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纳粹为什么要选择集中营式大屠杀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欧洲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1940年至1945年期间,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所害,其中包括大约96万犹太人,75000名波兰人,19000名吉普赛人以及部分的德国政治异见分子。1945年1月27日,奥斯威辛集中营被解放,包括130名儿童在内共7000名幸存者获救。
德国纳粹野蛮的行径,震惊了全世界。没有人想到,“高贵”的德意志人居然做出了如此无耻下流的事情。也许有人知道纳粹杀害了犹太人,但无论如何没有人想到数量如此之大、手段如此之残忍。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悲剧,可以用惨绝人寰一词来形容。
虽然屠杀规模如此之巨,但也许有人会问:从效率上看,集中营大屠杀并不是最有效的杀人方式,他们完全可以将所谓的劣等人或反抗者就地处决,而不是千里迢迢将人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人们不禁要问,纳粹为何选择如此不可思议的集中营式大屠杀?
没有真相便没有真正的反思,只有建立在真相基础上的反思才能杜绝惨剧重来。奥斯维辛幸存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利维厄塞尔说,他至今都想不明白,那些受过良好教育、遵纪守法的公民怎么会在白天用机关枪扫射数以百计的儿童和及其父母,然后晚上欣赏席勒的诗和巴赫的音乐?从事后发现的图片可以看到,刽子手们笑得如此开心,显而易见,他们并不是心怀内疚,而是心情放松愉悦。这一点足可证明,他们屠杀犹太人、宗教和政治异见者时是多么的心安理得。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无论是大屠杀的决策者还是执行者都清楚知道,对劣等民族、老弱病残和政治异见者进行大屠杀是有悖于文明、进步理念的。令人不解的是,一个社会文明已经达到很高程度的国家为何会发生纳粹大屠杀这样惨绝人寰的事件?这种暴行为何没有被及时制止?
集中营式的大屠杀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德国纳粹高举了文明进步这面大旗。他们知道,如果在光天化日之下实施大屠杀,会被世人谴责,因此必须秘密杀人,而在集中营搞大屠杀,就可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如果没有正大堂皇的杀人理由,就无法说服自己的国民,更无法让刽子手心安理得地进行大屠杀。
这个理由就是“劳动才能自由”(Arbeit macht frei)。纳粹领导人让屠杀者相信,他们最初的目的并非就是屠杀,而是给集中营的人自由的选择:接受劳动改造,成为高贵文明的人,则可以获得生存的机会。如果拒绝改造,当然就是死路一条;如果失去劳动改造的能力,就没有必要再活下去。这就很好地解释了纳粹在集中营进行大屠杀的优先顺序:反抗者死、老弱病残者死。由于有了这个“正当”的理由,刽子手们杀起人才毫无顾忌和思想负担,反而成了一项神圣的使命。
洗脑的力量是强大的。即便是集中营的被关押者也有人对生存和自由怀抱希望。他们甚至认为,只要真心接受劳动改造,他们也会有活下去的机会。有人甚至还谈恋爱,在集中营过起了甜蜜的生活。即便是集中营的幸存者,当时也有人并不知道毒气室的存在,也不清楚那么多人为何突然有去无回。
但事实是残酷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解放后,超过150多件党卫军医生所用来折磨囚犯的器具被曝光,这些二战时期的物品被称“历史上最黑暗时期的遗物”。 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发言人宣布:“这是过去几年里对奥斯维辛遗物最大的发现之一。”这些器具当时被藏在奥斯维辛二号营的一个“封闭的区域”,器具曾致无数人死亡。所有这些器具都归属被称为“奥斯维辛的魔鬼”的党卫军医生卡尔克劳伯格(Carl Clauberg)所有。克劳伯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滥抓囚犯进行医学实验,尤其是给妇女做绝育手术,数百人成了他的实验对象。而奥斯维辛二号(比克瑙)则是一个灭绝营,其主要任务是在毒气室进行大规模屠杀。
教训是令人惨痛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防止纳粹大屠杀重演,就必须牢记和反思这一暴行,并从中吸取教训。尽管奥斯维辛集中营获得解放,后人也对这一惨剧进行了反思,但还远远不够。后人必须记住这样的真相:不要盲目听信任何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而要看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如果标榜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随意牺牲个人利益,其动机就值得怀疑;如果随意抓捕公民,不经过审判就可以将其投入劳动改造和劳动教养,那就意味着恶。
萨达姆和卡扎菲们必须明白,任何暴行终将得到清算,正义的审判会迟早来临。不要以民主法治行独裁专制之实,不要以文明进步而欺凌弱势群体。如果这些现象依然存在,那么这个国家无疑就是一个大号的集中营。
民众自由表达,是统治者保持清醒头脑的最好方式。刽子手们也应该清楚,执行上级命令成不了推脱罪责的借口。即便是找到了“劳动才能自由”这样的理由,你也必须问问自己:为什么只有通过劳动改造才能获得自由?自由和生存是人天赋的权利,不是必须通过劳动改造这样一条路径才能获得。即便你没有拒绝上级命令的能力,但你有枪口抬高一寸的权力:让被关押者获得更多的人道照顾,让更多的人获得自由和生存的机会。
但是,更重要的是提醒普通民众,对权力要时刻保持警惕。独立思考,对权力说不,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如果一味盲信权力和宣传,那么奥斯维辛的悲剧就会一直继续上演。
2024-11-24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