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重要句子

 我来答
EHCOYE
高能答主

2020-11-05 ·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0.3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1.5亿
展开全部
《湖心亭看雪》重要句子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湖上的影子,只有隐隐露出一道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片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湖心亭看雪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挐 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翻译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花燕尔

2020-11-05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62万
展开全部
《湖心亭看雪》重点句子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凌晨时分,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0-11-05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12万
展开全部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扩写:
入眼即是一片雪白。细小却绵密的冰花无边无际地弥漫开来,填满了整个视野。天也是白蒙蒙的,还有层层叠叠的云片,却并那山那水融成了一片,上下左右尽是没有一抹杂色的白,任你再怎么看也找不出边界来。湖上疏疏落落的淡黑剪影,既朦胧又醒目,长堤只余下一道细细窄窄的墨痕,轻飘飘地浮在白色的世界里,湖心亭只有一点隐隐约约的轮廓,看不分明。我的一叶小舟仿若一颗小小芥子一般,还有舟里的人,不过两三米粒大小,就像是雅士酒后随意泼洒的几点诗意,小则小矣,却透出一种难以言说的飘逸美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金融雨岚解答
高粉答主

2020-11-05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万
采纳率:65%
帮助的人:719万
展开全部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最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等。

《湖心亭看雪》出自张岱的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不着痕迹地含藏在文字之中。

重点句子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养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3)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译文:(我)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分别了。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问题探究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案)写出了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了铺垫。

(2)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答案)画龙点睛,深化意境。说明对此迷人雪景“痴”迷的人不是只有作者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3)文章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答案)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4)“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答案)“独”字,表现出作者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5)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