己的家庭和前途,比如皇甫端、金大坚、朱仝这些人,你一反这些兄弟还不被高俅蔡京各个搞死?我宋江这么装孙子都TM难免一死,凭你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能成什么气候。与其把大家的名声都搞臭再被斩首弃市,不如体体面面跟我去见其他兄弟保全梁山好汉的名节。这么做应该是非常理性的选择。
因为没办法了。在宋江发现自己喝下的酒里有毒后,他就什么都明白了。
宋朝皇帝这摆明了是想让梁山草芒尽数死绝,留一个在外,他都会打心眼里不安生。
但凡是还有一线生机,依照宋江的为人和对待下属弟兄的感情,都不会拉着李逵共赴黄泉路,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梁山瓦解,曾经建立起来的事业付诸东流,朝廷的铁蹄也终于踏破了梁山的山门,这时候作为一个朝廷钦犯,宋江还有别的选择吗?
当皇帝抬抬手,让人给宋江呈上毒酒,宋江敢说一句:“拿开,我不喝”吗?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我看这个问题下有其他朋友解释的头头是道,可都没有说到点上,问题的关键难道不是宋江为什么要接受这杯毒酒吗?
他一个人喝下之后,李逵又不可能幸免,朝廷又没有给宋江开出条件,说只要你喝了,我们保证不会再为难你的弟兄。
但事实情况呢?事实却是高俅、童贯一伙奸臣妖言惑众,哪怕宋江给宋朝的江山立下功劳,带着那么多弟兄报效国家,可到最后还是敌不过奸臣的一张嘴,宋徽宗被高俅三言两语就给蒙混,硬是混淆是非,把梁山好汉当成了心头大患。
那皇帝老儿可还在金銮殿上看着呢,梁山好汉一日不除,他就一日坐不安稳,所以宋江喝毒酒,是局势所逼,他毫无选择,只能如此。
而拉上李逵一起,更是因为宋江心知肚明,自己一旦死了,手底下这帮弟兄也别想逃过朝廷的剿灭,与其到时候白白流血而亡,还不如眼下以毒酒自缢,总归还能保全一丝名节。
还有李逵这种只听宋江话的莽夫,宋江肯定比谁都清楚,一旦自己死了,那么李逵没了主心骨,到时候也就任人摆布了。
所以,宋江拉着李逵喝毒酒,在我个人看来,实属穷途末路,万分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