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粹德国为什么又叫第三帝国?第一和第二帝国去哪里了?
“第三帝国”这个名字想必喜欢历史的朋友应该都会有所耳闻,之所以它这么出名是因为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先后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是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国”和1943年至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不过,当时的德国人更喜欢称呼自己的国家为“德意志第三帝国”。
既然纳粹德国又叫第三帝国,那么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去哪了呢?
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有一个国家叫“东法兰克王国”。顺便说一句,这是一个由日耳曼人为主导的国家,和法兰西(法国)没什么关系。
911年,东法兰克王国的末代国王、年仅18岁的孩童路易去世。由于孩童路易没有子嗣,所以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在一些大家族的拥戴下成为新的国王。不过,康拉德一世的实力却远不如他的对手萨克森公爵亨利。918年,康拉德一世临终前,将国王宝座交到了他的老对手萨克森公爵亨利手中。
亨利一世执政时期,东法兰克王国的军事实力大大提升。到了他儿子奥托继位之后,国王手中的权力更进一步加强。962年,奥托一世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又称“德意志第一帝国”(962年-1806年)。
值得一提的是,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名字听上去很牛,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时间中,都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松散邦国联盟,最多时全国竟分有上千个邦国。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被拿破仑所灭。后来拿破仑又被推翻,德意志各个邦国成为一盘散沙。
1871年,普鲁士王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成功统一了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1918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综合实力排在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刚刚崛起的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宣告终结。之后,作为战败方的德国(魏玛共和国,1918年-1933年)被迫接受了《凡尔赛和约》。但由于其中的条款过于苛刻,由此导致了德国百姓对周边国家怀有怨恨。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正是利用了国民的这一情绪,不断进行煽风点火。
1929年至1933年,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让德国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纳粹党趁机掌控了政权。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首次使用“第三帝国”来指称纳粹统治下的德国。因此,纳粹德国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年-1945年)。
2019-11-22
第二帝国,叫德意志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众多成员中,有一个叫普鲁士的成员迅速崛起,统一了整个德国改名叫德意志帝国,这个时候的德国很强大,经济比英法两国的总合还多,同样,这个时期的德国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
第三帝国,就是纳粹德国,第二帝国战败之后,德国就进入了共和时代,第三帝国和第二帝国之间其实还有个 魏玛共和国,因为整个 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并没有从一战中缓过来,经济落后,失业率高,希特勒在这样的坏境下上台了,并利用民粹主义进行独裁统治,直接把魏玛共和国改成了德意志第三帝国,战争的后期改成了大德意志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拉丁语: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版图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原属中法兰克王国)和勃艮第还有弗里西亚(今低地国家)。
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法语:Empire allemand),通常指从1871年勃兰登堡-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到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因为将神圣罗马帝国算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其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名。
纳粹德国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所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先后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国(德语:Deutsches Reich)与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国(德语:Großdeutsches Reich)。
1871年,普鲁士王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成功统一了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19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