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一季不如一季?
原来的第一季名声打出来了,各方面的干预就越来越多,从开始介绍中国美食,到现在插入更多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这些东西一插就显得整体很混乱,美食也没功夫介绍了。再加上导演,文案实力和第一季相比略输一筹,似乎第三季是想跳出前两季给大家留下的刻版印象,所以就开始大改,变成了四不像。然后就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了。
舌尖1是更加注重美食的展现,舌尖2注重的中国人文情怀,生活方式的体现。这是不同的命题,不论好坏。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舌尖1》里面选择美食的制作者,要么是擅长烹饪,要不是对食物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总之跟烹饪的关系是比较近的。但是《舌尖2》里面对于人物的选择可能只是因为恰好,在外打工的儿子从外面回来,妈妈做了一顿美食给他。人们都是喜欢看故事的,也不是说这个不好,但是对于吃货的我来说,还差那么一点。
第一季做的太好了,不仅是题材上还是拍摄制作上,都刷新了人们对国产纪录片的认识。正是第一季的巅峰,第二季的制作压力就很大,并且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大的IP,此时多方力量就进入了,当然也不是否认第一季有的多方力量,只是没第二季更复杂。你想,这个金招牌谁不想蹭点金。而第三季完全毁在纪录片水平与人们的期待的矛盾上,第一季太好的表现也拔高了人们对第三季的要求。
简单点说,第一次吃佛跳墙的美味,你肯定记得;第二次你还记得;第三次第四次多少次之后,然后你觉得吃个馒头就个咸菜丝也比佛跳墙好吃。这就涉及到一个味觉的阈值问题,腻歪了。同样,视觉审美疲劳了。给你一个大美女你能天天硬吗?这都是最原始最朴素的道理。哈哈。
侵权必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