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是什么样的人
推荐于2016-01-14
展开全部
【人物资料】郑成功(1624~1662)
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初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明天启四年七月十四(1624年8月27日)生于日本平户,父亲郑芝龙为明福建总兵,母亲田川氏系日本人。明崇祯三年(1630)从日本回国。自少习文练武,渐知兵法。南明弘光时监生。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受隆武帝朱聿键倚重,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世称“国姓爷”。后向隆武帝献抗清之策,深得赞赏。次年,屡阻其父降清不果,遂与之决裂,率部下南澳岛(今闽粤交界海域),募兵数千,仍奉隆武年号抗清,自为招讨大将军,以福建金门、厦门为抗清基地。在厦门建立演武场、演武池,利用作战间隙练兵。南明永历二年(顺治五年,1648),于福建同安、泉州等地连败清军,队伍不断壮大。次年,遣部将施琅克漳浦、诏安等地,改奉南明永历年号,被永历帝朱由榔先后封为威远侯、延平公。永历五年至六年在福建沿海多次与清军作战,相继取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江东桥等地的作战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一部,威震闽南。拒绝清廷招降,不为清廷以杀父灭族相威胁所动。其后,被永历帝相继进封为漳国公、延平王。改厦门为思明州,设六科理事,分所部为陆师72镇、水师20镇。乘清廷劝降之机,加紧整军备战。在金门后埔大练精兵,颁行营盘法,建厦门澳仔演武亭。制定各镇合操法和水师水操法,检阅操练,严格要求,行赏必罚。制定出军禁令,严明军纪,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战的水陆队伍。八年克漳州,迫清军千总刘国轩降。次年,遣兵取浙江舟山、温州、台州,闻清定远大将军济度率兵3万进攻福建,遂毁漳州、惠安、南安、同安诸城,撤兵聚厦门。次年四月,利用清军不善水战的弱点,诱其出海作战,歼清军水师一部于厦门围头海域。十二年,乘清军主力与大西军李定国部在西南地区作战之机,率水陆军10万、战船290艘北征。沿途破乐清,取温州,与南明兵部侍郎张煌言会师,抵羊山(今上海东南海中)遇飓风,覆舟丧师,被迫退至舟山休整。清顺治十六年五月,率师经崇明入长江,破清军滚江龙(横江锁链)、木浮营(置兵设炮的江上木栅),克瓜洲,取镇江,进围南京。另遣张煌言攻占芜湖(今属安徽),夺取徽州(今歙县)、宁国、太平(今当涂)、池州(今贵池)等4府、3州、24县。后拒听张煌言、甘辉等将领急攻南京的建议,屯师城下20余日,静待清军献城投降,遭清军突然反击,折将14员,损兵数万,败退厦门。十七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4万余人,军威复振。十八年正月,在厦门召开军事会议,决计收复台湾为根本之地,下令整修船只,调整部署,加紧复台准备。三月廿三,率首批官兵2.5万人、战船数百艘,由原荷兰翻译何廷斌和熟悉航路的渔民引导,自金门料罗湾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次日抵澎湖。四月初,遣一部4000余人抢占鹿耳门港(今台南安平港北)南侧之北线尾岛;自率主力万余人通过大海湾,直插赤嵌城(在今台南市内)北之禾寮港,迅即在台湾本岛登陆。此后,督师多次粉碎荷兰驻台总督揆一的反扑。集兵1.2万包围赤嵌城,断绝水源,在城周布设火攻器具,迫守将描难实叮率众出降。旋派描难实叮向揆一劝降,遭拒绝后,即移师威逼台湾城。荷军千人凭坚城利炮负隅顽抗,郑成功遂改攻城为长围,分兵收复岛上其他失地。五月,改赤嵌为东都明京,设承天府和天兴、万年两县,改台湾城为安平镇。下屯垦令,组织部众垦荒屯粮,整顿法纪。在台湾同胞支持下,先后两次击败荷兰殖民者从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军。在围困台湾城八个月后,于十二月初六下令炮击台湾城外重要据点乌德勒支堡,迫揆一于十二月十三(1662年2月1日)在投降书上签字,使台湾回归祖国。旋在台湾加强建设,促进了政治、经济发展。清康熙元年五月初八(1662年6月23日)病卒,仅39岁,子郑经继位。郑成功一生,抗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有《延平王集》行世。
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初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明天启四年七月十四(1624年8月27日)生于日本平户,父亲郑芝龙为明福建总兵,母亲田川氏系日本人。明崇祯三年(1630)从日本回国。自少习文练武,渐知兵法。南明弘光时监生。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受隆武帝朱聿键倚重,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世称“国姓爷”。后向隆武帝献抗清之策,深得赞赏。次年,屡阻其父降清不果,遂与之决裂,率部下南澳岛(今闽粤交界海域),募兵数千,仍奉隆武年号抗清,自为招讨大将军,以福建金门、厦门为抗清基地。在厦门建立演武场、演武池,利用作战间隙练兵。南明永历二年(顺治五年,1648),于福建同安、泉州等地连败清军,队伍不断壮大。次年,遣部将施琅克漳浦、诏安等地,改奉南明永历年号,被永历帝朱由榔先后封为威远侯、延平公。永历五年至六年在福建沿海多次与清军作战,相继取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江东桥等地的作战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一部,威震闽南。拒绝清廷招降,不为清廷以杀父灭族相威胁所动。其后,被永历帝相继进封为漳国公、延平王。改厦门为思明州,设六科理事,分所部为陆师72镇、水师20镇。乘清廷劝降之机,加紧整军备战。在金门后埔大练精兵,颁行营盘法,建厦门澳仔演武亭。制定各镇合操法和水师水操法,检阅操练,严格要求,行赏必罚。制定出军禁令,严明军纪,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战的水陆队伍。八年克漳州,迫清军千总刘国轩降。次年,遣兵取浙江舟山、温州、台州,闻清定远大将军济度率兵3万进攻福建,遂毁漳州、惠安、南安、同安诸城,撤兵聚厦门。次年四月,利用清军不善水战的弱点,诱其出海作战,歼清军水师一部于厦门围头海域。十二年,乘清军主力与大西军李定国部在西南地区作战之机,率水陆军10万、战船290艘北征。沿途破乐清,取温州,与南明兵部侍郎张煌言会师,抵羊山(今上海东南海中)遇飓风,覆舟丧师,被迫退至舟山休整。清顺治十六年五月,率师经崇明入长江,破清军滚江龙(横江锁链)、木浮营(置兵设炮的江上木栅),克瓜洲,取镇江,进围南京。另遣张煌言攻占芜湖(今属安徽),夺取徽州(今歙县)、宁国、太平(今当涂)、池州(今贵池)等4府、3州、24县。后拒听张煌言、甘辉等将领急攻南京的建议,屯师城下20余日,静待清军献城投降,遭清军突然反击,折将14员,损兵数万,败退厦门。十七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4万余人,军威复振。十八年正月,在厦门召开军事会议,决计收复台湾为根本之地,下令整修船只,调整部署,加紧复台准备。三月廿三,率首批官兵2.5万人、战船数百艘,由原荷兰翻译何廷斌和熟悉航路的渔民引导,自金门料罗湾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次日抵澎湖。四月初,遣一部4000余人抢占鹿耳门港(今台南安平港北)南侧之北线尾岛;自率主力万余人通过大海湾,直插赤嵌城(在今台南市内)北之禾寮港,迅即在台湾本岛登陆。此后,督师多次粉碎荷兰驻台总督揆一的反扑。集兵1.2万包围赤嵌城,断绝水源,在城周布设火攻器具,迫守将描难实叮率众出降。旋派描难实叮向揆一劝降,遭拒绝后,即移师威逼台湾城。荷军千人凭坚城利炮负隅顽抗,郑成功遂改攻城为长围,分兵收复岛上其他失地。五月,改赤嵌为东都明京,设承天府和天兴、万年两县,改台湾城为安平镇。下屯垦令,组织部众垦荒屯粮,整顿法纪。在台湾同胞支持下,先后两次击败荷兰殖民者从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军。在围困台湾城八个月后,于十二月初六下令炮击台湾城外重要据点乌德勒支堡,迫揆一于十二月十三(1662年2月1日)在投降书上签字,使台湾回归祖国。旋在台湾加强建设,促进了政治、经济发展。清康熙元年五月初八(1662年6月23日)病卒,仅39岁,子郑经继位。郑成功一生,抗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有《延平王集》行世。
2013-09-10
展开全部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英勇有为”。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郑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效忠君国 抗击满清收复台湾,驱逐荷虏对海外华人的保护来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1.ht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10
展开全部
有点冲动,但又是敢做敢当的人,也是勇敢的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10
展开全部
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