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养孩子的兴趣,就拿表演来说,孩子有多累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何在表演游戏中培养幼儿创造性利用游戏材料的能力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而进行的游戏。多年来,在表演游戏
中常常发现幼儿游戏兴趣逐渐减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游戏材料的不足和单一的表演形式不能激发幼儿
的表演兴趣。在表演游戏中,布置一定场景,运用一定道具,采用不同的表演形式,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
创造性活动。因此,在表演游戏中,游戏材料能激发、支持、发展幼儿的游戏行为,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
要工具。而现成的游戏材料成本较高,靠有限的经费购买现成的材料,远远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新《纲
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
动。”这体现了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并且与幼儿教育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从
表演游戏材料入手,谈谈如何在表演游戏中培养幼儿创造性利用游戏材料的能力。
一、表演游戏的过程包括游戏材料的构思与游戏道具的制作。
首先,幼儿能否主动与环境和材料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他是否有自主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和
条件。以往,在表演游戏前,大多存在“教师包办”的现象,致使幼儿的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我
们往往会看到教师花大量的时间为幼儿准备表演需要的材料,在指导游戏中还要反复地交代材料的摆放和
使用方法,而幼儿对这些材料并非喜欢,有的只是认同,这既削弱了游戏材料在游戏中的作用,又不利于
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我们就应该把决定权还给孩子,教师只需抛出问题:开展游戏场景怎么创设?
由谁创设?该提供怎样的游戏材料?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析与总结。当然,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
幼儿变通自己的思维,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征,并且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共同收集游戏材料
,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同时,尽可能鼓励幼儿利用周围环境、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替代。如:《聪
明的乌龟》故事表演中,孩子们在蛋糕盒的底板作为乌龟壳背在背上;现成的“菜场”游戏区变成了孩子
们表演《张奶奶买菜》的表演区;皱纸编成的辫子成为“藏族舞”演员的头饰等等。又如:同样是创设“
菜场”场景,有的孩子橡皮泥捏成一个个不同的“菜”,有的用彩纸剪出不同的“菜”,有的则请老师帮
忙彩打各种不同的菜剪下后变成了“菜”……这样经过多次的协商、合作、调整,幼儿集体的智慧充分得
到发挥,同样能激发幼儿通过与游戏材料互动来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道具是表演游戏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材料,在表演道具的制作上,我们跳出了以往的框框,尝试让幼
儿根据表演的主题来确定需要哪些道具,思考可以采用什么物品进行替代,让幼儿参与到道具的设计与准
备工作中来。而在角色装扮的引导上,教师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装扮自己,并鼓励幼儿寻找能替代的材
料。如:孩子们把做操用的红绸带塞在身后,就变成了大灰狼的“尾巴”;孩子们自己带来的头巾往头上
一扎,狡猾的狐狸大婶就显得更为传神;蛋糕底座盒背在身上就变成了一只乌龟!为了配合班级表演游戏
的开展,我们还特地开设了“服装店”供幼儿购买不同的服饰、“美容美发店”提供头饰、化妆等不同的
装扮服务,让幼儿到不同的区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介于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增加,教师将在下学
期预设“道具商店”既用于自主游戏中幼儿的自主创作,同时也可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供给幼儿偏向“
美工”类的作品制作,这样也可以大大节省了平时用于道具制作的时间,更多地用于提高幼儿的表演技能
。
再次,在游戏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哪一组的材料最有创新?谁的替代物最形象?
哪个替代物使用得最好,能一物多用?在评价的过程中,幼儿互相启发、互相学习,道具的设计与制作水
平有了很大地提高,创造意识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正确的引导、大胆的放权、充分的信任,在满足孩子内在需要的同时,也很好地
发挥了孩子的创造潜能。
二、挖掘家长及农村资源,丰富游戏材料。
收集材料的过程也是幼儿获取信息的过程,所以幼儿也应该参与其中。我们地处崇明,有着丰富的生态资
源和地方特色。必要时,我们就地取材,发动家长利用节假日到农村采摘麦杆、稻草等,用于布置场景;
收集崇明特产提供到“菜场”;请有手艺的家长制作小木屋;还收集了大量的废旧物品:包装盒、可乐瓶
、旧胶卷盒等,和幼儿一起归类放进变废为宝的“百宝箱”,并加工改造成成品和半成品,这样做不但丰
富了游戏材料,也提高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师也提供了皱纹纸、绸带、丝巾、等半成品材料和剪刀
、透明胶、白乳胶等工具,鼓励幼儿需要什么自己可以去“百宝箱”里拿,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幼儿在
自主选择和运用自己收集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的同时,表演兴趣更加浓厚。同时,家园互动、人人动手
,这既节约了资源,又能很好地促进幼儿环保意识和创造意识的养成。
三、游戏中材料提供丰富化,表演形式多样化。
调查表明,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可否自己选择游戏材料以及自选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活动的针对性和
积极性。在材料不可选的情况下,幼儿的无所事事率最高,随着材料可选程度的提高,无所事事率降低,
且交往频率也在不断提高。大班表演游戏材料的制作过程中,半成品、自制材料的比例提高,幼儿才有想
象和创造的余地。收集的各种废旧材料——饮料罐、纸盒、泡沫板、快餐盒、果冻盒、旧挂历等,在幼儿
认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后,让他们根据故事内容的需要,动手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道具。如:进行《聪明
的乌龟》故事表演游戏前,我组织讨论:除了头饰之外,还要准备哪些道具?小朋友说要“大荷叶”、“
害虫”、“狐狸尾巴”、“乌龟壳”等等。之后小朋友们纷纷出主意:可以用报纸、雨伞、绿色坐垫、或
吹塑纸剪等做荷叶;用皱纹纸剪一个大圆圈当池塘,或者用绿色胶粒、插塑拼出小草,围成“草地”。这
一过程既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和操作能力。而幼儿在进行表演游戏时,简
单、重复的头饰表演会使幼儿的表演兴趣逐渐减弱,这就大大影响了幼儿在表演过程中的继续创编能力。所
以,在表演游戏中,教师一方面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情况及时添置新的材料,也可以引
导幼儿自行制作所需要的表演材料。同时,我们在道具表演形式上也进行了尝试,增加了木偶表演、手偶
表演、桌面卡纸表演、提线木偶表演等形式,如故事表演《大狮子和小老鼠》,前两次是头饰表演,第三
、四次游戏增加了木偶、手偶表演,幼儿表演形式的选择面广了。当幼儿套上自己制作的手偶,拿起自己
设计的提线木偶表演,一次表演游戏变换成不同形式进行游戏,既增加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创造思
维也在源源不断的丰富。由此可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增加表演形式,并让他们在自主选择的
条件下进行游戏,能很好地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最好的玩具是那些他们能够随意用各种方式加以变更的玩具。”我们要改变旧
观念,避免教师干预过多,保护幼儿的创造性。并在保留原有游戏价值的基础上,对废旧材料进行再加工
,力求创造出新的游戏价值。同时,在游戏中不要过分地限制材料的性质,多提供不固定的、变数大的游
戏材料,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发现和再创造。只有使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
能使表演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游戏。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而进行的游戏。多年来,在表演游戏
中常常发现幼儿游戏兴趣逐渐减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游戏材料的不足和单一的表演形式不能激发幼儿
的表演兴趣。在表演游戏中,布置一定场景,运用一定道具,采用不同的表演形式,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
创造性活动。因此,在表演游戏中,游戏材料能激发、支持、发展幼儿的游戏行为,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
要工具。而现成的游戏材料成本较高,靠有限的经费购买现成的材料,远远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新《纲
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
动。”这体现了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并且与幼儿教育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从
表演游戏材料入手,谈谈如何在表演游戏中培养幼儿创造性利用游戏材料的能力。
一、表演游戏的过程包括游戏材料的构思与游戏道具的制作。
首先,幼儿能否主动与环境和材料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他是否有自主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和
条件。以往,在表演游戏前,大多存在“教师包办”的现象,致使幼儿的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我
们往往会看到教师花大量的时间为幼儿准备表演需要的材料,在指导游戏中还要反复地交代材料的摆放和
使用方法,而幼儿对这些材料并非喜欢,有的只是认同,这既削弱了游戏材料在游戏中的作用,又不利于
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我们就应该把决定权还给孩子,教师只需抛出问题:开展游戏场景怎么创设?
由谁创设?该提供怎样的游戏材料?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析与总结。当然,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
幼儿变通自己的思维,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征,并且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共同收集游戏材料
,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同时,尽可能鼓励幼儿利用周围环境、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替代。如:《聪
明的乌龟》故事表演中,孩子们在蛋糕盒的底板作为乌龟壳背在背上;现成的“菜场”游戏区变成了孩子
们表演《张奶奶买菜》的表演区;皱纸编成的辫子成为“藏族舞”演员的头饰等等。又如:同样是创设“
菜场”场景,有的孩子橡皮泥捏成一个个不同的“菜”,有的用彩纸剪出不同的“菜”,有的则请老师帮
忙彩打各种不同的菜剪下后变成了“菜”……这样经过多次的协商、合作、调整,幼儿集体的智慧充分得
到发挥,同样能激发幼儿通过与游戏材料互动来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道具是表演游戏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材料,在表演道具的制作上,我们跳出了以往的框框,尝试让幼
儿根据表演的主题来确定需要哪些道具,思考可以采用什么物品进行替代,让幼儿参与到道具的设计与准
备工作中来。而在角色装扮的引导上,教师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装扮自己,并鼓励幼儿寻找能替代的材
料。如:孩子们把做操用的红绸带塞在身后,就变成了大灰狼的“尾巴”;孩子们自己带来的头巾往头上
一扎,狡猾的狐狸大婶就显得更为传神;蛋糕底座盒背在身上就变成了一只乌龟!为了配合班级表演游戏
的开展,我们还特地开设了“服装店”供幼儿购买不同的服饰、“美容美发店”提供头饰、化妆等不同的
装扮服务,让幼儿到不同的区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介于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增加,教师将在下学
期预设“道具商店”既用于自主游戏中幼儿的自主创作,同时也可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供给幼儿偏向“
美工”类的作品制作,这样也可以大大节省了平时用于道具制作的时间,更多地用于提高幼儿的表演技能
。
再次,在游戏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哪一组的材料最有创新?谁的替代物最形象?
哪个替代物使用得最好,能一物多用?在评价的过程中,幼儿互相启发、互相学习,道具的设计与制作水
平有了很大地提高,创造意识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正确的引导、大胆的放权、充分的信任,在满足孩子内在需要的同时,也很好地
发挥了孩子的创造潜能。
二、挖掘家长及农村资源,丰富游戏材料。
收集材料的过程也是幼儿获取信息的过程,所以幼儿也应该参与其中。我们地处崇明,有着丰富的生态资
源和地方特色。必要时,我们就地取材,发动家长利用节假日到农村采摘麦杆、稻草等,用于布置场景;
收集崇明特产提供到“菜场”;请有手艺的家长制作小木屋;还收集了大量的废旧物品:包装盒、可乐瓶
、旧胶卷盒等,和幼儿一起归类放进变废为宝的“百宝箱”,并加工改造成成品和半成品,这样做不但丰
富了游戏材料,也提高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师也提供了皱纹纸、绸带、丝巾、等半成品材料和剪刀
、透明胶、白乳胶等工具,鼓励幼儿需要什么自己可以去“百宝箱”里拿,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幼儿在
自主选择和运用自己收集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的同时,表演兴趣更加浓厚。同时,家园互动、人人动手
,这既节约了资源,又能很好地促进幼儿环保意识和创造意识的养成。
三、游戏中材料提供丰富化,表演形式多样化。
调查表明,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可否自己选择游戏材料以及自选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活动的针对性和
积极性。在材料不可选的情况下,幼儿的无所事事率最高,随着材料可选程度的提高,无所事事率降低,
且交往频率也在不断提高。大班表演游戏材料的制作过程中,半成品、自制材料的比例提高,幼儿才有想
象和创造的余地。收集的各种废旧材料——饮料罐、纸盒、泡沫板、快餐盒、果冻盒、旧挂历等,在幼儿
认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后,让他们根据故事内容的需要,动手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道具。如:进行《聪明
的乌龟》故事表演游戏前,我组织讨论:除了头饰之外,还要准备哪些道具?小朋友说要“大荷叶”、“
害虫”、“狐狸尾巴”、“乌龟壳”等等。之后小朋友们纷纷出主意:可以用报纸、雨伞、绿色坐垫、或
吹塑纸剪等做荷叶;用皱纹纸剪一个大圆圈当池塘,或者用绿色胶粒、插塑拼出小草,围成“草地”。这
一过程既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和操作能力。而幼儿在进行表演游戏时,简
单、重复的头饰表演会使幼儿的表演兴趣逐渐减弱,这就大大影响了幼儿在表演过程中的继续创编能力。所
以,在表演游戏中,教师一方面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情况及时添置新的材料,也可以引
导幼儿自行制作所需要的表演材料。同时,我们在道具表演形式上也进行了尝试,增加了木偶表演、手偶
表演、桌面卡纸表演、提线木偶表演等形式,如故事表演《大狮子和小老鼠》,前两次是头饰表演,第三
、四次游戏增加了木偶、手偶表演,幼儿表演形式的选择面广了。当幼儿套上自己制作的手偶,拿起自己
设计的提线木偶表演,一次表演游戏变换成不同形式进行游戏,既增加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创造思
维也在源源不断的丰富。由此可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增加表演形式,并让他们在自主选择的
条件下进行游戏,能很好地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最好的玩具是那些他们能够随意用各种方式加以变更的玩具。”我们要改变旧
观念,避免教师干预过多,保护幼儿的创造性。并在保留原有游戏价值的基础上,对废旧材料进行再加工
,力求创造出新的游戏价值。同时,在游戏中不要过分地限制材料的性质,多提供不固定的、变数大的游
戏材料,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发现和再创造。只有使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
能使表演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游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