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2013-09-08
展开全部
【姓名——号】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
1、伦理道德加强,
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
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燳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熜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钧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頫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祐,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 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赠号
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号(赠号):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龢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
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别号
号,是人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往往有艺术色彩。名人雅士自己起的号,谓“雅号”。号,通常是一人一号,多则称为别号,但也不尽然;号一般用两字,别号则多用三字以上,但因别号与号有时难作区别,所以三字以上的号看起来也不少。
别号,就是名字以外的自称。据吴莱《三坟辨》及《韩诗外传》等古书载,别号起于上古,但清代学者赵翼认为这很可能出于后人臆撰。由信史来看,范蠡即使不是第一个自取别号者,起码也属“第一批”之列。如《史记索隐》谓甘茂居渭南阴乡樗里,故号“樗里子”,又战国著名策士苏秦、张仪,皆师“鬼谷子”,秦汉间有“江上丈人”、“河上公”之类,大抵可以说明源起的时间,约在春秋战国时代。而所以要在姓名之外另取代称的用意,似乎也已经为取号者多隐逸者流的身份给解释了——正是为了把自己的真名实姓隐藏起来。
这种因不求闻达才取别号的惯例,由秦汉而迄魏晋,承袭了700多年。汉高祖刘邦敦聘不至的所谓“商山四皓”如“绮里季”、“角里先生”等,都是以号代名,至今莫知其姓氏;晋人陶潜高唱“归去来兮”后,遂号“五柳先生”:南朝梁陶弘景躲在山中操纵政局,自号“华阳隐君”,与人书札往来即以“隐君”自署,惟恐暴露身份。但入唐之后,风气有了变化,许多文人都别署一号以标高致,如贺知章“四明狂客”,张志和号“烟波钓叟”,陆龟蒙号“江湖散人”,等等。不过总体来看,取号者的身份,大致也还是枕石漱泉隐居不仕,或辞官归田终老江湖的范围内。
从宋朝开始,自取别号成了社会时髦,其时佛道并行,别号中有“居士”、“道人”特多的倾向,故亦名道号。取号者非但不止畸人逸士、好奇吊诡辈,也不仅是士夫缙绅皆有一号或几号,甚至贩夫牙侩,亦皆有号。
从自讳姓名而取号,到借号自标而别署,号的用处,最终集中为风雅的标记。
别号是使用者本人拟制的,不像姓名那样要受到家族、行辈的限制,也不像表字亦多由家长所起或受其影响,所以它能比较自由地抒发或寄托取号者本人的一时情感,乃至终生志趣。比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忧时有泪,报国无门,思想上苦闷,行为上不免乖张,被人讥为不守礼法的放纵者,他就索性自号“放翁”,来表示对权贵和礼法的蔑视。此外,别号又不像姓名表字,一旦登记在户籍(人仕者还得登记在履历中)上后,不能轻易改动,而是随时发明,随时使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很多人往往不止一个别号,人们也有可能通过某些人一生别号的更改,窥测其思想情趣在各个时间阶段上的变化。
比如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便是一例:参加科举考试时,他的别号叫“履善”,其义不外景仰先贤,学做好人好事。及殿试时,被理宗皇帝夸了一句“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别号乃改成“宋瑞”。惟宋季国家无瑞可言,文天祥本人更不得志,景定五年(1264)知瑞州时,为一件用何等仪制替早已改嫁的祖母服丧之事,被人诽谤,差点儿丢官。一怒之下,便有绝意仕途息影林泉的念头,遂建“野人庐”而自号“野人”。此后又在故乡文山盖成山庄,再改号“文山”,当真过起弃官归隐的日子来了。两年多后,山河板荡,文山隐居的清兴已经不起元朝南侵的风暴袭击,于是又应召出山,为国效力,直到抗元失败被俘。此时,他又有“浮休道人”、“三了道人”等别号,以示视死如归的人生态度,并吟出了传诵千古的《正气歌》。
号的使用,在别人是尊称,如杜甫号“少陵野老”,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人呼杜少陵、黄山谷时,便有尊重的意思。鲁迅曾为章炳麟门生,以后做纪念老师的文字,便题为《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而在本人,则为闲署,凡公文、章奏上押字,都不用号,使用最多的地方是为诗文书画等作品签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有位梅姓“名士”曾说:“诗人岂可以没有别号?倘使不弄个别号,那诗名就湮没不彰了。”大抵也道破了许多人押号的本意。
从别号的用词看,也就是在十数种特定名词里翻花样。宋代徐光溥曾编《自号录》,依宋代人士别号的最后一、二字分类,也不过得36类,而处士、居士、先生、老人、翁、叟等倒占去大牛,或倚老卖老,或放浪自标,或自美雅致。而浅表的释义,率多集中为鄙视利禄,超凡脱俗,这也就是别号中居士、道人、渔樵、野夫特多的原因吧。只是千舸争流,都往一条道上跑的话,效果反而不好。以居士为例,原是梵文,意译“家主”,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信徒而受过“三归”、“五戒”者,以它为号,当然很有点方外空灵味道了,故李白称“青莲居士”,白居易称“香山居士”,司空图称“耐厚居士”,苏轼称“东坡居士”,李清照称“易安居士”,等等。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谥号、庙号、年号、尊号和陵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谥号
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私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 好祭鬼怪曰灵,“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至迟到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谥号之有善恶,西周共和以后。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就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赵惠文王(惠文)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汉代又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宇: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例。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筹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如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其次,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号中还有一种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高官司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问�6�1礼志九》:“天资七庙,亲庙五,祧庙二……以今十六间为寝更立一祧庙,逐室各题庙号。”《后汉书�6�1明帝纪》:“有司奏上尊庙为世祖。”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一般认为,庙号始于商代,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一事是极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但这一制度发展到南北朝时已不太严格了,从唐代开始,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无帝不”宗”了。
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自汉代开始,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但也有例外,如明代朱棣取代建文帝做了明朝皇帝,他并非开国皇帝,却庙号明成祖;清人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皇帝也非大清的开国皇帝,仍被尊为“世祖”。
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太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 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
1、伦理道德加强,
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
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燳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熜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钧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頫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祐,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 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赠号
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号(赠号):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龢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
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别号
号,是人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往往有艺术色彩。名人雅士自己起的号,谓“雅号”。号,通常是一人一号,多则称为别号,但也不尽然;号一般用两字,别号则多用三字以上,但因别号与号有时难作区别,所以三字以上的号看起来也不少。
别号,就是名字以外的自称。据吴莱《三坟辨》及《韩诗外传》等古书载,别号起于上古,但清代学者赵翼认为这很可能出于后人臆撰。由信史来看,范蠡即使不是第一个自取别号者,起码也属“第一批”之列。如《史记索隐》谓甘茂居渭南阴乡樗里,故号“樗里子”,又战国著名策士苏秦、张仪,皆师“鬼谷子”,秦汉间有“江上丈人”、“河上公”之类,大抵可以说明源起的时间,约在春秋战国时代。而所以要在姓名之外另取代称的用意,似乎也已经为取号者多隐逸者流的身份给解释了——正是为了把自己的真名实姓隐藏起来。
这种因不求闻达才取别号的惯例,由秦汉而迄魏晋,承袭了700多年。汉高祖刘邦敦聘不至的所谓“商山四皓”如“绮里季”、“角里先生”等,都是以号代名,至今莫知其姓氏;晋人陶潜高唱“归去来兮”后,遂号“五柳先生”:南朝梁陶弘景躲在山中操纵政局,自号“华阳隐君”,与人书札往来即以“隐君”自署,惟恐暴露身份。但入唐之后,风气有了变化,许多文人都别署一号以标高致,如贺知章“四明狂客”,张志和号“烟波钓叟”,陆龟蒙号“江湖散人”,等等。不过总体来看,取号者的身份,大致也还是枕石漱泉隐居不仕,或辞官归田终老江湖的范围内。
从宋朝开始,自取别号成了社会时髦,其时佛道并行,别号中有“居士”、“道人”特多的倾向,故亦名道号。取号者非但不止畸人逸士、好奇吊诡辈,也不仅是士夫缙绅皆有一号或几号,甚至贩夫牙侩,亦皆有号。
从自讳姓名而取号,到借号自标而别署,号的用处,最终集中为风雅的标记。
别号是使用者本人拟制的,不像姓名那样要受到家族、行辈的限制,也不像表字亦多由家长所起或受其影响,所以它能比较自由地抒发或寄托取号者本人的一时情感,乃至终生志趣。比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忧时有泪,报国无门,思想上苦闷,行为上不免乖张,被人讥为不守礼法的放纵者,他就索性自号“放翁”,来表示对权贵和礼法的蔑视。此外,别号又不像姓名表字,一旦登记在户籍(人仕者还得登记在履历中)上后,不能轻易改动,而是随时发明,随时使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很多人往往不止一个别号,人们也有可能通过某些人一生别号的更改,窥测其思想情趣在各个时间阶段上的变化。
比如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便是一例:参加科举考试时,他的别号叫“履善”,其义不外景仰先贤,学做好人好事。及殿试时,被理宗皇帝夸了一句“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别号乃改成“宋瑞”。惟宋季国家无瑞可言,文天祥本人更不得志,景定五年(1264)知瑞州时,为一件用何等仪制替早已改嫁的祖母服丧之事,被人诽谤,差点儿丢官。一怒之下,便有绝意仕途息影林泉的念头,遂建“野人庐”而自号“野人”。此后又在故乡文山盖成山庄,再改号“文山”,当真过起弃官归隐的日子来了。两年多后,山河板荡,文山隐居的清兴已经不起元朝南侵的风暴袭击,于是又应召出山,为国效力,直到抗元失败被俘。此时,他又有“浮休道人”、“三了道人”等别号,以示视死如归的人生态度,并吟出了传诵千古的《正气歌》。
号的使用,在别人是尊称,如杜甫号“少陵野老”,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人呼杜少陵、黄山谷时,便有尊重的意思。鲁迅曾为章炳麟门生,以后做纪念老师的文字,便题为《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而在本人,则为闲署,凡公文、章奏上押字,都不用号,使用最多的地方是为诗文书画等作品签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有位梅姓“名士”曾说:“诗人岂可以没有别号?倘使不弄个别号,那诗名就湮没不彰了。”大抵也道破了许多人押号的本意。
从别号的用词看,也就是在十数种特定名词里翻花样。宋代徐光溥曾编《自号录》,依宋代人士别号的最后一、二字分类,也不过得36类,而处士、居士、先生、老人、翁、叟等倒占去大牛,或倚老卖老,或放浪自标,或自美雅致。而浅表的释义,率多集中为鄙视利禄,超凡脱俗,这也就是别号中居士、道人、渔樵、野夫特多的原因吧。只是千舸争流,都往一条道上跑的话,效果反而不好。以居士为例,原是梵文,意译“家主”,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信徒而受过“三归”、“五戒”者,以它为号,当然很有点方外空灵味道了,故李白称“青莲居士”,白居易称“香山居士”,司空图称“耐厚居士”,苏轼称“东坡居士”,李清照称“易安居士”,等等。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谥号、庙号、年号、尊号和陵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谥号
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私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 好祭鬼怪曰灵,“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至迟到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谥号之有善恶,西周共和以后。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就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赵惠文王(惠文)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汉代又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宇: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例。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筹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如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其次,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号中还有一种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高官司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问�6�1礼志九》:“天资七庙,亲庙五,祧庙二……以今十六间为寝更立一祧庙,逐室各题庙号。”《后汉书�6�1明帝纪》:“有司奏上尊庙为世祖。”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一般认为,庙号始于商代,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一事是极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但这一制度发展到南北朝时已不太严格了,从唐代开始,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无帝不”宗”了。
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自汉代开始,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但也有例外,如明代朱棣取代建文帝做了明朝皇帝,他并非开国皇帝,却庙号明成祖;清人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皇帝也非大清的开国皇帝,仍被尊为“世祖”。
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太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 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3-09-08
展开全部
庙号与谥号都是在帝王死后才有的。我国古代帝王死后,往往要在太庙里立一个庙室,供后人祭祀,并给每个庙室取一个名号,这就是庙号。庙号起源于商代,秦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秦始皇死后还没有来得及立庙室,秦王朝就灭亡了,秦朝没有庙号。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庙号,一般是那些具有杰出贡献的帝王,后人才会为其立庙供奉,才有庙号。自汉以后,庙号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则,一般开国者大多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称太宗、高宗、世宗、英宗、中宗等。
古代帝王死后,后继者往往要同大臣们共同讨论,根据其生前品行,给予一种特殊的称号,这就是谥号。谥号起起周初,文王、武王、武帝都是谥号,谥号以褒扬的字眼为主。秦朝始皇帝废除谥法,规定自其以后以二世、三世乃至万世为号,但王朝太短命了,汉朝又恢复了谥法,谥号开始的时候只有帝王有,后来一些帝王为了笼络臣下,会赐予一些有过突出贡献的死去的大臣以谥号。谥号大体可分为美谥、恶谥、悯谥三大类。美谥有文、武、景、明、惠、平等,恶谥有灵、炀、厉、幽等,悯谥有哀、怀、愍等。
年号是帝王活着的时候就有的,有的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如明清时期),所以年号也有指称皇帝的作用。年号起始于汉武帝时候,他把自己即位的这一年称建元元年,自此开始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两千多年间,除了一些短命皇帝或在位时间很短的以外,每一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而且无论是统一政权,还是割据政权,无论是农民起义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一旦称王称帝,都要建立年号。就连只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也有一个“洪宪”的年号。有的皇帝一生中会用几个年号,变换年号叫改元,汉武帝在位54年,改元10次,武则天在位21年,改元16次,晋惠帝在公元304年一年中用了四个年号。年号一般是两个字,也有少数三四个的,最长的年号有六个字,帝王在挑选年号的用字时只会选用一些吉利字眼,因此历史上出现了大量重复使用的年号。明清之际的皇帝(除明英宗两度登位有正统、天顺两个年号外)都只用一个年号,如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只用一个“万历”年号,清圣祖玄烨在位61年,只用“康熙”年号,这样年号就成了明清帝王的一个别名。
古代帝王死后,后继者往往要同大臣们共同讨论,根据其生前品行,给予一种特殊的称号,这就是谥号。谥号起起周初,文王、武王、武帝都是谥号,谥号以褒扬的字眼为主。秦朝始皇帝废除谥法,规定自其以后以二世、三世乃至万世为号,但王朝太短命了,汉朝又恢复了谥法,谥号开始的时候只有帝王有,后来一些帝王为了笼络臣下,会赐予一些有过突出贡献的死去的大臣以谥号。谥号大体可分为美谥、恶谥、悯谥三大类。美谥有文、武、景、明、惠、平等,恶谥有灵、炀、厉、幽等,悯谥有哀、怀、愍等。
年号是帝王活着的时候就有的,有的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如明清时期),所以年号也有指称皇帝的作用。年号起始于汉武帝时候,他把自己即位的这一年称建元元年,自此开始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两千多年间,除了一些短命皇帝或在位时间很短的以外,每一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而且无论是统一政权,还是割据政权,无论是农民起义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一旦称王称帝,都要建立年号。就连只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也有一个“洪宪”的年号。有的皇帝一生中会用几个年号,变换年号叫改元,汉武帝在位54年,改元10次,武则天在位21年,改元16次,晋惠帝在公元304年一年中用了四个年号。年号一般是两个字,也有少数三四个的,最长的年号有六个字,帝王在挑选年号的用字时只会选用一些吉利字眼,因此历史上出现了大量重复使用的年号。明清之际的皇帝(除明英宗两度登位有正统、天顺两个年号外)都只用一个年号,如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只用一个“万历”年号,清圣祖玄烨在位61年,只用“康熙”年号,这样年号就成了明清帝王的一个别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08
展开全部
为了让老师好找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08
展开全部
古代文人除了名、字之外,往往还要自取别号。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就表明了三者的迥异和作用。古人取号有下面几种方式:
以情趣为号。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欧阳修号“六一居士”等,皆为其例。
以癖好为号。如朱国盛号“拜石斋”等。
以地名为号。如李白幼年生长于四川江油的青莲乡,故号“青莲居士”;姜夔曾寓居浙江吴兴与苕溪白石洞为邻,故号“白石道人”。
以室名为号。如辛弃疾寓上饶筑带湖稼轩,自号“稼轩居士”,刘禹锡号“陋室”。
以志向为号。如近代名人之号皆有强烈的爱国色彩:谭嗣同号“壮飞”,秋瑾号“鉴湖女侠”,陈天华号“思黄”等,皆为其例。
以古语为号。如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出自“我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庄子》)
以奇语为号。如唐寅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清人林嗣环号“彻呆子”,即为其例。
尊称、谦称、贱称及泛称(平称)
尊称 可用官职、做官之地、籍贯、书斋封号等称人。如:杜甫作过左拾遗,人们尊称他为杜拾遗;柳宗元在柳州做过刺史,人们尊称他为柳柳州;王安石籍贯是江西临川人,人们尊称他作王临川;蒲松龄的书斋是聊斋,人们尊称他为聊斋先生;司马光封温国公,人们用封号尊称他为司马温公。另外,用谥号亦可尊称他人。用郡望也是尊称他人的方法之一,“郡望”意为世君某地为人所仰望的显贵大姓。唐代昌黎韩姓最显贵,所以韩愈自称韩昌黎,人们也尊敬他为“昌黎先生”,其实他与昌黎毫无关系。
谦称 是对人谦虚的自称。除用对人自称名表示外,还可借用些名词或专门表谦的词语(如臣、仆、妾、孤、寡人等)或在名称前加“敝”“鄙”“贱”等来表示。如《肴之战》中有“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就是郑商人弦高的自谦之词。
贱称 也叫鄙称,是表示鄙贱蔑视的对称。常用的有竖子,即小人。如:“白起,小竖子耳!”鲰生,即浅陋无知的人。如:“鲰生说我曰”。黔首,秦时贱称百姓。如:“以愚黔首”。虏,对敌方的蔑称。如:“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乔男女,对别人的贱称。如:“引定伙乔男女”。
泛称 也叫平称。如把“人主”“人君”称为“君王”;把受过教育,有知识,有才能的人称为“士”;把“平民”称为“布衣”;把“歌女”称为“商女”(因为商是我国古代音乐的调名)。长辈对晚辈或青年人称为“生”,也属泛称。
除上述称谓现象外,还有一些古代称谓常识需要识记。例如,古人起稿时,写到自己名字,往往只用“某”代替,或“某”前加姓,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就保留了这“某”字,遂成为“自己”的代称。又如,古人区别同辈亲属长幼的称呼,习惯用“伯、仲、叔、季”:伯为长,仲居中,叔为少,季为癸(末)。如:伯夷叔齐、仲尼、季路、“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古代官吏任命、调动、升贬常用词
除 即拜官授职。如白居易《除苏州刺史》诗:“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有时也指免去旧官而任以新官,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拜 授予官职;任命。《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陟 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擢 即由选拔而提升。《海瑞传》:“时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擢”,也称“擢用”“擢任”。“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
赏 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臣子以官职官衔或爵位。《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迁 即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改任相当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二是升官,即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三是降职,如《琵琶行》诗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江州司马。”由于“迁”有以上说明的升、调、降三种情况,古书上常在“迁”字前后加字以区别。如“迁授”“迁除”“迁进”用以说明升迁;“迁调”“迁官”“转迁”用以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左迁”用以说明降职。
以情趣为号。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欧阳修号“六一居士”等,皆为其例。
以癖好为号。如朱国盛号“拜石斋”等。
以地名为号。如李白幼年生长于四川江油的青莲乡,故号“青莲居士”;姜夔曾寓居浙江吴兴与苕溪白石洞为邻,故号“白石道人”。
以室名为号。如辛弃疾寓上饶筑带湖稼轩,自号“稼轩居士”,刘禹锡号“陋室”。
以志向为号。如近代名人之号皆有强烈的爱国色彩:谭嗣同号“壮飞”,秋瑾号“鉴湖女侠”,陈天华号“思黄”等,皆为其例。
以古语为号。如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出自“我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庄子》)
以奇语为号。如唐寅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清人林嗣环号“彻呆子”,即为其例。
尊称、谦称、贱称及泛称(平称)
尊称 可用官职、做官之地、籍贯、书斋封号等称人。如:杜甫作过左拾遗,人们尊称他为杜拾遗;柳宗元在柳州做过刺史,人们尊称他为柳柳州;王安石籍贯是江西临川人,人们尊称他作王临川;蒲松龄的书斋是聊斋,人们尊称他为聊斋先生;司马光封温国公,人们用封号尊称他为司马温公。另外,用谥号亦可尊称他人。用郡望也是尊称他人的方法之一,“郡望”意为世君某地为人所仰望的显贵大姓。唐代昌黎韩姓最显贵,所以韩愈自称韩昌黎,人们也尊敬他为“昌黎先生”,其实他与昌黎毫无关系。
谦称 是对人谦虚的自称。除用对人自称名表示外,还可借用些名词或专门表谦的词语(如臣、仆、妾、孤、寡人等)或在名称前加“敝”“鄙”“贱”等来表示。如《肴之战》中有“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就是郑商人弦高的自谦之词。
贱称 也叫鄙称,是表示鄙贱蔑视的对称。常用的有竖子,即小人。如:“白起,小竖子耳!”鲰生,即浅陋无知的人。如:“鲰生说我曰”。黔首,秦时贱称百姓。如:“以愚黔首”。虏,对敌方的蔑称。如:“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乔男女,对别人的贱称。如:“引定伙乔男女”。
泛称 也叫平称。如把“人主”“人君”称为“君王”;把受过教育,有知识,有才能的人称为“士”;把“平民”称为“布衣”;把“歌女”称为“商女”(因为商是我国古代音乐的调名)。长辈对晚辈或青年人称为“生”,也属泛称。
除上述称谓现象外,还有一些古代称谓常识需要识记。例如,古人起稿时,写到自己名字,往往只用“某”代替,或“某”前加姓,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就保留了这“某”字,遂成为“自己”的代称。又如,古人区别同辈亲属长幼的称呼,习惯用“伯、仲、叔、季”:伯为长,仲居中,叔为少,季为癸(末)。如:伯夷叔齐、仲尼、季路、“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古代官吏任命、调动、升贬常用词
除 即拜官授职。如白居易《除苏州刺史》诗:“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有时也指免去旧官而任以新官,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拜 授予官职;任命。《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陟 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擢 即由选拔而提升。《海瑞传》:“时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擢”,也称“擢用”“擢任”。“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
赏 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臣子以官职官衔或爵位。《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迁 即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改任相当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二是升官,即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三是降职,如《琵琶行》诗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江州司马。”由于“迁”有以上说明的升、调、降三种情况,古书上常在“迁”字前后加字以区别。如“迁授”“迁除”“迁进”用以说明升迁;“迁调”“迁官”“转迁”用以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左迁”用以说明降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