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的国家中,企业定价一般分为侧重成本、侧重需求和侧重竞争三种方法。
一、成本
(1)固定成本。指在某一段时期内,不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费用支出,这些费用项目的总体支出水平在短期内是相对固定的,即使企业没有生产产品,也需要支出。产量增加时,这部分支出并无显著增加。
(2)变动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随着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费一般来讲,在一段时期里变动成本总量增长的速度与产世增长速度是基本成比例的。产品的总成本就是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
二、不同的市场类型要有不同的定价
1、完全竞争市场
这种市场的竞争程度很高,企业基本无法控制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售价,产品价格主要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企业仅能被动地接受。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没有必要在营销战略上花许多时间。
2、寡头竞争市场
它们有能力影响和控制市场价格。各个寡头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和定价战略要非常敏感,因为任何一个寡头企业调整价格都会马上影响其他竞争对手的定价政策
(1)完全寡头竞争。在这里,各个寡头企业的产品都是同质的。用户对这些企业的产品并无偏好,不一定买哪一家企业或哪一种品牌的产品。完全寡头竞争的条件下,整个行业的市场价格较稳定,但各个寡头企业在广告宣传、促销等方面竞争较激烈。
(2)不完全寡头竞争。各个寡头企业的产品都有某些差异。每一个寡头企业都千方百计地使自己变成有区别的,使顾客深信任何其他寡头企业的产品都不如它的产品好,不能代替它的产品。这样可以将本企业的有区别的名牌产品的价格定得较高,以增加量利。
3、完全垄断市场
一个行业只有一个销售商,它完全控制了该产品的市场,市场上也不存在该产品的替代品。现实中不存在完全垄断的市场,但在某些情况下有着近似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不宜采用不正常的高价,侵犯顾客的利益,因为政府常常对处于这种市场的企业的产品进行监督和干预。
4、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可以说是一种不完全竞争。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上有许多卖主和买主,但各个卖主所提供的产品有差异,或购买者在心理上认为它们有差异。各个卖主对其产品有相当的垄断性,能控制其产品价格。
卖主定价时广泛地利用心理因素。在这种条件下,产品差异是制造商控制其产品价格的一种主要战略。
扩展资料
定价策略
(一)折扣定价
折扣定价策略,是指利用各种折扣和让价吸引经销商和消费者,促使他们积极推销或购买本企业商品,从而达到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1、现金折扣
这是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防止呆账出现,给予现金付款、提前付款或迅速支付货款的买主一定比例的优待。
2、数量折扣
数折扣是指当购买者的购买达到一定数量或金额时,企业给予一定折扣,分为累进折扣和非累进折扣两种。
非累进数量折扣指在每次购买中,当购买量达到一定标准时,给予折扣,购买量越大,折扣越大。
累进数量折扣指一定时间期限内,顾客累计购买量(或购买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就给予折扣。同样,数量或金额越大,折扣越大。折扣时间的长短,可根据企业情况随意制定,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
3、季节性折扣
生产季节性产品的企业,对销售淡季来采购的买主,给予折扣优待,鼓励中间商及用户提早采购。
(二)差别定价
所谓差别定价,就是企业按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反映成本费用的比例差异的价格销售某种产品或劳务。
1、差别定价的4种形式
(1)顾客差别定价,即企业按照不同的价格把同一种产品或劳务卖给不同的顾客。
(2)产品形式差别定价,即企业对不同型号或形式的产品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但是,不同型号或形式产品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和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并不成比例。
(3)产品部位差别定价,即企业对于处在不同位置的产品或服务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即使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没有任何差异。比如剧院,不同座位的票价有所不同。
(4)销售时间差别定价,即企业对于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甚至不同钟点的产品或服务也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2、差别定价的6个条件
(1)市场必须是可以细分的,而且各个细节市场须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程度。
(2)以较低价格购买某种产品的顾客不可能以较高价格把这种产品倒卖给别人。
(3)竞争者不可能在企业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的市场上以低价竞销。
(4)细分市场和控制市场的成本费用不得超过因实行价格歧视所得额外收入,这就是说,不能得不偿失。
(5)价格歧视不会引起顾客反感,放弃购买,影响销售。
(6)采取的价格歧视形式不能违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定价
2013-09-07
为了更好的使产品的价格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客观需求,我们剖析一下产品的定价策略和需要考虑的因素,以期为对产品价格敏感的营销人士指点迷津。
1. 产品在定价之初一定要权衡企业的产品战略属性和产品上市后的市场地位。
如果属于主打产品,则要求的相对高些,既要保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要为企业积累后续发展的战略储备,是市场和利润必须兼备的拳头产品。如果是补充类的产品则要体现补充产品线的价值,既要体现产品的企业利益,又能在市场竞争剧烈时随时变成攻击性的产品。对于侧翼或是战略进攻性的产品,则要保证产品在价格上的强烈攻击性。
2.根据产品的品质特质和市场的需求,测算产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并充分参照竞争对手的产品、成本和价格策略。
对于创新类的有垄断性质的产品,则可根据产品的特点提倡撇脂高价策略,对于有较大竞争力的产品也可适度考虑这一策略。而对于市场同质化特别严重乃至跟随性的产品,则必须充分参照市场替代品和竞争产品的价格来制定产品的价格。
同时在产品定价时,一定要进行专业的市场调研,看产品的市场现实和潜在需求、竞争对手的产品特征、成本、价格等等变量,勾勒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以便参照定价,市场需求量大,产品竞争力强,定价可相对高些,反之则需低些。
3. 根据目标消费者的产品定位和企业自身的品牌价
值,给产品以USP策略下的价格策略,赋予产品自身独有的卖点和附加值。
产品定价的时候,往往伴随的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规律和购买力的分析。产品定位为高端人群,则高质高价在所必然,定位为大众人群,则物美价廉才是核心。同时产品的价格和企业品牌的附加价值及品牌个性也是密不可分的。海尔电视比长虹的贵,联想电脑比戴尔的便宜,品牌的附加价值起了很关键的作用,甚至很多产品就是在一家企业0EM的。所以企业在给自己产品定价的时候,一定要综合的权衡这些因素,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产品价格。
4. 综合运用成本导向和目标利润法。
企业产品上市之初,应该精算出产品的各项成本指标。不仅要分析产品的静态成本,还要分析变量成本,因为随着销量的上升,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费用,如果是新产品的目标是替代市场上的现有的某种产品,则企业还需制定目标成本,以使新产品能符合目标价格的要求,在市场上有其竞争力。
对于企业不论在整体产品结构上还是在个体产品上,都有其既定的统筹计划和策略。对于不同行业也有行业的可承受利润区间,因此企业根据估计的销售收入和销量来确定产品的价格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性,根据企业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预期销量来计算出产品的价格:
单价=固定成本/销量+可变成本。
这样就能使企业的目标更加清晰化,根据盈亏平衡图会很容易根据目标利润和预期销量来互算各项营销指标的预估值。在实际执行中很多企业利用这一定价方法,特别是制造类的产品或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的产品。
5. 充分考虑产品市场的市场现状和竞争态势,在具体的营销策略下,制定长远的价格体系。
很多企业执行价格手段工具都十分单一,导致价格不合理,产品市场销售价格混乱,不成体系,一旦产品畅销则窜货横行,很难治理,直接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以我认为在当前交通愈发便利、物流体系十分发达的今天, 设计好产品不同区域市场间的价格体系甚至事关产品乃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管是战略区域市场还是新市场、渗透市场,价格应该相对趋同,都应该有个合理的利润空间,使得精耕市场的策略才能变成精益化的现实,至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场竞争手段,笔者认为不该单纯的以价格为武器,应该以策略为弹性灵活的利器,去参与竞品的价格战乃至于渠道战等等。
6.在市场形势剧烈变换,社会不断进步,原料不断涨价、经营费用不但高涨的今天,企业的定价行为一定不能僵化的看待问题。
所以企业产品在定价的时候就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市场波动的承受力,既不能偏高,影响产品的市场开拓力,也不能偏低,经不起市场开拓费用的支出和成本的上升。很多企业在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费用和成本反向降低的情况下,或是经济不景气、企业市场占有率降低的时候会考虑和执行产品降价,很多案例都佐证了成功的可能性。但涨价行为就不那么幸运了,在企业面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企业经营费用上升会迫使其提高产品价格以确保利润。这是企业一定要预估一下提价会对顾客需求产生什么影响,竞争对手会有什么反应,渠道的经营是否会受影响,尽量把提价和策略运用结合到一起,尽量避免因提价或提价过高影响渠道的经营信心,导致顾客需求下降过猛,以至于不仅无法实现目标利润,甚至连原有份额都无法保住。
当然企业在产品供不应求,不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要时,企业适度提价是可以另当别论的,但企业在产品供不应求是提价会导致产品忠诚度的生理缺欠,即感性真空的虚无化,一旦产品的可替代品出现时会极大的流失现有份额。所以笔者提倡提价慎用,而且用起来的方式也很多。并非所有的提价都是提高商品的基本价格,还可以采取减少折扣,减少某些服务或改免费为收费,在系列产品增加高价项目或减少低价项目,都可以实现提价的目标。
产品的定价策略很多,很多理论也很系统规范,所以企业在制定价格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价格策略,而不能生搬照抄某个理论和模式。
2013-09-07
2013-09-07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