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式太极拳是国家什么时候发明的呢,也就是什么时候编写组织的呢

 我来答
书尽胸臆
高粉答主

2021-01-04 · 精读书,爱读书,分享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尽胸臆
采纳数:729 获赞数:5903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从1956年起,原国家体委开始编制简化太极拳剑,到1979年编制完成了简化24式、32式太极剑、48式太极拳等,在1989年以后又组织专家编写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综合42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竞争性质的太极拳套路。

三十二式太极拳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太极拳典范套路。它是中国武术段位制中四段太极拳技术考核的规定教材,属于中段位太极拳。它吸取不同流派太极拳之精华,动作难度、风格变化较大,更能充分体现武术的健身性和表演性。 

扩展资料

虽然各式太极拳在动作力度、速度、结构、动作数量等上有所区别,但是作为太极拳也有共性的东西,共同遵守的运动原则。

1、劲力核心原则

劲力是指太极拳中所特有的一种综合素质。它是以各关节间骨缝松开,韧带肌腱伸长,肌肉适度用力为基础,通过大脑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力量素质。这种劲力极其灵活多变,在力度、力向、力点、力速方面能因敌而变。

2、对拉互争原则

纵观太极拳的各项身型技术要求,可以发现其实是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不同方位的对向用力,使肢体放长身体支撑八面,产生出太极拳的劲,传统太极拳称其为全身弹性的糊劲,从而达到技击健身等目的,这是因为:肌肉具有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

3、一动俱动原则

太极拳论讲“动无有不动”。太极拳将天地比作一个大字宙,人体为小宇宙,人为太极之体不可不动,这种动是在意识调控下的周身协调运动,包括内脏、体表、四肢百骸,所以太极拳运动要求在动作过程中,一动俱动,全身从思想到肢体以至各个部分,尽可能多的参与运动。

而且是高度协调精细的运动,绝非局部动,或分开无序动,这点应在练习中不断体悟。一动俱动原则的掌握,重在找到人体运动的中心环节,并以它领导仓身各个关节运动,作到一动俱动。

4、节节贯串原则

这主要讲劲力的传递过程,拳论讲,“ 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其根在脚, 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等等,这是要求全身节节松开,一松到底,节节贯串,周身一气,其中腰为主宰,腰是节节贯串的枢纽。

相当于中转站,也是人体的最大关节所在部位,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大关节带动小关节原理,所以太极拳亦突出腰的主宰作用,强调源动于腰,一动百动的技术要求。

5、相随相合原则

相随,指的是太极拳中的一致性,如提膝挑掌,提膝与挑掌相系相吸,上下相随。相合,一方面是指外表的关节位置上的对应,如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另方面是意想幼力的合,如手到、脚到、身到、劲到,产生合力,杨式的搂膝拗步就是要手的搂推,与身体松沉相合,一致完成。

6、阴阳相济原则

这是一个总则.太极离不开阴阳,拳中表现为上下、里外、大小、虚实、开合、刚柔、快慢等等的运动,有人称“太极,是由人体内在物质所产生的辩证运动;太极与拳,即内形与外形的辩证地统一结合。”

所以说太极拳是一个身体的辩证运动,一方面要阴阳分开,一方面又阴中有阳,阳中又有阴,却又分不开,最终又是一个相济、渐变、换化、互补的关系,如“白鹤亮翅”,虽然上举手却身下沉,身下沉却头上领,手上举肘却下垂,拳论中讲的“左重”、“才有虚”、屈伸”、俯仰”无一不是阴阳的关系,总之,阴阳相济,阴阳分清,阴阳合一,万变不离阴阳之理。

jessica_422304
2008-07-02 · TA获得超过249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65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庭创造了太极拳,历经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陈、杨、吴、孙、武五大流派。为了适应广大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国家体委于1956年编写了一套“简化太极拳�24式 ”,在群众中推广。1958年后增编了太极推手和初级太极剑�32式 、88式太极拳和48式太极拳。1987年开始整理创编了传统的“陈、杨、吴、孙、武”五式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从而提高了太极拳的技术含量和难度,规范和促进了这项活动的开展和交流。2001年3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了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近20个国家和地区约3000人参加,太极拳已经成为广大中老年喜爱的体育锻练项目。

太极拳不仅有强身健体功能,而且对预防治疗各种疾病有良好作用。练习太极拳,讲究形意合一,除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特别要求人们在打拳时做到心静用意、全神贯注、动作完整一致、上下协调、前后连贯,这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样对中枢神经可起到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它人体系统与器官机能的活动与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础。据有关医学研究机构的实验研究证明,常年打太极拳的老年人,不论在体格上,还是在心血管系统机能、呼吸机能、骨胳系统及代谢功能等方面都比一般老年人好。当前,不少中青年知识分子和脑力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态欠佳,这与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奉劝这些同志,不妨练练太极拳,一定会让你的身体向健康的方向转化。

太极拳是依据人体自然结构设计的,它符合科学健身与自然运动的规律。各个年龄段的人均可练习,是一项健康的健身运动。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已将太极拳列为体育课的必修项目。打太极拳不需花钱,场地不限,只要平坦不滑即可,所谓“拳打卧牛之地”。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均可练习,长此下去,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会有很大益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新镛
2008-07-02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1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708万
展开全部
32式太极拳?不知道。
我只知道从1956年起,原国家体委开始编制简化太极拳剑,到1979年编制完成了简化24式、32式太极剑、48式太极拳等,在1989年以后又组织专家编写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综合42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竞争性质的太极拳套路。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