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城的问题
边城中作者采用散文化的叙事风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做出了理想化的表现。小说灵气四溢,宛如一只优美的田园的牧歌,一旦古老人性的绝响。请评析文中...
边城中作者采用散文化的叙事风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做出了理想化的表现。小说灵气四溢,宛如一只优美的田园的牧歌,一旦古老人性的绝响。请评析文中洋溢的人性美。(兄弟情,祖孙情以及爱情)
展开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边城》中人性美初探摘要:沈从文的《边城》是一曲人性美的赞歌,是一曲中国式的牧歌。本论文试图通过文中人物身上扬溢着至真至善的亲情,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淳朴自然的乡情,“悲”的“人生形式”,揭示《边城》中人性的真、善、美。指出漫布于整部作品的人性美,把《边城》推向了艺术的高峰。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人性美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发表于三十年代的的作品,这部作品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读者更为作品中那动人的故事所感动,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小说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应的人性之美。这种淳朴的人性美若和当时由卑鄙的人渣组成的动荡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中作者写了亲情、乡情、爱情三种人情关系,并把这三种人情美与自然景物的美、边城风俗的美浑然一体,以清新明丽的色调写出边城儿女们的人性美. 《边城》中一系列闪烁着人性美的艺术典型,都是平凡生活中最平凡的人。他们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不是什么英雄。只因翠翠的爱情.把他们连在一起。尽管结果悲惨,但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人与人之间没有图财害命的金钱交易,没有逢场做戏、尔虞我诈的官场交易,有的只是纯真的亲情,浓厚的乡情和忠贞的爱情。《边城》的主题思想与作者的创作倾向是一致的。作者曾说:“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社会黑暗的否认,以及未来光明的向往。昭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一、《边城》中人物身上扬溢着至真至善的亲情《边城》开篇就用自然流畅的文笔疏密有致地勾勒了边城——茶峒的高山、溪流、白塔、河景、竹林、花草、溪边住家等一系列自然风景.边城故事就是在这种令人神往的“桃源”中发生的.带着一派朦胧绿意我们看到的是溪边的独家小户,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在这令人心醉的边城景物中自然地生活着。老人70多岁了,五十年来忠于职守为来往行人渡船。对于老人而言“代替了天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日头落下时,与他相依为命的是一个女孩子翠翠,还有一只渡船,一只黄狗.对于翠翠,已失去双亲,她唯一的依靠是外祖父,这一老一少在相互感情的寄托中,老的渐渐衰老,小的慢慢长大,这种彼此不能分离的亲情关系使人感动。在老人的回忆中,表现了他对女儿的宽厚,女儿与军人的私生女在女儿死后他认真抚养,把自己对女儿的感情都寄托在外孙女翠翠身上.翠翠对爷爷的感情也是唯一不可替代的。通常是爷爷在渡船,翠翠拿着小笛,锐声喊叫“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于是祖孙合奏曲开始了。端午看船,祖孙俩为谁守船争论一番,翠翠虽小,却很懂事,“玩心有,但爱心更多”.问爷爷:“我走了,谁陪你呢?”爷爷病了,她给爷爷煮药、替爷爷渡船,到后来爷爷死了,翠翠的精神大树突然倒了,她感到不知所措。这种亲情在边城秀丽风景的衬托下,给人不能忘却的记忆。 船总顺顺与儿子天保、傩送的父子之情也体现了人本性中的亲情.顺顺很爱这两个儿子,但不是溺爱。理应象顺顺这样有地位有财势的人家,儿子们应过富足轻松的日子,无须象水手们那样辛苦,但顺顺却教他们甘苦与人相共.两个儿子不负父望,凡水手所做之事.他们做得都很出色。驾船、泅水、走长路、背纤拉纤,水上之事样样精.在父亲的教导下学得做人的勇气与义气,待人如父一般和气亲人。这种父子之情体现在他们的言行之中。表现了边城儿女们正直、善良、勇敢的自然本性。无论是老船夫与孙女翠翠之间相依为命的祖孙之情,还是顺顺与儿子之间坦诚、真挚的父子之情,都是亲情中无限美好的表露,这种斩不断的血缘之情体现了人性中最自然的人性美.二、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歌颂了边城人民纯洁的人性主人公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是全书之魂。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儿。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又给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酉水、小船载满了她那少女的悠悠岁月。祖孙俩在这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边、小船上、白塔下相依为命。一不贪财,二不羡贵,三不嫌贫,四不偷懒,愿守清贫,甘于助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淡泊。幼小的翠翠正是在这种祥和而又古朴的小屋里,从爷爷那里继承了自己应该继承的东西,弘扬了本该弘扬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格也便有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些沉思;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由少时争着坐渡船夫渡新娘子的花轿,学小羊、小牛叫,摘一把野花缚在头上,装扮新娘子到站在小山头听那迷人的鼓声,想那迷人的夜晚,到后来便有了青春期少女们同有的心事。面对着那突如其来的分不清、道不明的心绪,年青、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应该快乐,还是应该忧愁。为此她便常常坐在山头上,站在渡船上沉静地慢慢地咀嚼着人生的酸涩苦甜,吞咽着自己为自己酿造的人生苦酒。 后来,翠翠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从此她觉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种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她会脸红,在内心深处却又在盼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等到这种盼望日久天长在心中扎下根之后,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以至在看划船时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时,一向沉稳的翠翠心中也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忘了应答。后来,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酣梦中的翠翠竟被傩送的情歌所吸引,灵魂也浮了起来。可惜的是她却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年轻后生就是自己爱着的傩送。不久,天保为爱离家出走落水而死,傩送寻兄归来过溪时,又得不到翠翠的一点暗示,便赌气远走他乡。老船夫也流然长逝。翠翠忍受着亲人离去之痛、爱人负气出走之苦,仍决定留在渡船上翘首期盼心上人的归来。 翠翠与摊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作者着重表现了他们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在作者的笔下,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的山区女孩,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善良。傩送是个童稚无欺的乡下小伙,他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在这人杰地灵的偏僻之地,两颗年青的心靠拢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同时选择了对方。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而在这自然之中却显示了“人性”在这块尚不开化的山村的永久魅力。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三、《边城》体现出淳朴自然的乡情,弘扬善良的人性作品勾勒了边城民风淳厚的人际关系,体现了边民的人性美。作者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完美社会形态,这里没有绳墨规矩的束缚,也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制约。这个社会中的人和事是那么质朴、单纯,虽然也有贫富等级之分,但人们都在一种淳厚古朴的人情中享受着一定的人格平等,富人也与穷人一样的豪爽、慷慨和救人之急,他们的心灵也如一汪清水般单纯、温存、善良。边城人的身上都闪烁着人性美的光彩,边城社会的人际关系也体现着善和美,可见边城是一个以“人性皆美”为思想基础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 《边城》中,作者所描述的湘西是一个苗汉杂居半封闭的地域,这里的各种风俗营造出了一种唯湘西才有的独特的文化氛围,散发出一种神秘的美丽。既有鲜明的生活实感,又新奇别致。风俗的描写以端午节最为详尽,最为出色。因为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之梦就是从这个节日开始的,又是在这个节日中得到发展的。端午节成为牵动主人公爱情的纽带。因此文中用了一章的内容来描写这一传统节日,“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上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又狭又长,两条高高翘起,船身画着朱红色长线的特制龙船”犹如“梁红玉老鹤河水战”的竞渡以及泅水能手追抓脖子上缠有红布条的大雄鸭子……作者用传神的笔,勾画出了一幅湘西健美多姿的龙舟竞渡风俗画。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与当地人民共同欢度节日,从而深刻地领略当地的美好风俗。 作品中男女传递爱情的方式,恋爱的心理状态,以及婚俗也都具有湘西所特有的风味。作品中提到了“走车路”和“走马路”是两种找对象的方式,无论是“走车路还是走马路”只要两情相悦就行。这正说明在湘西,男女恋爱是自由的。对于婚姻并不注重身份钱财,而是更注重爱情的价值。男女恋爱结婚多选择“走马路”即用对歌传情,自已选择对象,湘西地区所保留下来的这种充满爱和美的人情世态与婚俗,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一种优秀文化传统,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所特有的生活景观。它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了湘西人民的勇敢,欢愉以及富于浪漫色彩的爱情追求。这就使得湘西独特的美景融入人性的深层需要,不仅能够满足读者感官的猎奇愿望,更能够在读者的心灵深处引发共鸣,从而启领读者对自然人性美的追求欲望,产生更大的价值与意义。 管理碧溪岨渡船的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他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他把固守渡船为过客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作为生活的内容。他不怨天,不尤人,能够豁达地看待人间恩怨纠葛,在女儿死后,精心地把外孙女哺育成人。他摆渡不辞劳苦,风雨无误,从不额外收人送的钱,实在无法推辞,便用此钱买回茶叶、烟草煮茶水供过渡人解渴,或是把烟草给过客,供爬山乏时提神。白天黑夜.总是忠于职守,从不耽误客家赶路。端阳节赛龙舟,他也不离开渡船。人们上岸他总是嘱咐:“慢点,慢点。”老人的热诚、认真负责劲,总是深深地感动过往的客人。他却认为这是应该做的,不必酬谢。人们对他也极热忱,他买肉,“人家照例不愿接钱。屠户若不接钱,他却宁可到另外一家去,决不想沾那点便宜。”当屠户称好肉,故意把分量加多他就说:“凡事公平,我不要你那些好处!”这里表现的绝不是几个钱和一点肉的谦让,而是一种极普通而又高尚的品质在闪光。它极其鲜明地表现了老船夫同边城人们之间的浑厚友情.以及船夫那种见义就上,见利就让的优秀品质。他“豪放豁达,乐善好施”,喜欢交朋结友,偶尔进城买酒,每遇熟人必邀到家中喝酒,若有人想尝他的酒,他立即把葫芦推给别人喝光为止。他十分疼爱翠翠,多次向船总探听消息,多次找机会撮合翠翠与傩送的婚姻。因误会遭到淡漠的回答,也不因此怀恨他们。在《边城》中,老船夫是个“人性美”的化身。颇有家资的本地首富掌水码头船总顺顺,不以财富自居,盛气凌人,不贪恋于物,为人明事明理,正直和平,豪爽大度,是地方上极受人尊敬的人。他大方洒脱,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只要有失意人来闻名求助都尽力帮助。他教育孩子十分严厉,轮流派遣天保和傩送各处旅行,甘苦与人相共。体恤老船夫生活穷困,送来白鸭、棕子;不嫌翠翠家贫,请媒人带了礼物为儿子向驾渡船的攀亲戚;他虽不愿让间接弄死大儿子的女孩来作二儿子的媳妇,但当得知两人是真心相爱后不去反对。老船夫病逝,他派人送来翻白木匣子,还送来食物,并亲自帮忙料理后事,多次提出接翠翠到他家中去住。在顺顺身上也体现了“边城”人的人性美。作品中对自然风俗的描写还体现在对次要人物的刻画上.“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四十天或五十天,在船上浮着的那一个,同在岸上蹲着的这一个,便皆呆着打发这一堆日子.尽把自已的心紧紧缚定远远的一个人,尤其是妇人情感真挚,痴到无可形容.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不用读书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已知羞耻的城市人还更可信托。”连被鄙视的妓女,在这里都能得到她应有的尊重.可见这里的民风多么纯朴,作者把边城人们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与他的城市生活相比照,更突出了他对人类智慧与美丽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四、作品用“悲”的“人生形式”,来揭示人性美。 在小说这种极美的山水人情故事中,更有一层深意。沈从文先生感叹:“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视了,你们
展开全部
1.为什么顺顺和傩送要敌视老船夫?
答案: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第二个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老船夫害死了天保。
2.为什么会认为是老船夫害死了天保呢?
答案:因为老船夫在翠翠婚事上犹豫不决,使兄弟二人之间产生误会。挪送和顺顺认为如果不是老船夫在婚事上的来回变卦,天保就不会死。其实是天保为了弟弟而走的,和老船夫没有关系。
3.结局
老船夫见翠翠婚事无望,怅然伤怀,加之劳累过度,心力交瘁,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与世诀别。翠翠依旧守候在渡船上,长年为人摆渡,同时,仍旧有所等待。
4.最后一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答案: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第二个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老船夫害死了天保。
2.为什么会认为是老船夫害死了天保呢?
答案:因为老船夫在翠翠婚事上犹豫不决,使兄弟二人之间产生误会。挪送和顺顺认为如果不是老船夫在婚事上的来回变卦,天保就不会死。其实是天保为了弟弟而走的,和老船夫没有关系。
3.结局
老船夫见翠翠婚事无望,怅然伤怀,加之劳累过度,心力交瘁,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与世诀别。翠翠依旧守候在渡船上,长年为人摆渡,同时,仍旧有所等待。
4.最后一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傩送在唱歌,原剧情是天保白天已经暗示过喜欢翠翠,所以晚上的时候让傩送先唱,结果傩送唱得太好,天保也就没有开口,造成后来老人误会是天保唱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已经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的歌声把灵魂浮起来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边城》的结尾,充满了不确定,在期待中有几分迷茫,在迷茫中又隐现几分希望。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原始古老的湘西的终结的象征)已经修好了(作者对人际关系重建的渴望),但翠翠等的人还没有回来,汪曾祺的《沈从文和他的〈边城〉》中提到:汤显祖评董解元《西厢记》“尾”有两种:一种“度尾”,一种“煞尾”,度尾如画肪笙歌,从远地来,过近地,又向远处去,煞尾如骏马收缰,突然停住,寸步不移。《边城》的结尾,便属“度尾”。以茶峒人重修白塔的情景,配以类似画外音的解说收束全文,从中景推为远景,再慢慢隐去。翠翠与傩送难以预料的人生结局,于是便横梗在读者心中,让人无法释怀,收到了一种余音袅袅,不绝如屡的艺术效果。初读《边城》,也是与结尾处印象最深刻。重读《边城》时,不经意想到《大淖记事》的结尾,便是另外一种风格了:“十一子的伤会好吗?会,当然会!”口气何等坚决和自信!
为什么一样是对自然人性的赞美,《边城》的作者安排个翠翠和傩送的,却是一种不确定甚至有些悲凉的人生结局?既然如作者所说的,写《边城》是为了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是为了在一个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人世造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那么这种“优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得不到积极的人生安排,是否又有违作者的初衷,而又使读者丧气?重读〈边城〉,我所思考得更多的,就是审美意义之外的〈边城〉结尾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边城〉的结尾是这样的?初看之下〈边城〉里的湘西世界,是一个和谐的生命形态,蓬勃着人性的率真很善良,和因此而来的“自足”和“恒常”。这从作者描写湘西的人物风物时所用的类型化叙述就可见一斑。
“老船夫不论晴雨,皆守在船头。…….一切皆滑溜在行,从不误事”
“翠翠必争着作船夫……。翠翠必跟着走”
“当溯流而上,则三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与有花纹的石子,皆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
“……必装成生气似地说……”
“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莫不锁了门……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副词“有”“必”“无不”“莫不”的反复出现,按理说是违背小说创作的一般原则--独创性的,但这种将人物,分类型化的叙述,恰恰很好地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湘西世界的“恒常”为了表现湘西世界不同于“化外”,在文本中,作者的情感倾向也有明显的流露“这些人重义轻利,守信自约,即是娼妓、也常常之知羞耻的城中人还更可信任”。这种明显的情感流露,和沈从文秉承的创作思想是不符的。“更值得注意处,是应当极力避去文字表面的热情……”(《废邮存底,给一个写诗的》)
沈从文所极力要表现的和谐美满的湘西世界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重利轻义,不受金钱关系的污染,作者在文中有多次的渲染。
“渡头既为公家所有,故过渡的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管渡的必一一拾取,仍塞到那人手心里去……”
“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执,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少……”
“但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能济人这急,便不能因贩油商人一样大大发作起来……那时他还只五十岁,明事明理,为人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故无人对他年龄怀疑”。
这种相似的反复叙述,一遍遍地向读者传递这样一个印象:边城的人际关系的纯洁。
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演变,就是发生在这样一个“纯洁”的环境里,在事件的全部发展过程中,翠翠始终面临着这样一种考验:是信守使自己梦魂牵绕的最初选择,还是因人事的相互而改变初衷?她最终拒绝了天保的提亲;而傩送也在“渡船”和“碾坊”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但为什么最终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是障碍重重,而非坦途一片?一种常见的解释是:因为偶然与误会所生,的确有诸如天保出人意料的淹怀,也有老船工听中寨人说傩送已答应团总的提亲的顺顺与傩送对自己的冷淡为证,遂信的为真的误会。但《边城》中,事件的发展并不是单单由一个不可捉摸的“偶然”的决定的,这可以从老船工的心理描写中得到答案。老船工在《边城》里,是一个具有丰富的人生情绪内涵的人物,能凭丰富的阅历预感到事情的发展结局在翠翠的婚事上,他总是不期然想到当年女儿惨死的情景,不时为翠翠的命运感到担忧:祖父看着那种情景,明白翠翠的心事了,便把眼睛向远处望去,在空雾里望见十六年前翠翠的母亲,……他同时想起了那个可怜的母亲过去的事情,心中有了一点隐痛却勉强关着。
翠翠一切全象那个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到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
老船工的忧虑,并不是“误会”所能全部解释的,在被一个熟人拉去参观团总女儿用来陪嫁的“碾坊”后,便知道了这座碾坊的重量“碾坊”在边城中的出现,预示了金钱的介入及对边城的诗意的破坏。作者清楚地感知到了现实的金钱的力量之强大。在龙舟竞渡时,团总女儿被安排在顺顺家“当中窗口”最好的地方,直到傩送离家出走,他一直没有回绝团总家的提亲,并逼着傩送表态。在翠翠与傩送之间,站起了一座碾坊。碾坊是作为金钱关系象征的物化人格力量,是边城的不谐之音,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始终让它作为一种隐蔽的力量而存在。甚至在写利用团总女儿和翠翠相处时,也极尽“和谐”之能事,表面上不动声色:
“翠翠忽又忙匆匆的追上去,在山头上把钱还给那妇人,那妇人说:‘这是送你的!’
翠翠不说什么只微笑摇着头,且不等妇人来得及说第二句话,就又很快的向自己渡船也跑去了。”
这里有一个微妙的细节,先前翠翠“当时竟然忘了祖父的规矩了也不说道谢,也不把钱退还,只望着这一行人中那个女孩子身后发痴”但翠翠最终还是把钱退还给了团总母女,维护了边城“重义轻利”的传统,拒绝了金钱关系的介入,但翠翠真的能抵挡得住金钱关系对边城,对她和傩送之间爱情的介入吗?
刘西渭的《边城》与《八骏图》中说到:他对于美的感觉叫他不忍分析,因为他怕揭露人性的丑恶。的确,在《边城》中他对湘西世界的倾心先赞美,对其不谐之音的隐蔽与淡化,使他被理解为一个吟唱山村牧歌的作家,一个浪漫主义者,就连作者自己也说:“用一支笔来好好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敢于形式”“在神之解体的时代,重新给神作一种赞歌,在充满古典庄严与雅致的诗歌失去光辉和意义时,来谨谨慎慎地写最后一首抒情诗”(《水云》)。在《边城》这首田园牧歌的抒情诗中,沈从文的确不忍心让人心的丑与恶直接出面来破坏美与善,以致的“碾坊”为主要意象的现实金钱关系对边城及翠翠与傩送爱情的介入,几乎被淹没于环境的牧歌情调里。沈从文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感知到了“碾坊”绝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作为一种暗藏却强大的力量。它在人物命运的演变中又起了何等兴风作浪的作用!
在《边城》里,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使沈从文不忍心将人物命运推向悲剧结局;然而,作者又察觉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他没有低估那座象征金钱关系的碾坊的威力,他的一个现实主义者的态度,感知了人物在追求生命自主的现实道路上,有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边城》的结局,更像是作者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苦苦寻求的一个平衡
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边城》的结尾,充满了不确定,在期待中有几分迷茫,在迷茫中又隐现几分希望。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原始古老的湘西的终结的象征)已经修好了(作者对人际关系重建的渴望),但翠翠等的人还没有回来,汪曾祺的《沈从文和他的〈边城〉》中提到:汤显祖评董解元《西厢记》“尾”有两种:一种“度尾”,一种“煞尾”,度尾如画肪笙歌,从远地来,过近地,又向远处去,煞尾如骏马收缰,突然停住,寸步不移。《边城》的结尾,便属“度尾”。以茶峒人重修白塔的情景,配以类似画外音的解说收束全文,从中景推为远景,再慢慢隐去。翠翠与傩送难以预料的人生结局,于是便横梗在读者心中,让人无法释怀,收到了一种余音袅袅,不绝如屡的艺术效果。初读《边城》,也是与结尾处印象最深刻。重读《边城》时,不经意想到《大淖记事》的结尾,便是另外一种风格了:“十一子的伤会好吗?会,当然会!”口气何等坚决和自信!
为什么一样是对自然人性的赞美,《边城》的作者安排个翠翠和傩送的,却是一种不确定甚至有些悲凉的人生结局?既然如作者所说的,写《边城》是为了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是为了在一个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人世造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那么这种“优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得不到积极的人生安排,是否又有违作者的初衷,而又使读者丧气?重读〈边城〉,我所思考得更多的,就是审美意义之外的〈边城〉结尾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边城〉的结尾是这样的?初看之下〈边城〉里的湘西世界,是一个和谐的生命形态,蓬勃着人性的率真很善良,和因此而来的“自足”和“恒常”。这从作者描写湘西的人物风物时所用的类型化叙述就可见一斑。
“老船夫不论晴雨,皆守在船头。…….一切皆滑溜在行,从不误事”
“翠翠必争着作船夫……。翠翠必跟着走”
“当溯流而上,则三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与有花纹的石子,皆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
“……必装成生气似地说……”
“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莫不锁了门……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副词“有”“必”“无不”“莫不”的反复出现,按理说是违背小说创作的一般原则--独创性的,但这种将人物,分类型化的叙述,恰恰很好地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湘西世界的“恒常”为了表现湘西世界不同于“化外”,在文本中,作者的情感倾向也有明显的流露“这些人重义轻利,守信自约,即是娼妓、也常常之知羞耻的城中人还更可信任”。这种明显的情感流露,和沈从文秉承的创作思想是不符的。“更值得注意处,是应当极力避去文字表面的热情……”(《废邮存底,给一个写诗的》)
沈从文所极力要表现的和谐美满的湘西世界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重利轻义,不受金钱关系的污染,作者在文中有多次的渲染。
“渡头既为公家所有,故过渡的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管渡的必一一拾取,仍塞到那人手心里去……”
“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执,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少……”
“但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能济人这急,便不能因贩油商人一样大大发作起来……那时他还只五十岁,明事明理,为人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故无人对他年龄怀疑”。
这种相似的反复叙述,一遍遍地向读者传递这样一个印象:边城的人际关系的纯洁。
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演变,就是发生在这样一个“纯洁”的环境里,在事件的全部发展过程中,翠翠始终面临着这样一种考验:是信守使自己梦魂牵绕的最初选择,还是因人事的相互而改变初衷?她最终拒绝了天保的提亲;而傩送也在“渡船”和“碾坊”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但为什么最终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是障碍重重,而非坦途一片?一种常见的解释是:因为偶然与误会所生,的确有诸如天保出人意料的淹怀,也有老船工听中寨人说傩送已答应团总的提亲的顺顺与傩送对自己的冷淡为证,遂信的为真的误会。但《边城》中,事件的发展并不是单单由一个不可捉摸的“偶然”的决定的,这可以从老船工的心理描写中得到答案。老船工在《边城》里,是一个具有丰富的人生情绪内涵的人物,能凭丰富的阅历预感到事情的发展结局在翠翠的婚事上,他总是不期然想到当年女儿惨死的情景,不时为翠翠的命运感到担忧:祖父看着那种情景,明白翠翠的心事了,便把眼睛向远处望去,在空雾里望见十六年前翠翠的母亲,……他同时想起了那个可怜的母亲过去的事情,心中有了一点隐痛却勉强关着。
翠翠一切全象那个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到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
老船工的忧虑,并不是“误会”所能全部解释的,在被一个熟人拉去参观团总女儿用来陪嫁的“碾坊”后,便知道了这座碾坊的重量“碾坊”在边城中的出现,预示了金钱的介入及对边城的诗意的破坏。作者清楚地感知到了现实的金钱的力量之强大。在龙舟竞渡时,团总女儿被安排在顺顺家“当中窗口”最好的地方,直到傩送离家出走,他一直没有回绝团总家的提亲,并逼着傩送表态。在翠翠与傩送之间,站起了一座碾坊。碾坊是作为金钱关系象征的物化人格力量,是边城的不谐之音,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始终让它作为一种隐蔽的力量而存在。甚至在写利用团总女儿和翠翠相处时,也极尽“和谐”之能事,表面上不动声色:
“翠翠忽又忙匆匆的追上去,在山头上把钱还给那妇人,那妇人说:‘这是送你的!’
翠翠不说什么只微笑摇着头,且不等妇人来得及说第二句话,就又很快的向自己渡船也跑去了。”
这里有一个微妙的细节,先前翠翠“当时竟然忘了祖父的规矩了也不说道谢,也不把钱退还,只望着这一行人中那个女孩子身后发痴”但翠翠最终还是把钱退还给了团总母女,维护了边城“重义轻利”的传统,拒绝了金钱关系的介入,但翠翠真的能抵挡得住金钱关系对边城,对她和傩送之间爱情的介入吗?
刘西渭的《边城》与《八骏图》中说到:他对于美的感觉叫他不忍分析,因为他怕揭露人性的丑恶。的确,在《边城》中他对湘西世界的倾心先赞美,对其不谐之音的隐蔽与淡化,使他被理解为一个吟唱山村牧歌的作家,一个浪漫主义者,就连作者自己也说:“用一支笔来好好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敢于形式”“在神之解体的时代,重新给神作一种赞歌,在充满古典庄严与雅致的诗歌失去光辉和意义时,来谨谨慎慎地写最后一首抒情诗”(《水云》)。在《边城》这首田园牧歌的抒情诗中,沈从文的确不忍心让人心的丑与恶直接出面来破坏美与善,以致的“碾坊”为主要意象的现实金钱关系对边城及翠翠与傩送爱情的介入,几乎被淹没于环境的牧歌情调里。沈从文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感知到了“碾坊”绝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作为一种暗藏却强大的力量。它在人物命运的演变中又起了何等兴风作浪的作用!
在《边城》里,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使沈从文不忍心将人物命运推向悲剧结局;然而,作者又察觉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他没有低估那座象征金钱关系的碾坊的威力,他的一个现实主义者的态度,感知了人物在追求生命自主的现实道路上,有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边城》的结局,更像是作者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苦苦寻求的一个平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