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胜于言教的最好例子是什么?
最好的例子就是父母用行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例一: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就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例二:
有一位母亲带着自己七八岁的女儿去逛商场,在某城区一商场门前,不经意捡到一
个钱包。其间,失主高声询问,但她装作没听到未作回应,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她
悄悄地说:“妈妈,我们老师说好人都应该拾金不昧。”这位母亲脸红心跳,一把将孩
子扯到一边,小声说:“钱包是咱捡的,又不是偷的,活该他倒霉!”说完,拉着孩子
匆匆走进了商场。
启示: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家长应增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案例中的这位
母亲缺乏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她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一个钱包,虽
是小事,但对可塑性强的孩子来说却是大事。孩子的心灵是净土,就像一块空地,种下
什么就收获什么。作为家长,我们要时时谨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学
习的,教育子女始终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记得,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学生就像老师的影子一样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老师。教师的身教常常比言教还能起作用。
不教而善身教胜于言教 (2)
孟母三迁的故事
故事: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启示: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