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是什么?

 我来答
漫阅科技
2020-01-01 · 精品内容集合多媒体阅读方式于一体
漫阅科技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磺胺类药物能抑制大多数革兰染色阳性及一些阴性球菌,对少数真菌、病毒及疟原虫亦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常用的磺胺制剂分两类:一类是肠内易吸收的磺胺药如磺胺嘧啶(SD)、磺胺异口唑(SIZ)、磺胺甲基异口唑(SMZ)及磺胺对甲氧嘧啶(SMD)等。另一类是肠内吸收较少的磺胺药如磺胺脒(SG)、酞磺胺噻唑(PST)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等。

【药理和毒理】

肠内易吸收的磺胺药,服后吸收快而完全,2~3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吸收后广泛分布在全身组织及体液中。磺胺药主要在肝脏代谢,发生乙酰化,其溶解度降低,易析出结晶,损害肾脏。易吸收类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少量可由胆汁及乳汁排泄,亦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肾功能损害时,药物的半衰期明显延长。碱性溶液可促进磺胺的排泄。磺胺药物还可影响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并可发生过敏反应。

【诊断要点】

1.病史有应用磺胺类药物史。

2.临床表现

(1)泌尿系统症状血尿、尿急、尿痛、尿少、尿闭,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有磺胺结晶。

(2)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嗜眠、精神错乱、共济失调、耳鸣、重听、良性颅内压增高等,可有多发性神经炎症状。

(3)血液系统症状粒细胞减少、急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4)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肠道出血,肝脏可肿大、压痛、黄疸及肝功能损害等。(5)过敏反应可出现药物热、皮疹、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及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等。

【急救治疗及预防】

(1)误服大量者尽早催吐、洗胃、导泻。

(2)多饮水,加服与磺胺药等量的碳酸氢钠,使尿液呈碱性,促进毒物排泄。

(3)如因磺胺结晶阻塞发生严重症状时,可行输尿管插管术,并用无菌碱性液体如2%~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肾盂,以减轻或解除梗阻。

(4)若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征象,应及时处理。

(5)注意保肝,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溶血性贫血等其他对症处理(参见有关章节)。

(6)预防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剂量。肝肾功能减退、早产儿、新生儿及孕妇、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者忌用。应用时须多饮水,和碳酸氢钠合用,使尿呈碱性,以利排泄。

常熟聚和
2025-02-13 广告
如果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咨询下常熟聚和。常熟聚和化学有限公司当前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精密化学品:锂电池添加剂、镀镍添加剂、镀铜添加剂、生物缓冲剂、磺酸盐型链改质剂等;二、特用化学品:造纸用润滑剂、塑性颜料、显色剂、表面上胶剂、分散剂...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常熟聚和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