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德国电影《窃听风暴》?

 我来答
沥川Nw
2017-06-14 · TA获得超过79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74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201万
展开全部
《窃听风暴》描述的是八十年代的东德,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里,国家安全局扮演着重要又特殊的角色。影片的主人公维思勒就是为其服务的一名经验丰富的窃听人员。他离开了一线,在授课培训新的情报人员,但在已经当领导的前同事的邀请下,又重新走上这条道路去监听一对作家演员夫妇。


在影片的开头,导演就将维思勒的授课以及当年很长的一段审讯画面相互穿插从而表现维思勒身为一名窃听人员的冷静和专业。而他到作家家中安装窃听设备的过程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但就是他这样一个冷静自持的人在窃听的过程里,艺术家他们真挚而又丰富的情感给他贫瘠的心灵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震撼。虽然说受到了被窃听人员的影响,但他还是一丝不苟的执行着属于自己的任务,直到上司的一番话让他意识到在这个时代不论做什么都不是绝对安全的。尽管尽公职守,但任何情感的流露都可能给他带来杀生之祸。他出于对自身安危的考虑和对这个时代的荒谬的意识,藏起了原本要上交的报告,并开始为作家他们做起了掩护。最后时刻,他在躲过了上司的怀疑的同时还偷偷拿走了那台作为重要物证的打字机。对作家的调查因没有证据,而以失败告终。维思勒也因为任务的失败,维思勒被调去查验信件。和他一起做这份工作的是那位在食堂里开国家领导人玩笑的年轻情报员。 


而作为告密者的妻子,虽然她有著名演员以及作家妻子的特殊身份作为掩护,但她代表的是那个时代背负着告密者恶名的庞大的社会存在。从出卖自己到出卖别人,或许她不够纯洁不够坚韧,死亡是一种最无望的告别。但在那一瞬的碰撞和迷乱里,带着让人思索的自我救赎。


后来,柏林墙被推翻再到两德统一,作家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他的妻子,仓皇逃到剧场外的他又遇见了当年的死对头前文化部长。在交谈里,作家惊奇的发现他自以为安全的家其实被严密的监控着。电影中没有纠缠于对过去的控诉,而是顺着线索让作家去寻找自己没有被发现的原因。当找到他人的时候,作家却止步了。 两年后,作家出版了名为《一个好人的奏鸣曲》的书,献给了维思勒!



最后那意味深长而又让人感慨良多的一幕就是当维思勒经过书店时,书店的伙计问他是不是要送人,他说“不用,是给自己的”。这书对于维思勒来说,不仅仅是作家献给他的礼物,也是他自己在那个寒冷的岁月里给自己留下的一份温暖的礼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