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陵墓被郭沫若发掘后,出了什么状况
万历皇帝陵墓被郭沫若发掘后出了的状况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焚。3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本身质地坚固,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但也被扔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
扩展资料:
相关资料显示,出土时,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
定陵地下宫殿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冕旒、百子衣等。 但是,因为技术有限,当墓门打开后, 墓室内部分书画、织锦,珠宝等随着空气了流入,氧化了。
1958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开发布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开……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一经公布,引发了海内外无数艳羡的目光和赞叹之声。
但是,因为技术有限,部分陪葬品受到损坏。 此后,有关部门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
参考资料:
万历皇帝陵墓被郭沫若发掘后出了的状况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
最后发掘出29个满载金银珠宝的红色大木箱,里面的文物加起来达到了2600多件,还有皇帝的金丝冠等价值难以估量的皇家专属宝物,另外还有在明朝时期珍贵的书画字卷等等。
在对万历皇帝的尸身进行检验的时候,还发现万历皇帝的腿有一些问题,因此就有人猜测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跟腿部疾病也有关系。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焚。3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本身质地坚固,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但也被扔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
扩展资料:
建国后郭沫若主张挖掘皇帝陵墓,最开始的时候是打算挖明成祖朱棣,后来因为考古界反对的声音太大,于是郭沫若就瞄准了万历皇帝的定陵。
万历皇帝开创了三十年不上朝的记录,他被很多史学界评为昏庸无道,实际上他不上朝不代表不管事儿,他早期也是非常勤政爱民的,万历年间也有“万历中兴”的盛况。
根据现场发掘万历皇帝的尸骨中左右脚兵线长短脚,是有足部疾病的象征。当时万历皇帝跟大臣解释自己不上朝的原因是“足心疼痛、步履艰难”。很明显是中年人关节炎导致的,也就解开了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可以说万历皇帝并不是昏庸,不上朝不代表不管事儿!
郭沫若觉得自己居功甚伟,就想要继续挖了武则天的乾陵,后来被周总理一口回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沬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陵博物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定陵
1959年10月1日,在明定陵原址上修建起来的定陵博物馆终于迎来了它对外开放的第一天。虽说是博物馆,但来参观的人们第一眼想看的自然还是陵墓的主人——大明皇帝朱翊钧和他两位皇后了。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满怀期待而来的游客不仅没有见到墓室主人的尸体,甚至连他们的棺椁都没见着。
一番询问后,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在博物馆开放的前一天,这三具蕴含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棺椁就已经不见了。
它们不是被盗了,而是被“领导”下令扔掉的!而这位颇有“魄力”的“领导”,就是博物馆办公室的主任。听说是为了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并做好卫生工作,他就叫手下人把这些棺椁抬出去扔进山沟里,还直言复制的棺椁已经做好了,原来的留着还有什么用,不过是几块木头板子罢了。
相信看到这里,读者必然和当时得知真相的考古大师夏鼐一样气愤不已,甚至会想,这个主任是不是智力发育有点问题,对真的不屑一顾却把假的当个宝,实在是愚昧不堪。然而,这只不过是明定陵被发掘后的悲惨命运的冰山一角,它的厄运远不止这些。
几经碰壁掘定陵
1955年冬,北京冷风呼啸、天气严寒,吴晗、郭沫若等人却十分高兴,因为他们向国务院申请挖掘明长陵的请求正式得到了批准。经过政府官方同意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考古工作,妄图一窥大明皇陵的真容。
他们要挖掘的长陵是大明皇帝朱棣的陵墓,是大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陵墓。然而,满怀希望的他们在恶劣的天气下辛辛苦苦探寻了两个月,却连一点挖掘长陵的火门都摸不到。这时,考古队其中一个队员赵其昌提出了一个想法,可以先挖掘其它小一点的陵墓,积累一下经验。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然而在挖掘哪一座陵墓的问题上,大家有了争议。在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商议后,大家一致决定开挖定陵。原因很简单——有一天考古队在探寻休息时无意发现了定陵的红墙上有一个距离地面三米高的圆洞。研究了几个月仍连地宫的门都没进的考古队觉得这一定是通向地宫的通道。
所以,大家便以此为突破口,开始挖掘定陵了。
重见天日还是厄运的开始?
说来也怪,刚开始挖掘长陵就像无头苍蝇一般,一筹莫展不说还毫无头绪,可碰上这定陵却畅通许多。自从发现了那个圆洞,挖掘古墓的工作就进入了新阶段,一路有惊无险,很顺利地就找到了定陵的地下玄宫。
1957年5月19日,耗费了近一年时间,考古队打开了定陵地下宫殿的大门,窥见了这座尘封了三百余年的大殿的全貌。每一个考古队员都十分兴奋,为他们的发现,也为他们即将见到的陵墓中珍贵的器物珠宝。然而,对于那些沉睡了百余年的珍宝来说,这一次考古不是什么重见天日的好消息,只是厄运的开始。
笔者去年6月前往西安的秦始皇陵参观了兵马俑,了解到一个小知识。原来,埋藏在地底的兵马俑并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那副灰扑扑的样子,相反,它们的颜色十分绚烂、艳丽。
那为什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兵马俑却是这样的呢?其实,刚出土的兵马俑确实是五颜六色的,但是,过不了几分钟,它们就因为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变成泥土色泽了。
这个事情告诉我们,那些珍宝器物还埋在地下时,因为空间是密闭的,所以空气不流通,它们的损坏是十分缓慢的。但是只要一拿出来,接触到地上这个流通的环境,它们的损坏就会加速,甚至一转眼,它们就失去了从前的精美与价值。
同样的,这些从明定陵中被发掘出的宝物也是一样的遭遇。无论是珍贵的文献资料,还是精美的字画丝绸,一大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就因为这次发掘,就因为所谓的“重见天日”,而开始氧化,慢慢丧失它的价值与生命。
它们悲惨的命运,不仅仅因为外界条件的破坏,也因为当时落后的技术与人们不高的考古文化素养。由于技术不够,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珍宝慢慢丧失光泽。不仅如此,在对这些宝物进行修复和复制时,还出现了明显的技术错误。
在对出土的丝织品进行处理时,技术人员居然在软化剂中加入塑料,这极大地破坏了丝织品本身的颜色和柔韧度。颜色变化就不说了,柔韧度还下降了,原本柔软的布料赢得甚至连展都展不开。本来处理这些丝织品是为了保护,方便日后的研究,可经工作人员这么一弄,还谈什么研究不研究的,根本就是在搞破坏。
诸如这样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装裱错误的布匹、恶意修复的骨架、被随意丢弃甚至破坏的棺椁……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和行为,简直令人气愤不已,恨不得对做出这些事的人破口大骂。
袁史有话说
这次发掘,对于定陵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我们确实看到了明朝时期的珍贵文物,可然后呢,我们根本就无力去保护那些出土的文物,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日渐损毁,无能为力。
有句俗语,叫“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这话说得一点不假。当时我国的技术根本就达不到可以挖掘这样大规模陵墓的水平,即便是今天也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步,所以,定陵才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这件事,至今仍是考古界一大遗憾,每每提及此事,总会有大批学者扼腕叹息。
当年夏鼐先生就曾说过,“如果再推迟三十年, 也许会更好。” 确实如此,当我们还没有那个能力去做一件事时,我们就没有那个必要硬去做,除非有万不得已的情况,否则,结果定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定陵墓的勘探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参考资料:[1] 杨建峰主编.古墓探秘[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6
[2] 史奇.发掘始末明定陵[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