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发生过多少次对外战争?
展开全部
我国近代是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1840-1841鸦片战争英国
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
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国入缅远征军是抗日战争中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
当代就是解放后了
新中国成立后共有:
抗美援朝、联合国军
对印自卫反击战、印度、
中苏珍宝岛之战、
西沙海战、南越(越南共和国1955年-1975年,有时也叫越南南方共和国,常简称“南越”)
对越自卫反击战 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
1988年3月14日南沙海战。1988年3月14日,中国海军为保卫南沙群岛,与入侵中国领土的越南海军展开了仅仅50分钟的近距离1988年3月14日,中越南沙海战海战,中国海军以1人负伤的微小代价取得击沉越南海军2舰、重创1舰的一边倒胜利。战斗规模虽然很小,却深刻影响了整个南海局势。
1840-1841鸦片战争英国
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
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国入缅远征军是抗日战争中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
当代就是解放后了
新中国成立后共有:
抗美援朝、联合国军
对印自卫反击战、印度、
中苏珍宝岛之战、
西沙海战、南越(越南共和国1955年-1975年,有时也叫越南南方共和国,常简称“南越”)
对越自卫反击战 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
1988年3月14日南沙海战。1988年3月14日,中国海军为保卫南沙群岛,与入侵中国领土的越南海军展开了仅仅50分钟的近距离1988年3月14日,中越南沙海战海战,中国海军以1人负伤的微小代价取得击沉越南海军2舰、重创1舰的一边倒胜利。战斗规模虽然很小,却深刻影响了整个南海局势。
2013-09-13
展开全部
喂兄弟,你说的是什么样的战争。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的,按你的说法中国人好像很喜欢战争似的。
中国人差不多出名的只有蒙古人打到欧洲,把教皇都打怕了,还有去打日本,要不是天公不作美出现台风,日本人肯定被忽必烈给灭啦!
唉天公不作美啊!
中国人差不多出名的只有蒙古人打到欧洲,把教皇都打怕了,还有去打日本,要不是天公不作美出现台风,日本人肯定被忽必烈给灭啦!
唉天公不作美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13
展开全部
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多不胜数。假如要全面整理这方面的资料至少要三个月时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13
展开全部
这个没人能回答,太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13
展开全部
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应是秦赵长平之战,此战赵前后总共损失四十五万人,几乎是赵国当时壮丁的大半,而秦除了白起的主力军外,在战役后期更是“尽发河内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几乎也是倾国之力了,而且秦军虽胜也是伤亡过半,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事。
楚汉相争事大规模的战役有两次,分别是彭城和垓下之战。 彭城之战刘邦率诸候联军五十六万,项羽率精兵三万,经过两次大的战斗,先是刘邦大败损兵十几万,尸积于河“雎水为之不流”,后又被项羽击败只剩十余骑逃窜,吕后和太公也做了俘虏。
垓下之战韩信率兵三十万,刘邦率诸候联军也有数十万,项羽兵十余万,最后结果是项羽乌江自刎,不过这一仗战场上的死伤倒不是特别重,汉军就不用说,楚军也是逃兵比较多(四面楚歌的威力)。
两汉之际的大战当是西汉武帝时卫青于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和两汉相交时绿林与王莽新王朝的昆阳之战最重要(当然,窦宪出塞击北匈奴登燕然刻石那次也很有名,不过相对规模要小一些)
卫青于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的战役动用了骑兵十万,步兵数十万,马十数万匹,斩匈奴首九万余级,自损数万,战马十一万匹,几乎是完全歼灭了匈奴的主力。
0 L; y) Z/ Q3 {" b3 Z: t9 L昆阳之战王莽军动员四十二万人由王邑王寻率领,几乎倾库藏而出为军辎重,号称百万,昆阳绿林军守军八九千人,刘秀又于外围调集了数千援军,近激战后绿林军杀了王寻,王邑只率几千人逃脱,此战后王莽新政权已经蚀尽老本,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比较大规模的战事有赤壁之战,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南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与宋的瓜步之战,隋灭陈之战。(官渡之战虽也很有名,不过史载此战袁军不过十余万,曹军不过万余,规模不算很大)
赤壁之战曹军号称八十万,实际大概在二十几万上下,孙刘联军一线兵力在五万左右,战役的结果虽然是曹军败退回北方,但交战双方到底有过多大规模的战斗历来有分歧,伤亡数也未有定论。
* e; p% T, m! f$ I; A2 H% k淝水之战前前秦在境内十丁抽一,征集了先锋步骑二十五万,后继主力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先期进行过前哨战的苻融兵三十万,合计一百四十余万(不过有很大一部分兵力尚未来得及投入战场就已经战局已定了),东晋军队主力是以谢玄所建北府兵为骨干的精兵八万,前秦兵在前哨战斗的接触战中损失万五千人,后期决战时由于指挥的失误大败,被晋军追杀三十多里,自相践踏,随后有冻饿而死者十之七八,苻坚本人也中流矢,只带少数人逃回北方。淝水之战巩固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使北方再次陷入了分裂(我本人是很替苻坚惋惜的,如果当时前秦统一了中国,对中国也许是一件好事)。
瓜步之战起于王玄谟北伐的失败,北魏太武帝拓拔焘随后起兵数十万,号称百万侵宋,宋临时收集残兵和征发百姓迎战(人数当在数万吧,不过瓜步之战实际没有经过大规模的主力决战,战斗是分散在长江至淮河间的多个战场进行的),北魏围瓜步而不克而后主动退兵,随后又经过了纡眙等战斗最后结束,双方都损失很大,相对而言宋受创更深。不过南北朝对峙的局面也开始稳定下来。
隋灭陈战役隋动员兵力五十一万八千,所向披靡,未有重大伤亡而灭陈,中国在分裂数百年后复归统一。
隋唐时的大战役有隋三征高丽的第一次战役(唐虽然武功也很盛,不过每次战役基本上都在十数万至二十万的规模,不能算大了)
/ Z( T9 v% g" J/ ?4 I2 O" m征高丽的第一次战役隋动员兵力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后勤运输人数倍之。在萨水战败,前线三十五万五千作战部队只剩二千七百人逃回。
五代两宋期间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集中会战,除元灭南宋动员过数十万规模的兵力外其他战事规模都相对较小,而元灭南宋之战也没什么特别重大的战斗,除了南宋贾似道领兵十三万与元军主力在丁家洲打了一场大败战外南宋基本上是兵败如山倒,元很快就灭亡了中华正统的南宋,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
元明时期大规模的战役有朱元璋与陈有谅的鄱阳湖大战,明成祖在靖难之役中与建文帝军在白河沟之战,明永乐年间成祖五次亲征漠北的战役,明英宗的土木堡之战,万历年间的两次援朝之战。
朱元璋与陈有谅的鄱阳湖大战陈军发兵六十万,朱元璋援军主力二十余万,两军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二十一日在鄱阳湖开始激战,先是朱元璋作战不利,本人也几乎丧命,二十二日朱军借风发动火攻,是日陈军被烧死近六万,朱军也淹死七千余人,再经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激战,陈军败退,二十七日陈友谅也中箭死,次年二月朱元璋就势一鼓灭掉了陈氏割据势力,开始了他的统一战争。(值得一提的是鄱阳湖大战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水战)
白河沟之战建文军由李文忠之子李景隆领兵六十万,燕王军十数万(其中有宁王辖下的八万精锐蒙古骑兵),两军在白河沟交战,燕军第一天作战失利,第二天也先是作战不利,朱棣也几乎被射中,后来天突刮大风刮断官军将旗,官军军阵因之震动,朱棣乘机亲带劲骑绕袭官军后方,官军溃败,被杀及淹死者十余万,横尸百余里。朱棣的靖难之师经此战取得了战略主动,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
成祖五征鞑靼瓦刺每次作战动员人数都在四五十万上下,但只有第一次战果辉煌,杀得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只以七骑逃跑,第二次明军以五十万对三万瓦刺军也只是获得小胜,后几次都没什么战果,成祖本人也在第五次北伐中病死榆木川军中。 ) a. k1 l% h8 }" W% A: W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亲率的五十万明军惨败在瓦刺骑兵手下,几乎全军覆没,军马辎重全失,皇帝本人也被俘,明朝由此开始衰落,国势日渐不振起来。
万历年间的两次援朝之战是明应朝鲜之请援助朝鲜抵抗日本丰臣秀吉侵朝军的战争,日军前后两次分别动员十八万人和十四万人,而明军前后动员数十万人,在苦战七年后终于获胜,但明军亦“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极大的消耗了明的国力,使明朝业以存在的危机加剧,终于在其后后金与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清时期当然也有数次大战,但清的历史时期横跨古代与近代,而且战争中不同于古代战争的因素也大大增加,因此我就不再列举了。
楚汉相争事大规模的战役有两次,分别是彭城和垓下之战。 彭城之战刘邦率诸候联军五十六万,项羽率精兵三万,经过两次大的战斗,先是刘邦大败损兵十几万,尸积于河“雎水为之不流”,后又被项羽击败只剩十余骑逃窜,吕后和太公也做了俘虏。
垓下之战韩信率兵三十万,刘邦率诸候联军也有数十万,项羽兵十余万,最后结果是项羽乌江自刎,不过这一仗战场上的死伤倒不是特别重,汉军就不用说,楚军也是逃兵比较多(四面楚歌的威力)。
两汉之际的大战当是西汉武帝时卫青于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和两汉相交时绿林与王莽新王朝的昆阳之战最重要(当然,窦宪出塞击北匈奴登燕然刻石那次也很有名,不过相对规模要小一些)
卫青于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的战役动用了骑兵十万,步兵数十万,马十数万匹,斩匈奴首九万余级,自损数万,战马十一万匹,几乎是完全歼灭了匈奴的主力。
0 L; y) Z/ Q3 {" b3 Z: t9 L昆阳之战王莽军动员四十二万人由王邑王寻率领,几乎倾库藏而出为军辎重,号称百万,昆阳绿林军守军八九千人,刘秀又于外围调集了数千援军,近激战后绿林军杀了王寻,王邑只率几千人逃脱,此战后王莽新政权已经蚀尽老本,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比较大规模的战事有赤壁之战,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南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与宋的瓜步之战,隋灭陈之战。(官渡之战虽也很有名,不过史载此战袁军不过十余万,曹军不过万余,规模不算很大)
赤壁之战曹军号称八十万,实际大概在二十几万上下,孙刘联军一线兵力在五万左右,战役的结果虽然是曹军败退回北方,但交战双方到底有过多大规模的战斗历来有分歧,伤亡数也未有定论。
* e; p% T, m! f$ I; A2 H% k淝水之战前前秦在境内十丁抽一,征集了先锋步骑二十五万,后继主力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先期进行过前哨战的苻融兵三十万,合计一百四十余万(不过有很大一部分兵力尚未来得及投入战场就已经战局已定了),东晋军队主力是以谢玄所建北府兵为骨干的精兵八万,前秦兵在前哨战斗的接触战中损失万五千人,后期决战时由于指挥的失误大败,被晋军追杀三十多里,自相践踏,随后有冻饿而死者十之七八,苻坚本人也中流矢,只带少数人逃回北方。淝水之战巩固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使北方再次陷入了分裂(我本人是很替苻坚惋惜的,如果当时前秦统一了中国,对中国也许是一件好事)。
瓜步之战起于王玄谟北伐的失败,北魏太武帝拓拔焘随后起兵数十万,号称百万侵宋,宋临时收集残兵和征发百姓迎战(人数当在数万吧,不过瓜步之战实际没有经过大规模的主力决战,战斗是分散在长江至淮河间的多个战场进行的),北魏围瓜步而不克而后主动退兵,随后又经过了纡眙等战斗最后结束,双方都损失很大,相对而言宋受创更深。不过南北朝对峙的局面也开始稳定下来。
隋灭陈战役隋动员兵力五十一万八千,所向披靡,未有重大伤亡而灭陈,中国在分裂数百年后复归统一。
隋唐时的大战役有隋三征高丽的第一次战役(唐虽然武功也很盛,不过每次战役基本上都在十数万至二十万的规模,不能算大了)
/ Z( T9 v% g" J/ ?4 I2 O" m征高丽的第一次战役隋动员兵力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后勤运输人数倍之。在萨水战败,前线三十五万五千作战部队只剩二千七百人逃回。
五代两宋期间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集中会战,除元灭南宋动员过数十万规模的兵力外其他战事规模都相对较小,而元灭南宋之战也没什么特别重大的战斗,除了南宋贾似道领兵十三万与元军主力在丁家洲打了一场大败战外南宋基本上是兵败如山倒,元很快就灭亡了中华正统的南宋,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
元明时期大规模的战役有朱元璋与陈有谅的鄱阳湖大战,明成祖在靖难之役中与建文帝军在白河沟之战,明永乐年间成祖五次亲征漠北的战役,明英宗的土木堡之战,万历年间的两次援朝之战。
朱元璋与陈有谅的鄱阳湖大战陈军发兵六十万,朱元璋援军主力二十余万,两军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二十一日在鄱阳湖开始激战,先是朱元璋作战不利,本人也几乎丧命,二十二日朱军借风发动火攻,是日陈军被烧死近六万,朱军也淹死七千余人,再经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激战,陈军败退,二十七日陈友谅也中箭死,次年二月朱元璋就势一鼓灭掉了陈氏割据势力,开始了他的统一战争。(值得一提的是鄱阳湖大战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水战)
白河沟之战建文军由李文忠之子李景隆领兵六十万,燕王军十数万(其中有宁王辖下的八万精锐蒙古骑兵),两军在白河沟交战,燕军第一天作战失利,第二天也先是作战不利,朱棣也几乎被射中,后来天突刮大风刮断官军将旗,官军军阵因之震动,朱棣乘机亲带劲骑绕袭官军后方,官军溃败,被杀及淹死者十余万,横尸百余里。朱棣的靖难之师经此战取得了战略主动,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
成祖五征鞑靼瓦刺每次作战动员人数都在四五十万上下,但只有第一次战果辉煌,杀得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只以七骑逃跑,第二次明军以五十万对三万瓦刺军也只是获得小胜,后几次都没什么战果,成祖本人也在第五次北伐中病死榆木川军中。 ) a. k1 l% h8 }" W% A: W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亲率的五十万明军惨败在瓦刺骑兵手下,几乎全军覆没,军马辎重全失,皇帝本人也被俘,明朝由此开始衰落,国势日渐不振起来。
万历年间的两次援朝之战是明应朝鲜之请援助朝鲜抵抗日本丰臣秀吉侵朝军的战争,日军前后两次分别动员十八万人和十四万人,而明军前后动员数十万人,在苦战七年后终于获胜,但明军亦“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极大的消耗了明的国力,使明朝业以存在的危机加剧,终于在其后后金与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清时期当然也有数次大战,但清的历史时期横跨古代与近代,而且战争中不同于古代战争的因素也大大增加,因此我就不再列举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