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我想起了犹太人的一句话:“金钱不是万恶之源,金钱是幸福的来源”。在小的时候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很不理解,但是慢慢的长大了我我真的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确实有些利欲熏心的人,因为金钱而昧着良心在做事,但是我还是想说,金钱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比方说,同样是生了一场大病,但是有钱人和没钱人,就是两个结果,金钱可以调动社会上的很多资源,但是如果没有钱,那么有可能是寸步难行,但即便是如此,我们也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认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明白金钱的含义
首先我们要理解金钱到底是干什么的?确实,从表面上来看,金钱是我们劳动的产物,是等价交换的一种媒介,但是往往我们通过生活,赋予了金钱很多不同的含义,比如说,对于一个病人来讲,那么金钱是救命的稻草,对于一个学生来讲,金钱是可以让他继续学习下去的要素,对于一个商人来讲,金钱是他们幸福的根源。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白,金钱对于我们来讲到底是什么呢?只有想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
2、别想不劳而获
金钱确实是对我们吸引力非常大的一种东西,但是如果我们只想着不劳而获,那么很有可能误入歧途,甚至触碰法律的边缘,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树立起脚踏实地的想法,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金钱,这样我们可以花的心安理得。
3、金钱是幸福的来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到过,很多人说过金钱是万恶之源?其实我非常反对这种说法,如果没有金钱,我们怎么实现人生价值?如果没有金钱,我们怎样获得幸福?难道你对于别人的帮助只是搀扶他过马路吗?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合理的利用金钱,金钱就是幸福的来源,而不是万恶之源。
第一,正确认识金钱。首先,要看到金钱在发展生产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金钱从一个方面代表着社会财富,是人民富裕的标志,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可用金钱多少来衡量。金钱是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手段,生产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达都离不开金钱。一个国家没有金钱,不但国家不能繁荣,社会不能安定,而且还会受到外强的欺压;对个人而言,金钱则是生活的手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个人生活所需的消费品都必须用钱买来。
其次,要看到金钱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无论从经济建设还是从个人生活水平提高来说,金钱都仅仅是一种手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为了国家的富强;从个人来说,有了钱,人们可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更可以接受教育,丰富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金钱更不是一切,因为还有金钱买不到的东西。有金钱不能衡量的价值实体。所以,我们既要爱惜金钱,也不要把金钱看成是万能的,不能迷信金钱,成为金钱的奴隶。
第二,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手段来获取金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古代的名言。现在就该要求人们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在法律许可的条件下,通过与对手的竞争与合作,通过诚实的劳动来挣钱。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职业道德的教育。首先,提倡自觉遵守和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是秩序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一些人为了个人和小集体赚钱,无视国家的宏观调控,损害了人民的长远利益,破坏了生态环境,浪费了国家资源,这些严重的问题必须加以制止。
第三,要会花钱。这也是衡量一个人的金钱观正确与否的重要尺度。人们手中的钱怎样花法,只要不违法乱纪,有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力。但花钱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为自己花钱要节约。尽管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原来的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落后,没有理由铺张浪费。手中有了钱,要把它用到经营和发展实业上去,用到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上去。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其次,要舍得为他人花钱。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别人有困难时,要舍得慷慨解囊。更要支持祖国的科技、教育以及社会公益事业。
总而言之,正确认识金钱,树立科学的金钱观,对于个人有利于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对于社会和国家,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助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建构。
2017-07-07 · 知道合伙人军队行家
对于金钱,“取之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只有合情合理合法合德的挣钱和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花钱才是适当的。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说出了金钱有用但又不是万能的现实情况。我们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金钱是一般等价物,是市场交换关系中必需的交换媒介,它的有用性是能交换到商品(包括商品化服务),而商品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商品世界它是有用的。不承认这一点,不是唯物主义。钱财的本性就像水泡、梦境、幻术一样现而不实。如果我们对它的本质进行观察,的确也没有任何实质,虽然在未经观察时相当吸引人,人们也极其向往,但它却是虚幻不实的有为法,就像人们特别喜欢的美丽水泡一样。因此,从本质上讲,金钱是中性的,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美也不是丑,是这样一种本体。虽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可以这样分析,但从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不一定是这样。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在经济学家眼里,钱财的性质也有所不同。以前,著名经济学家威尔逊这样说过:“热爱金钱吧!它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幸福,带来希望!”而另外一位非常出名的经济学家哈克却说:“钱的丑恶就在于它能把人们引向深渊,引向地狱,引向罪恶。”所以,从经济学等世间科学的层面来分析,也并不能认为钱财真正有非常大的功德,但也并不是真正具有罪恶的本性。
金钱即货币,马克思把他看作是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金钱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在远古的原始社会,商品交换是不存在的。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物资越来越丰富,慢慢地便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这就是原始的商品交换。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交换种类的增多,使原始的物物交换变的越来越麻烦,越来越难操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一种普遍认同的可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东西—钱。有了钱以后,一切就简单多了。由此可以看出,金钱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为了方便交换而被人们普遍认同的作为衡量工具的一种特殊的商品。不管他是金子、银子、铜板还是纸币,他都是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尺子。金钱在商品交换中起着“桥梁”作用。离开了商品交换,没有了商品交换,金钱也将随之消亡。所以说,金钱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它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已经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金钱带来的各种问题也随之愈来愈严重。金钱,是人的欲望最为直接、最实在的表达。有的人认为,金钱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的人认为,金钱决定一切。无数的人为了金钱而疯狂,迷失。无数的人崇拜金钱,追求金钱。当循规蹈矩的方法无法承载内心的欲望时,往往放下的是自己的良心,尊严。如何认识和对待金钱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对金钱的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观的形成和确立,也可以说有什麽样的金钱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唐朝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张说的《钱本草》:“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予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礼,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意思就是:"钱,味道甘甜,属性热,有毒,却能延缓容貌的衰老,使人神色温和滋润。用它来消除饥寒,帮助人们避开困境与灾祸,有立竿见影的奇效。因此,在一方面,它有利于国家和百姓;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使原本贤达的人受到污染,尽管如此,它唯独以清正廉洁为天敌。如果是一个人带着贪著心服用它,均平得当则没有什么明显的坏处。但如果服用不得当,就会冷热不均,使人性情狂乱。这味药不同于普通草药,并没有固定的采摘时节,但如果不遵循义理而采摘就会使人精神损伤。钱物既然流转于世间,往往就会感召神灵,或是沾染神鬼的气息。如果只积攒不发散,就会带来水火盗贼等灾难。但如果只发散不积攒,就会有饥寒困顿等祸患。一积攒一发散得当称为道,不把它当作珍宝称为德,取得给予适宜称为义,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不贪求称为礼,慷慨地施舍以救济大众称为仁,不违背承诺称为信,不使它伤害自己称为智,用这七种方法精炼此药,才可以长时间的服用,使人长寿。如果服用时不符合义理,就会使人沉湎其中,而导致衰弱智力损伤精神,一定要特别注意小心。此文通篇对钱财的本质、用途、弊端等,作了淋漓尽致的阐述。
西班牙谚语:金钱不会给人带来太大的幸福,但是,一旦它离开,不幸就随之而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既离不开钱、需要钱,又不能过分地追求钱、捞取钱,崇尚拜金主 义。有的人把金钱奉为神明,拜倒在金钱的脚下,为捞取钱而神魂颠倒,为得到钱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为了钱,他们对工作挑肥拣瘦;为了钱,可以把公共财富据为己有;为了钱,可以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以至走上犯罪道路;为了钱,不顾人格国格,不知荣辱廉耻乃至出卖自己的灵魂。我们这个社会贫富差距相当悬殊。有些人拼命地花钱,根本没有节俭的观念;而有些人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书都读不起,生活处于特别艰难的状态。但是,人们根本不知道互相帮助,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金钱观念没有理顺。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有了钱以后自己花,根本没有想到社会或身边的穷苦人。所以在有了钱之后,就开始自己享用,并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这就是当今社会的悲哀。其结果,不但没有从金钱中得以快乐,反而原有的东西也被金钱吞噬了,君子爱财,必须取之有道,如果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得金钱,必须遭到金钱的愚弄,毁掉人生。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莎士比亚
罗斯才尔德家族有句著名的家训:金钱一旦作响,坏话随之戛然而止!
不无遗憾的是,在货币经济时代里,金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单调化了人们对于财富多样化目标的追求选择。金钱似乎代表着、度量着世间一切财富的价值,并似乎可以交换到世间的一切财富。人们对它的追求和拥有,似乎就是对一切财富追求和拥有的代名词。这样一来,人生的目的,除了追求和拥有金钱,也就不再有别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存在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假象,但这种假象迷惑的却是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当金钱可以用来免除劳役和人身处罚、购买婚姻、抵偿生命时,金钱便与人生价值直接关联,“金钱万能”这种假象的程度就越发加大了。
从人们生活需要角度出发的,有限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能够满足生活需要了,因此,一般人们对金钱的客观需求是有限的,不必追求金钱的无限多。但是,有些人出于物质上的攀比、精神上的出人头地和生理上的放纵无度等心理,对金钱的欲求超出了满足正常需要的使用价值界线,物欲横流以至于变成了追求金钱本身,对金钱的欲求就无限了,其中缺乏自制力者在挣钱欲望的驱使下,攫取非法收入,这是拿自身的安全和自由去冒险窃取并非自身需要的东西,就属于舍本求末了。《茶花女》中有一句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如果把金钱作为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的工具,它就是“好仆人”,如果把它本身作为追求的偶像,它就是“坏主人”了。但愿世上的人都做钱的主人,而不是把钱当成主人,防止它指使人做坏事。
如果金钱可以带给你梦寐以求的,安享的东西,那你就是金钱的主人;如果金钱带给你的不是快乐,而是不断的恐惧和患得患失,常常感到不如别人,不够富足,那就证明你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钱,而是一种凌驾于金钱之上,超然于物欲之外的智慧。这智慧,就是对世界的一份欣赏之情。有了这份欣赏之情,才会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感到富足,才不会陷于永无止境的追求物欲的轮回,终生埋头在金钱的营求之中而不见天日,也才不会为贫穷或偶尔的金钱损失而沮丧、绝望,失去生存的热情。许多人把自己置身于无处不在的金钱枷锁之中,以为自己找到了生存的真理。在灵魂深处跳舞的小人一个个金光闪闪,模糊了灵魂的升华净化之路,因为被金钱迷住了双眼成了钱奴。
总而言之,钱是好是坏,关键不在钱而在人,在于人们如何认识它,如何获取它,如何使用它,也与人的金钱观直接相关,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光明正大的手段赚来的钱,可以享用,但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赚来的钱,可能享用的时候也不会心安吧。林明勇巨贪落马,表面上好像是“钱”惹的祸,实质是林明勇过度追逐金钱享乐而丢弃了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越过了做人的基本底线,把权力作为了疯狂敛财、奢靡生活的工具。魔生于心。所以,我们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而要做金钱的主人!
参考资料——
求是网(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
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4-12/16/c_1113664063.htm
新浪网:
http://fo.sina.com.cn/o/2013-09-12/162612932.shtml
新华网:
金钱只是充当货币,而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切勿把金钱摆在太高位,生活中还有许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例如亲情、友谊、他人对你的信任、良好的心态以及健康......这些都无法用金钱衡量!
其次,你要明白,人生的意义与金钱的多少无关。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你的财产的多少,而在于你对社会的贡献
正确对待货币:
要求我们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1.对待金钱,我们要取之有道,要用合法正当的手段劳动经营。
2.对待金钱,我们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事物上。
运用政治的知识来回答的话就是∶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01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