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岩浆岩的结构
1.岩浆岩的结晶程度
依据岩石中结晶部分和非结晶部分(玻璃)的比例,可将岩浆岩结构分为三大类。
(1)全晶质结构
岩石全部由已结晶的矿物组成。这是岩浆在温度下降较慢的条件下(如在地下深处)从容结晶而形成的,所以多见于较深的侵入岩中(图11-5)。
(2)玻璃质结构
岩石几乎全部由未结晶的火山玻璃所组成。这是岩浆在温度快速下降条件下(如喷出地表),岩浆中的各种组分来不及作有规律的结合(结晶)即已冷却,因而形成玻璃质。玻璃质主要出现在酸性喷出岩(尤其基质)中,或浅成、超浅成侵入体的边部(冷凝边、淬火边)。
(3)半晶质结构
岩石由部分晶体和部分玻璃质组成。多见于喷出岩中及部分浅成侵入体边部(图11-6)。
图11-5 岩浆岩的全晶质结构
图11-6 岩浆岩的半晶质结构
2.岩石中矿物的颗粒大小
根据肉眼观察分辨矿物颗粒结晶的清晰程度,岩石中矿物的结构可划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两种结构类型。
(1)显晶质结构
显晶质结构是指肉眼观察时基本上能分辨矿物颗粒的岩石结构。显晶质结构按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又分为:
粗粒结构 矿物颗粒直径大于5mm
中粒结构 矿物颗粒直径在2~5mm之间
细粒结构 矿物颗粒直径在2~0.2mm之间
微粒结构 矿物颗粒直径小于0.2mm
(2)隐晶质结构
隐晶质结构是指矿物颗粒很细,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的岩石结构。如果在显微镜下可以看清矿物颗粒者,称显微晶质结构;如果镜下只有偏光反映,而无法分辨矿物颗粒者,称显微隐晶质结构。
根据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岩石中矿物的结构可划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及似斑状结构三种结构类型。
等粒结构 岩石中不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
不等粒结构 岩石中不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
斑状及似斑状结构 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其中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这点可与不等粒结构相区别。斑状与似斑状结构的区别是:如果基质为隐晶质及玻璃质,则称斑状结构;如果基质为显晶质,则称似斑状结构。
3.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
根据全晶质岩石中矿物自形程度,可分为自形、他形和半自形三种结构类型。
(1)自形结构
岩石主要由自形晶组成的结构。自形晶指矿物晶粒具有完整的晶面,这种晶体多半在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的情况下生成。这种结构很少见。
(2)他形结构
岩石主要由他形晶组成。他形晶指矿物无一完整的晶面,外形为不规则状。这种结构代表各种矿物颗粒几乎同时结晶,结晶较快,互相妨碍的结果。
(3)半自形结构
岩石主要由半自形晶组成的一种结构。半自形晶指晶体发育不完整,部分晶面完整,部分不规则。这种结构在深成岩中分布较广。
另外,根据主要矿物晶体的形状还可分出粒状结构、等轴粒状结构、柱粒状结构、柱状结构等。
4.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
(1)交生结构
两种矿物互相穿插有规律地生长在一起叫交生结构。如文象结构、蠕虫结构及条纹结构。
文象结构 特征是许多石英往往呈一定的外形(如尖棱形、象形文字形等)有规律地镶嵌在钾长石中,这些嵌晶在长石中的石英在正交偏光下同时消光(图11-7)。
条纹结构 钾长石和斜长石有规律地交生称为条纹结构。具条纹结构的长石叫条纹长石。常见的是钾长石晶体中包含有很多小的钠长石条纹,有的条纹具有定向性,有的无定向性。
蠕虫结构 许多细小的形似蠕虫状的石英穿插生长在长石中的结构(图11-8)。
图11-7 文象结构
图11-8 岩浆岩的蠕虫结构
(2)反应边结构
早生成的矿物与熔浆发生反应,当这种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成的矿物外圈,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完全或局部包围着早结晶的矿物,这种结构称反应边结构。常见的有橄榄石的顽火辉石反应边,单斜辉石外围的角闪石反应边;还有橄榄石外有辉石反应边,再外又有角闪石反应边的复杂情况等。
(3)环带结构
图11-9 斜长石的环带结构
与反应边结构有些类似,不同的是反应生成矿物与被反应矿物同属一类矿物,仅端元成分及光性方位有差异,因而呈现为环带状的特征。如斜长石常具有环带结构,尤其中长石环带结构最发育(图11-9)。
(4)包含结构
在较大的矿物颗粒中包含有许多较小的矿物颗粒,称为包含嵌晶结构。例如,橄榄辉石岩中常常见到大的辉石晶体内,包含有许多浑圆状的橄榄石颗粒,这就是包含结构。
二、岩浆岩的构造
1.块状构造
其特点是组成岩石的矿物在整块岩石中分布是均匀的,岩石各部分在成分上或结构上都是一样的。
图11-10 条带状构造
2.带状构造
表现为不同成分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或者是成分相同但结构、颜色及造岩矿物成分或数量不同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呈带状、条带状彼此平行或近于平行。带状构造主要发育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图11-10)。
3.斑杂构造
指在岩石的不同部位,其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差别很大。因此,整个岩石看起来是不均一的,斑斑块块,杂乱无章。引起斑杂构造的原因很多,如岩浆对捕虏体、对围岩的不均匀同化混染作用,以及岩浆的多次侵入或脉冲式侵入,都可形成斑杂构造(图11-11)。
4.球状构造
表现为侵入体中有一些球体,而每个球体中的矿物,围绕某些中心呈同心层分布,有的在某些层内矿物呈放射状分布。球状构造仅见于少数几类岩体中,如球状花岗岩、球状辉长岩等。我国北京密云、河北赤城等地分布有球状花岗岩体。
5.晶洞构造和晶腺构造
在侵入岩中出现的孔洞称为晶洞构造,如果孔壁上生长着排列很好的晶体称为晶腺构造(图11-12)。
图11-11 斑杂构造
图11-12 岩浆岩的晶洞构造和晶腺构造
6.气孔和杏仁构造
这是喷出岩中常见的构造,主要见于熔岩层之顶部。它是由于从冷凝着的岩浆中,尚未逸出的气体,上升汇集于岩流顶部,冷凝后留下的气孔,称为气孔构造(图11-13)。气孔的拉长方向,指示着岩流流动的方向。当气孔被岩浆期后矿物所充填,则形成杏仁构造。
7.枕状构造
这是海底溢出的基性熔岩流中常见的构造。当熔岩自海底溢出或从陆地流入海中时,有的就变为枕状体。这些枕状体多数是独立的,又常被沉积物、火山物质及玻璃质外壳的玻璃碎屑胶结起来,就形成枕状构造。在广西西部晚古生代海相火山岩中发育有很好的枕状构造(图11-14)。
图11-13 喷出岩的气孔构造
图11-14 枕状构造
图11-15 流纹构造
8.流纹构造
这是酸性熔岩中最常见的构造。它是由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等表现出来的一种流动构造(图11-15),是在熔浆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流纹构造不仅流纹岩中有,粗面岩、英安岩中也有。
9.流动构造
岩浆岩中片状矿物、板状矿物及扁平捕虏体、析离体的平行排列,形成流面构造;而柱状矿物和长析离体、捕虏体的定向排列,形成流线构造。流线构造和流面构造的产生与岩浆流动有关,是岩浆流动的遗迹。流面与围岩接触面平行,流线与岩浆流动方向一致。如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其边缘流线、流面比较清楚。
2024-10-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