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2013-09-10
展开全部
于禁应该是三国将领里最潦倒、悲凉的一个,投降一时,羞惭一世,半生英名毁于一旦,很是很无奈、悲伤。但我认为他的投降,不是贪生怕死,而这个做法我倒是认为是正确的。 先看看《三国志--于禁传》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也。黄巾起,鲍信招合徒众,禁附从焉。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属将军王朗。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太祖召见与语,拜军司马,使将兵诣徐州,攻广威,拔之,拜陷陈都尉。从讨吕布於濮阳,别破布二营於城南,又别将破高雅於须昌。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於雍丘,皆拔之。从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梁,邵等夜袭太祖营,禁帅麾下击破之,斩(辟)邵等,尽降其众。迁平虏校尉。从围桥蕤於苦,斩蕤等四将。从至宛,降张绣。绣复叛,太祖与战不利,军败,还舞阴。是时军乱,各间行求太祖,禁独勒所将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虏追稍缓,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未至太祖所,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青州兵遽走诣太祖自诉。禁既至,先立营垒,不时谒太祖。或谓禁:“青州兵已诉君矣,宜促诣公辨之。”禁曰:“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且公聪明,谮诉何缘!”徐凿堑安营讫,乃入谒,具陈其状。太祖悦,谓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於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侯。复从攻张绣於穰,禽吕布於下邳,别与史涣、曹仁攻眭固於射犬,破斩之。
太祖初征袁绍,绍兵盛,禁原为先登。太祖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太祖引军还官渡。刘备以徐州叛,太祖东征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於杜氏津,破之。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太祖与绍连营,起土山相对。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绍破,迁偏将军。冀州平。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进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是时太祖军淳于,闻而叹曰:“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益重禁。一东海平,拜禁虎威将军。后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禁到,成举众三千余人降。既降复叛,其众奔兰。辽等与兰相持,军食少,禁运粮前后相属,辽遂斩兰、成。增邑二百户,并前千二百户。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从于禁的生平记载看来,于禁胆略过人,身先士卒,更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在“官渡之战”中他毫不畏惧,只率领二千人把守延津,独挡强大的袁军。如果他真的是贪生怕死的人,这样做不是自寻死路吗? 于禁为什么选择投降?就是这次投降,让他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同样看看《三国志---于禁传》。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这次投降,与其说他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如说是为了保存士兵的性命。于禁的投降时无奈的。即使于禁不投降,勉强抵抗下去,以不熟悉水性、没有船只的军队抵抗大船、久惯水上作战的荆州兵,只会增加自己军队的伤亡。可以说,于禁的投降避免了魏军被大肆屠杀。 《三国志--吴主传》:“羽以舟尽掳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说明军士投降没有被杀害。于禁的投降保住了全军的性命,却让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会孙权禽羽,获其众,禁复在吴。文帝践阼,权称籓,遣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一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子圭嗣封益寿亭侯。谥禁曰厉侯。
”
从他晚年回到魏国的时候“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的惨样,可以知道他度年来一直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一生的英名、功绩都在水淹七军的投降里付诸东流,也直接导致了后人对他的低劣的评价。 于禁的这次投降,没有多少人理解他。 甚至,曹操也不能够理解他。曹操说“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曹操认为他没有以身报国,不如庞德。却不知道于禁不是怕自己死,而是怕三万多人都要跟着死。
更有士大夫也不了解他,误解他。下边就是一个例子
吴国的文官虞翻(不是像三国演义里面写的人物形象)讥讽、侮辱他: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三国志--虞翻转》
中国一向以仁义道德治理天下。为什么容不下一个于禁,对于曾经保护了多少人性命安全的人物却是无比的诋毁。一个可以牺牲自己的一生英名,换来三万人性命的伟大决定,到后来却成为了一种耻辱。
难道说,战场上一定要打胜战不允许被打败,被打败后一定要死,才能够算是好将领吗?不是的。于禁,一个作战勇猛、身先士卒、胆略过人、爱戴士卒的将军,可以牺牲自己的名声,换取自己是三万手下的性命的将军。我认为这同样是一个好将领。 于禁投降是为了大局,能屈能伸做法了是了不起的。同样,于禁也是个英雄人物。 希望对你有帮助
太祖初征袁绍,绍兵盛,禁原为先登。太祖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太祖引军还官渡。刘备以徐州叛,太祖东征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於杜氏津,破之。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太祖与绍连营,起土山相对。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绍破,迁偏将军。冀州平。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进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是时太祖军淳于,闻而叹曰:“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益重禁。一东海平,拜禁虎威将军。后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禁到,成举众三千余人降。既降复叛,其众奔兰。辽等与兰相持,军食少,禁运粮前后相属,辽遂斩兰、成。增邑二百户,并前千二百户。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从于禁的生平记载看来,于禁胆略过人,身先士卒,更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在“官渡之战”中他毫不畏惧,只率领二千人把守延津,独挡强大的袁军。如果他真的是贪生怕死的人,这样做不是自寻死路吗? 于禁为什么选择投降?就是这次投降,让他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同样看看《三国志---于禁传》。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这次投降,与其说他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如说是为了保存士兵的性命。于禁的投降时无奈的。即使于禁不投降,勉强抵抗下去,以不熟悉水性、没有船只的军队抵抗大船、久惯水上作战的荆州兵,只会增加自己军队的伤亡。可以说,于禁的投降避免了魏军被大肆屠杀。 《三国志--吴主传》:“羽以舟尽掳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说明军士投降没有被杀害。于禁的投降保住了全军的性命,却让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会孙权禽羽,获其众,禁复在吴。文帝践阼,权称籓,遣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一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子圭嗣封益寿亭侯。谥禁曰厉侯。
”
从他晚年回到魏国的时候“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的惨样,可以知道他度年来一直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一生的英名、功绩都在水淹七军的投降里付诸东流,也直接导致了后人对他的低劣的评价。 于禁的这次投降,没有多少人理解他。 甚至,曹操也不能够理解他。曹操说“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曹操认为他没有以身报国,不如庞德。却不知道于禁不是怕自己死,而是怕三万多人都要跟着死。
更有士大夫也不了解他,误解他。下边就是一个例子
吴国的文官虞翻(不是像三国演义里面写的人物形象)讥讽、侮辱他: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三国志--虞翻转》
中国一向以仁义道德治理天下。为什么容不下一个于禁,对于曾经保护了多少人性命安全的人物却是无比的诋毁。一个可以牺牲自己的一生英名,换来三万人性命的伟大决定,到后来却成为了一种耻辱。
难道说,战场上一定要打胜战不允许被打败,被打败后一定要死,才能够算是好将领吗?不是的。于禁,一个作战勇猛、身先士卒、胆略过人、爱戴士卒的将军,可以牺牲自己的名声,换取自己是三万手下的性命的将军。我认为这同样是一个好将领。 于禁投降是为了大局,能屈能伸做法了是了不起的。同样,于禁也是个英雄人物。 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3-09-10
展开全部
对于这个问题,要分清演义和史实。
在演义中,并没有提到曹操的五子良将,倒是曹操手下有八虎骑:许诸,张颌,典韦,张辽,夏候渊,夏候敦,曹洪,曹仁。
在《三国志》中,也就是史实中,确有刘备的五虎上将和曹操的五子良将。刘备麾下的五虎大将按照史实顺序是关张马黄赵,《三国志 蜀书》里面有关张马黄赵列传,由于关张马黄都被封为前后左右将军,唯独赵云只是个翊军将军,可见在历史上赵云的地位并不高,甚至还不及魏延。这就相当于刘备拿赵云当成自己的亲卫队,保护自家老小。
关于历史上的曹操的五子良将,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张郃巧变为称,乐进以骁勇显名,张辽果敢沉稳,徐晃却以严谨著称。附:戏作蜀之“五虎上将”与魏之“五子良将”比较:魏之良将,五子为先,此五子即:张辽(文远),张郃(俊艾),徐晃(公明),乐进(文谦),于禁(文则)。
再做个比较,魏五子似乎更适合领兵打仗,而五虎则适合阵前单挑。张辽800骑兵破东吴10万雄师,关羽却大意失荆州是很好的证据。张郃带兵更比张飞强应该没人否定,赵云多半是以保镖的身份出现,就只马超曾经让曹操割须弃袍,黄忠只有在被激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潜力,比不成乐进,于禁威风(虽然于曾降关羽,但是其识大体始终受人称赞的)。蜀国的魏延颇有将才,可惜没能进五虎却最终由于诸葛的排挤落个叛将的名声,实在冤枉.关羽太傲,张飞过于霸道,马超降刘后失去武将风采,黄忠太老,赵云过于稳重。只能说蜀多武夫,曹魏多将才,所以蜀只经历60年被灭,最终统一天下的是曹魏,只可惜曹氏后几代太懦,江山落入司马手中。魏五子的贡献总是多于五虎上将的。即使这样,我个人认为五虎还是更有潜力的,只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抑或是他们运气不好,以至于没能充分展现其才能,若是依靠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五虎可以把曹魏翻个底朝天。带兵打仗五虎不如五子,单挑五虎却可以称霸天下的。 于禁治军,以法御下,十分严格,三国志记载: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见《三国志·于禁传》)
在演义中,并没有提到曹操的五子良将,倒是曹操手下有八虎骑:许诸,张颌,典韦,张辽,夏候渊,夏候敦,曹洪,曹仁。
在《三国志》中,也就是史实中,确有刘备的五虎上将和曹操的五子良将。刘备麾下的五虎大将按照史实顺序是关张马黄赵,《三国志 蜀书》里面有关张马黄赵列传,由于关张马黄都被封为前后左右将军,唯独赵云只是个翊军将军,可见在历史上赵云的地位并不高,甚至还不及魏延。这就相当于刘备拿赵云当成自己的亲卫队,保护自家老小。
关于历史上的曹操的五子良将,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张郃巧变为称,乐进以骁勇显名,张辽果敢沉稳,徐晃却以严谨著称。附:戏作蜀之“五虎上将”与魏之“五子良将”比较:魏之良将,五子为先,此五子即:张辽(文远),张郃(俊艾),徐晃(公明),乐进(文谦),于禁(文则)。
再做个比较,魏五子似乎更适合领兵打仗,而五虎则适合阵前单挑。张辽800骑兵破东吴10万雄师,关羽却大意失荆州是很好的证据。张郃带兵更比张飞强应该没人否定,赵云多半是以保镖的身份出现,就只马超曾经让曹操割须弃袍,黄忠只有在被激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潜力,比不成乐进,于禁威风(虽然于曾降关羽,但是其识大体始终受人称赞的)。蜀国的魏延颇有将才,可惜没能进五虎却最终由于诸葛的排挤落个叛将的名声,实在冤枉.关羽太傲,张飞过于霸道,马超降刘后失去武将风采,黄忠太老,赵云过于稳重。只能说蜀多武夫,曹魏多将才,所以蜀只经历60年被灭,最终统一天下的是曹魏,只可惜曹氏后几代太懦,江山落入司马手中。魏五子的贡献总是多于五虎上将的。即使这样,我个人认为五虎还是更有潜力的,只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抑或是他们运气不好,以至于没能充分展现其才能,若是依靠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五虎可以把曹魏翻个底朝天。带兵打仗五虎不如五子,单挑五虎却可以称霸天下的。 于禁治军,以法御下,十分严格,三国志记载: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见《三国志·于禁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10
展开全部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五子良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10
展开全部
这是后面三国志评的,于禁练兵厉害,青州兵就是他带出来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10
展开全部
五子良将之胯: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黄巾之乱的时候,他曾经在鲍信下一起举事。后来在兖州王朗手下任都伯一职。是王朗推荐他给曹操,并称赞他有大将之才。曹操要试他才能,封他为“军司马”,让他带兵攻广威,“拔之”。曹操升他做了“陷陈都尉”。
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征战生涯,“讨吕布於濮阳,破高雅於须昌”。“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於雍丘,皆拔之”。
宛城张绣叛乱,曹操军败。当时军中骚乱,逃兵无数,只有他所带领的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他断后阻挡了追兵。曹操对他十分赞赏,说:“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于是封他做了“益寿亭侯”。
他善守,官渡之战,曹操派他在延津抵挡袁绍。“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之后他和乐进一起反攻袁绍,大胜。
他法令严度。昌豨是他从前的朋友,昌豨叛乱,他前去围住,昌豨想投降,他说:“围而后降者不赦,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他哭着杀了昌豨。曹操也愈加的敬重他。
他是个不苟言笑,治军甚严的人。士卒都怕他,他在军中也很有威望。“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然而这位良将终于也有失节的时候。
建安二十四年,使曹仁关羽大战樊城,曹操派他和庞德相助曹仁。关羽水淹七军,他被困水中,无所回避,被关羽生擒。这时的他突然怕死起来,主动请降,他已经老了。庞德不屈节而死。曹操听说后,哀叹了很久说:“于禁跟我一起打江山已经超过三十年,怎么到了危难的时候,还反倒不如庞德了呢?”后来孙权杀了关他又成了孙权的俘虏。曹丕登基,孙权称臣,把他送了回来。
这个晚节不保的昔日大将已经是“须发皓白,形容憔悴”了。
曹丕派他去守曹操的陵墓,陵墓墙壁上画了关羽水淹七军,庞德就义,于禁降服的图画。”他看了以后,很羞愧,没多久就病死了。
胯者,终究是有臭之物,于禁果然也免不了身后失节的恶名。
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征战生涯,“讨吕布於濮阳,破高雅於须昌”。“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於雍丘,皆拔之”。
宛城张绣叛乱,曹操军败。当时军中骚乱,逃兵无数,只有他所带领的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他断后阻挡了追兵。曹操对他十分赞赏,说:“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于是封他做了“益寿亭侯”。
他善守,官渡之战,曹操派他在延津抵挡袁绍。“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之后他和乐进一起反攻袁绍,大胜。
他法令严度。昌豨是他从前的朋友,昌豨叛乱,他前去围住,昌豨想投降,他说:“围而后降者不赦,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他哭着杀了昌豨。曹操也愈加的敬重他。
他是个不苟言笑,治军甚严的人。士卒都怕他,他在军中也很有威望。“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然而这位良将终于也有失节的时候。
建安二十四年,使曹仁关羽大战樊城,曹操派他和庞德相助曹仁。关羽水淹七军,他被困水中,无所回避,被关羽生擒。这时的他突然怕死起来,主动请降,他已经老了。庞德不屈节而死。曹操听说后,哀叹了很久说:“于禁跟我一起打江山已经超过三十年,怎么到了危难的时候,还反倒不如庞德了呢?”后来孙权杀了关他又成了孙权的俘虏。曹丕登基,孙权称臣,把他送了回来。
这个晚节不保的昔日大将已经是“须发皓白,形容憔悴”了。
曹丕派他去守曹操的陵墓,陵墓墙壁上画了关羽水淹七军,庞德就义,于禁降服的图画。”他看了以后,很羞愧,没多久就病死了。
胯者,终究是有臭之物,于禁果然也免不了身后失节的恶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