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鸡副伤寒?
2019-02-22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本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之外的众多血清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沙门氏菌病的总称,雏鸡多发,成年鸡则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以下痢、结膜炎、消瘦为特征。由于各种家禽都能发病,故广义上称为禽副伤寒。
雏鸡在胚胎期和出雏器内感染的,于4~5日龄发病;这些病雏的排泄物使同群的鸡感染,多数于10~12日龄发病,死亡高峰在10~21日龄。10日龄以上的雏鸡发病时无食欲,离群独自站立,怕冷,喜欢拥挤在温暖的地方,下痢、排出水样稀粪,有的发生眼炎、失明。成年鸡有时有轻度腹泻、消瘦、产蛋减少。
本病的防治主要是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严防各种动物进入鸡群,防止其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等,及时加强种蛋、孵化、育雏器具的清洁消毒。治疗可用庆大霉素等防治。
2018-12-0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本病是由多种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常呈地方性流行。各种家禽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幼禽,多为急性或亚急性经过。成年禽往往不表现临床症状。
病原菌的抵抗力不强,大部分菌株在60℃经15分钟死亡,一般消毒药能很快杀死病菌。该菌在粪便和蛋壳上可保持活力达2年,在土壤中可存活半年以上。
(1)流行特点
本病感染各种家禽和野禽。家禽主要发生于幼龄鸡、鸭、鹅。
鸡副伤寒常发病于2周龄内幼雏。6~10天,死亡高峰,死亡至少10%~20%,严重者高达80%以上。青年鸡与成年鸡很少发生急性感染,一般为慢性或隐性经过。
雏鸭、雏鹅容易感染本病,多发生于2周龄之内,死亡率高,有的高达60%。
本病传染源为众多带菌动物,包括家禽、家畜、野禽和野生哺乳动物。家禽能经蛋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消化道感染为主要传染途径,也可经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
(2)临床症状
雏鸡以急性败血症为主。带病出壳鸡不久死亡,无明显症状。出壳10天以上雏鸡表现精神委顿,怕冷,毛松,减食或废食,口渴,腹泻,排水样稀粪,有的呼吸困难,常于1~2天死亡,死亡率10%~80%。随日龄增长。病程延长症状渐轻,死亡较低,少数表现呼吸困难,麻痹或失明。
成年禽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为慢性带菌者,常不表现症状。
(3)病理变化
①雏鸡
最急性时仅有肝淤血、肿大,胆囊扩张充满胆汁。病程稍长者,死后消瘦,失水,卵黄凝固。肝、脾淤血或有出血条纹及针尖状坏死白点,肾淤血。常有心包炎,小肠出血性炎症,盲肠扩张有黄白色干酪样物堵塞肠腔。10日龄内鸡常有肺炎病变。
②雏鸭
常见肝脏有坏死灶,盲肠中有干酪样物栓塞,直肠嵌塞、肾脏苍白。
(4)实验室诊断
①细菌培养
取盲肠内容物接种涂布于犊牛肉浸液琼脂斜面或亮绿平板培养基上(选择培养),置37℃温箱,经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将培养的典型菌再进一步分离,作生化试验。
②血清学检查
一般可选用试管凝集试验、快速血清玻板试验(方法同鸡白痢的全血玻板凝集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5)鉴别诊断
本病与白痢、伤寒难于区别。应通过实验室诊断方法(细菌分离培养)得到确诊,与其他两病区别开。
(6)防控要点
本病防控可依照鸡白痢的各项措施。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2020-10-07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1)流行特点本病感染各种家禽和野禽。家禽主要发生于幼龄鸡、鸭、鹅。鸡副伤寒常发病于2周龄内幼雏。6~10天,死亡高峰,死亡至少10%~20%,严重者高达80%以上。青年鸡与成年鸡很少发生急性感染,一般为慢性或隐性经过。雏鸭、雏鹅容易感染本病,多发生于2周龄之内,死亡率高,有的高达60%。本病传染源为众多带菌动物,包括家禽、家畜、野禽和野生哺乳动物。家禽能经蛋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消化道感染为主要传染途径,也可经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
(2)临床症状雏鸡以急性败血症为主。带病出壳鸡不久死亡,无明显症状。出壳10天以上雏鸡表现精神委顿,怕冷,毛松,减食或废食,口渴,腹泻,排水样稀粪,有的呼吸困难,常于1~2天死亡,死亡率10%~80%。随日龄增长。病程延长症状渐轻,死亡较低,少数表现呼吸困难,麻痹或失明。成年禽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为慢性带菌者,常不表现症状。
(3)病理变化
①雏鸡最急性时仅有肝淤血、肿大,胆囊扩张充满胆汁。病程稍长者,死后消瘦,失水,卵黄凝固。肝、脾淤血或有出血条纹及针尖状坏死白点,肾淤血。常有心包炎,小肠出血性炎症,盲肠扩张有黄白色干酪样物堵塞肠腔。10日龄内鸡常有肺炎病变。
②雏鸭常见肝脏有坏死灶,盲肠中有干酪样物栓塞,直肠嵌塞、肾脏苍白。
(4)实验室诊断
①细菌培养取盲肠内容物接种涂布于犊牛肉浸液琼脂斜面或亮绿平板培养基上(选择培养),置37℃温箱,经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将培养的典型菌再进一步分离,作生化试验。
②血清学检查一般可选用试管凝集试验、快速血清玻板试验(方法同鸡白痢的全血玻板凝集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5)鉴别诊断本病与白痢、伤寒难于区别。应通过实验室诊断方法(细菌分离培养)得到确诊,与其他两病区别开。
(6)防控要点本病防控可依照鸡白痢的各项措施。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保护之旅》
- 官方电话
2019-02-22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亚麻白粉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和茎秆。初在叶片、茎和花器表面产生零星灰白色粉状物;后期发病严重时,整株被灰白色粉状物所覆盖,以后白粉间出现黑色微粒,植株逐渐失绿,最后枯死。
选用良种,加强施肥、灌水、除草等田间管理,结合使用化学药剂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初期,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0.1~0.15千克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60克,兑水叶面喷雾,7天1次,防1~2次。在发病重的田块,使用40%氟硅唑乳油60毫升/亩或43%好力克悬浮剂9毫升/亩,兑水进行叶面喷雾,10天1次,连防2~3次。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2019-02-22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本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之外的众多血清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沙门氏菌病的总称,雏鸡多发,成年鸡则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以下痢、结膜炎、消瘦为特征。由于各种家禽都能发病,故广义上称为禽副伤寒。
雏鸡在胚胎期和出雏器内感染的,于4~5日龄发病;这些病雏的排泄物使同群的鸡感染,多数于10~12日龄发病,死亡高峰在10~21日龄。10日龄以上的雏鸡发病时无食欲,离群独自站立,怕冷,喜欢拥挤在温暖的地方,下痢、排出水样稀粪,有的发生眼炎、失明。成年鸡有时有轻度腹泻、消瘦、产蛋减少。
本病的防治主要是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严防各种动物进入鸡群,防止其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等,及时加强种蛋、孵化、育雏器具的清洁消毒。治疗可用庆大霉素等防治。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