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意思

 我来答
你爱我妈呀
2019-06-18 · TA获得超过8.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4.7万
展开全部

意思为: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出处

春秋·老子《道德经》

原文节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原文赏析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匿名用户
2013-09-06
展开全部
《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通俗地讲:最有力量的人就像水一样,因水能够与万物融合甚至常常妥协,所以不会强硬地跟万物相争,还能处在大家都不注意,不明显,甚至人人都不愿意去的低下地方,所以才能“海纳百川”,这样的人因为像水一样的谦虚,所以行动就会像水,能随形变化以柔克刚地顺应时势,这就是一位可称为“得道而有德”的人了。   力量最大的人,会像水一样地貌似平凡,给人以很谦虚的感觉,就像水一样的渊博而沉静,形态可应对方需要,随时进行万般的变化,所以不招怨恨,当外界需要他滋养万物时,他又能全力以赴地付出并不求回报……这才是最有道德的人,才会像海一样赢得万物所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06
展开全部
最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样,看似柔弱却是包容,
水的善,利益了万物,而不与他们争斗,
处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却因而接近於"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会将心比心就好6V
2022-02-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97
展开全部
最高的德行好像水,水能便利万物而又不与它们相争,它总是从高处往下流,别人不愿去的地方,他飞身而下,上善的人居住的地方,最能适应地是心理。最沉静,交往最好友好说话,对讲信用,正直的时候就会治理,办事最能干,行动最和时宜。正因为与一切无争,所以没有过失,心中也不会有遗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henggang117
2022-05-02 · TA获得超过19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万
展开全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处《说文》止也。
译:上天之善若水。水之善,利万物而不争,除众人之所恶,故近乎道。
(圣人者)居于善地,心善如渊,施以善仁,言善有信,正以善治,事以善能,动以善时。不争而无悠也。

上善者,除恶扬善也,非不除恶。
上天以地狱之沸水处置人间邪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