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3-09-11
展开全部
史记读后感2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合上《乾隆皇帝》的最后一页,再次抚卷感叹,这是我第三次拜读二月河先生的大作了,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我们在电视上曾经看了无数戏说,在小说里也曾经看到了诸多荒诞,其目的大多是娱乐大众,少有厚重的历史沉淀之感,即使是央视所拍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也加入了众多编剧的改动之笔。在网上看到一篇网友的原创,文笔非凡,意境深远,评价更是深得我心,本来想写一篇自己的想法,这里就偷个懒,将他的文章节选一下转载在此,与大家分享。《康熙帝国》《雍正王朝》《乾隆皇帝》是二月河最著名的三部小说,也许中国的男人都是有一种治国平天下的潜在意念影响吧,都会在看小说的时候,自动地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伟大人物,挽狂澜,擎大厦,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不是继往圣之绝学,就是开万世之太平,心胸激动的不得了。我亦不能免俗。看到那些建功立业的勇士或智者,我心里激动的就像自己在金戈铁马,纵论天下。也许是《康熙帝国》满足了我个人的私欲,我过一段时间,就把书借出来,看几个片段,自我满足一下。单从这一个角度看,《康熙帝国》描述了一辈人的雄心壮志与丰功伟业,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与气魄,无论是驻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还是身居宫内的世纪老人,或者是身份卑微的奴才,甚至是奸诈的小人,都生龙活虎的跃于面前。社会危机汹涌澎湃、朝夕剧变,人才鼎盛、从虎从龙,臣下奋勇、以死报国,叛逆凶猛、死亦悲壮。正人正直有其正路,奸佞奸诈不失其效用。每个人都有力量,无论是满腔热血还是悲愤怒火。可以说,这样的时代,可以让好人堂堂正正的好,坏人可以彻彻底底的坏,活也活的风云壮阔,死也死的烈性利落,无论哪一种,都决不拖泥带水,不尖刻,不细屑,炎日昭昭,寒风咧咧,气贯长虹,力折流波。大漠黄沙,海角天涯,生离死别,鱼雁难达。这不是人性的时代,不是温和的时代,不是缠绵的时代,更不是吟风弄月的时代,却是一个生命力真正旺盛的时代,一个真正的英雄与枭雄的时代,一个民族隔几十几百年就需要这样震荡一次的时代,一个真真正正的帝国的时代。《雍正王朝》,虽然旧臣仍有在,但已经缺少英雄壮志的风采,更多的是国家运行与推动。书的主要内容就集中在了“王”“朝”2个内容上:老一代王爷“皇心”不死,挫动各种阴谋篡权,新一代王子“皇帝梦”炽热,你争我夺、誓死方休;再有就是朝中忠臣勤勉用功、兢兢业业,乱臣贼子兴风作浪、贪污纳贿。书的色调由激昂转入了沉重与痛心,用小说的形式,十分细致的分析了做官的裙带关系、帮派关系、存亡关系,塑造了在社会变革中励精图治、夙兴夜寐的一代君臣,也展示了劣质臣子是如何变节与腐败。书也可以为改革提供一面明镜:革新,无论改革还是革命,必须用重手整饬吏治,否则难保避孕不成得孽种。到了小说三部曲的第三部——《乾隆皇帝》,就差不多成了一个人的舞台,掌声稀稀落落的响起来。王权高度已经确立,不大需要什么力量去推动社会权力集团的内部稳定了。丰收了,丰收了,地里的庄稼该收了,糜烂腐败的时代该到来了。“盛世”来临了,腐化也以更快的速度在人间降落了。从皇帝到臣民,看起来都打算色迷迷的看人了。皇上派出去的能臣干将不是私生子就是亲戚,出去的人不是青楼眠花问柳就是良家妇女堆里找姘头,小人和地主得势了,妖术、玄术、道术也竞相登场了,连杀人的罪状都是私通/乱通的男女关系。整个帝国喧嚣了,盲目了,萎靡了。我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书里头有几句话讲到周培公曾经建造留下的阵寨,后人感叹说,寨子建的水截不断,路截不断,进可猛攻,退可固守,一副崇敬的样子,而周培公,已经是康熙盛朝的旧人了。前人建功立业而后人望洋兴叹,这是真的悲哀。我不知道作者在最初构思小说的时候,是否为整部小说系列确定了基调,但是根据阅读得到的感觉,可以反推出,它的确是很明显的分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不同时代;3个不同的时代,虽然不能非常硬性的贴上标签,但是我们还是大体可以看出在这130 多年的历史中,一个朝代的创业、固业、守业和败业的过程,这也大体切合了历史发展的大体方向。在小说的色彩上,也体现出英雄的悲壮/官场的运行/道德的败落等三个波次。社会如此,书如此,人如此,国家亦如此。“康熙帝国”是真正的帝国,不以物盛,而以其铮铮骨气彪炳;英气纵横,人才斯盛。“雍正王朝”是夯实的王朝,没有英雄,而歌其勤政。干臣能士,劳者用其老,佞者杀其佞。“乾隆皇帝”是醉梦的皇帝,小丑跳梁,一簸箕豆子,没有几块硬骨头,甚至养不出末路英雄。康熙伫立在历史的山头,俯仰百代都不为过;雍正担起了沉重的脊梁,不失为一道峻岭;乾隆却像该响不响的炮仗,从高阔的山坡上——出溜了。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合上《乾隆皇帝》的最后一页,再次抚卷感叹,这是我第三次拜读二月河先生的大作了,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我们在电视上曾经看了无数戏说,在小说里也曾经看到了诸多荒诞,其目的大多是娱乐大众,少有厚重的历史沉淀之感,即使是央视所拍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也加入了众多编剧的改动之笔。在网上看到一篇网友的原创,文笔非凡,意境深远,评价更是深得我心,本来想写一篇自己的想法,这里就偷个懒,将他的文章节选一下转载在此,与大家分享。《康熙帝国》《雍正王朝》《乾隆皇帝》是二月河最著名的三部小说,也许中国的男人都是有一种治国平天下的潜在意念影响吧,都会在看小说的时候,自动地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伟大人物,挽狂澜,擎大厦,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不是继往圣之绝学,就是开万世之太平,心胸激动的不得了。我亦不能免俗。看到那些建功立业的勇士或智者,我心里激动的就像自己在金戈铁马,纵论天下。也许是《康熙帝国》满足了我个人的私欲,我过一段时间,就把书借出来,看几个片段,自我满足一下。单从这一个角度看,《康熙帝国》描述了一辈人的雄心壮志与丰功伟业,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与气魄,无论是驻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还是身居宫内的世纪老人,或者是身份卑微的奴才,甚至是奸诈的小人,都生龙活虎的跃于面前。社会危机汹涌澎湃、朝夕剧变,人才鼎盛、从虎从龙,臣下奋勇、以死报国,叛逆凶猛、死亦悲壮。正人正直有其正路,奸佞奸诈不失其效用。每个人都有力量,无论是满腔热血还是悲愤怒火。可以说,这样的时代,可以让好人堂堂正正的好,坏人可以彻彻底底的坏,活也活的风云壮阔,死也死的烈性利落,无论哪一种,都决不拖泥带水,不尖刻,不细屑,炎日昭昭,寒风咧咧,气贯长虹,力折流波。大漠黄沙,海角天涯,生离死别,鱼雁难达。这不是人性的时代,不是温和的时代,不是缠绵的时代,更不是吟风弄月的时代,却是一个生命力真正旺盛的时代,一个真正的英雄与枭雄的时代,一个民族隔几十几百年就需要这样震荡一次的时代,一个真真正正的帝国的时代。《雍正王朝》,虽然旧臣仍有在,但已经缺少英雄壮志的风采,更多的是国家运行与推动。书的主要内容就集中在了“王”“朝”2个内容上:老一代王爷“皇心”不死,挫动各种阴谋篡权,新一代王子“皇帝梦”炽热,你争我夺、誓死方休;再有就是朝中忠臣勤勉用功、兢兢业业,乱臣贼子兴风作浪、贪污纳贿。书的色调由激昂转入了沉重与痛心,用小说的形式,十分细致的分析了做官的裙带关系、帮派关系、存亡关系,塑造了在社会变革中励精图治、夙兴夜寐的一代君臣,也展示了劣质臣子是如何变节与腐败。书也可以为改革提供一面明镜:革新,无论改革还是革命,必须用重手整饬吏治,否则难保避孕不成得孽种。到了小说三部曲的第三部——《乾隆皇帝》,就差不多成了一个人的舞台,掌声稀稀落落的响起来。王权高度已经确立,不大需要什么力量去推动社会权力集团的内部稳定了。丰收了,丰收了,地里的庄稼该收了,糜烂腐败的时代该到来了。“盛世”来临了,腐化也以更快的速度在人间降落了。从皇帝到臣民,看起来都打算色迷迷的看人了。皇上派出去的能臣干将不是私生子就是亲戚,出去的人不是青楼眠花问柳就是良家妇女堆里找姘头,小人和地主得势了,妖术、玄术、道术也竞相登场了,连杀人的罪状都是私通/乱通的男女关系。整个帝国喧嚣了,盲目了,萎靡了。我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书里头有几句话讲到周培公曾经建造留下的阵寨,后人感叹说,寨子建的水截不断,路截不断,进可猛攻,退可固守,一副崇敬的样子,而周培公,已经是康熙盛朝的旧人了。前人建功立业而后人望洋兴叹,这是真的悲哀。我不知道作者在最初构思小说的时候,是否为整部小说系列确定了基调,但是根据阅读得到的感觉,可以反推出,它的确是很明显的分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不同时代;3个不同的时代,虽然不能非常硬性的贴上标签,但是我们还是大体可以看出在这130 多年的历史中,一个朝代的创业、固业、守业和败业的过程,这也大体切合了历史发展的大体方向。在小说的色彩上,也体现出英雄的悲壮/官场的运行/道德的败落等三个波次。社会如此,书如此,人如此,国家亦如此。“康熙帝国”是真正的帝国,不以物盛,而以其铮铮骨气彪炳;英气纵横,人才斯盛。“雍正王朝”是夯实的王朝,没有英雄,而歌其勤政。干臣能士,劳者用其老,佞者杀其佞。“乾隆皇帝”是醉梦的皇帝,小丑跳梁,一簸箕豆子,没有几块硬骨头,甚至养不出末路英雄。康熙伫立在历史的山头,俯仰百代都不为过;雍正担起了沉重的脊梁,不失为一道峻岭;乾隆却像该响不响的炮仗,从高阔的山坡上——出溜了。
2013-09-11
展开全部
在丽江,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读书,经过几个月的阅读,姚雪垠先生的十卷本巨著《李自成》在一个月前读完了。
读完之后,书中巨大的历史信息量和沉重的史实一直让我不能释然,再写读后感之前,还查阅了不少和《李自成》创作有关的文章,其中,《李自成》一书的编辑写的姚老的回忆文章,对姚老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来龙去脉和艰苦过程作了比较详细地介绍。这才知道,书中对于这段历史进行的创作是完全从史实出发,进行了大量的艰苦地资料搜集、整理工作,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非常值得敬佩。
因为《李自成》这部书太庞大了,想写读后感,却思路凌乱,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来写,这段时间,因为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从少年时代起我就看过《李自成》的第一二卷,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完整读完。读完这部巨著是对姚老的致敬,而写读后感,也是对姚老最高的致敬。
一、关于全书的结构
《李自成》这套巨著,是从第一卷《潼关南原大战》开始,自李自成从起义来遭遇的最大失败开始,以李自成的起义战争历史为主线,以明王朝崇祯朝廷面对农民起义和清朝外族入侵和清廷在关外崛起并进驻北京打败大顺王朝为副线,在广阔的中原大地和东北大地,在明末清初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历史大背景下,重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小说是按照时间和空间两重结构来叙事的,叙事结构非常严密,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多条线索、多个人物、多起事件同时发生,交错讲述,但并不让读者产生混乱的感觉。反而因为要关心事件的进展和结局,在姚老的一支生花巨笔带领下,欲罢不能,急于读下去。
以慧梅这个人物的塑造为例,慧梅是李自成部队中的一个普通女兵,是李自成夫人高夫人的亲兵,后来因为政治上和起义领袖袁时中的结亲需要,以李自成养女身份嫁给袁时中,因为袁时中的叛变而死。从第一卷慧梅出场到第七卷水淹开封之后的慧梅之死,出场跨度达到七卷,而且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去描写慧梅和张鼐青梅竹马的爱情和慧梅出嫁前后激烈的心理斗争,最后又用大量篇幅详细描写了平定袁时中叛乱时慧梅大义灭亲的举动。这些描写都分布在长达七卷的章节之中,但并不感觉到散乱和漫长,反而在刀光剑影的铁血战争中,更衬托出了慧梅这一人物的鲜明形象。
从小说的结构上来说,作者是有所取舍的。
首先是李自成这一人物,是从他继承闯王称号并经历大败开始塑造的。对于他的少年时代以及和高闯王南征北战的历史都没有提及。这样的选材,使得李自成性格的形成缺乏了一定的铺垫。从全文十卷来看,还是没有很好地把李自成起义失败中的个人性格因素展现出来,尤其是在大顺朝建立后,李自成性格中君权之上的性格从何而来,没有很好地揭示出来。
第二,对于李自成起义最重要的两个伙伴之一“曹操”罗汝才,书中只用很少的篇幅描写了闯曹合营一起战斗的一段时间,对于起义来说,曹营的结盟是李自成能够从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曹营后来离开李自成,李自成杀罗汝才都没有描写,使得小说在第七卷和第八卷有个较大的断档,形成了一个李自成起义中的一段历史空白,让人读到此处,如同一条大河从百丈悬崖落下,只能望流兴叹了。
第三,关于当时民间、宫廷和战争场面的大量描写,占据了小说的很大篇幅。比如第七卷关于开封被围的描写,第七卷中关于田妃之死的描写和第八卷宫廷中关于议和的描写无不栩栩如生,但放在一个十卷本中,读到此处,未免觉得叙事冗长和拖沓,使得整部小说的节奏变得缓慢了。
读完之后,书中巨大的历史信息量和沉重的史实一直让我不能释然,再写读后感之前,还查阅了不少和《李自成》创作有关的文章,其中,《李自成》一书的编辑写的姚老的回忆文章,对姚老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来龙去脉和艰苦过程作了比较详细地介绍。这才知道,书中对于这段历史进行的创作是完全从史实出发,进行了大量的艰苦地资料搜集、整理工作,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非常值得敬佩。
因为《李自成》这部书太庞大了,想写读后感,却思路凌乱,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来写,这段时间,因为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从少年时代起我就看过《李自成》的第一二卷,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完整读完。读完这部巨著是对姚老的致敬,而写读后感,也是对姚老最高的致敬。
一、关于全书的结构
《李自成》这套巨著,是从第一卷《潼关南原大战》开始,自李自成从起义来遭遇的最大失败开始,以李自成的起义战争历史为主线,以明王朝崇祯朝廷面对农民起义和清朝外族入侵和清廷在关外崛起并进驻北京打败大顺王朝为副线,在广阔的中原大地和东北大地,在明末清初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历史大背景下,重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小说是按照时间和空间两重结构来叙事的,叙事结构非常严密,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多条线索、多个人物、多起事件同时发生,交错讲述,但并不让读者产生混乱的感觉。反而因为要关心事件的进展和结局,在姚老的一支生花巨笔带领下,欲罢不能,急于读下去。
以慧梅这个人物的塑造为例,慧梅是李自成部队中的一个普通女兵,是李自成夫人高夫人的亲兵,后来因为政治上和起义领袖袁时中的结亲需要,以李自成养女身份嫁给袁时中,因为袁时中的叛变而死。从第一卷慧梅出场到第七卷水淹开封之后的慧梅之死,出场跨度达到七卷,而且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去描写慧梅和张鼐青梅竹马的爱情和慧梅出嫁前后激烈的心理斗争,最后又用大量篇幅详细描写了平定袁时中叛乱时慧梅大义灭亲的举动。这些描写都分布在长达七卷的章节之中,但并不感觉到散乱和漫长,反而在刀光剑影的铁血战争中,更衬托出了慧梅这一人物的鲜明形象。
从小说的结构上来说,作者是有所取舍的。
首先是李自成这一人物,是从他继承闯王称号并经历大败开始塑造的。对于他的少年时代以及和高闯王南征北战的历史都没有提及。这样的选材,使得李自成性格的形成缺乏了一定的铺垫。从全文十卷来看,还是没有很好地把李自成起义失败中的个人性格因素展现出来,尤其是在大顺朝建立后,李自成性格中君权之上的性格从何而来,没有很好地揭示出来。
第二,对于李自成起义最重要的两个伙伴之一“曹操”罗汝才,书中只用很少的篇幅描写了闯曹合营一起战斗的一段时间,对于起义来说,曹营的结盟是李自成能够从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曹营后来离开李自成,李自成杀罗汝才都没有描写,使得小说在第七卷和第八卷有个较大的断档,形成了一个李自成起义中的一段历史空白,让人读到此处,如同一条大河从百丈悬崖落下,只能望流兴叹了。
第三,关于当时民间、宫廷和战争场面的大量描写,占据了小说的很大篇幅。比如第七卷关于开封被围的描写,第七卷中关于田妃之死的描写和第八卷宫廷中关于议和的描写无不栩栩如生,但放在一个十卷本中,读到此处,未免觉得叙事冗长和拖沓,使得整部小说的节奏变得缓慢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