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拜关羽?

 我来答
嘿指糖4
2018-11-21 · TA获得超过7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03
采纳率:78%
帮助的人:65.1万
展开全部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现代人拜关羽,一是由于历史传统文化和演义的影响,二是因为历朝历代出于统治的需要对关羽的“造神”影响。

历史演义的影响首先就是《三国演义》了,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襄樊之战,水淹七军”被塑造成了“忠、勇、义、信”的英雄,因此在《三国演义》出来后影响了当时很多人。

由于《三国演义》对关羽的塑造,符合了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各朝皇帝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材料,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请参考下面:

从表中可以看到,从北宋到清朝,关羽的封号从忠惠公到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封号越来越大,影响的人群也越来越多。逐渐的,关羽就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保护神。

警察拜绿袍关公,因为绿袍无战事,代表天下太平。

黑社会拜红袍关公,绿袍变为红袍,代表血战沙场,收获颇丰。

警察拜的是道义,黑社会拜的是忠义。

而且相传关羽把曹操封授 的“汉寿亭候大印”,悬挂在大堂上。紧接着,将曹操赏赐的金银、珠宝、布帛等财物,都一样不少的悉数清点留下。为了不落人口实,他附上了一本依照“原、收、出、存”四个项目记载得一清二楚的帐册。这其中的“原”,就是曹操原本送给了关羽多少礼物;“收”就是关羽如实收到了曹操多少件礼物;“出”,就是关羽在这段时间支出了多少件礼物;“存”,就是关羽临走之前还结存多少件礼物。关羽这种简明的记帐法,后世的传统商人都照搬照用,被世人称为“商用薄记法”的设计发明者。  

所以到后来,也就越来越多的人拜关羽了,因为关羽是“忠、义、信、勇”的化身。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希望对你有帮助关羽为什么被神话?  北京有句老话儿: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实际情况却是:武有第二、文也有第一。说到文,孔夫子稳坐了文圣人的宝座;说到武,关夫子也坐稳了武圣人的位置。后一种说法最有力的支持地区就是北京。有人统计过在寺庙最齐全的清代,北京城里有将近百分之六十的庙是跟关夫子有关系。像熟悉的三义庙、白庙、红庙这些现在还在使用的地名,得名儿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有过一座关帝庙。而关羽不仅让各代帝王“由人而圣”而且“由圣而神”了。  关羽称帝,凭什么?  中国的寺庙多,是因为中国的神仙多。中国土生土长的神仙可以分成两拨儿:一部分古来有之像盘古、女娲。一部分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像吕洞宾、张三丰。在后一部分神仙里这位关羽生前既没有修炼也没吃过仙丹,可谁也没有关羽登峰造极。论武功北京人对三国武将的武艺是这么排名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马、五关、六张飞。关羽排在老五。论文采关羽一生没有著述立说记载,唯一跟书有关的事儿就是夜读《春秋》。难怪有学者觉得《三国演义》关羽形象塑造的最成功,因为这个人物有血有肉,有起有落。而后人最推崇的并不是他的文韬武略,而是他敢于单刀赴会的“凛然正气”和千里走单骑的“忠肝义胆”。恰恰在他战死疆场的800多年后,北宋皇帝宋徽宗也发现了关羽这些优点,宋徽宗连续提拔关羽,使得“汉寿亭侯关羽”一跃成为“义勇武安王关羽”。比起书画皇帝宋徽宗,明朝的木匠皇帝万历更大方,尽管前朝帝王对关羽也有不少册封,到了他这儿干脆给推上帝王的宝座,并且还给了一个滑稽的封号“单刀伏魔、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关羽被神化过程关羽的神话,从宋朝逐渐开始到明清时达到顶峰,是宗教,帝王,演义等多方势力花了好几百年时间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方面的资料有十几万字,以前就想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可惜一直因为手边没有扫描仪而作罢。现在看来,为了日后不再出现这样的谬误,我不得不舍身取义,埋首抄书了,呵呵~ 先不谈宗教和演义对关羽的神话,只从帝王方面顺着年代抄点简单的,如果大家看了本篇后有兴趣,我再继续。 关羽在公元219年被杀,生前的最高官位只到了前将军,俸禄不过“比二千石”。他死后的第一个封谥是孙权给的(很意外,也很可笑)----“忠义侯”;公元260年,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壮”是“克乱不遂”的意思;“缪”同“穆”,是“执义布德”的意思)。在这以后的几百年里,关羽的名声仅在“万人敌”的层面上,是勇将们的参照物而已,并没有引起帝王们的注意。 唐代的帝王热衷于僧道,这时候已经故去的良臣猛将们比起天上的菩萨神仙来说,就差的远了。一直到了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李隆基才开始建武庙。唐代武庙的主神是太公望(姜尚),以张良等名将十人为配享(称为十哲),祭祀的规格同孔庙等。十哲名单----右边依次是: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左边依次: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勋(从这个名单来看,怎么没有曹操?唐皇们是不是把他归纳入帝王级别去了?嘿嘿,但三国时期的只有诸葛亮----他的历史地位谁都认可......)这时候,远没有关羽的份。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追封太公望为武成王,跟文宣王孔老二的规格齐平---既然是规格齐平,太公望只有十哲,而孔夫子有七十二弟子,声势上差的太远了,不合适不合适!结果在唐德宗的建中三年(782年),根据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奏章,开始大肆招兵买马。史官们在皇帝老儿的逼迫下,绞尽了脑汁,才拼凑了64个人跟在十哲后面!古代的良将象孙膑,廉颇,卫青,霍去病等人和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周瑜,邓艾等人终于能够侧身武庙。虽然关二哥可能觉得和周瑜邓艾等人站在一起,心里不爽,但好歹也成了配享者之一,也就罢了。这是关羽在唐代官方祀典中的正式亮相。
但是,纵观整个唐代,关羽在官方眼里还是无足轻重,这时候虽然在民间,全国都有关羽祠,但刘备张飞诸葛亮等都和他一样,甚至连周瑜邓艾也有----当时有很多英雄人物被民间当成神来崇拜,关羽并没有脱颖而出。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五代。
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有个官儿上奏,说祭祀武庙时,只有姜尚和十哲有吃的,孙膑等64人面前没有一点酒菜,请求给他们面前各设一豆一爵把享-----呵呵,原来关二哥他们是长期看别人吃,只能干吞口水的份呀,幸亏托这个官儿的福,肚皮才有了保障-----由此看出,关羽当时的地位是多么的低!
唐朝三百年二十几个皇帝,没有一个给关二哥封谥,如果他们在泉下得知后世关羽是如此的红火,不知会有什么想法,嘿嘿
难怪清代的历史学家赵翼也想不通:“鬼神之享受庙祭血食,它的盛与衰,长久与暂时,也好像是命中注定的,不可意料。凡是人死后能成为神的,大概死后的几百年里,则灵著显赫,时间长了就渐渐废弃了,唯独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都没有凐圮。” 北宋初年,关羽仍然不走运,宋朝皇帝曾以“为仇国所擒”为名,一度把他老人家请出了武庙的配享队伍(凄惨哪,二哥他走出武庙的凄惶场景可真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啊)。北宋中叶以后,在佛道二教把关羽纳入自身神系的影响之下,朝廷才开始注意到了红脸关公,于是,敕封开始了。

关羽的神话过程
宋徽宗第一个发现了关公,他觉得有勇力又讲义气忠心的关老二,实在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好工具,于是在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关羽为“忠惠公”-----二哥从侯爵进到了公爵,可喜可贺!
第二年(1103年),宋徽宗以“教主道君”的身份,封关羽做了“崇宁真君”----这个封号使关羽在道教正式的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大观二年(1108年),他又提拔关羽做了“昭烈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在金兵南下的危机中,这个皇帝有改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可惜一直到他和他儿子钦宗一起被金兵抓走,关二哥都没有为这个提拔他的大恩人有所表示。南宋的高宗皇帝赵构,在建炎二年(1128年),封谥关羽为“壮穆义勇王”,想借重关羽的义勇来激励士气,对抗金兵。
宋代最后一个封谥关羽的皇帝是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孝宗加封关羽为“壮穆义勇武安英济王”(得,把他几个先帝的封号全归纳了一遍)。而且,还在诏书里把关羽大大的吹捧了一番:“......” 既然有了名分地位,那么配套设施也应当跟上:就是关庙的建设。
宋代最初没有关羽庙的(唐和唐以前有关羽祠,但祠实在无法同庙相提并论),关羽仍然只能呆在太公望武庙黑黑的角落里。
太祖建隆三年(962年)诏修武成王庙,赵匡胤从庙里开除了杀人魔王白起,让其他人等一切照旧。到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就不一样了:这时候的赵佶可真好说话,不仅把白起请回了庙里,还把一向冷门的李广也封为“怀柔伯”,当然,关羽的“武安王”就不消多说了。于是,与太公望并列为王的关羽就从武成王庙里独立了出来,第一次堂堂正正的坐到了属于自己的庙堂之上----真是大大的扬眉吐气啊。从上面可以看出,关羽在赵佶上台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貌不出众。而后来拜道君皇帝赵佶之赐,才开始显山露水,有了王的头衔。但认真去分析,这时候的他只不过是被统治阶级简单的利用一下罢了,就拿赵佶来说,他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这是什么样的一个神祗?道教的神仙多如牛毛,最高的是“三清”,后面是“三天君”“五老君”等等,再后面还有大量的神仙集团。“真君”的头衔在其中,实在排不上号-----其神话的程度还不过分。这时候官方和民间的评价也逐渐开始集中在“忠义”方面,老百姓对他的崇拜(主要表现在关庙的建设上),也并不十分热烈。所以只能这么说:“关羽的神话是从宋代中叶开始的”。 到了元代,蒙古人觉得关羽既然被佛教尊为“伽蓝护法”,而且被宋朝推重,也应当好好利用一下。于是,忽必烈封关羽为“蓝坛之神”,以官方的名义将关羽,神权,佛教结合起来。
天历元年(1329年),元文宗做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加晋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这“显灵”二字很重要呀,等于正式把关羽作为政府的偶像推向的社会,以忠义武勇来约束子民。
于是乎,全国大建关庙,据各个方志记载,几乎在元代的各个时期,都有关庙的兴建,有“义勇武安王祠遍天下”的说法,建庙的人也很复杂,有官员,有百姓,更有道士之流。在官府的提倡之下,对关羽的祭祀活动日渐频繁,关羽作为神的形象也逐渐的深入民心了(关于元代祭祀关羽仪式的隆重程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元人郝经的《重建庙祀》,里面描写的很具体详尽。)
在元代皇帝的推动下,关羽在官方和民间的地位高涨,可是后来... 到了明朝,朱元璋似乎对忠义双全的关羽没有什么好感,他在位期间,不仅没有对关二哥加官进爵,反而剥夺了宋元两代的封号,让关羽官复原职,回到了“汉寿亭侯”的最初爵位。更可笑的是,他不知道“汉寿”是地名,省略了“汉”字,只让关公回到了“寿亭侯”这样一个让人不知所云的位置上。下面的官儿明知道错了,却不敢纠正皇帝的错误,让这个错误沿袭了一百多年。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和后来的几个皇帝也一样,对关羽不感冒,其中只有世宗在嘉靖十年(1531年)订正了他祖宗朱元璋的错误,让关羽仍官“汉将军汉寿亭侯”。

这种不受重视的局面,到了神宗皇帝时,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万历十年(1582年),关羽第一次被封为“协天大帝”;万历十八年(1590年),又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更加封关羽为“三届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完了,造神运动开始就谁也阻挡不了了)
虽然元朝就有人称关羽为“帝”,但那毕竟不是官方的记载。而在这里,关二哥进入“帝”的行列,位居人神之首了!不仅如此,这位万历皇帝还为关羽举行了盛大的庆典......(省略细节上千字)。关羽的夫人封后,儿子封王,就连扛大刀的周仓,也封了个“威灵惠勇公”-----简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最佳诠释!(嘿嘿,徐晃曹仁吕蒙陆逊地下有知,恐怕也会后悔当初为什么没到关二哥手下抢个洗马之类的活儿干,否则,这时候起码也能捞个公爵当当.....) 与皇上的尊崇相对应,明朝的关庙遍地都是,享尽了人间的烟火。其庙宇的范围,迅速扩张。当时凡是有府州县卫衙门的,必兴建官立的关庙,而民间的私祠,更是不可胜数!万历时有人作了一个统计,仅宛平县区区一县就有关庙51座(哗~~)
明代以前,武庙的主神是太公望,关羽只能敬陪末座。明王朝把关羽定为武庙的主神,关庙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武庙。在祭祖上,规格也很隆重。《明史》记载,京师所祭者九庙,关庙就是其中之一。祭扫时都是太常寺官主祭。
相比而言,文庙的孔子就差关二哥太远了。徐渭就说过:祠孔子者,止于郡县,关羽则居九州之广,上至都城,下至墟落。祭祀关庙时,即使妇女儿童也无不欢呼踊跃,唯恐落后,而祭祀孔子时,就没那么热闹了。
明朝上下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关羽呢?答案是“忠”和“义”。统治阶级看中了他这一点,收到了十分明显的功效。
在明代,关羽的地位超过了一般鬼神,也超过了孔子,能够与人间帝王平起平坐,其地位是相当的崇高的了,可与清代比起来,却又差了很多。 清朝对关羽的崇拜,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地位不仅仅与人间帝王平起平坐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清代的历朝皇帝,除了康熙,几乎所有的都给了关羽新的封号。最后,其封号居然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你们晕不晕啊?)除了关羽本人,他的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也都被追封了王爵。
清政府之所以对关羽这么青睐,主要原因是他们是满人,属于异族人统治中原,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他们深知人心的向背决定自己的政权能否长久。关羽自唐宋以来,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名声,他的忠义武勇,早已深入人心。用汉人的神灵来约束汉人的身心,何乐而不为?结果,关羽再次闪亮登场!
官府的的大肆封赠褒奖,完全决定了老百姓的价值取向,况且,汉人在异族的统治下,背着沉重的民族耻辱感,在他们的心里,也需要一个精神的支柱。关羽的“义”与“勇",使他们看到了光明与希望(许多帮会崇拜关羽,就是最好的说明。)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出于不同的需要,在对待关羽的问题上取得了惊人的一致,这也算今古奇观了!于是乎,有确切记载关二爷显圣的故事比以前哪一朝那一代都多。因为,谁都要借他老人家的名头的麻痹一下普通老百姓嘛。
其中更有极端的例子:乾隆皇帝为了“捧”关羽,不息篡改历史!他觉得陈寿对关羽实在不公,所以要求在抄录《四库全书》的时候,把《三国志》中所有有关关羽的谥号,统统改为“忠义”。
乾隆以后,清朝皇帝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外有列强窥视,内有百姓造反,在这个内外交困的时候,更是把关羽抱的紧紧的,嘉庆皇帝封的“神勇”就是想借关羽的神灵来帮他平乱。好像后来道光皇帝也受了关羽的恩惠,有关于他专门下了一道诏书褒扬关羽显灵打垮乱军的记载。
咸丰,同治以后,农民起义的狂飚席卷全国,这时的关羽也更加威风,更加忙碌,不停的出来帮清廷鞑子收拾乱局(当统治者的工具可真累)...... 关庙的香火在清朝当然绝顶的鼎盛:“凡有人烟处,一片褒扬声”。关庙的黄色琉璃瓦顶,只有宫殿,帝王寝殿,佛殿,孔庙大殿才能够使用,可见其规格之高。清廷最重要的祭典“堂子祭天”和“坤宁宫祭神”,都少不了关羽一份。咸丰年间,更把关羽的祭祀列入了国家的祭典中的中祀(与天神,地祗,太岁,朝日,夕月,历代帝王,先师,先农同),以太宰(祭祖的最高规格)的规格祭祀。
一位中华几千年里算的上不是特别出众的名将,在千年后的清代,一跃成为至尊之神,享受着甚至历代帝王和先师孔子都享受不到的殊荣。 关羽,生前虽曾轰轰烈烈,但他建立的功业,相对于许多先贤来说,并不突出,可是为什么其他人死后大多声名不显,唯独关羽却喧传后世,登峰造极呢?我看佛道,帝王,演义虽各有企图,但他们共同相中的,是关羽的“资兼文武,志存忠义”,所以,在古人看来,忠臣良将虽多,但能够集“忠,义,勇,壮”的却是独此关羽一家,别无分号。这样,宗教帝王老百姓都一致认可了这尊大神。也就形成了今天关二哥灿烂的形象。
其他的不说,从上面分析的来看,在现代的今天,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怎样的努力去还关羽本来的面目,都将是白费力气的,哈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苍羽风
2018-11-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现代人拜关羽,是由于历史传统文化和演义的影响,二是因为历朝历代出于统治的需要对关羽的“造神”影响。

历史演义的影响首先就是《三国演义》了,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襄樊之战,水淹七军”被塑造成了“忠、勇、义、信”的英雄,因此在《三国演义》出来后影响了当时很多人。

由于《三国演义》对关羽的塑造,符合了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各朝皇帝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材料,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请参考下面:

从表中可以看到,从北宋到清朝,关羽的封号从忠惠公到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封号越来越大,影响的人群也越来越多。逐渐的,关羽就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保护神。

警察拜绿袍关公,因为绿袍无战事,代表天下太平。

黑社会拜红袍关公,绿袍变为红袍,代表血战沙场,收获颇丰。

警察拜的是道义,黑社会拜的是忠义。

而且相传关羽把曹操封授 的“汉寿亭候大印”,悬挂在大堂上。紧接着,将曹操赏赐的金银、珠宝、布帛等财物,都一样不少的悉数清点留下。为了不落人口实,他附上了一本依照“原、收、出、存”四个项目记载得一清二楚的帐册。这其中的“原”,就是曹操原本送给了关羽多少礼物;“收”就是关羽如实收到了曹操多少件礼物;“出”,就是关羽在这段时间支出了多少件礼物;“存”,就是关羽临走之前还结存多少件礼物。关羽这种简明的记帐法,后世的传统商人都照搬照用,被世人称为“商用薄记法”的设计发明者。  

所以到后来,也就越来越多的人拜关羽了,因为关羽是“忠、义、信、勇”的化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冷自泉7880
2018-12-03 · TA获得超过19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0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6.7万
展开全部
现代人拜关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忠义。其实忠义的典型很多,像岳飞也一样被人拜过。但关羽的忠义主要在于他更多的是个人忠义,也就是俗称的哥们义气,而不是相对高大上却不接地气的国家忠义。像哥们义气这种东西,在门道社等有活力的社会团体内部是极为推崇的,关羽也就成了有活力的社会团体必拜的对象。而普通底层老百姓要团结起来做某事,也都是以义气为先,也只会拜关羽而不会去拜岳飞等高大上的人物。
但主要的不是忠义,而是关羽作为武财神的象征。财神是人人都喜欢的,也是人人都拜的。武财神其实之前是赵公明,不过在进入清朝之后,由于晋商的崛起,晋商一方面觉得关羽是他们本地人,另一方面也有商人应该讲义气彼此帮助的原因,于是将武财神由拜赵公明改成了拜关羽,然后就导致所有华人都把关羽当做了财神来崇拜。你看现在凡是做生意的,基本都放一个关羽塑像,主要就是拜财神求财,这才是关羽在现代社会被大肆推广的主要原因。谁不爱财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dymm2006
高粉答主

2018-10-31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2万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5968万
展开全部
除了华夏大地,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中,对关羽的膜拜之风也历历不衰。 香港黑社会拜他,是因为关公是忠义的保护神。香港的警察拜他是因为关公代表正义,他们拜的是道义。商人拜他是为了表达自己做生意的作用。旁人会认为拜关公的人,会遵从某些行为规范,当然就乐意和这种商人做买卖了。所以商人拜的是信义。 《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使关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民众中的威望日益攀升。明朝万历年间的三次加封,使关羽晋升帝位。 明朝末年,他正式取代过去的武圣人姜太公,成为中国第二任武圣,与文圣人孔子一起,接受世人膜拜。 沈阳故宫,满清入关前的大本营,它的南门旁边曾经建有一座关帝庙。这说明早在入关以前满清就已经非常崇拜关羽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频繁的征战途中,最喜爱读《三国演义》。 而此时民间社会中关羽的形象又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财神关公。清朝中期时,关羽成为众多行业的保护神和祖师。他们的理由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惟一相同的是他们都确信关羽能给他们带来财富。市井百业争相供奉关公为本行的开山祖师和保护神。 由于关羽在社会各个阶层都深受爱戴,又在佛教和道教里身居高位,更因为他是传播孔孟儒家仁义礼智信****道德观念的最佳榜样,从清朝中期开始,历任皇帝都对关羽推崇备至。 乾隆三十三年,关羽被赐封号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十个字,此后一百多年间,历代皇帝屡次加封。光绪五年最后一次被皇帝加封时,他的封号繁杂而冗长有二十六个字之多,清末时的统计,全国记录在册的关帝庙不下几万座,远远多于孔庙的数量,而他在普通民众的影响更是超过了孔子。一时间“关公庙貌遍天下,五州无处不焚香。” 历经一千七百年,时光仑奂,改朝换代,尊卑起伏,关羽最终被人们塑造成至神至圣,万世人极的神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