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的成生及演化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研究煤层气的成生机理,首先应当研究煤岩生成演化的地质历史。煤炭源于陆生高等植物,煤的原始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木质素,成煤作用由泥炭化和煤化作用两个阶段完成。在泥炭化阶段,聚积在沼泽、湖泊及滨、浅海环境下的大量植物遗体,堆积在泥炭坪,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形成泥炭。随着沉积盆地的沉降,后期沉积物的覆盖,埋藏的深度不断地增加,地层温度、压力也随之增高增大,泥炭变为褐煤。褐煤经过相当长的地史时期,在温度、压力的作用下,变为烟煤—无烟煤。由植物—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是经过未成岩—成岩—变质作用,泥炭化—煤化的全过程。
煤的有机质基本结构是甲基、羟基、羧基、醚基等的缩合稠环芳烃,带有侧链和官能团。煤中的碳元素主要集中在稠环中,稠环的结合力强,极其稳定。侧链及官能团之间,以及与稠环之间的结合力较弱,很不稳定。在煤化过程中,随着地温增高,侧链及官能团断裂、脱落不断减少,即有机质脱甲基侧链和含氧官能团作用,而生成以CH4为主的烃类物质及N2、CO2、H2O等挥发物。煤化过程中,在各种挥发物产出的同时,伴随桥链破裂,芳核进一步缩合,碳元素进一步集中在碳网中,随着煤化作用的加深,基本结构单元中缩合聚芳核数目不断增加,到无烟煤阶段,主要由缩聚芳核所组成。
石油有机地球化学认为,石油、天然气源于不溶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干酪根。在现代沉积有机质中,干酪根占有绝对量,但在埋藏过程中有机物经过热降解作用,转化成有限的可溶物质和以烃类为主的挥发物。根据干酪根的元素组成,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及介于中间的混合过渡型。两种类型之一是H/C初始比低于2,富含饱和结构,以直链碳构架为主。沉积物富含有机碳,为单胞藻遗体和类脂体,这种干酪根被认为是腐泥型,热降解产物主要是重烃,伴有轻烃和甲烷及其它气体。另一种类型H/C低于1,富含氧,碳构架属杂环或多环类型,以木质素高等植物遗体为主,类脂体少,这种类型称腐殖型,热降解的主要产物是CH4(干气),同时也伴有轻烃或微量重烃(液态)及其它挥发物。由此可见,成煤理论所谓的煤化作用的地球化学过程,油气成生演化理论所述的有机地球化学过程,即干酪根热降解作用,两者阐述的都是有机质经过地球化学热演化机理的同一过程。
泥炭化阶段属成岩期前阶段,成煤有机物质在<50℃低温条件和地表氧化环境中,由于生物化学(细菌)作用生成少量甲烷及二氧化碳等,呈水溶状态或游离状态散失,在覆水较好的还原环境中,成煤有机质向煤岩转化。
褐煤属煤化作用的低变质烟煤阶段,为干酪根未成熟期,已经进入早期成岩阶段,地温(TTI)<50℃,镜质体反射率Ro,max<0.5%。此期生物化学作用逐步减弱,有机质热降解已经开始并且逐步加深,泥炭中的成煤有机物质(腐殖型干酪根)向褐煤转化,同时生成甲烷及其它挥发物,成油有机物质(腐泥型干酪根)向沥青质转化的同时亦生成甲烷及少量其它烃类等挥发物。
烟煤阶段的长焰煤、气煤和肥煤、焦煤分属低变质烟煤和中变质烟煤阶段,Ro,max为0.5%~1.3%,此期已进入成岩阶段,亦已进入生油门限,是腐泥质干酪根演化的成熟期,有机沉积物埋深可达1000~4500 m,地温(TTI)为15~160℃,有机质经过热降解,有重烃、轻烃、甲烷及其它挥发物产出。烃演化成熟期还可分三个小阶段:开始生油阶段地温(TTI)为15℃以上,Ro,max为0.65%,是生油门限;生油高峰阶段地温(TTI)为75℃以上,Ro,max 为>0.65%,CPI值为1.1左右;终止生油阶段地温(TTI)为160℃,Ro,max为<1.30%,CPI值<1.3,是生油死亡线。烃演化成熟期正是煤岩变质生烃期,自褐煤开始进入成岩期,随着地层温度的升高,在一定地层压力条件下,成煤有机物质(腐殖型干酪根)经热降解开始生气,烃演化成熟期也是煤化生气的高峰期,“生油死亡线”并非生气死亡线,随着煤层埋深增加,煤岩变质程度继续增高,煤岩生气量还会增高。
烃演化的过成熟阶段可分为早期与晚期。早期阶段是凝析油、湿气阶段,Ro,max为1.30%~2.00%,地温>160℃,埋深>4500 m,相当于焦煤(Ro,max为1.20%~1.70%)、瘦煤(Ro,max为1.70%~1.90%)、贫煤(Ro,max为1.90%~2.50%),是煤化过程主要生气阶段。晚期阶段Ro,max为2.00%~4.50%或>4.5%,属无烟煤或超无烟煤阶段,煤化作用晚期,气体以甲烷为主。随着烃类气体生成量的增加,煤岩基质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由于成岩压实作用而使煤岩孔隙、裂隙变少,储集性能变差。中变质煤岩生气量增加,储集性能较好,是有利生气阶段,高变质煤生气量增加,储集性能变差,虽然生气量大,但储集条件变差,煤级越高煤岩变质程度越高,煤储集性能也越差。当然,在煤岩质变至一定程度时,煤岩排烃完结,即生气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