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大礼仪有哪些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八大礼仪也就是八德,有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宋代,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来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
2000年初,出版了《大众道德》丛书,每位博士撰写其中一部,这8部书是: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扩展资料
礼仪为是表达自身感情而存在的,在没有礼仪存在的时候,人们祭祀天地根本无法表达心中的敬畏,后来才出现了礼仪,如同语言一般,因为需要才产生的,后来拓展开始向长辈行礼来表达本身的敬意,在后期贵族阶层出现,扭曲了礼的意义,使之在不尊敬的情况下使用来突出自身的地位,因此礼丢失了本质而变成了礼节。存有敬意施礼才是真正的礼。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展开全部
01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02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03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04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05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06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
07
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08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02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03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04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05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06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
07
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08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八大公民基本礼仪】
1、尊重他人。尊重所有为疫情防控辛勤工作的人。
2、严谨自律。听指挥,遵规定,少外出,戴口罩,常洗手,勤健身。
3、和谐亲邻。多提示,重隔离,多守望,不串门。
4、与人为善。善待患者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面对困难,伸出援手。
5、说话文明。不粗声,不喧哗,不信谣,不传谣。
6、举止优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物。
7、心态平和。既不轻视,更不恐慌,从容面对,规律生活。
8、节礼变通。拜年不上门,信息传友谊;祝颂语恰当,健康放第一。最好不见面,相见相距过一米;见面不握手,可行拱手礼(或合十礼)。不请客送礼,不赴宴聚餐,不过度娱乐。
1、尊重他人。尊重所有为疫情防控辛勤工作的人。
2、严谨自律。听指挥,遵规定,少外出,戴口罩,常洗手,勤健身。
3、和谐亲邻。多提示,重隔离,多守望,不串门。
4、与人为善。善待患者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面对困难,伸出援手。
5、说话文明。不粗声,不喧哗,不信谣,不传谣。
6、举止优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物。
7、心态平和。既不轻视,更不恐慌,从容面对,规律生活。
8、节礼变通。拜年不上门,信息传友谊;祝颂语恰当,健康放第一。最好不见面,相见相距过一米;见面不握手,可行拱手礼(或合十礼)。不请客送礼,不赴宴聚餐,不过度娱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2013年12月31日八大礼仪 也就 是八德 到宋代,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 2000年初,出版了《大众道德》丛书,每位博士撰写其中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八大礼仪也就是八德,有忠、孝、诚、信、礼、义、廉、耻。
宋代,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来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
2000年初,出版了《大众道德》丛书,每位博士撰写其中一部,这8部书是: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宋代,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来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
2000年初,出版了《大众道德》丛书,每位博士撰写其中一部,这8部书是: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